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父與子】

“噢,謝謝。”

方長伸手接過,也不怕熱量,使單手託着。

周圍娃娃們都是拎着草紙包,待豆腐稍涼之後,直接下手捏着吃,或者折兩段樹枝木棍當筷子。

畢竟提供木籤成本太高,對於賣煎豆腐這種小本生意來說很難承受,而且這裡的顧客們,比起承受更多溢價,更喜歡物美價廉,哪怕忍受一些不方便。

對於旁人做法,方長並不取。

他背後包裹裡倒是有筷子,那還是他在仙棲崖上待着時,用竹子做成的,但他懶得拿出來,便從鞘中抽出直背小玉刀,一塊一塊戳着吃。

雖然這豆腐攤連名字都稱不上來,但味道確實不錯。

剛做好的豆腐片色澤金黃,在寒冷天氣中冒着熱氣,外表就十分讓人有食慾。

其醃製的很入味,鮮香可口,雖然層次感較少,但區別甚爲分明,外皮彈,裡面軟,嚼起來有一點點像肉,無怪乎孩子們都喜歡。

沒吃幾塊,旁邊帶孩子的顧客,也從攤主手裡接過煎豆腐,分給旁邊倆孩童。

孩童們歡笑着,吃得美滋滋,旁邊中年人眼中滿是寵愛。

兩個小童注意到了中年人,不約而同地舉起手中豆腐片,齊聲說道:

“爹爹,你也吃。”

“好,好。”見孩子乖巧,中年人眉開眼笑,咬了兩個豆腐角兒,才摸摸他們腦勺,重新將視線轉向方長。

方長笑道:“集市甚是熱鬧,看來今年年景不錯。”

“閣下不是鄉里人?今年年景確實不錯,比前幾年都好,”中年人的語氣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眼看便要化凍春耕,願明年也是好年景,連續兩年豐收的話,真個能多過上幾年好日子。”

寒暄了幾句,方長問道:“這集市上還有什麼比較好吃?”

中年人想了想,指着一個方向說道:“東頭那裡有個小棚子,裡面擺着木墩木錘,裡面將糖和碎花生與芝麻放一起砸,又甜又香,我小時候很是喜歡。

將豆腐吃完,方長將手與玉刀一起用除垢術清理乾淨,還刀入鞘。

而後他和中年人道聲別,便轉身如游魚般重新進入擁擠人羣,不見蹤影。

就像這段日子裡,接觸每個人時一樣,毫不拖泥帶水。

…………

……

當方長走到虎橋鎮時,柳樹已經發了新芽,春暖花將開。

寧河府並不像更北方那樣凍得結實,白溝河的水融化的早,嘩啦啦朝着遠方奔騰,那大部分是雲中山裡融化的雪水。

田野重新泛起了綠色,草尖兒如絨毛般,在復甦的大地上冒出來,帶着勃勃生機,但若仔細查看,又太過稀疏,並不成片。

農人們正在整備耕牛,給它們梳毛,喂好料蓄力,接下來就是春耕,決定着一年的收成,以及全家的生計,可馬虎不得。

鎮裡依然如往常那般樣子,只是隨着春過雪消,官道重新變得好走,於是經過這虎橋鎮的車馬客商,又多了起來。

多起來的人,讓虎橋鎮的各家客棧,還有各處飯館,重新紅火起來。

鎮裡此起彼伏,都是各式伏虎餅的叫賣聲,它以白麪烙制,重油重糖,味道好、耐儲存,是這虎橋鎮最出名的特產,也是遠近客商行人們,非常喜歡的乾糧。

只是各家制作竅門不同,因此簡單的配方中,出現了各種不同的風味,互相間區別很大。

方長先是去鎮口,找到慣常進的那家酒館,重新將自己酒葫蘆打滿。

而後他將葫蘆繫好,慢悠悠地行走,準備找熟悉地方解決晚餐。

遠遠地,就能聞到羊肉面香味。

攤主老徐帶着兒子,手腳麻利地忙碌着,服務每個客人。

“來碗羊肉面!”

“好嘞~!”

高聲吆喝着,攤主飛快地扯麪片,於鍋裡煮熟,便撈出來,放上幾片汁水淋漓的羊肉,澆上湯灑上蔥花,給方長端來:“客官,您的面,配料請按口味自行加。”

“多謝。”

方長接過粗瓷碗,而後笑了。

因爲他看到,不遠處有個熟人正坐在那裡,面前碗裡,已經吃掉了大半,於是方長端起碗,主動湊過去,笑道:“又見面了。”

“誒,方先生?”看見是方長,對方趕緊將口中面嚥下去,還好老徐這裡的面片軟滑的緊,不會噎人,“好久不見,您這是從外地回來?裝束都不一樣了。”

此正是懷鳳府謝廣安,方長從懷鳳府路過沒見到他,沒想到在這虎橋鎮上面攤中碰到。或者說,似乎方長每次碰到謝廣安,都是在老徐的這羊肉麪攤上。

相見熟人很高興,謝廣安的目光,在方長身上逡巡了下,看了看對方新背的油紙傘柄,腰間葫蘆和竹簍,於是又有了些對他經歷的好奇。

“我去了趟榆州,今天才回來。”方長拿起筷子,又往麪碗裡輕輕灑了點調料,“一來一回,整個冬天就過去了……謝兄這段時間如何?”

“還算不錯,我是多年熟客,雖然不會賺大錢,但勝在穩定。只要能忍受得起風裡來雨裡去之苦,養家餬口不成問題,還能經常來吃麪。”

謝廣安微微笑道,他過年都沒歇太多天,而是不停地往返於懷鳳府和龍興府,以討生活。

雖然目前天下間,比起豬牛雞這些,羊肉最爲便宜,但是能隔天來吃一碗羊肉面的人,確實算得上是收入堅挺,家境殷實。

“方先生挎着的這是個魚簍?裡面是活物?”

“是,從清江路過時,見裡面龜苗不錯,便就找人捉了些許,準備拿回去養着。”方長品味着久違的面,驚喜地發現其做法似又有了改進,味道更上一籌。

現在不算是正飯點兒,攤主和小夥計忙碌了一陣,便就閒了下來。

老徐擦了擦手,喝了幾口水,卻沒有上來向熟客們招呼,而是和小夥計聊起了天。

雖然方長耳力好,但是用不到,因爲老徐和小夥計的對話,音量十分大,坐在周圍的食客都能聽清楚。

最先動口的是老徐,他開始朝着小夥計,不斷地絮叨。

這時候很多食客才發現,原來這個小麪攤上那個一直以來很沉默的小夥計,竟然是老徐的兒子。

同樣,大家也頭一次發現,原來這個談話爽利的羊肉麪攤攤主,竟然如此能嘮叨:

“……你這想法是很好,但是我這個麪攤,以後交給誰?”

“……沒人賣面,家裡的生計又怎麼辦?”

“……還有,你走那條路,看起來是不錯,可真能夠餬口麼?”

563、【棋簍】142、【百業待興】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277、【直前】545、【白跑一趟】303、【消費降級】427、【日出】479、【榨出油來】117、【捉妖】393、【秋天到了】332、【碼頭】134、【興慶府書館】573、【天庭】285、【走完蜀道】527、【再訪仙棲崖】583、【廟堂之上】406、【正面莽上去】245、【給自己上香】374、【茶農】409、【帳中人】8、【後山雲海化橫骨】103、【登門拜訪】294、【鶴仙人】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433、【毛賊方長】96、【你賠我徒弟!】134、【興慶府書館】198、【重要情報】418、【被處決之後】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287、【飯館的角落】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470、【尋仙】310、【回信】458、【守將庚永新】576、【雛鳥】397、【另外一個人】530、【店主和村長】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124、【洞盱江邊尋渡船】597、【物歸原主】200、【崖上凡間遠】249、【兜頭悶棍】225、【別人家的徒弟】201、【冬春交際 造屋開爐】343、【酒棚裡】301、【梨香時候】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38、【事了拂衣瀟灑去】1、【先安頓肚子,再……】278、【白虎堂】550、【三月】221、【愈加走形的傳說】227、【千里獨歸人】339、【勇者】494、【連籃子買下】341、【阿牛的消息】582、【等待客人】68、【撥開雲霧重見日】89、【不懼危險三師徒】460、【神助攻】557、【方長的見聞】69、【去而復返】207、【寧河府城聯絡點】401、【扣碗與順路調查】126、【僱船】409、【帳中人】156、【彩頭與曲中水人】261、【堵住】283、【蜀地有劍仙】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58、【胡雪球】72、【山坡故妖對個眼】336、【再次前行】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105、【攔路求被騎】43、【採雲中山之銅】109、【永嘉府偶遇】336、【再次前行】321、【羣賢洞的反應】568、【入場】84、【陰影角落的動作】5、【嚇壞的竹精】460、【神助攻】438、【堂屋會議】550、【三月】516、【騙子西門鶴】99、【因果與道途】471、【青史亦留名】288、【風光依舊風俗移】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490、【新的經營方式】474、【崖上】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435、【鹹魚兮福之所倚】321、【羣賢洞的反應】23、【狐谷】465、【分別】595、
563、【棋簍】142、【百業待興】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277、【直前】545、【白跑一趟】303、【消費降級】427、【日出】479、【榨出油來】117、【捉妖】393、【秋天到了】332、【碼頭】134、【興慶府書館】573、【天庭】285、【走完蜀道】527、【再訪仙棲崖】583、【廟堂之上】406、【正面莽上去】245、【給自己上香】374、【茶農】409、【帳中人】8、【後山雲海化橫骨】103、【登門拜訪】294、【鶴仙人】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433、【毛賊方長】96、【你賠我徒弟!】134、【興慶府書館】198、【重要情報】418、【被處決之後】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287、【飯館的角落】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470、【尋仙】310、【回信】458、【守將庚永新】576、【雛鳥】397、【另外一個人】530、【店主和村長】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124、【洞盱江邊尋渡船】597、【物歸原主】200、【崖上凡間遠】249、【兜頭悶棍】225、【別人家的徒弟】201、【冬春交際 造屋開爐】343、【酒棚裡】301、【梨香時候】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38、【事了拂衣瀟灑去】1、【先安頓肚子,再……】278、【白虎堂】550、【三月】221、【愈加走形的傳說】227、【千里獨歸人】339、【勇者】494、【連籃子買下】341、【阿牛的消息】582、【等待客人】68、【撥開雲霧重見日】89、【不懼危險三師徒】460、【神助攻】557、【方長的見聞】69、【去而復返】207、【寧河府城聯絡點】401、【扣碗與順路調查】126、【僱船】409、【帳中人】156、【彩頭與曲中水人】261、【堵住】283、【蜀地有劍仙】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58、【胡雪球】72、【山坡故妖對個眼】336、【再次前行】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105、【攔路求被騎】43、【採雲中山之銅】109、【永嘉府偶遇】336、【再次前行】321、【羣賢洞的反應】568、【入場】84、【陰影角落的動作】5、【嚇壞的竹精】460、【神助攻】438、【堂屋會議】550、【三月】516、【騙子西門鶴】99、【因果與道途】471、【青史亦留名】288、【風光依舊風俗移】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490、【新的經營方式】474、【崖上】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435、【鹹魚兮福之所倚】321、【羣賢洞的反應】23、【狐谷】465、【分別】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