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

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

東西方金融資本之間的對抗,倒也不是沒發生過。

之前大順下南洋,就搞崩過阿姆斯特丹,一羣人自殺的自殺、喝藥的喝藥。

現如今,大順也不是沒把倫敦的金融市場搞崩。國債崩了、東印度公司崩了、西印度商會還能撐多久取決於大順明年能派多少船帶多少貨。

這都簡單,因爲大順可以直接下場解決。

但北美的事,不是大順能直接下場解決的。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大順現在還在荷蘭賣國債呢。

大順可以打壓東印度公司、甚至當初可以坑的荷蘭坑出了第二個災難年。弄完之後,荷蘭該買大順的國債,照樣買。

但是,大順不能支持欠債不還。大順要是支持北美不還債,歐洲也就沒人敢買大順的國債了。

再說了,大順得拿出多大的籌碼,能把北美欠的將近兩千萬的債,說紙幣平了英國那邊就能答應?

談判,是要互相拿籌碼的。

英國要是就不認紙幣,大順是沒本事逼着人鼻子認的:因爲,你貸款你是有抵押的,沒錢還,拿土地種植園償還啊。

真要走到那一步,北美肯定還是要亂的。

但大順不想北美現在就亂。大順知道北美這邊有矛盾,但矛盾引爆的點,是大順準備開發西海岸金銀礦、且已準備充足的時候。

提前把矛盾引爆了,到時候想要引爆矛盾的時候,怎麼找?

現在是積攢着“小生產者所有制、墾殖本土資本,與英國殖民資本”之間的矛盾,等待合適的時候炸開一個窗口期,爲大順的西海岸大移民挖金狂潮造出來時間。

況且,大順想要北美的市場、想要北美的金銀。

而北美東海岸沒有金山銀山,想要金銀,現在必須得依靠南部種植園產業,從歐洲把金銀吸到北美。

北美的經濟格局,是很明顯的。

因爲《航海條例》的存在。

所以北部地區的手工業,在保護之下,已經發展起來了。

棉布茶葉什麼的,大順可以運來。

而如酒水、牛馬、鐵、木料、桶、船之類的東西,是北部州提供的。

南部州現在是香餑餑,靠着種植園從歐洲吸回來金銀。

北部州依靠這些手工業,再把南部州的金銀吸到北部州。

南部州的種植園業,是大順在北美賣茶葉、賣棉布、賺金銀的基礎。缺了這個環節,北部那羣人就真的只剩下紙幣了,大順要一堆只能買苞米、小麥、朗姆酒的紙幣,有個卵用?

打完這場仗,就要到大順急速發展的時期,好容易搶下來的歐美市場,正需要爲大順的工業起步提供資金的時候。

大順是真不想讓歐美這麼快再打起來,最起碼弄個二十年的和平吧。打仗嚴重影響大順這邊賺錢,也嚴重影響大順的工業起步,起到一半資本不足就操蛋了,尤其是大順現在正準備搞幾個大項目,比如修鐵路和修運河。

是以,怎麼解決北美的貨幣問題、解決紙幣問題,這就是一個保證歐美二十年和平的另一處關鍵。

貿易大使將自己的困擾說完,愁眉苦臉。

他自覺這個問題難解。

不想李欗卻哈哈大笑。

“當真是書生氣。你看看那是那是什麼?”

說着,他伸手指了指正在港口泊靠的戰艦,和在那操練的士兵。

貿易大使不解,但還是回道:“軍艦和士兵。”

李欗拍手道:“然也,要不怎麼說伱書生氣呢?經濟問題,貨幣問題,誰說一定得用經濟手段解決?興國公鹽改、廢運河走海運,是靠純粹的經濟手段?還是帶着兵鎮壓了鹽工鎮出來的?”

“此事根本很簡單嘛。”

“你不就擔心南部州的那些種植園,因爲不想還債,所以準備分離起義,到時候造成十三州大亂?又擔心咱們一走,法國人巴不得讓英國失血,只怕也會藉機鼓動?”

“墨翟言:兩害相權取其輕。若有兩害,一個是剁你手指,但剁了手指就能把保存手腕;另一個是直接剁你的手腕。如此兩害,相權之下,則剁手指即爲利。人皆取利,故兩害相權取其輕,是與人之求利的本性相應。”

“現在南部種植園,只有一害,那就是欠了錢不想還錢。”

“所以,你琢磨了半天,書生氣之下,便不知道這件事怎麼解決,才能讓南部州不亂。”

“然而,只要我們再加上一害,一大害,兩害相權之下,我可保證南部州親英如故,不敢造次。”

貿易大使順着李欗指向的軍艦、士兵方向看了一陣,若有所悟,心說自己設想解決問題的方式,着實都是隻靠經濟學問。然而現實並沒有經濟學問完美運行的地方,似乎經濟問題,倒也不必非要以經濟手段破解?

李欗見他還是思索,便道:“此事簡單。我派人去那邊,攻兩個種植園,解放一批奴隸。然後在割取一處小島或是無人之地,做奴隸解放墾耕之處,就在南部州的旁邊。”

“他們保準老老實實還債,生怕英國人真的放棄他們。”

“你看,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一邊是還債。”

“一邊是和英國鬧掰了之後,咱們可能會救濟種植園奴隸,皆賜予其良民之身。”

“選哪個?”

“沒有兩害,你手裡的兵、軍艦是幹啥的?沒有矛盾,那就製造矛盾;沒有兩害,那就造出兩害讓他們選。”

“造出來兩害,他們就不得不兩害相權取其輕。墨翟的話,還是有道理的,只要你會反着用、逆着練。”

“你以爲當初本朝爲何不早早去打準噶爾部?非要誘着準噶爾部去打漠北漠南蒙古?”

“還不是,讓蒙古自己選,是效忠天子做守土之犬、還是被準部吞了人口牲畜,這兩害其中選一個?沒有兩害你就想辦法,再弄出來一個啊。”

“或者說,你想想,本次出兵,以及更早之前,興國公緣何非要和法國搞人蔘貿易?爲何專門派人去宣講,說這西洋參不是南洋來的,也是苦寒之地長得,非有熱地性寒之說,而至西洋參打的高麗蔘苦不堪言?”

“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北邊有個法國,他們想自立的心思,便要大減二分。南邊再加個解救奴隸,便要直接減八分了。”

貿易大使聞言,久久無語。

心裡覺得,好像不太對。

可仔細想,又實在說不出哪裡不太對。

自巴哈馬會面之後,貿易大使絞盡腦汁,就在以經濟聯繫琢磨北美十三州和英國如何保持聯繫、拉攏一部分壓死西進派的事。

哪曾想,自己想成了一團亂麻,在李欗看來,就是派幾艘軍艦,襲擊種植園,搞個解救奴隸的大新聞這麼簡單……

許久,李欗才道:“昔日,興國公以粗鄙之語說過一個道理。莫做舔犬,上趕着不是買賣。叫別人來求你,而不是你去求別人。”

“你既談經濟,那我問你。上一次英法在北邊打仗……就是興國公在印度支援杜普萊克斯兩條軍艦、讓法國教官開着軍艦去印度的那事,爲什麼叫人蔘戰爭?”

“你想想,爲什麼英國政府這一次非要往北打?他們想要什麼?”

“或者說,這北美十三州的膏腴之地、遍地良田,對英國國內的朝臣士紳,有什麼用?他們的朝廷,能從十三州收到一分錢嗎?”

“若只談經濟,本朝管控對日貿易、當初興國公叫日本開關,竟然還要組建東洋貿易公司,非要強制買大船、養水手,否則不得貿易。按說這就不對,應放開管控,如此產業才能大發展。可爲什麼當初興國公非要管控對日貿易?”

“道理是差不多的。英國政府非要往北打,那是因着他們盯上了人蔘、貂皮。而且,這玩意兒,是真能控制的,是真能把錢收到國庫的。因爲,東印度公司壟斷着往本朝的貿易,若把法國趕走,難道本朝真的不要人蔘貂皮?”

“十三州再膏腴,錢一分也收不上來,那就英國政府而言,便無意義。”

“好了,現在,本朝力挺法國,卡住西北人蔘貂皮產區,英人不可能奪到手了。”

“關稅又收不到、糖稅法收了二十多年了一年收個幾百兩銀子、那馬里蘭的總督七年都沒領到薪水因爲本地無法徵稅……”

“那我問你,如此,對英國政府而言,十三州值錢?還是巴巴多斯那個小島值錢?”

北美和巴巴多斯,哪個值錢?

這看起來,似乎是個頗爲玄幻的問題。

但實際上,此時對英國政府而言,別說十三州,就是十三個北美,只怕也未必比一個巴巴多斯值錢。

聯想到剛纔李欗說的“舔犬”之言,貿易大使恍然大悟道:“殿下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在北邊幫着法國站住腳、在西邊資助印第安人、在南邊攻下兩個種植園嚇唬他們。”

“屆時,是英國不想要十三州?反倒是十三州要主動去舔英國,請求英國駐軍、徵稅、以護其周全?”

李欗點點頭,緩緩道:“此地膏腴,但是徵不上來稅,對朝廷而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昔日興國公最懼之事,便是下南洋後,英國立刻拆了東印度公司,放棄印度,驅虎吞狼,挑唆中法。而其取代荷蘭,做東西方貿易之中轉者。真要那樣,你我今日如何還有機會在這裡?”

“今日,萬一英國朝堂,竟有力挽狂瀾之輩,主動放棄北美,叫十三州給法國放血,又將如何?屆時,英國一分錢不用出、一個兵不用派,這十三州就會自己徵稅養兵去和法國人打、去搶地、搶人蔘……慢慢給法國放血。”

“到時候,法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英國本來就在北美收不到錢,這就等於一分錢沒花,造出來一個盟友。”

“雖說興國公對英國朝廷頗爲不屑,以爲皆蟲豸也、不足以論政治。然而,焉知西夷無才,不會來個真正有宰執手腕的人,真做出這等有膽魄的決斷?”

“自由貿易事,那是本朝本來就要施加給英國的壓力。爲此,給北美這羣人做個順水人情,自無不可。但別的嘛,軍艦即可解決,何必竟要幫他們建起政府,還要教他們發鈔發幣?乃至於教他們,不收稅怕是不行的這樣的道理?”

“我今天解放三千奴隸,他明日便要哭着求英國議會不要放棄他們。”

“你看,此事不就解決了?到時候,航海條例已碎,賣幾年菸草什麼的,這銀子不就夠了嗎?貨幣不就解決了?”

“天下事,變則通。然而,變的難點,不在於如何變、也不在於變成什麼樣。而在於……如何過渡。此事最難。”

“所以只要過渡過去,三五年內,南部州的種植園放開貿易,便足夠賺回來金銀,完成過渡。”

“過渡之亂,有種植園主支持鎮壓、有大商人支持鎮壓、有工場主支持鎮壓,那便不叫亂。只要莫讓這些人都反即可,不是說一點亂都沒有才行。”

(本章完)

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612章 搶人才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53章 鎖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414章 找出路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1393章 泡沫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66章 認可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55章 說服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63章 軍歌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674章 歸國第1001章 缺陷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343章 絕戶計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965章 扣帽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734章 咱們(上)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343章 絕戶計第77章 入吾彀中第725章 殺心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725章 殺心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250章 欺瞞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885章 縣令
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612章 搶人才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53章 鎖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414章 找出路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1393章 泡沫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66章 認可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55章 說服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63章 軍歌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674章 歸國第1001章 缺陷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343章 絕戶計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965章 扣帽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734章 咱們(上)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343章 絕戶計第77章 入吾彀中第725章 殺心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725章 殺心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250章 欺瞞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885章 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