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欽定?

第92章 欽定?

“躲?”

一個字,不用多。

捧着皇帝給的幾本書,灰溜溜地上了馬車。

車輪軲轆軲轆地響,頗爲催眠。忍着瞌睡,劉鈺在車上翻看着皇帝給的四本書。

一本《漢書》,一本《舊唐》,一本《宋史》,還有一本《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有之前的經驗,劉鈺大概也看出來了,這皇帝就不愛好好說話,動輒打啞謎。

既是給自己四本書,應該不只是讓自己看書這麼簡單。

之前劉鈺喜歡讀前四史,家裡也有一些兵法,舊唐和宋史沒怎麼讀過,都是大部頭。

先翻開了熟悉的《唐李問對》,隨手一翻,發現書中夾了一張便箋。

太宗曰:諸葛亮言:“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勝也。”朕疑此談非極致之論。

靖曰:武侯……

大意就是諸葛亮說,訓練有素的軍隊,即便將帥無能,也一樣可以獲勝;不能訓練有素的軍隊,即便是有能力的將領,也未必能勝。太宗認爲這麼說似乎不對。

李靖認爲,大部分勝利的戰鬥,都不是依靠自己的智謀,而是靠對方犯錯誤。如果自己不犯錯誤、少犯錯誤,那麼敵人就很難贏。訓練有素的軍隊,即便主將下達了錯誤的命令,依舊可以維持不亂,所以諸葛亮說的對。

便箋上批註了一句話:若以西洋練兵法,用燧發槍配刺刀,則花隊變純隊,似可少亂。

再多的話,也沒有了。

翻看《漢書》,夾便箋的那一頁,是《張騫李廣利列傳》,沒有任何的批註。

《舊唐》裡,是《斐度列傳》,有一句話畫了個圈。

“其威名播於憬俗,爲華夷畏服也如此。”

在那個“華夷畏服”這幾個字上,又在“華”字上重重畫個個大圈,下面是一行批註。

“王霸之理,或曰以一士而止百萬之師,以一賢而制千里之難。斐度既爲宰相,以其賢能,令四夷臣服,此大才也。然其既爲宰相,何必又需‘華’所畏服,華地皆爲王土、皆爲王臣,服豈非理所當然?藩鎮叛服,寄於一人,豈能長久?西洋人亦有殖民地,其與都護、唐節度何異?久之,其無趙佗之心歟?”

扔掉舊唐,翻開宋史,夾註的那一頁是《石守信列傳》,有批註。

明日,皆稱病,乞解兵權……

噫!乃至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而非與百姓共天下,遂有靖康之恥、崖山之恨。

夫立國之初、每鑑前代得失、以定一朝之制、時勢所迫、出於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孫世守以維萬世之安也。

唐有五胡之警,遂重邊功;宋憂藩鎮之禍,乃輕武將;明有邊王靖難……國朝之鑑,當察於漢、唐、宋、明。

四本書大致翻完,再抖了抖也沒有掉出來什麼別的便箋之類。

這四本書都是大部頭,想要看完需要時間,皇帝顯然不是書商搞批發,給了這四本書,估計想讓劉鈺看的就是這四頁。

確認再無其餘要看的東西后,劉鈺撓撓頭,嘀咕道:“這是不是有點欽定的意思?不過最好還是再考慮考慮,要不然日後出了偏差……”

剛纔太監傳話的時候,說的很明白。

皇帝讓劉鈺回家躲着,別摻和朝中的事,不管是羅剎使團還是朝鮮問題,你名不正言不順,就是個勳衛,有勳官,連個正式的職位都沒有,這叫名不正言不順。

怎樣才能名正言順?

武德宮,入上舍,評上上。

武德宮別的考覈都好說,劉鈺自認沒有問題。不論是幾何算數還是測量、馬術、弓槍選一的射擊,都可以。

唯獨就是策論。

策論是要看格式的,也是要看文筆的。

劉鈺猜測,是不是之前自己寫的奏摺,文筆太次、錯別字頗多,皇帝擔心自己策論這一環節出問題?

所以……漏題?

讓自己提前找槍手準備準備?

皇帝倒是不能直接出題,但是點一點,自會有人去辦。

越想越有這種可能,自己那兩把刷子心裡明鏡似的,雖說正常也能進武德宮上舍,但要評爲上上選爲魁首,那還是比較難的。

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天,就被一個一起喝酒的女倌人鎮住了,論及詩詞連個妓子都比不了。

恐怕皇帝從和劉鈺的交流中,也看出來劉鈺的那點水平了。

再度翻看了一下四本書中的內容,這種“欽定”、“漏題”的感覺就越發清晰。

唐李問對不提,武德宮策論肯定是要考兵法論的。

《漢書》來了一段張騫李廣利列傳,明顯是對應西域問題,朝廷要平準噶爾,肯定是要提前造勢的。

以此作爲策論的題點,也大有可能。關鍵是要推陳出新。

至於舊唐和宋史,更是一直以來的大問題:外輕內重,就容易搞出來靖康恥;外重內輕,又容易搞出來藩鎮禍。

武德宮策論一共三題,一是兵法,二是史論,三是政論。

劉鈺心想,兵法論皇帝圈出來“有制之兵,無能之將”這八個字,倒是再明白不過了。

皇帝想要親征,論起來戰術上肯定是自己心裡有數,劃歸爲無能之將這個範疇的。

真要是新軍改革,打準噶爾那就是代差碾壓,再加上大順的體量在這擺着,只要己方不犯大錯、不被準噶爾打出個殲滅戰,那就是大勝。天天打名將最不願意打的消耗戰、擊潰戰,都能把準噶爾耗死。

體量在那擺着,不敗即爲大勝,小敗即爲小勝,唯獨被準噶爾打出殲滅戰的大敗,纔算是敗。

這麼想的話,皇帝要是想要親征刷威望,改革軍制,壓制武將的話,倒的確有編練新軍的動力。

再配上《張騫李廣利列傳》,西域的事幾乎已成定局。

怎麼看怎麼像是泄題欽定,劉鈺心裡也舒坦起來。

把這四本書放好,心道只要自己別大嘴巴到處說就好。

至於槍手,憑自己家裡的人脈,怎麼還找不到一兩個四平八穩花團錦簇的槍手?

在車上琢磨着破題和立意,馬車慢慢停了下來。

下了車,自家的大門敞開着,自己的長兄正站在門口等着自己。

“三弟征途勞頓,又立大功,可喜可賀!”

說着,走到劉鈺身邊,把劉鈺背後的大氅解下,拉着劉鈺的手,走着正門進了院子。

拜見過父親,劉盛笑道:“好啊。好!有什麼正事,一會再說。你先去見見你母親,這些天就一直唸叨,把家裡的人都派到九門那蹲着呢。”

“是。”

別過父親,走到後院,門口的丫鬟就像是看到了兔子的獵狗一般,揚起腿就往後面跑。

“三爺回來了!”

叫嚷了幾聲,劉鈺的母親匆匆從裡面出來,不等劉鈺跪下,先把劉鈺扶住。

拉着劉鈺的手,上下打量了好幾眼,笑容中帶着幾分激動的哽咽。

“可是黑瘦了。”

眼看着眼角已經泛出了淚光,劉鈺趕忙道:“母親別哭。若不然,兒子也要哭了。”

“好,好,不哭,不哭。”

抽了一下鼻子,騰出手擦了一下眼角,終於漾出了一抹笑意。

“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鈺兒啊,你這可是走了萬里不止,當孃的可是又去佛堂燒香、又去道觀祈福,甚至還去趟宣武門花錢找了些西洋和尚做了祈福彌撒。也不曉得那黑龍江歸那一路神仙管轄,總歸是讓你平平安安的回來了。過幾日要去還願,你也一併跟着去,可不準推脫。”

“這一路可是苦了你了。想吃什麼,趕緊說,好叫內廚準備。你妹妹還嚷嚷着讓你帶他去看熱氣球呢,此時應是沒得着信兒,一會兒便來了。”

“你舅母前日還送來了好些西洋玩意兒,說你喜歡,通通送了來。早就叫人給你送你屋子裡去了……”

從說不哭開始,拉着劉鈺的手進了屋,劉鈺竟是一句話都沒插上嘴。母親總有說不完的話,說完了一句,又想到了下一句,沒有絲毫的連貫邏輯,一直進到了屋子裡,這才停住。

仔細打量了一陣,又說了一句同樣的話。

“黑瘦了。”

劉鈺嘿嘿一笑,也不想多說在北邊的事,便道:“一路還好,饅頭也是個謹慎的,跟着照料,沒吃什麼苦。那裡也沒有什麼稀罕玩意,就是找了個羅剎人祈福的神像,還有個苦兀人祈福的海象牙雕。我雖不信,想着母親,卻也帶了回來。”

拿出來一個鍍銀的聖母像和海象牙雕,很小巧的東西,不怎麼值錢,估計母親也分不清和尚和西洋和尚,但這逮着神就拜的習慣,總是一番心意。

看着做工不很精巧的小玩意兒,母親卻叫丫鬟仔細收好,就和屋裡的佛像擺在一起,叮囑他們每日燒香不可懈怠。

說了好一陣子家常話,劉鈺的嫡親妹妹也得了信兒,跑過來哭了一場,估摸着時間也差不多了,母親也沒多留。

叫劉鈺和父親去說說正事,晚上有家裡的小宴,叫劉鈺忙完了正事就過來。

別了母親和小妹,劉鈺琢磨着“欽定”的事,覺得這還是和父親商量商量,找槍手什麼的,他可不在行。

(本章完)

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922章 歸來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228章 開戰(七)第215章 海軍部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443章 誘降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548章 配合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994章 鹹餌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76章 恍然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82章 賣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954章 釣魚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685章 試試看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737章 機遇(下)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940章 自覺(二)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381章 臚音第234章 打小抄第565章 制禮第1055章 小麻煩第782章 身份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130章 暴論第8章 罵人揭短
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922章 歸來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228章 開戰(七)第215章 海軍部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443章 誘降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548章 配合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994章 鹹餌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76章 恍然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82章 賣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954章 釣魚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685章 試試看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737章 機遇(下)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940章 自覺(二)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381章 臚音第234章 打小抄第565章 制禮第1055章 小麻煩第782章 身份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130章 暴論第8章 罵人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