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

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

皇帝對經濟學可以說基本上一竅不通,但皇帝本人對下南洋一事信心十足。

所以皇帝覺得,下南洋一事一旦解決,給劉鈺封個公爵,就讓劉鈺再也別碰槍桿子了。

皇帝需要兩隻手。

一隻手,是槍桿子。

一隻手,是錢袋子。

皇帝的錢袋子,不是戶政府尚書,那是朝廷的錢袋子,不是皇帝的錢袋子,這裡面是有巨大區別的。

劉鈺的年紀也挺尷尬的。

早出生幾年,皇帝使使勁兒就能把劉鈺熬死,到時候罷朝三日,無限哀榮。

晚出生幾年,壓着不用,知遇之恩留給太子,或是當錢袋子、或是當槍桿子,都行。

偏偏不尷不尬地比皇帝小,但又沒小到可以留給太子當槍桿子、錢袋子的程度。

所以皇帝是準備在走之前,帶走劉鈺的。

南洋的事一旦解決了,槍桿子就徹底不能讓劉鈺碰了,而錢袋子,則希望靠劉鈺撐起來。

撐到最後,給太子留足夠的遺產,然後帶劉鈺一起走便是。

很多和劉鈺有接觸,對大順朝政有所瞭解的西洋人,覺得劉鈺是大順的幕後外相,實際上這完全是錯誤的認知。

按皇帝的態度,西洋諸國,遠隔數萬裡,關朕吊事?

下南洋需要和各國外交,但外交的目的是下南洋,而下南洋的目的,是搞錢。

所以,準確來說,劉鈺的身份,更像是幕後的皇帝的財物顧問。

戶政府的錢,是老三樣。

地丁銀、鹽稅、內部關口商稅。

皇帝的錢,則是貿易、壟斷權出讓、新增的產業稅。大順皇莊不多,前朝教訓嘛,皇帝想用錢的地方多,逼着皇帝不得不想辦法。不是皇帝不想當全國最大的地主,但是大順起家的事,註定了皇帝不願意弄太多的皇莊,不說爲民考慮吧,最起碼感覺不吉利。

皇帝顯然也不準備將下南洋的收入,交給戶政府管,而且也覺得戶政府其實管不明白。

故而這一次劉鈺下南洋,更多的還是領了欽命,在事關經濟的問題上,有很大的權限。

很多政策,皇帝不知道要怎麼辦,但基本上默認劉鈺做的他會支持,至少要先看看,而不會直接否決。

很多關於皇帝自己錢袋子的事,皇帝也根本不準備通過朝會討論。討論肯定就要吵架,又要搞天朝的儒家政治正確,拿政治正確說話,也真的是沒辦法反駁。哪怕皇帝自己不信,但不得不假裝自己很信。

皇帝自己的能力也就有限,不可能什麼都懂,對這種沒碰過的事,還是更願意交給劉鈺去闖一闖,看看情況,以後再定。

這也算是劉鈺告訴牛二,只管放手去幹的底氣。

這一次面對連富光等人,劉鈺直接用遷茂陵令做比喻,也算是不可能更改的最後通牒了。

找誰求情都沒用、況且他們也找不到什麼在朝中有地位的人。

耐着性子將朝廷準備他這些人怎麼辦的細節說清楚後,連富光等人心裡雖然仍舊不爽,但多少也算是能接受了。

按劉鈺說的,他們的地產什麼的,都會拍賣,讓他們拿着銀子和家產,去松江府住。

在那裡,可以繼續投資,繼續做生意,甚至還可以在南洋投資興辦種植園之類,但就是不能將家族搬到別處了。

而且相對來說,松江府算是此時大順這邊政策最爲特殊的幾個府縣之一了。江南魚米之鄉,相當富庶,也不是什麼蠻荒之地,更不是真的像是遷茂陵一樣,給他們弄到陝西之類的窮地方。

劉鈺也講了一下關於對日貿易、漕米運輸、開發蝦夷等一系列民間資本參與的商業活動,聽起來好像也還行。

當然,如果能不走、不離開他們根基所在的南洋,是最好的。

但這顯然不可能,連富光也知道何時該進退,雖然對未來仍舊惴惴不安,可也只好叩謝,不得不接受。

劉鈺寬慰道:“你們有錢,去哪不一樣?江南好地方,美食美姬也不缺,還不像是巴達維亞這麼熱容易得病,而且還有投資發財的機會,如何不強於在巴達維亞?”

“我也不妨告訴你,你留下來,並無好處。一來包稅是不可能的,二來你們乾的很多產業,朝廷也是不允許的。那你說你留下來能做什麼?地又沒處買,貿易估計日後巴城也日漸蕭條。”

“蔗糖產業,這幾年我看是難了。日後好了,你自在松江投資,募股興辦,亦非不可。”

“朝廷愛不愛你們的錢?當然是愛的。但朝廷也不是那種守着錢財舒服的守財奴,要錢是爲了花。”

“有些事,只要目的達成,朝廷花錢、你們花錢,有甚區別?無非就是一些賠本的買賣,你們不可能投錢,比如讓你們去西域買地,僱人移民,你們去嗎?你們肯定不去。”

“但去往鯨海移民,捕魚捉蝦,搞海產,賣與倭人,你們投錢不?若能得利,肯定是樂意投錢的。”

“可對朝廷來說,要的就是鯨海移民漸多,使得朝廷控制得住。你們出錢、朝廷出錢,對朝廷來說,當然希望你們出錢。”

“還有就像是興辦作坊,容納流民做事。朝廷當然不希望無業流民遍地,但朝廷要麼官辦、要麼效仿宋時制度都編入軍中仍舊是做官辦工人,以前朝經驗來看,也不是很好。”

“是以你們不要擔心,也不要覺得這是羊入虎口。真想吃你們,在這就吃了,何必還要去松江吃?”

“況且你若是去了松江,便知比你們鉅富數倍者,何其多。你們這點產業,算個啥嗎?松江好多是搞對日貿易壟斷的、搞漕米運輸的,哪一個不比你們這點產業大?他們都不怕,你們怕什麼?”

或是寬慰,或是恐嚇、或是講道理,劉鈺儘可能不用那麼粗暴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太粗暴的話,雖然遷走的目的也能達到,但遷走之後讓他們相信朝廷、大膽投資,而不是去買地耕讀的目的,就達不到了。

按個罪名抄家倒是簡單,但抄出來的金銀到了皇帝手裡,有多少是用在殖興產業上,那就難說了。

連富光心裡仍舊惴惴,這時候也只能道:“若真如此,我等也願意聽從朝廷的安排。其餘田產之類,皆可拋售。但這祖宅,還請大人高擡貴手。我只盼安排一些老家人在此看守,時時祭掃。”

劉鈺笑道:“你也不必想着如同被流放一般,又不是不准你們回來。朝廷早有規定,身家鉅富登記在冊者,出海也不是不行,但兩年之內是要歸來的。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我是有信心的。”

“到時候,你手裡的錢多半換成了股票、債券,去到別處這都是廢紙,自會主動長留。”

“你們真要跑,也沒地兒去啊。對吧。去歐洲,你們雖懂荷蘭語,但終究是外人,且不說你們給朝廷納投名狀奪下了巴達維亞,便沒有此事,去了也是受人欺壓的。”

“讓你們遷走,我早就考慮過,你們遷走的牴觸不會太大。只要說清楚了朝廷的政策,免了你們各種陰暗的猜測、不安,其實真的沒什麼。”

“你之前說,你不算豪強。這麼說,倒也不全錯吧,畢竟你們不是漢代的那種豪強,土地數萬。你們主要還是做生意,手裡的資產多半還是流水、現金、債務。而土地什麼的,在荷蘭人的統治下,你們也不會多。”

這話倒是說在點上了。

這些人不算是地主階級,他們其實土地等不動產,並不多。包括糖廠之類,這幾年不怎麼賺錢,也都是包租出去轉手了。

他們算是殖民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階層,說是買辦吧,又不是;說是狗腿子吧,好像難聽點。

總之,他們的大部分收入是依附於殖民政府的統治的。

劉鈺要在爪哇大刀闊斧地動土地問題,動的也不是這些華人,而是當地的土著貴族,和這些鉅富華人的關係也不大。

整日說什麼資本主義萌芽,劉鈺也算是搞一場“拔苗助長”。

連富光也沒想到劉鈺這樣的朝廷官員,居然能想到這一層面,見劉鈺說的在理,也終於稍微放心了。

“鯨侯說的沒錯,我等的田產確實不多,至於糖廠之類,如今也不賺錢,正要賤賣亦可。”

“鯨侯既連知這些底細,我等也安心了。若去了松江府,真有投資的渠道,我等當然也願意發財。按鯨侯說,亦算是爲朝廷出一份力,達成朝廷的目的,我們也賺了錢,這等好事,使我們之前多心了。”

“我等這就回去,將各自的田產、糖廠等地契呈上,一切聽從朝廷的。”

說是這麼說,心裡卻想,不聽也不行啊,看朝廷這架勢,能讓我們帶着錢走就不錯了,還想什麼田產土地?

說是拍賣,真要是朝廷收歸官有,難不成還要哭鬧要回不成?還不如識相點,主動交出來,若是能給幾個錢便給;不能給,那就賣個人情,送於朝廷便是。總比到時候被人壓到衙門,安個罪名拿走好吧。

他這個甲必丹這麼一表態,剩餘的雷珍蘭也只能跟着連富光一起表態,只說這就回去將田產地契都拿來,不日就按照朝廷的法令,遷到松江府。

臨走之際,劉鈺又說了一個讓他們徹底安心的話。

“若辦,就要從速。朝廷既得了南洋,這香料之類的總得賣出去。說不定,也會效荷蘭人的辦法,搞個壟斷專營的公司,到時候定是在松江府募股的。你們若是去的晚了,只怕失了這個機會。”

(本章完)

第886章 恐嚇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1163章 備戰(二)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72章 參謀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56章 埋伏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452章 有福了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187章 開戰第84章 請別死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208章 記憶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252章 特許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049章 坐莊(上)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809章 閹黨(下)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199章 報捷第525章 不敢殺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140章 錯路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717章 臀與腦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
第886章 恐嚇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1163章 備戰(二)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72章 參謀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56章 埋伏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452章 有福了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187章 開戰第84章 請別死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208章 記憶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252章 特許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049章 坐莊(上)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809章 閹黨(下)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199章 報捷第525章 不敢殺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140章 錯路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717章 臀與腦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