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方長的“腦洞”】

雲中山裡從來不缺好木頭。

模具裡面的鐵鍋依然在冷卻,方長已經進了旁邊林子,砍了截梨木。

工棚裡面的木工工具都是青銅質地的,但還算合手好用,方長用它們將這截梨木去皮、截短、修型,把截面處理成方形。

稍微修整下前端之後,方長將這截錘柄塞進了錘頭預留出的洞裡,而後用幾塊薄木片,在前面的縫隙處,輕輕楔進去加固。

將新做好的錘子在手裡拎着掄了幾下,感覺甚是順手。

至少工棚裡面,那個青銅錘子可以退休了,方長準備做個箱子,將不用的工具抹上油後堆進去。

他拎着新得的錘子,朝鐵鍋的沙模走過去。

最近的冶煉過程中間,方長的感覺是,鼓風越來越是個問題。

畢竟鼓風這種事情,和往爐子裡填料、開閉出渣口出鐵口等不同,需要時刻保持,不能停止,所以他總是要分出一條手來操作,這對冶煉的過程影響很大,頗有些不便。

方長決定,接下來再開高爐的話,可以考慮用法術召喚個泥人來幫忙拉風箱。

不過長遠來看,還是可以在不遠處的瀑布上動腦筋。

做個水輪,用連桿帶動風箱?

方長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這個方案,因爲這幾座爐子所在的地方,離着瀑布所在地頗有些距離。

而且從浣花溪和碧玉塘裡面流出去的這道瀑布,水流並不算寬闊,它力道最大的地方,其實在崖底。

他並不準備在崖底建造爐子。

因爲爐子的煙直向上去,說不得會把仙棲崖上的環境搞壞,這就得不償失了。

要不……還是繞個電機吧。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自己有礦不缺銅,山上也有了鑄鐵和鋼,雲中山裡更是有各色木材,還有云母和樹漆等絕緣物,自己還能產玻璃和陶瓷。

而電機裡面的銅線,可以使用蠶絲織的紗來包裹處理,做成沙包線。

總之,一切條件都已經齊備。

似乎可以做到,只是需要花費時間去實驗。

但對於修行人來說,時間這東西十分充裕,以方長的壽命,有比別人多數十倍的人生長度,可以去做有趣的事情。

而且早水輪發電機、電動機以驅動鼓風設施的經過,自己也可以記載下來,寫個小冊子。

以後若是遇到有緣人,可以將這份記錄傳到人間去,也是一份功德。雖然這份功德於自己無用,但……能讓自己開心就夠了。

估計以後某些技術,會在傳言中變成“鬼神相授”、“仙人傳法”。

順着這份思路下去,方長靈光一閃,想到了更多地方。

比如仙棲崖上鋼鐵不缺,雲中山又有煤礦,完全可以造臺蒸汽機,同樣也可以將這個過程,以及其中的簡單原理彙集成冊,遇到有緣人後贈送之。

甚至造好的蒸汽機,也可以隨身帶着,反正自己的雙肩包空間大、能裝。

方長想着,用手裡的錘子敲碎了模具,取出了其中的鑄鐵鍋。

兩口鍋已經涼了下來,但有些斑駁。

將拿回浣花溪邊,方長使用礪石稍作打磨,它們立刻便成爲了銀白色,雖然看起來沒有金色的青銅鼎漂亮,但是它的形狀更適合烹飪。

他拎着這兩口鍋回到廚房,而後回到爐子旁邊稍作收拾整理,把冶煉好的鋼條搬進旁邊的棚子,清理了下爐膛和地面,便回到廚房。他看着移開鼎的火塘處,琢磨着怎麼改個竈。

仙棲崖上磚頭不缺,都是在窯裡燒出來的上好紅磚——方長沒有修建真正的磚窯,更沒有淋水池,燒製過程中空氣流動充分,所以出來的都是紅磚,倒也堅實耐用。

連崖上的無名殿,石塊基底上面也是紅磚壘制。

先把廚房裡面的用具都搬到其它地方,防止落灰,而後方長將勞苦功高的火塘清理乾淨並挖開,方長和了些泥,將磚塊壘成了個方方正正的竈臺,旁邊還起了個小爐子,正適合一大一小兩口鍋。

煙囪被他接到廚房外面,同樣用磚壘起來,超出屋頂四五尺。

想了想,擔心竹瓦做的屋頂被火星引燃,方長乾脆用儲存的瓦片,給廚房換了個頂。

高爐用的風箱還有個多餘的,他將風箱搬來,並在竈臺旁邊。

如此,大功告成。

做完這些後,東方的夜空已經發白,又是一個晝夜即將過去。

雄雞報曉。

呼吸了口新鮮的空氣,方長將廚房打掃乾淨,把之前搬出去的各種用具和陳設,諸如菜刀菜板鍋鏟湯勺碗筷水缸等等,重新搬回來擺好。

旁邊的菜園子生的興旺,方長去掐了兩根胡瓜,幾片菜葉。

地窖裡面還有地豆,他取來後,順路又走到雞舍裡面。

抱窩的母雞已經得到了成果,裡面現在滿是毛絨絨的小雞,都是家雞。而老母雞也開始繼續下蛋,這個雞舍裡面每天出產的雞蛋,又成了獲取方便、滋味鮮美、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餚。

他撿拾了兩個,走回廚房。

新做好的兩口鍋,尚未開鍋,暫時不能使用,方長在之前的銅板上,攤了幾張煎餅,炒了些地豆絲,配着同樣是在銅板上做的煎蛋,和洗乾淨的菜葉一起,捲起來便吃。

這個煎餅卷口感層次很豐富,而且有菜有蛋、有主食有油鹽,滋味和營養很是全面,放在山下人間,能賣好幾文。

清晨的陽光很好,空氣也十分通透。

吃完手裡的早餐,方長坐在早課石上靜靜地待了會兒,而後繞過倒扣在崖邊,像雕塑一樣的那艘船兒,回去準備開鍋。

取來柴,將上面銅板放在一邊,方長於做好的竈臺裡面把火重新生旺,接着他拿起刷洗乾淨的兩口鍋,直接放在火上燒。

待鍋冒煙後變成黑色,方長倒入些豆油,雙手抓着鍋沿輕輕旋轉,直到油脂浸潤了其中每個角落,纔將鍋重新刷乾淨,晾乾後再重複一次這種動作。剩下需要做的,便是將兩口鍋靜置一晝夜。

想來,明天就可以嘗試使用它們,烹飪一些之前用鼎無法做到的菜餚。

154、【聯手】531、【山村教師】563、【棋簍】525、【給人出個好主意】162、【如何避災免禍】356、【廢墟里的希望】532、【新皇城裡新人皇】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531、【山村教師】176、【背後的勢力】376、【進山】99、【因果與道途】557、【方長的見聞】455、【陣前商議】95、【有錢不?】409、【帳中人】227、【千里獨歸人】460、【神助攻】595、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267、【黃沙漫漫】139、【父與子】224、【同行者與新情報】234、【三岔口】302、【買幾隻家禽】497、【傳授】546、【富貴】300、【無量功德匯聚之地】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502、【這樣似乎不夠】422、【轉移】498、【贈予】574、【甜瓜籽】380、【前哨衝突】322、【求救】442、【李悅留下的傳說】590、【走馬觀花】586、【只在此山中】281、【桑子平還鄉】365、【油煎大頭魚】268、【綠洲】303、【消費降級】397、【另外一個人】289、【豆花】237、【抓住個小信使】259、【羊羹店裡的罕見食客】478、【串門】283、【蜀地有劍仙】28、【沽酒望氣】49、【修行路上須懷貞】14、【上仙饒命】424、【擺脫追蹤】123、【妖精串兒】549、【衣鉢】493、【自我管理意識】365、【油煎大頭魚】171、【囚車中的故人】121、【端倪今初現】97、【池心碧玉】296、【又到洞盱江】377、【寨子裡有個南宮先生】186、【做一個故事獵人】88、【待客】265、【歇腳時西面來客】319、【簡單審判】33、【阿黃與阿牛】146、【師徒齊栽樹】520、【異域小鎮】518、【平安】98、【他反應好迅速】398、【捏碎,統統捏碎】527、【再訪仙棲崖】454、【去匯合】304、【贈送種子】160、【虎橋鎮見聞】227、【千里獨歸人】283、【蜀地有劍仙】472、【指路】361、【烏篷船上】59、【成語不能亂用】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444、【很有用的禮物】521、【歸來也得食補】97、【池心碧玉】576、【雛鳥】449、【合圍敵軍總部】125、【江邊風俗】385、【舊客來訪】397、【另外一個人】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471、【青史亦留名】65、【興慶府閒逛】512、【錯誤的“得人心”】412、【河邊小路】567、【赴會】34、【託夢授良方】304、【贈送種子】447、【姓名錯位】182、【靠海吃海朝雲港】229、【知見障】
154、【聯手】531、【山村教師】563、【棋簍】525、【給人出個好主意】162、【如何避災免禍】356、【廢墟里的希望】532、【新皇城裡新人皇】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531、【山村教師】176、【背後的勢力】376、【進山】99、【因果與道途】557、【方長的見聞】455、【陣前商議】95、【有錢不?】409、【帳中人】227、【千里獨歸人】460、【神助攻】595、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267、【黃沙漫漫】139、【父與子】224、【同行者與新情報】234、【三岔口】302、【買幾隻家禽】497、【傳授】546、【富貴】300、【無量功德匯聚之地】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502、【這樣似乎不夠】422、【轉移】498、【贈予】574、【甜瓜籽】380、【前哨衝突】322、【求救】442、【李悅留下的傳說】590、【走馬觀花】586、【只在此山中】281、【桑子平還鄉】365、【油煎大頭魚】268、【綠洲】303、【消費降級】397、【另外一個人】289、【豆花】237、【抓住個小信使】259、【羊羹店裡的罕見食客】478、【串門】283、【蜀地有劍仙】28、【沽酒望氣】49、【修行路上須懷貞】14、【上仙饒命】424、【擺脫追蹤】123、【妖精串兒】549、【衣鉢】493、【自我管理意識】365、【油煎大頭魚】171、【囚車中的故人】121、【端倪今初現】97、【池心碧玉】296、【又到洞盱江】377、【寨子裡有個南宮先生】186、【做一個故事獵人】88、【待客】265、【歇腳時西面來客】319、【簡單審判】33、【阿黃與阿牛】146、【師徒齊栽樹】520、【異域小鎮】518、【平安】98、【他反應好迅速】398、【捏碎,統統捏碎】527、【再訪仙棲崖】454、【去匯合】304、【贈送種子】160、【虎橋鎮見聞】227、【千里獨歸人】283、【蜀地有劍仙】472、【指路】361、【烏篷船上】59、【成語不能亂用】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444、【很有用的禮物】521、【歸來也得食補】97、【池心碧玉】576、【雛鳥】449、【合圍敵軍總部】125、【江邊風俗】385、【舊客來訪】397、【另外一個人】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471、【青史亦留名】65、【興慶府閒逛】512、【錯誤的“得人心”】412、【河邊小路】567、【赴會】34、【託夢授良方】304、【贈送種子】447、【姓名錯位】182、【靠海吃海朝雲港】229、【知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