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

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

這份綱領性文件算是起到了板上釘釘的作用。

法扎克萊由此可以斷定,這羣人是真正要幹大事的,而且是有可能幹成的,並且幹成之後對英國東印度公司是極爲有利的,是可以打破荷蘭在東南亞的壟斷的。

英國沒少和那些土邦或者封建王公合作,尤其是現在英國還不是日不落、還不是天朝的時候,需要和各方勢力合作才能遏制荷、法、西等國。

但那些封建王公的能力,真的是一言難盡。

就像是錫蘭的康提王朝,沒少從英國這拿槍拿炮,拿了快一百年了,野戰還是輕易就被荷蘭擊潰,治國統治更是叫人想哭。

法扎克萊很清楚,政治遠比軍事要負責。這羣人能夠提出這樣的綱領,足見他們有一些很有能力的核心人物。

這羣人成事的機率很大,而且東南亞的情況也註定了他們就算成事,也只能作爲一個熱帶農產品輸出國。

陸軍可以快速培養訓練,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只要他們沒有海軍,就無法威脅到英國東印度公司。

法扎克萊心想可以暫時先看看這邊的情況,如果他們真的有能力站穩腳跟,公司總部應該迅速跟進,不再是買賣軍火,而是給予一些更加實質性的幫助。

以期其割據之後,能夠依附英國,成爲英國在東南亞的可靠盟友。

但現在,還不是時候,這種事也不是他自己能夠做出決定的。

懷着提前結交一下,說不定將來有用的心思,法扎克萊又和王五探討了一下爪哇的種種問題。

說到最後,問起來王五是否要來澳門僱傭人手,這件事法扎克萊有些謹慎。

東南亞可不只是只有荷英勢力,還有一個西班牙。

如果起義者中天主教徒過多,這可能也會影響將來的外交態度,畢竟英國不是一個天主教國家。

王五聽出了法扎克萊的擔憂,用了十多年前劉鈺在白山黑水之間忽悠漢尼拔那句話,回答了法扎克萊。

“我們很多人是在巴達維亞長大的,即便信仰上帝,但週五也不吃魚。”

週五不吃魚的意思,一個英國人當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這在英國意味着對祖國的無限忠誠,也意味着他們中即便有基督徒,也不是天主教徒。

巴達維亞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也不是天主教國家,這很合理。

聽到“不吃魚”這個很英國內涵的回答,法扎克萊笑了起來,伸出手和對方握了一下,說道:“那麼,祝你們成功,祝我們合作愉快。我們該怎麼聯繫王先生呢?”

“我會去一趟明古魯。如果你們的槍械到了,我會聯繫渠道運走。白銀我們會支付荷蘭盾或者西班牙銀幣,我們會直接交給你。”

說到這,王五笑了笑道:“貴公司的公賬該記多少,只看法扎克萊先生的能力了。我們內部議定的價格,就是三萬五千兩白銀。如果能夠以這個三萬兩的價格成交,我們將給予法扎克萊先生百分之十的辛苦費。這是規矩,我們懂。”

“如果法扎克萊先生有本事、有能力和公司議定更低的價格。那麼,恭喜先生,你可以拿到大約一兩千英鎊的回扣。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快一些聯繫明古魯那邊,也希望能夠給我一張東印度公司的通行證,以避免我的船遭到貴公司的襲擊。”

法扎克萊也笑了,心想這的確是真誠的合作伙伴。

百分之十的辛苦費,就是大約800英鎊。而牛頓當年當鑄幣廠廠長,年薪也才2000英鎊。

而且,關鍵是這裡面還有回扣。

只要自己能夠說服上面,說扶植這些人有不算太長遠就能看到的巨大利益,上面也會降低價格,甚至贈送一部分。

那麼對方又把錢給自己,公司報多少賬,剩下的不就都是自己的了嗎?

想到這,頓時來了動力。

自己談成了這麼大一樁生意,若將來真的成了事,自己在公司的地位也能上升。

就算他們沒成事,這筆辛苦費和回扣,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足夠他日後的生活和投資了。

看在錢的面子上,法扎克萊在澳門逗留了幾天,很快通過廣州那邊,給王五辦理了一張通行證。

同時立刻派人給明古魯以及印度那邊去了消息,催促他們儘快準備好軍火運送到明古魯。

到時候,他會前往明古魯,完成這筆交易。

談成這件事後,王五並沒有直接離開澳門。

此時一片混亂的澳門,正是一個合適的情報中轉地,樞密院派來的人手很快在澳門這邊展開了情報網。

只要有錢,很多事辦起來也就很容易。

王五等人並沒有在澳門招募僱傭兵,雖然他們其實不管是不是週五都吃魚,但畢竟他們終究還是朝廷的人。

在朝廷禁教的大背景下,他們不可能和天主教徒有什麼瓜葛,朝廷也不會允許巴達維亞的“歸義軍”裡出現一大堆的基督徒。

很快,六十多名當初從閩粵招募的軍官生,進入澳門。

隔海相望的南洋海軍基地,也抽調了一部分實學畢業的低階軍官,以便在爪哇地區擁有足夠的基幹力量,便於統治和完成改革、在一年之內組建起來一支可以抵禦荷蘭人圍剿的部隊。

現在還不是去爪哇的時候,荷蘭人現在盤查的很緊,一方面要統計人頭稅、一方面也擔心華人和起義者勾連,陸路通道和海上通道都很難走。

只有等到劉鈺宣慰南洋、調動荷蘭人把精力放在他身上的時候,纔有機會。

現在這些人在這裡,主要就是熟悉一下澳門的情況,到時候編造一個從澳門招募的“好漢”的名義。

…………

巴達維亞。

總督瓦爾克尼爾看着大順朝廷剛派人送來的文書,喜憂參半。

文書上明確了,八月份之前,朝廷會派欽差大臣宣慰南洋華人。

到時候,會審覈人頭數數目、問詢荷蘭是否對華人有確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轉交人頭稅款、和安置監督人員。

文書上也明確寫明瞭行程,不只是要來巴達維亞,還要前往安汶、泗水、三寶壟等華人的聚集地。

喜的是,這一次來的欽差大臣,不是別人,正是瓦爾克尼爾一直擔憂的、認爲對荷蘭存有敵意、可能是秘密天主教徒、對荷蘭在東南亞的統治極有威脅的劉鈺。

不只是要來南洋,而是被朝廷派到西洋“考察”,在巴達維亞這邊的事處理完畢後,將會在季風季節前往歐洲。

要與歐洲各國簽訂一系列的合約,確保貿易正常。

這幾乎印證了當初那個跟隨去往京城的公司辦事人員的判斷,劉鈺失寵了,離開了順帝國的權力中樞,是明升暗降。

這意味着大順帝國的皇帝和他在政策上出現了分歧,所以纔要調離中樞。

公司內部的勾心鬥角,和朝廷內部有時候差不多。如果這是外派做總督,可以理解爲重用;但卻是扔到了歐洲,而歐洲對於大順而言,可能重要性還不如一個日本。

在瓦爾克尼爾看來,這是再明顯不過的明升暗降了。

此時見此,焉能不喜?

想着幸好當初沒有屠殺華人,或許當初在天津毆打荷蘭水手,真的就是這位前“海軍大臣”存了“養寇自重”的想法,想要激怒荷蘭,從而開戰,穩固其地位。

但顯然,順帝國的皇帝對此並不感冒,而是一腳將他踢出了中樞。

可喜之後,憂也更深。

此人是帶着標籤般的反對荷蘭,而且是擴張派。

此人此番前來,還要帶着艦隊護送到馬六甲,沿途巡查宣慰,大順的艦隊也會跟隨。

瓦爾克尼爾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征服者威廉”的故事,以及多年前荷蘭人印象深刻的鄭成功。

就怕劉鈺因爲被皇帝踢出了中樞,根本不想失去權力,從而帶領艦隊登陸巴達維亞,佔據巴達維亞自己稱王。

誰都知道,大順的海軍是他一手建起來的,如今即便大順更換了海軍統帥、分權了海軍大臣,恐怕這些軍官也會對他信服。

這種事,不是沒有可能。

尤其是對於一個掌握過權力,卻在一夜之間被踢出中樞的人而言,這是極有可能的。

瓦爾克尼爾心知此人是優秀的統帥,不只是主持創建了海軍,更是在北方和俄國人、蒙古人打過仗。

瓦爾克尼爾知道自己的水平,論陸戰,肯定是不如此人的。

而巴達維亞又有大量的華人,此人如果真的想要學征服者威廉自立爲王,或者學鄭成功“搶走臺灣”,完全有這個基礎。

那些海軍都是他的下屬,巴達維亞不缺華人,只是缺一些能把這些華人組織起來的強者。

這件事雖然只是有可能,卻不可不防。

雖然對大順的海軍質量不是太在意,認爲大順才建了十幾年海軍,即便噸位足夠威脅到巴達維亞,但沒有實戰經驗,和荷蘭差的太遠。

但是,上次皇帝特使帶來的陸軍部隊,讓瓦爾克尼爾印象深刻。

身材高大、訓練有素、紀律嚴明,雖然可以知道那是一支精選出的儀仗部隊,但大順陸戰的實戰也並不差。

而且聽聞此人極爲擅長攻城和使用炮兵,巴達維亞的城防應付那些華人起義者綽綽有餘,但如果應對一名指揮過數萬人會戰的統帥,恐怕遠遠不如。

更爲要命的,是現在爪哇的野戰力量嚴重不足。

就在前一陣,聚集在火山地區的華人起義者襲擊了井裡汶。

雖然沒有攻破,但是卻讓瓦爾克尼爾不得不改變了策略,在大順即將前來視察和宣慰的大背景下,他只能命令各個地區的荷蘭軍隊嚴守城市。

因爲這些華人起義者很擅長使用伏擊、誘敵深入的策略,之前吃了兩次虧,瓦爾克尼爾心有餘悸,嚴禁出城。

出的少了,怕再度被伏擊。

出了多了,怕那些可能參與反叛的華人底層發動起義,佔據城市。

只有等到那些可能反叛的華人底層都運到錫蘭之後,才能集結部隊進行圍剿。

所以現在爪哇的駐軍分散在各處據點、城市,巴達維亞並沒有一支強大的野戰力量。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劉鈺覺得失去了權力,生出別樣心思?

萬一劉鈺要學鄭成功、或者征服者威廉自立爲王怎麼辦?

甚至,萬一要主動開戰養寇自重,拉着大順加入對荷戰爭,又該怎麼辦?

而且,就算他們的海軍不能打,只是樣子貨,可那些臣服荷蘭的小國會怎麼看?會不會覺得,在東南亞,是否只要一個荷蘭可以臣服?是否,可以做回朝貢國,擁有附庸的權益,卻無需附庸的義務,總比在荷蘭人手下要強。

荷蘭對待那些小國,與這些效果做朝貢國時候,到底哪個更合那些小國的意?

這一點,瓦爾克尼爾心裡還是有數的。

中國有句古話。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可是,就算這句話批判的,那也是“以力假仁”,最起碼還有個“假仁”。

荷蘭在東南亞的統治,可真的是連“假仁”都懶得假。

霸道,是以力假仁。關鍵不是力,而是假仁。

假仁,意味着認可“仁”作爲是非標準,所以霸道還是諸夏的一部分,只是屬於“犯了路線上的錯誤的”的“自己人”。

純以力取,那不是霸道,那是蠻夷。

非心服也,力不贍也。

這就是諸如馬打藍等國此時的真實寫照。

瓦爾克尼爾甚至確定,如果那些起義者勢力強大,如今臣服的馬打藍等國也一定會跳反與他們結盟,何況這個帶着艦隊、看起來強大的天朝?

(本章完)

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705章 海戰(三)第57章 開戰第541章 人性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164章 備戰(三)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541章 人性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402章 遷徙路(五)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8章 罵人揭短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1224章 開戰(三)第1081章 爭功(六)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285章 黃淮患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886章 恐嚇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909章 南洋大開發(四)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487章 開眼第717章 臀與腦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71章 萌芽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974章 照舊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92章 欽定?第685章 試試看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
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705章 海戰(三)第57章 開戰第541章 人性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164章 備戰(三)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541章 人性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402章 遷徙路(五)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8章 罵人揭短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1224章 開戰(三)第1081章 爭功(六)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285章 黃淮患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886章 恐嚇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909章 南洋大開發(四)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487章 開眼第717章 臀與腦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71章 萌芽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974章 照舊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92章 欽定?第685章 試試看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