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靠自己纔是正道】

看迎上來幾人的裝扮,對照剛剛的見聞,方長已經認出了他們。

迎上前來的的人,是鄉里的神漢和兩位鄉老。

方長早有定計,他簡單改變了下自己的形態,雙腳離地,起在半空,腳下潔白的雲霧憑空而生,繚繞在身周。他用比較威嚴的聲色說道:“到你們在幹什麼?!知不知道這種造孽行爲,是多麼的傷天和!”

見到他這幅仙氣縹緲的外表,在場所有人都被震懾住,撲在地上,不敢說話。

“降雨之事,很快就會被解決,你們趕緊收拾收拾回去罷。對了,將出這個餿主意的人,綁到官府法辦。切記,以後再也不準做這種事情。”方長說道,想了想,他接着說:“這是對你們的懲戒。”

說完,他一揮手,空中有粗大的閃電落下。

閃電接近人羣時候,分成了魚刺一樣的枝杈,將除了花車上童男童女之外的所有人,劈倒在地上。

沒有一個人受傷,但每個人都感覺自己被電的全身酥麻,同時心中恐懼無比。

過了片刻後,爬起來的他們狼狽的朝攔路的方長磕頭行禮,然後綁了神漢,手忙腳亂的收拾東西往回跑。

方長沒有按落腳上這淡淡的祥雲,而是站在原地,看了看周圍。

接着,他揮揮手,旁邊大河的河水便脫離了大地。長長的河流起在半空中,宛如巨龍飛舞在天上。

他將整條河流挑了起來,從上游一直到入海口。

而後在方長指揮下,這條粗大水龍輕輕的左右擺動,河水在半空中流淌着,一邊擺動,一邊將大量的水潑灑下來,罩向整個州府。

這條河水巨龍,在天空中來回搖擺十餘次,花費了幾個時辰,乾涸的大地才重新吸飽了水分。由於上游不斷有水補充,加上方長控制的精微,這條河終究是擺脫了斷流的命運,但原本寬闊的河面,只剩下細細一縷,被輕柔的,放回河溝中。

此時,乾旱的大地,已經爲水所浸透。

乾涸的溝渠和池塘裡,重新積滿了水。田裡面,原本因爲乾旱而蔫蔫的秧苗們,也重新挺直了腰。

百姓們經過最初的懷疑和渴盼之後,終於確認了這是一場透雨,是他們一直以來最爲渴盼的東西。他們用各種方式慶祝着,會唱歌的唱歌,會跳舞的跳舞,還有人在泥地裡耍莊稼把式。方長甚至還見到,有人掏出了家裡的銅盆,噹噹噹的敲。

收手的時候,方長身邊已經聚集了不少人,主要是腳力最快的修行人。政府裡的官員們,也已經趕到了近前。

封同是最早來到這裡的幾人之一。

感應到這邊出現了大規模法術的動靜時候,已經能看到天上左右搖擺着的水龍了。於是他趕緊和知州說了一聲,毫不遲疑的便這邊奔行過來。

“竟然是他??!”

看到主宰這場巨型法術的人,封同驚訝的發現,此人竟然是他這幾天新近認識的那位方先生,於是他心裡瞬間泛起了驚濤駭浪。

見到方先生後沒多久,封同就發現他修爲的深不可測。

如今眼前的場景,則再次刷新了他的認知。

原本以爲自己和方先生的差距,是一層樓和十層樓的差距,如今看看天上那條綿延千里、來回輕輕擺動的河流,他意識到這個差距,或許是兔子和山峰的區別。感受到天上那不住滾動的浩瀚法力,封同不由得發出仰止之感。

同時,他也十分慶幸自己留下了方先生。

想到困擾自己和州中軍民許久的旱災,就這樣在盛大的儀式中被解決,封同滿心都是歡喜。

在封同看來,方先生的祈雨過程,真個當得起“盛大”二字。

看天上那綿延覆蓋了整個州、扭曲舞動的長長水龍罷!還有地上安歇歡呼的百姓,還有天地間的水幕。

這等大場面遠遠不是一般意義上以爲的祈雨能力,所能造成的。

待到雨量充沛,方長輕輕揮揮手。

於是天上那條明顯變細了許多的水龍,重新輕輕地落到河裡中。

這原本粗大寬闊的水流,變得娟細,岸邊許多原本生活在水下的水草也露了出來,還沒被風吹乾,依然倒伏在地。

倒是河裡的生命們,沒有在長龍舞空時候受損,也沒有被扔到陸地上。所以這娟娟細流中,魚兒的密度增大了許多,正在歡騰地追逐奔遊。

封同率先走上前去,長拜到底。

他面色很是激動地對方長說道:“多謝先生援手,救下我一州百姓。”

旁邊已經趕到此處的州中官員們,也紛紛圍了上來行重禮,知州更是走上來說道“多謝上仙出手!如此大恩,我們上下闔州,磨齒難忘。還往上仙留下個名號,我等也好爲您起廟,四時祭拜。

“沒這個必要!”方長立刻阻止了這個說法,揮手說道:“還是留下來救災吧。”

接着他又說:“其實沒必要知道我的名號,這並不重要。這場雨,只能保住今年的收成。降水的轉機在明年,但以我觀之,接下來六七年,都算不上風調雨順。你們要早做準備纔是。”

聽了他這話,在場的人俱都十分吃驚。

方長心想,行雲布雨這種事情,或許還是要有專門的人來管一下,纔是更好的局面。想到這裡,他決定回去就寫封信給當山神,權當給未來的天庭,提個小小的建議。

見面前的人羣,依然不願離去。

方長轉頭對封同說道:“我的名號,還請你帶頭你先幫我保密,莫要泄露出去。”然後他又轉向知州,說道:“即便是常年風調雨順也不能喪失了警惕,任何時候都有備用方案,纔是最好的。”

“接下來還是應當以興修水利當做農事根本。守着着如此寬闊一條大河。卻鬧出了泉州乾旱之事,你們不覺得羞愧嗎?還有,抗災這種事情,別太指望神仙法術。有句話說得好,叫“靠山山倒,靠水河干”,人類啊,幹什麼事情,還是得先靠自己。

5、【嚇壞的竹精】41、【詢鹽跡】302、【買幾隻家禽】141、【足下雲起時】232、【要種子】182、【靠海吃海朝雲港】424、【擺脫追蹤】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470、【尋仙】301、【梨香時候】256、【進行反包圍】360、【九尾狐不是狐】434、【雲頂村事】281、【桑子平還鄉】81、【“遠大的理想”】549、【衣鉢】301、【梨香時候】316、【方案】73、【雪花飄落】322、【求救】595、303、【消費降級】539、【新土地是故人】434、【雲頂村事】212、【耕牛的理想】294、【鶴仙人】407、【繼續向北】236、【日食】285、【走完蜀道】541、【遊記手稿】120、【猴妖孫雲的情報】465、【分別】498、【贈予】358、【狗頭軍師柳丞相】429、【邀請】57、【這裡有妖氣】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352、【妖怪們的教室】101、【化妝偵查一下】(求首訂)182、【靠海吃海朝雲港】454、【去匯合】59、【成語不能亂用】546、【富貴】527、【再訪仙棲崖】303、【消費降級】342、【再次突破】209、【老夥計歸來】428、【井】336、【再次前行】431、【恭喜】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576、【雛鳥】323、【單騎追蹤】415、【機緣再至】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115、【能進話本的俗套往事】249、【兜頭悶棍】404、【廣陽城是對峙區】97、【池心碧玉】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132、固執喬娘子387、【鐵鍋與炒鋼】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86、【鍊鐵小高爐】163、【準備束脩】361、【烏篷船上】5、【嚇壞的竹精】86、【方長病了】329、【奇怪的食客】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319、【簡單審判】366、【蔥薑蒜三兄弟】22、【草叢中的動靜】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378、【教化四夷】484、【暴雨】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470、【尋仙】285、【走完蜀道】100、【方長下山先吃麪】45、【接待上門客】224、【同行者與新情報】351、【風暴拍臉】96、【你賠我徒弟!】30、【捕捉】455、【陣前商議】336、【再次前行】243、【路邊荒野夜話】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378、【教化四夷】230、【南屏山山神】369、【往事與陰雲】155、【特派員】109、【永嘉府偶遇】26、【虎橋鎮前伏虎橋】242、【將近關中】270、【重逢】150、【千里之隔】112、【所遇難事】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
5、【嚇壞的竹精】41、【詢鹽跡】302、【買幾隻家禽】141、【足下雲起時】232、【要種子】182、【靠海吃海朝雲港】424、【擺脫追蹤】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470、【尋仙】301、【梨香時候】256、【進行反包圍】360、【九尾狐不是狐】434、【雲頂村事】281、【桑子平還鄉】81、【“遠大的理想”】549、【衣鉢】301、【梨香時候】316、【方案】73、【雪花飄落】322、【求救】595、303、【消費降級】539、【新土地是故人】434、【雲頂村事】212、【耕牛的理想】294、【鶴仙人】407、【繼續向北】236、【日食】285、【走完蜀道】541、【遊記手稿】120、【猴妖孫雲的情報】465、【分別】498、【贈予】358、【狗頭軍師柳丞相】429、【邀請】57、【這裡有妖氣】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352、【妖怪們的教室】101、【化妝偵查一下】(求首訂)182、【靠海吃海朝雲港】454、【去匯合】59、【成語不能亂用】546、【富貴】527、【再訪仙棲崖】303、【消費降級】342、【再次突破】209、【老夥計歸來】428、【井】336、【再次前行】431、【恭喜】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576、【雛鳥】323、【單騎追蹤】415、【機緣再至】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115、【能進話本的俗套往事】249、【兜頭悶棍】404、【廣陽城是對峙區】97、【池心碧玉】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132、固執喬娘子387、【鐵鍋與炒鋼】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86、【鍊鐵小高爐】163、【準備束脩】361、【烏篷船上】5、【嚇壞的竹精】86、【方長病了】329、【奇怪的食客】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319、【簡單審判】366、【蔥薑蒜三兄弟】22、【草叢中的動靜】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378、【教化四夷】484、【暴雨】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470、【尋仙】285、【走完蜀道】100、【方長下山先吃麪】45、【接待上門客】224、【同行者與新情報】351、【風暴拍臉】96、【你賠我徒弟!】30、【捕捉】455、【陣前商議】336、【再次前行】243、【路邊荒野夜話】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378、【教化四夷】230、【南屏山山神】369、【往事與陰雲】155、【特派員】109、【永嘉府偶遇】26、【虎橋鎮前伏虎橋】242、【將近關中】270、【重逢】150、【千里之隔】112、【所遇難事】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