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

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

日本在新井白石後也加劇了鎖國,貿易額雖然少了,但是,日本和大順終究不一樣:大順是個對金銀只吃不拉的貔貅,日本則是盛產金銀只拉不吃。哪怕額定的貿易信牌減半,巴達維亞依舊能拿到不菲的小判金、丁銀,這都是硬通貨。

巴達維亞這邊的一大部分資金,要用日本金銀支撐。

大順這邊的瓷器茶葉等,要運回到歐洲才能換成白銀。而且還有一個對華貿易委員會把持,直通阿姆斯特丹,巴達維亞能沾手的,只是默許可以攜帶一定數量的私貨茶走私回去。私貨茶搭乘公司的船,賣價肯定比公司的低,收入卻不歸公司而是私人,所以這些私貨茶的利益,也是私人的而不是巴達維亞財政的。

董事會現在也沒辦法,往錫蘭投錢,將來肯定有利潤——如果開誠佈公的和荷蘭小股東們說,市民階層們也不傻,其實也能支持。

但問題就在於,好事你說了,那公司的壞賬你說不說?公司財報公開的話,錫蘭這邊的好處大?還是之前積累的壞賬、腐敗更大?

有些頭,是不能開的。

今天開了煽動小股東議事認可的風氣,明天可能就會被要求公開所有的財務報表和投資方向,甚至可能重組董事會。

甚至之前有人提出過,如果大順也支持錫蘭移民計劃,是否可以讓巴達維亞政府,向大順這邊借點錢?以15%的年息,先借着,等着錫蘭這邊盈利了,還了錢就是了。

然而若是以往,說不定也能行。

可現在劉鈺氣焰囂張,咄咄逼人,還要逼着公司剝離對華業務呢,這時候跟劉鈺說借錢,表明公司現在缺錢,這不等於是往劉鈺手裡遞刀子嗎?

現在劉鈺小嘴像抹了蜜似的,諷刺他們“慷慨”,瓦爾克尼爾除了充耳不聞繼續微笑之外,別無辦法。

移民計劃裡,華人移民的待遇和生活條件,可是壓的極低,還要擔心一會兒劉鈺又要找茬呢,這時候自是隻能面如春風,要有唾面自乾的修養。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荷蘭又許多年不造新艦,全憑過去的底子和體面撐着,面對氣勢洶洶的大順,談判的氣勢在簡單的“錢”字上,就被大順這邊徹底壓住。

被劉鈺諷刺一頓,瓦爾克尼爾也知道里面華人的待遇確實是過低了,可他也沒辦法。

現在巴達維亞南邊的火山地區還有華人起義軍,不盡快把北邊的華人移走,也沒法鎮壓起義。

好幾萬人的移民,就算這不是從奴隸海岸到北美殖民地那麼遠,就算這條路走得相當熟悉了,可也是個大項目了。

劉鈺作爲大順這邊的欽差,當然是希望“好”。

而巴達維亞這邊,自然是隻剩下“多、快、省”。

“侯爵大人,這是我們能做的最大努力了。就算公司撥款,也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到。我只是個巴達維亞總督,不可能扣押公司的貨款吧?”

瓦爾克尼爾稍稍做了一點辯解,劉鈺又道:“好吧,這件事暫且不說。那到了那邊,人頭稅難道還不取消嗎?你們的肉桂工廠,如果徵收人頭稅,那不是等於徵你們自己的錢?”

瓦爾克尼爾心道廢話,肉桂的錢是公司的直屬財政收益,人頭稅是殖民地地方稅,公司又不撥錢,我們也難啊。

“侯爵大人,我們有我們的困難。您應該明白,移民是要花錢的。而且一些公共建設,也需要錢。”

“人頭稅也是用在公共建設的支出上。而且這也是一個方便的徵稅方式……”

劉鈺笑道:“不是方便,是你們的行政能力水平太差。只會搞包稅制。”

嘴上嘲諷着,心裡卻想,人頭稅還是土地稅,那都無所謂,反正都是藉口。

關鍵是怎麼才能在下南洋的時候,錫蘭的華人已經開墾了足夠的土地、並且擁有一支完全可以接手搓肉桂業務的熟練工?

“總督先生,您的企劃書中很明確,絕大多數華人,將來要作爲農民,耕種那些當年被葡萄牙人趕走的僧伽羅人的土地。荷蘭作爲一個包稅制國家,一個商業國家,可能不能理解土地稅的意義。”

“我個人認爲,在錫蘭,完全可以徵收土地稅。華人去錫蘭,一部分作爲技術工人、一部分去搓肉桂、加工檳榔。但更多的人要去種地,如果規劃的好,土地稅的收益是可以高於人頭稅的。當然,前提是土地得到了充分的開發。”

“而開發土地,需要一定的投資。只要你們追加一部分投資,土地充分開發出來,所得的收益是高於人頭稅的。”

“僧伽羅人是有治水傳統的,我認爲貴公司也應該增加一些公共水利設施的投資,這樣也可以徵收更多的土地稅。從長遠來看,這種投資是有意義的。”

“一方面,可以改善唐人的生活水平,這是本朝最關心的問題,畢竟他們本朝的國民,皇帝作爲天子,他們的君父,是要爲臣民的利益着想的。即便將來他們在你們的治下,皇帝陛下也不希望他們生活的過於落魄。”

“另一方面,長久投資帶來的回報,也遠遠高於人頭稅的收益。作爲一個主要稅種是土地稅的國家,我認爲我有資格告訴你們土地稅的意義,以及對農田水利的持續性投入所得的長期回報。”

這話聽着像是好話,可實際上極爲陰暗。

興修水利,肯定需要服勞役。

劉鈺的目標,是苦日子都是在荷蘭時代過的、好日子都是大順來了好日子就有了。

肯定是希望在荷蘭時代,移民們多開墾一些土地、在荷蘭的組織下興修一些水利設施。

這玩意兒,移民肯定吃苦。但等着將來大順一來,這些成果就全歸了大順了,移民自然追隨祖國。

這不是錢的事,如果能用移民作爲“免費”勞動力,把水利設施基本佈置好,荷蘭只需要付出一些惡名,多花不了多少錢。

如果單從道理上來講,其實劉鈺說的這些都很淺顯,任何一個農業大國都明白這個道理。

但即便這個淺顯的道理,也得跟荷蘭講清楚。

因爲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水平,真的是和後世的大英“理藩院”差了太多。

大英“理藩院”能派人去爪哇考察村社的經濟基礎,拿出了“爪哇的關鍵是農村土地問題”的考察報告。

荷蘭人就完全沒搞過。

錫蘭有點樣子,那都是葡萄牙人的遺產。

髒活葡萄牙人都幹完了,荷蘭人佔了後,撿了個現成的——宗教被強制改宗基督教、舊貴族紛紛逃亡、種姓制度在南部基本瓦解、大量的舊貴族逃亡留下的土地。

反觀荷蘭人的統治手段,粗暴至極,毫無技術含量。

肉蔻多了?殺人,把人殺個三分之二,肉蔻產量就下來了。

丁香多了?砍樹,把樹砍了燒了,產量就下來了。

產量下來,需求不變,價格就上去了。

爪哇土著貴族強勢?合作,對村社土地制度一概不管,強迫種植、貴族分紅。

華人商業能力強?合作,把稅包給華人,自治,只要交錢,一切好說。

在錫蘭就搞一堆泰米爾奴隸幹活,奴隸制放在種植園還行,靠奴隸種地、種大米,這不是扯淡嗎?怎麼可能有小農的生產水平高?

荷蘭人腦子裡就沒有個“收正常的土地稅”這個概念。

錫蘭不是爪哇,就不適合種植爪哇的那些作物,好容易在荷蘭摸索出來的這一套強迫種植制,也不適合在錫蘭。

而且來說,爪哇是封建村社土地制,和封建主合作就行。

錫蘭的上層貴族都跑路去北邊了,根本就沒有封建貴族了,大量的華人移民去了,搓肉桂、摘檳榔也用不掉這麼多人,大量的無主荒地,肯定是要小農種植的。

可看了看企劃書,這羣人根本就沒有管理小農的經驗。單就這一點來說,大順倒真的是可以自豪無比地說管小農的經驗天下第一,規模移民屯墾,那也是傳統藝能。

劉鈺希望荷蘭對法宣戰的時候,錫蘭已經結束了艱難的開發期,現在看來荷蘭人的企劃純粹扯犢子,這哪行?拿着爪哇的那一套,套在錫蘭上,土地狀況、經濟基礎、土地所有制都不一樣,劉鈺不看長久,就是短期三五年內,也嚴重製約生產力的發展。

“這樣吧,考慮到墾田的難度,也考慮到唐人不易,天朝這邊出一筆錢。”

“一部分,用於購買各種農具、鐵器,我看貴公司的企劃案上,也沒有這方面的計劃,難不成讓移民用手去刨地?”

“另一部分,從印度購買一批耕牛。”

“移民去了之後,編戶齊民,你們仍舊採取甲必丹、雷珍蘭的制度。天朝將購買的農具、耕牛,貸給唐人移民。按照每個雷珍蘭控制下的一個編組,爲一個基本單位。”

“天朝的宋代,曾經有過面向小農的貸款方案,但小農的償還風險太差。所以,以一個雷珍蘭的編組爲一個貸款法人,提供的耕牛、鐵器等,均以低息,十年還清。”

“你們也組織一批人,進行水利建設。儘可能保障將來這些人都能以小農的身份存在。”

“到時候,免除人頭稅,代之以土地稅。既可以廢除雷珍蘭、甲必丹包稅勒索的惡習,也便於錫蘭的物產豐富起來。”

“當然,站在天朝的角度,是希望這些可憐的唐人移民,能夠越過越好。出海謀生,已然不易。”

“你們實不知天朝有‘仁義’二字,可能你們真的不懂,這可能是你我之間的文化分歧。”

“這件事,我是沒有私心的,純粹是出於‘仁義’和惻隱之心。當然,我們不會干涉你們對錫蘭的治理和管轄,只是讓去監督的官員,順帶做一個貸款機構而已。”

劉鈺心道,錢,還是要花的,不然接手的時候還要再麻煩。但錢,絕不能借給荷蘭人、再讓荷蘭人花出去。日後開戰,根本沒法討債不說,何必讓荷蘭人拿着自己的錢,去做好人?

誰低息提供的鐵器、耕牛?天朝。

誰強迫勞動開墾荒地、修繕水利?荷蘭。

(本章完)

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922章 歸來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381章 臚音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857章 決心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478章 看破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224章 開戰(三)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39章 考察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1452章 “帝”(四)第1078章 爭功(三)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31章 收心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52章 模棱兩可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283章 想幹實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193章 皇帝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414章 找出路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1030章 氛圍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117章 傳承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
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922章 歸來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381章 臚音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857章 決心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478章 看破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224章 開戰(三)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39章 考察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1452章 “帝”(四)第1078章 爭功(三)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31章 收心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52章 模棱兩可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283章 想幹實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193章 皇帝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414章 找出路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1030章 氛圍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117章 傳承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