第548章 配合

第548章 配合

於是巴達維亞那羣“目無君父者多矣”的起義者,皇帝心裡也嘀咕過。

現在移民錫蘭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那羣起義者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

兩個利用價值。

拉走反抗意願最強人,留下可以忍受移民錫蘭這種苦難的。

拉桿子起義,嚇唬荷蘭人,迫使荷蘭人捏着鼻子認了,掏錢把剩下的華人移民到錫蘭,免得再度發生發生起義。

既無利用價值了,那就不如把朝廷派去臥底的人叫回來,借荷蘭人的手,剿滅這羣反抗者。

省的將來大順佔據南洋之後,這羣反抗者也可能會影響到大順在南洋的統治。

現在劉鈺直接開口要錢,亦算是表達了一種態度,他支持南洋的起義者。

皇帝猶豫了一下,忍不住回頭看了看屋內的一幅字,那是大順立國之初再復京城時候高宗皇帝題寫的。想到大順立國時候的屠龍之勇,安濟天下之志,終究嘆了口氣。

嘆息之後,還是沒有直接給錢,而是問劉鈺了一個需要劉鈺保證的事。

“鯨侯可有把握,等到天兵下南洋時,那些人心向朝廷,直接招安?”

劉鈺知道這算是立軍令狀,於是他繞開這件事,沒有正面回答。

“陛下,臣有無把握,在於天朝下南洋之後的政策。臣時常捫心自問,荷蘭人強迫種植、壟斷貿易的辦法,好不好?”

這一反問,問的李淦哈哈大笑,也不回答,同樣也是反問。

“愛卿鯨海移民,壟斷糧食收購、壓低價格,從而囤積將來移民和攻打蝦夷的糧食;控制去鯨海的貨船,讓鯨海種糧食的人不得不用極低的價格出售糧食。以購買布匹鐵器。這與荷蘭人依靠壟斷壓低蔗糖收購價,有無區別?”

皇帝笑着問的,劉鈺正色胡扯。

“陛下,臣覺得,還是有區別的。鯨海那地方,本就是反天道而行的。若無官方推手,那裡本來也不會有人去,糧食也不可能有人買。”

“南洋,荷蘭人不壟斷,蔗糖一樣可以賣;荷蘭人不壓價,香料一樣可以賣。”

“荷蘭人和臣,都是反天道規律在行事。”

“但鯨海事,五十年後,便與魯、豫無異,爲天朝之忠土。”

“南洋事,幾十年後,荷蘭人天怒人怨,肯定難以立足。”

“終究南洋,解決閩粵無地無業之人謀生事,爲首。”

“充盈國庫、內帑,爲次。”

“朝廷不是東印度公司,朝廷也沒有股東,不需要只看利潤報表,一切爲了利潤。朝廷終究是朝廷,荷蘭終究是公司,二者不同。”

“巴達維亞起事者所求之事,非難事,對朝廷亦無影響,且可彰顯朝廷仁政。若行之,無非是每年少收入一二百萬兩。但若加上駐軍、監視、壓榨導致豪族做大等等的折損錢,其實也就沒什麼賺頭了。”

“是以,朝廷若能許他們提出的訴求,招安之事,易如反掌。”

“而且,南洋炎熱,北方人去了難以忍受氣候。當地人早已習慣,編入軍中即可。至於那些首領,封個弼馬溫,也就是了。”

“他們能做的事,也就是本朝的仁政而已。走他們的路,讓他們無路可走,又有幾人真的願意反叛呢?”

“朝廷還是朝廷,而不是一切向利潤看齊,臣就有把握。”

這算是有先決條件的軍令狀,只要朝廷將來不學荷蘭人的政策,劉鈺就敢保證招安。

皇帝又嘆了口氣,知道劉鈺素來就是這樣的想法。這件事終究不算是大事,至於諸如養寇自重的想法,皇帝根本想都懶得想,這點寇,算什麼養寇自重?只是皇帝天然不太喜歡這些反抗者而已。

想着大順起家時候的初心,再想想現在,長久的猶豫之後,李淦終究還是點頭道:“好吧。給錢。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好。此事你去辦,五萬兩爲限,可夠?”

“夠了。”

皇帝笑道:“夠不夠的,就這些。不夠,你就自己出錢吧。反正將來若是招安不成,你這就是養虎爲患了。派去支援的人,你自選吧,這事你全權處理,也無需和朕回報。朕只要一件事,將來天兵到了南洋,這些人招安爲軍。至於過程,芝麻大小的事,朕也懶得過問。”

說是給錢,實際上是給態度。誰也不差這幾個錢,說句難聽的,就是那些臥底的同窗們湊一湊,湊個幾萬兩銀子、千把條槍、三五門炮,也湊得出。

而且,於朝廷而言,這確實是個小事。之前沒起義之前,關係到朝廷借荷蘭人的手移民錫蘭的大計,那是大事。現在大事都解決了,這些人就是棄子。

棄子無大事。

皇帝如今內帑有錢,三五萬兩也不放在心上,心道就當花錢在你劉鈺的心裡,買個明君的名聲吧。

之前一直君臣默契,如今這件小事,也終於讓皇帝覺得兩人之間在一些事上有了些分歧。

想着和劉鈺之間,以前不是沒有爭論過。

但爭論的基礎是兩人對一件事的看法、對錯、正義還是邪惡,有着共同的認知,只是在“怎麼辦”這個問題上有分歧。

可今天這件小事,根本就不是怎麼辦的分歧,而是“怎麼看”。是褒?是貶?

再想到當日改“上聯下力”的“聯”爲“使”一事,皇帝心道鯨侯無疑是終於大順的。但大順以荊襄棄均田免糧而呼保天下爲界,是有舊順、新順的,鯨侯真正傾心的是哪個?

似乎一樣,都姓李。但似乎,又不太一樣。

這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逝,皇帝也沒有太刻意地記下,似乎隨着就忘了。就像是德川吉宗的那封信、亦或是瓦爾克尼爾的“警告”。

…………

待召見共商南洋大計事一結束,劉鈺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樞密院。他這個副使不怎麼管事,但又什麼都管,管的都是些亂七八糟的事,已成體系、已有制度的事,有正使管着。

跟着史世用從南洋回來的探子,已經在這裡等了好一陣子。見了劉鈺後,剛要脫口而出如在威海時候一樣叫聲鷹娑伯,卻想到劉鈺已經封侯,急忙改口。

“鯨侯!”

說完,拿出了一個大大的包裹,裡面就是南洋那些人給劉鈺送的禮。亂七八糟,有畫的植物圖鑑、有繪製的巴達維亞城圖、有當地的一些習俗記錄,都是些投其所好的東西。

劉鈺收禮從不猶豫,笑着收了,一邊叫人倒茶,直接叫出了對方的名字。

“看來巴達維亞確實是熱,你這曬的……扔船塢蒸汽機旁的煤堆裡,都分不清是人還是煤了。我記得那年剛弄來紐可門機的時候,你還說過這玩意日後多了,非要把人都燻黑了。結果蒸汽機還沒多呢,你就先黑了。苦了你們了,那邊的日子不好過。”

隨口提了一句當年的舊事,探子心裡一暖,心道鯨侯果然還記得我呢。

“苦倒是苦了點。但想着搏個升職,也就忍下了。鯨侯不是說過嘛,以前啥時候來着,爲了能當官,都有自己宮自己的。只要能升職,巴達維亞那點苦算什麼呢?”

“鯨侯,事您也知道了。陛下那邊是什麼意思?”

劉鈺伸出五根手指道:“陛下聞聽之後,立刻給了五萬兩。關係我早就找人聯繫了,既是當初給你們發的褐貝斯,豈能沒有後手?事情急一些,晚上一起吃個飯,明天你就啓程。”

“先去廣東,到那邊找米子明,他那邊給你安排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人見面。”

“火藥也分不出是英國貨還是天朝的貨,那邊會派人私運過去的。你去找英國人後,也不用廢話,就直接明說,你是荷蘭那邊起事的人。要買槍炮。”

探子自是不知之前皇帝關於給錢表態的猶豫,見劉鈺說的爽快,以爲皇帝肯定龍顏大悅,忙道:“若有這五萬兩的槍械,弟兄們絕對有把握拿下巴達維亞。只是,就這麼和英國人說,他們會不會有疑惑?”

劉鈺笑道:“放心吧。英國使節團剛走,東印度公司在廣東那邊的負責人,法扎克萊,在京城我和他交流過。他整天說荷蘭的壞話,還給我專門送禮來說荷蘭人的壞話呢。絕對一拍即合。”

“明古魯那邊離你們活動的火山地區那麼近,運貨還不容易?”

探子自是對劉鈺信服,見劉鈺說沒問題,他也毫不懷疑,只是問道了交貨的細節。

“荷蘭人正在南邊巡邏,好像不太容易吧?”

“嗨,這個簡單。我自給你打好配合。我去巴達維亞,又不是我自己去。南邊的艦隊要跟着我一起去,我這邊睥睨一下荷蘭人,保準的,荷蘭人肯定會把南洋的戰船都弄到巴達維亞要壓我一頭,展示一下他們的實力。到時候鑽這個時間段的空子,少說一個月時間,那還不夠?”

探子一想,忍不住道:“妙啊!荷蘭人在南洋的統治,靠的就是他們的武力。上一次史大人去,帶了一隊精兵,荷蘭人已經不太舒服了。若是這一次鯨侯再帶着艦隊去,荷蘭人必是要把艦隊蒐羅起來,哪怕是給旁人看,也要讓他們知道荷蘭更強一些。”

“我聽說當年爪哇人打贏了蒙元,兵威大振,自此南洋諸國皆爲藩屬朝貢。至三寶太監下西洋,爪哇各國的藩屬見了三寶太監的艦隊後,紛紛棄爪哇而貢天朝。如今荷蘭人在南洋頗多藩屬,壓榨又狠,荷蘭人縱然以爲天朝無下南洋之心,也恐那些藩屬見天朝艦隊後棄荷歸中的想法。這必是要把艦隊蒐羅起來,以讓周邊知道荷蘭纔是南洋第一海軍。”

劉鈺點頭道:“不錯。你在威海學的東西還沒忘光。就是這麼個道理。他不是防我,是防那些藩屬起別樣心思。到時候,我在南洋折騰一個月,荷蘭人就得把艦隊都調到我身邊陪我一個月。”

“錫蘭不算,安汶、班達、三寶壟、井裡汶、泗水等地,皆有天朝人。我自去宣慰,沿途荷蘭人必要以‘護送’爲名,在艦隊數量上壓我一頭。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還不夠你們接貨的?”

探子笑道:“夠了!夠了。只要有這一個月的空檔,若英國人真的有心,便是挪用駐軍的火器,也會抓緊時間送到的。”

劉鈺也道:“真要是英國人那邊猶豫,朝廷手裡也有一批英國槍,自會找機會送去。但最好還是英國人同意,也免去一些麻煩。你此番去,不要有壓力。儘量辦成,辦不成還有後招。”

(本章完)

第197章 活路第426章 錯覺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215章 海軍部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345章 畫餅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323章 假公正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89章 條約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174章 僭越第548章 配合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542章 惡毒第140章 錯路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51章 小小批評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861章 哄一鬨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9章 翻譯問題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113章 小人哉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702章 備戰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682章 打印第64章 笑與悲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780章 抓與放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76章 恍然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234章 打小抄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55章 說服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92章 欽定?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15章 居高臨下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288章 法國笑話
第197章 活路第426章 錯覺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215章 海軍部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345章 畫餅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323章 假公正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89章 條約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174章 僭越第548章 配合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542章 惡毒第140章 錯路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51章 小小批評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861章 哄一鬨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9章 翻譯問題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113章 小人哉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702章 備戰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682章 打印第64章 笑與悲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780章 抓與放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76章 恍然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234章 打小抄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55章 說服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92章 欽定?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15章 居高臨下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288章 法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