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走馬觀花】

以當年林溪村的建築質量,沒有什麼房子能存在上百年。

所以周圍能看到的建築,全是後來建造的,甚至位置和當初也沒幾個對的上。不過材質上面,當年那些茅草屋、土坯牆、籬笆院,全都換成了包磚掛瓦或者樑柱結構的建築,比當年高級許多, 這也證明林溪村的經濟條件,比當年好了太多。

當然,這不是什麼難以察覺的點兒,周圍的所有事物都在訴說着本地的繁榮:不管是周圍來往的人員、車馬,還是周圍村民們身上乾淨整潔的衣物,亦或是街邊的小攤位,還有門面裡面討價還價的熱鬧勁兒。

時代變遷的痕跡也有, 畢竟過了近百年。

玻璃已經成了很普及的事物,哪怕是在這個已經繁榮起來的小山鎮,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玻璃窗,但是窗簾依舊未能完全覆蓋,有的人家可以從窗戶直接看到裡面。印刷技術也有上升,街邊有幾個孩童正聚在一起看書,他們手裡握着的書籍,比起百年前精美了不少。

走馬觀花般看了半條街,方長看到旁邊一處店鋪,上面寫着“林溪藥場”四個大字,落款竟然是當年的姚知縣。門裡傳出來陣陣藥香,裡面聲音鼎沸,旁邊院落的門口鋪着青石板,能窺見裡面停了不少車馬。

能夠矗立在這個山鎮中最好的位置,足以證明這處的重要性。方長來了興致, 閃身進去,見裡面有不少人正在長櫃檯兩邊,低聲討價還價。而靠牆都是長長的架子,上面擺着各種樣品,看起來不光批發, 還負責零售。

方長走上前,拿了幾樣翻看,大都是些丸劑或者膏劑,裝在不同規格的盒子和瓶子裡,有的還用蠟或蠟紙封裝好了,顯得頗爲規整。還有些藥汁,灌了一個個小玻璃瓶,用木塞塞緊,同樣用蠟封了封口。

靠着超凡的感官,他只是輕輕隔着包裝嗅了嗅,便知道里面的藥的配方。

大部分還是當年他給的那本《瓦罐丹方》上的內容,但也有些新的改進,以及兩種新藥膏,看來這近百年村民們也沒有原地踏步。似乎是近水樓臺,新晉的林溪鎮裡,也多了好幾家醫館,來這裡看大夫的人, 可以就近買最爲便宜的藥和成藥。

他沒有過多逗留, 將這些成藥每樣選了一些買下,出門塞進揹包裡, 而後出村朝着山下去。

山腳下的古道依舊。

滾滾黃塵隨着經過的人馬車輛緩緩升騰,再被風輕柔地撥向路邊。官道會被常年修葺,經年累月地碾壓,會變得越來越堅實。在方長看來,這條官道反而比當初更高了半寸,上面依然是寸草不生。

不遠處是虎橋鎮,相比起林溪村翻天覆地的劇變和晉級,虎橋鎮的變化很輕微。

伏虎橋依然還是那座伏虎橋,只是橋面和石雕更加滄桑了些,刻着字的大石更是在歲月中巍然未動。鎮子的規模變化不大,畢竟這條穿鎮而過的官道本就繁榮,即使林溪鎮盛產的藥材半數都從這裡經過,對於虎橋鎮的繁榮度提升也相對有限。

所以鎮子裡面的主業,依然是爲這條官道過路的人們服務,鎮裡耐儲美味又頂餓的伏虎餅依然遠近聞名。循着記憶裡的路線,方長走到當初吃羊肉面的那個攤子那裡,驚喜地發現,這裡的那個攤子依然還在,也依然是客滿爲患。

不過這裡執掌着小攤的人,已經是個腰間圍着圍裙的年輕人,看起來頗爲精明幹練。他熟練地扯麪煮麪,熟練地給面上加料澆湯。從他的眉宇間,倒是能隱約看見一些當年故人的影子。

“客官,要點兒什麼?羊肉面還是豆腐面?”看到方長走近,年輕人熟稔地吆喝着。

這也是種技巧,直接給潛在顧客選擇,比問他們要不要來吃碗麪,更容易留住客人,看來這個年輕人做生意的技巧很不錯,可能是家傳絕學。

“來一碗羊肉面,雙份肉,再加個煎蛋。”方長照着許久以前的慣例說道。

“好嘞——!”

方長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而後看年輕人嫺熟地將面做好端上來。羊肉面又有不少改進,裡面肉厚了些且依舊肥嫩,雙倍肉更是讓人過癮,湯汁鮮美面片爽滑柔軟,還有兩小根爽口的青菜。煎蛋也如當年那樣恰到好處,外面焦脆金黃,裡面還是溏心。這碗羊肉面吃起來,比當年還要好上些許。

羊肉面好吃,但比當年貴了兩文。會賬時候,方長朝着年輕人問:“冒昧問一下,徐蓮蓉是你什麼人?”

年輕人正將一碗麪裝好,準備端給別的顧客,聽到這個神情愣了下,但手上的動作沒停。他麻利地將面交給對應的食客,馬上又去鍋邊忙碌,嘴上還回答方長的問題:

“客官您怎麼會知道這個名字的?那是我的曾祖奶奶,她已經去世四十多年了。”

“上一次我來這裡時候,還是她在這裡端面。”方長語氣略帶感嘆。

“怎麼可能?!”年輕人又是一愣,不過出於禮貌,他還是對方長笑臉以對,“看客官年紀也與我相仿,這個攤子交到我爺爺手上也有六七十年了,怎麼可能您還吃過我曾祖奶奶端過的面?您說笑了。”

方長笑了笑,並未解釋,轉身離開。

他揹包裡倒是有不少錢,不過如今已經有些過時,還好如今依然是貴金屬幣,幣值不會因爲換了個鑄造圖樣便減少,倒也能花。不過仗着揹包裡面金銀多,方長還是準備去鋪子裡將幾塊金銀兌開。

結果錢鋪掌櫃的告訴他:“客官您要是不急的話,就少兌些。朝中如今沸沸揚揚的,討論用白銀鑄幣已經有一段時間,差不多快能出結果。您可以將這些金銀多拿些日子,可能會能換更多。”

看起來這家店頗有做生意的操守,方長謝過掌櫃,少量換了些新錢,順便還問了下:“請問掌櫃,爲何朝中會有此議論?可是天下出了什麼變故?”

580、【老領班心態強大】76、【說天下人間】544、【破局之人】181、【港口送別】599、【往事如煙】590、【走馬觀花】234、【三岔口】50、【好山好水好地方】173、【劉修文之託】146、【師徒齊栽樹】537、【時過境遷】549、【衣鉢】418、【被處決之後】518、【平安】57、【這裡有妖氣】162、【如何避災免禍】476、【脫胎換骨】543、【靜靜地看你表演】276、【泛舟居海上】67、【簡氏兄弟】182、【靠海吃海朝雲港】396、【天時地利人和】105、【攔路求被騎】446、【臨危受命】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482、【要當被撿漏的人】340、【貨物】233、【結伴出南屏】579、【窮山惡水也思變】145、【崖上睹月思舊友】588、【壯闊的施工現場】449、【合圍敵軍總部】304、【贈送種子】329、【奇怪的食客】553、【入夢】301、【梨香時候】269、【打探】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470、【尋仙】424、【擺脫追蹤】503、【卜】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181、【港口送別】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440、【河東河西】376、【進山】385、【舊客來訪】430、【街邊偶遇】454、【去匯合】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73、【雪花飄落】231、【名聲在外】336、【再次前行】386、【鍊鐵小高爐】237、【抓住個小信使】209、【老夥計歸來】281、【先進設備】149、【幸運任務】229、【知見障】554、【漏網之害】568、【入場】495、【抓包】41、【詢鹽跡】259、【羊羹店裡的罕見食客】81、【“遠大的理想”】409、【帳中人】473、【棧道高且長】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539、【新土地是故人】97、【池心碧玉】395、【路遇】144、【胡云的請求】580、【老領班心態強大】333、【啓航向大海】325、【抓獲】167、【草莽英雄們】282、【入蜀】193、【極其出乎意料】274、【壺中仙】585、【雲深不知處】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43、【酒棚裡】148、【穿山甲的新單位】215、【探望】54、【仙人當面不相識】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330、【信物】36、【知縣升堂】296、【又到洞盱江】553、【入夢】42、【前往串門】189、【山野猴蹤】269、【打探】381、【圍攻朱雀堂】570、【小小觀禮亭】137、【事畢離去】561、【回到平靜生活】297、【無題】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39、【重返仙棲崖】
580、【老領班心態強大】76、【說天下人間】544、【破局之人】181、【港口送別】599、【往事如煙】590、【走馬觀花】234、【三岔口】50、【好山好水好地方】173、【劉修文之託】146、【師徒齊栽樹】537、【時過境遷】549、【衣鉢】418、【被處決之後】518、【平安】57、【這裡有妖氣】162、【如何避災免禍】476、【脫胎換骨】543、【靜靜地看你表演】276、【泛舟居海上】67、【簡氏兄弟】182、【靠海吃海朝雲港】396、【天時地利人和】105、【攔路求被騎】446、【臨危受命】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482、【要當被撿漏的人】340、【貨物】233、【結伴出南屏】579、【窮山惡水也思變】145、【崖上睹月思舊友】588、【壯闊的施工現場】449、【合圍敵軍總部】304、【贈送種子】329、【奇怪的食客】553、【入夢】301、【梨香時候】269、【打探】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470、【尋仙】424、【擺脫追蹤】503、【卜】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181、【港口送別】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440、【河東河西】376、【進山】385、【舊客來訪】430、【街邊偶遇】454、【去匯合】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73、【雪花飄落】231、【名聲在外】336、【再次前行】386、【鍊鐵小高爐】237、【抓住個小信使】209、【老夥計歸來】281、【先進設備】149、【幸運任務】229、【知見障】554、【漏網之害】568、【入場】495、【抓包】41、【詢鹽跡】259、【羊羹店裡的罕見食客】81、【“遠大的理想”】409、【帳中人】473、【棧道高且長】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539、【新土地是故人】97、【池心碧玉】395、【路遇】144、【胡云的請求】580、【老領班心態強大】333、【啓航向大海】325、【抓獲】167、【草莽英雄們】282、【入蜀】193、【極其出乎意料】274、【壺中仙】585、【雲深不知處】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43、【酒棚裡】148、【穿山甲的新單位】215、【探望】54、【仙人當面不相識】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330、【信物】36、【知縣升堂】296、【又到洞盱江】553、【入夢】42、【前往串門】189、【山野猴蹤】269、【打探】381、【圍攻朱雀堂】570、【小小觀禮亭】137、【事畢離去】561、【回到平靜生活】297、【無題】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39、【重返仙棲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