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方長病了】

這一日,方長揹着粗藤筐,手裡拎着青銅斧,正於山間行走時,忽覺身軀不適。

“誒?”

察覺到自身異狀,方長停下腳步,靜靜感受着,幾息後,他就發覺到自己渾身肌肉痠軟,內腑五臟皆不適,且呼吸急促,五感蒙塵。

糟糕,這是病了。

而且病來如山倒……

此處離着仙棲崖還有幾座山頭,沒奈何下,方長運轉法力注於雙腿,用剩下精神引導着,朝回家方向,飛快地在山中彈跳前行,一步便能有百十丈,速度遠超平常,只是這姿勢像袋鼠又像野兔,他自覺很是不雅。

但目前顧不得這麼多,來到崖上後,方長迅速走進院裡,回到自己的竹木茅屋中。

他強撐着將身後揹筐卸下來,把裡面十幾個水果、五六個地薯倒在屋裡,把手中青銅斧扔進此筐中,而後將揹筐敦在一邊,摘下背後靈泉劍靠在牀邊,接着猛地躺在了竹榻上。

呼——

他現在全身更加難受。

這是修行中一次小小的劫數,前幾天,方長就隱隱有危險預感,只是沒想到,會應在這裡。

躺在竹榻上,他靜靜感受着自身。

酸、麻、疼、癢……多種感覺齊齊襲來,讓他好似被扔進油鍋煎炸,又像被拋進蠆盆,痛苦不堪。

這乃是劫數所致,不是普通病症,雖然完全不致命,可以等一段時間後自然痊癒,但是——依然很難受哇。

身體不適、臥牀不起的感覺,在方長剛穿越後有過一陣,可能是因爲神魂和身軀不合,但自從走上修行路後,方長迄今爲止沒有經歷過病痛。

自從修行小成,他已經半成仙體,寒暑不侵,飢寒不懼,更遑談感冒發燒瘧疾等病症。如今忽然臥病在牀,他竟然還感覺到一絲新奇。

方長知道,如果他現在運轉書中真訣,幾遍後便能治好它,渡過這次劫難。

Wшw ●тTk an ●¢Ο

但是,這次其實不治更好些。

本質上是次修行劫難,這不屬於真正的疾病,真正的疾病對於他這修行人也無效,而作爲一種劫,當然要硬扛過去纔對修行最有益。

在靈覺預感中,方長知道,這應該是自己最後一次生病,也會是自己最後一次預感模糊的劫數。

過了這次,自己將會百病不侵,而且再有劫數,也不像這次連種類也不清楚,至少能知道劫數形式,以及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從而能有充足的機會,去迎接或避開。

“叮——”

靠在牀邊的靈泉劍,清澈地嗡鳴了聲,接着離地半寸,離牀也半寸,懸浮在那裡,似是察覺了主人不妥,準備展放光華。

方長聽到後,側頭看着自己這柄劍笑道:

“放心,我這只是小劫數而已,過幾天就好了,沒有危險。”

靈泉劍重新落地,那萬千流光重新隱沒,劍重新變得毫無存在感,竟然顯得有些晦暗陳舊。不過方長沒有注意這些,他重新躺正,瞅着房頂輕輕閉上眼睛,接着休息。

病去如抽絲……

方長就這樣躺在牀上,迷迷糊糊過了一天,水米未進,再睜眼時,已經是第二天早上。

如此又是一天,還好他修行有成後,不進食不喝水,僅僅只會讓自己感覺渴餓不適,不會有其它反應。

當然,它這兩天早上也沒去崖邊修行。

第三天,精神稍好一點後,他強撐着將火塘升起火來,把生病前採集的地薯,俱都烤制完畢,狼吞虎嚥地吃了兩個下肚,又燒水泡了些茶喝,還用了兩個水果佐餐,一套下來,卻感覺身上力氣稍稍恢復,不再那麼痠軟。

“好多了,看來前兩天最爲難捱。”

方長笑了笑,重新躺回竹榻上,繼續歇息。

無論是修行者還是普通人,充足的休息對於大多數病痛都很有效,畢竟休息可以固本培元,增強自身,纔可更好對付外邪。

還好這段時間,沒有人來拜訪。

山神章淳似乎有事,並未向方長再發出邀請,而且這仙棲崖上也沒有旁人,除了崖邊樹上那隻雕,和崖邊石環旁的牛妖。

那雕每日只是覓食築巢,而後盯着崖上看,並不會在崖上落腳,而阿牛更是性格溫緩,整日只是伺候下田地,或者自己去崖下尋些草料進食。

其餘時間裡,阿牛就是臥趴在石環邊,看崖下瀑布和雲霧思考牛生,從不來打擾方長,很讓人省心。

如此,直到過了六七日後,他才感覺身上漸好。

從牀上站起來,吃掉最後一個水果,方長忽然感覺,身上一輕!

甚至修爲又精進了幾毫。

“哈哈。”

他大笑一聲,推門出去,看着天上陽光。

此時已經接近午時,日到中天,朝大地綻放着萬千豪光,將天上雲朵和下面峰巒山脈,染得清晰明亮。石頭反射着白光,夏季茂密的草木綠的沁人心扉,偶有動物鳥獸在山間若隱若現,透着美味。

以方長目力,能夠看到這崖上崖下,細草繁花,皆流轉着勃勃生機。

好個人間福地!

…………

……

接下來兩個月,方長一直待在山中。

每日裡,他揹筐拎斧,身挎靈泉劍在雲中山裡溜達,採點野味、獵點小獸回去烹飪,經常還會嘗一嘗新見到植物,感受下效果和種類。

山神章淳就邀請過他寥寥幾次。

似乎就在最近,章山神從那些上山祭饗的人手中,得了本棋譜,正在不斷鑽研,入迷很深廢寢忘食。

想來現在山神廟前,那刻有棋盤的大石頭,正在被章山神整日整夜的使用,上面總是擺滿了各種各樣古今局,時不時地讓旁邊山神拍案叫絕、撫掌讚歎。

其餘時間,方長就待在仙棲崖上,關注一下田裡粟苗,查看一下崖邊葫蘆藤。同時,每日裡他也會按照慣例,五心向天坐在崖邊大石上修行,或者在自己的籬笆小院中,拉開架勢練上一套導引術。

除此之外,他沒有停下製造的步驟,藤編、鑄造、燒陶、造磚瓦、木工打磨等等等等……他工棚的工具和材料,甚至木炭燃料,也一直在增多。

終於,他等到了池子裡,之前放進去那批嫩竹,被漚好的那天。

67、【簡氏兄弟】191、【爲山主準備貢品】136、【捐銀】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360、【九尾狐不是狐】381、【圍攻朱雀堂】294、【鶴仙人】428、【井】571、【場地變了個樣子】310、【回信】399、【農村白事兒】591、【登月】576、【雛鳥】81、【“遠大的理想”】115、【能進話本的俗套往事】395、【路遇】47、【爐火旺 置辦忙】569、【聯誼的好機會】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551、【這次託對了關係】49、【修行路上須懷貞】99、【因果與道途】66、【凡人才做選擇,修行人……】131、【清江岸邊亦繁華】200、【崖上凡間遠】595、21、【山村夜話】536、【故事時間】18、【第一批陶器】475、【以美景待客】110、【陋居閒話】330、【信物】588、【壯闊的施工現場】297、【無題】244、【蟻山腳下劍仙廟】134、【興慶府書館】268、【綠洲】429、【邀請】389、【織絲打鐵忙】50、【好山好水好地方】83、【伏虎酒樓】63、【曙光中的飛刀】572、【方長的建議】95、【有錢不?】580、【老領班心態強大】72、【山坡故妖對個眼】210、【無名】554、【漏網之害】36、【知縣升堂】405、【修行者游擊隊】392、【方長是啥妖怪】110、【陋居閒話】134、【興慶府書館】13、【尋跡】134、【興慶府書館】434、【雲頂村事】175、【包廂還是那個包廂】97、【池心碧玉】527、【再訪仙棲崖】380、【前哨衝突】79、【有人慾來擾】61、【退隱江湖】323、【單騎追蹤】412、【河邊小路】340、【貨物】453、【口號】409、【帳中人】567、【赴會】482、【要當被撿漏的人】140、【女兒也是傳後人】161、【新配方】598、【道法自然】494、【連籃子買下】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247、【兩“小妖”覲見洞主】199、【世事不停移】129、【半生蹉跎前路茫】553、【入夢】572、【方長的建議】298、【興慶府的學堂】374、【茶農】469、【午餐真費工夫】376、【進山】23、【狐谷】582、【等待客人】9、【山神廟前會山神】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305、【雕鄰居的反應】391、【年輕真好】469、【午餐真費工夫】531、【山村教師】502、【這樣似乎不夠】434、【雲頂村事】466、【遍嘗皇城】149、【幸運任務】182、【靠海吃海朝雲港】39、【重返仙棲崖】28、【沽酒望氣】28、【沽酒望氣】478、【串門】
67、【簡氏兄弟】191、【爲山主準備貢品】136、【捐銀】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360、【九尾狐不是狐】381、【圍攻朱雀堂】294、【鶴仙人】428、【井】571、【場地變了個樣子】310、【回信】399、【農村白事兒】591、【登月】576、【雛鳥】81、【“遠大的理想”】115、【能進話本的俗套往事】395、【路遇】47、【爐火旺 置辦忙】569、【聯誼的好機會】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551、【這次託對了關係】49、【修行路上須懷貞】99、【因果與道途】66、【凡人才做選擇,修行人……】131、【清江岸邊亦繁華】200、【崖上凡間遠】595、21、【山村夜話】536、【故事時間】18、【第一批陶器】475、【以美景待客】110、【陋居閒話】330、【信物】588、【壯闊的施工現場】297、【無題】244、【蟻山腳下劍仙廟】134、【興慶府書館】268、【綠洲】429、【邀請】389、【織絲打鐵忙】50、【好山好水好地方】83、【伏虎酒樓】63、【曙光中的飛刀】572、【方長的建議】95、【有錢不?】580、【老領班心態強大】72、【山坡故妖對個眼】210、【無名】554、【漏網之害】36、【知縣升堂】405、【修行者游擊隊】392、【方長是啥妖怪】110、【陋居閒話】134、【興慶府書館】13、【尋跡】134、【興慶府書館】434、【雲頂村事】175、【包廂還是那個包廂】97、【池心碧玉】527、【再訪仙棲崖】380、【前哨衝突】79、【有人慾來擾】61、【退隱江湖】323、【單騎追蹤】412、【河邊小路】340、【貨物】453、【口號】409、【帳中人】567、【赴會】482、【要當被撿漏的人】140、【女兒也是傳後人】161、【新配方】598、【道法自然】494、【連籃子買下】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247、【兩“小妖”覲見洞主】199、【世事不停移】129、【半生蹉跎前路茫】553、【入夢】572、【方長的建議】298、【興慶府的學堂】374、【茶農】469、【午餐真費工夫】376、【進山】23、【狐谷】582、【等待客人】9、【山神廟前會山神】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305、【雕鄰居的反應】391、【年輕真好】469、【午餐真費工夫】531、【山村教師】502、【這樣似乎不夠】434、【雲頂村事】466、【遍嘗皇城】149、【幸運任務】182、【靠海吃海朝雲港】39、【重返仙棲崖】28、【沽酒望氣】28、【沽酒望氣】478、【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