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路邊荒野夜話】

“噢,蟻山,這個名字很奇特。”

方長淡淡道,而後加快腳步朝遠方走去。

桑子平腳下也隨之變快,兩人身形相對位置沒什麼變化,他對方長說道:

“之所以有這個名字,聽說是其山多蟻。蟻山裡貧瘠乾燥,草木稀疏,沒什麼人煙,倒是有不少野獸,物產也一般。”

天色已經過了中午,俗話說“望山跑死馬”,雖然他們在這裡已經清晰地看到了蟻山,但離着到山腳下還有不短距離。

“估計明天中午就能到蟻山,我們或許可以進山看看。”方長說道。

而後兩人悶頭趕路不語。

從這裡開始,地勢已經平坦起來,官道上的行人車輛也多了起來,來往的貨商路人絡繹不絕。故而爲了別太顯眼,他們二人只用了部分力氣趕路,就比尋常人快上那麼一些,趕路速度也只和駑馬類似。

這導致他們有機會,被周圍行人搭伴。

趕路人們往往喜歡結伴而行,主要是爲了互相聊天可以排解寂寞,從而解除疲勞感。搭伴也很簡單,有人開頭互相聊上兩句後,腳下自然會以相同節奏前行。只要帶的水足夠,或者路邊能容易找到飲水點,行人們往往喜歡不停嘴巴。

雖然方長和桑子平走的速度很快,但旁邊人湊上來說話的時候,也不好拒絕,於是放慢速度,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和他們一起走。方長雖然白衣負劍,但身上自帶讓人感覺親近的氣質,故也無人懼怕。

行人們往往是關中口音,調子蒼涼古樸,面容也俱顯憨厚。

這羣人雖然都徒步順着官道向前行,但身份卻區別很大,很難讓人相信他們可以有共同話題。然而他們依然聊得熱烈,農人說收成、匠人說手藝、遊俠說江湖事、書生說學問,俱都三句不離本行,卻也頗爲融洽。

方長與桑子平只扮作兩個遊學士子,混跡其中,憑着廣博見識,並無人識破。

一路上村鎮並不算少,但往往離着官道有段距離。

而入夜時候,他們眠宿的地方,則在荒野中近乎垂直的土坡下背風處——此地已經算是關中,並不缺此種風景。

這個地方,乃是來往行人常常選中之處,十分熱鬧。

有附近村民佔據此處,準備了柴草和簡單伙食、乾淨飲水,在這裡售賣,但是不按照量來,而是按照人頭,吃得多吃得少都是五文錢。柴草使用更是簡單,只要繳納了人頭費的,都可以在這裡歇息,並享受那堆篝火。

和方長與桑子平同行過來,時常走這條路的人告訴他們,這篝火有人照看,能夠一直燃燒到天明。

在野外,有這麼一堆篝火,用處十分大。潮溼天氣可以烤烤靴子,保持腳的狀態,還能熱一熱攜帶的食物,以及從篝火上面大水壺裡取些開水喝。更不提有了這堆篝火,蚊蟲不至,野獸們也都離得遠遠地。

唯一讓大家比較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還好這裡民風雖淳樸卻剽悍,兵刃較爲常見。

如今世道有些亂,各地漸漸都不夠太平,剪徑賊寇常見,大家倒也不甚懼怕,但是黑夜中的威脅不僅僅是人,還有——

“這裡有妖怪?”

聽到旁邊人的抱怨,方長問道。

說出這個話的,是個上了些年紀的行商,他揹着個不小卻不算重的包裹,腰間帶着把沉重單手刀。刀鞘乃是烏木所制,中間緊緊箍着三道薄銅環,刀柄上有個護手,而後便是纏得緊緊地繩子,不管是刀鞘還是箍環、刀柄,都有着經年積累的斑駁磨損和劃痕。

聽到方長的問題,他在自己的大包裹上用力靠了靠,讓自己更舒服,而後扳過身旁刀鞘,橫在腿上,對方長說道:

“二位是從外地來的吧?看起來不知道這邊的事情。”

“我們是從中原遊學而來。”

這個行商撫掌大笑,帶着些許有人理會的興奮感:

“原來是兩位先生,失敬失敬,從中原來怪不得不清楚這裡情況。本地當然有妖怪,還不少呢。而且妖怪可比山賊可怕多了,山賊也是人,雖然兇惡些,但不像軍隊會結陣,手上功夫必然不如我。”

“所以,真要遇上賊寇,這裡這麼多人,勝負未可知,說不定還能抓幾個換些懸賞花紅。但是妖怪不一樣,要麼是刀槍不入、要麼是靈敏超人、要麼是法術難擋,雖然我沒見過,可估計就咱們這裡這些號人,碰上只有引頸就戮的份兒。”

桑子平好奇的問道:“既然足下沒見過,那是怎麼判定這裡必然有妖怪的?”

行商從包裡掏出個奈果,隨手擦了擦自顧自啃着,不緊不慢地講道:

“這些年妖怪作的惡不少,偶爾還會有些村鎮遭了毒手,被整個抹去,搶的啥都不剩。但要問我怎麼知道是妖怪做的,卻是第一個遭難的鎮子,遇上了高人相救,沒像後來那些一樣被掃平。”

稍微頓了下,見方長與桑子平都看着他,周圍也有人圍上來,他瞬間過足了好爲人師的癮,啃了口厚實的果肉,說道:

“據說,那次乃是妖怪們的大軍打來,領頭的是個尖嘴細身,穿着厚實鱗甲的奇特妖怪……當然這尖嘴細身只是描述,妖怪頭領體型巨大無比,就像個房子似的。它們到了鎮裡就開始殺人奪財,無惡不作。”

“結果也是那個鎮子上的人福氣足、命大,有過路的劍仙恰好碰上,用金光閃閃的寶劍,將那妖怪們一劍砍了半數,嚇得那些狼啊豬啊羊啊之類的可怕妖怪,丟盔卸甲屁滾尿流,就此逃散,並且再也不敢侵犯那座小鎮。”

“鎮民們還給那仙人修了座小廟,並且到處傳頌。據傳言,被斬爲兩截的妖怪們,屍體就埋在小廟下面鎮住,但沒有確切說法證實。不過妖怪肯定是有的,這事兒可信度極高,畢竟那裡人也沒有好處,沒必要造假不是?”

方長點點頭,往前靠了靠,開口問道:“聽閣下所說,那鎮子就在附近?”

441、【龜息之術】79、【有人慾來擾】547、【確切消息】297、【無題】83、【伏虎酒樓】518、【平安】558、【挺身攔路】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178、【車隊面前耍大錘】426、【試探進攻】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154、【聯手】17、【臘肉配村釀】461、【不辱使命】401、【扣碗與順路調查】348、【跟帖留言】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213、【消費降級】428、【井】489、【在山上瞎鼓搗】139、【父與子】194、【靈泉蕩邪】393、【秋天到了】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208、【資料裡的雲中山方長】94、【魏和】120、【猴妖孫雲的情報】495、【抓包】9、【山神廟前會山神】496、【圍觀】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95、【有錢不?】594、【人怕入錯行】527、【再訪仙棲崖】434、【雲頂村事】452、【宜將剩勇追窮寇】593、【故人之物】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390、【少男少女齊上門】436、【再臨利州】503、【卜】307、【後山裡的寶貝】28、【沽酒望氣】264、【前倨後恭】414、【賽人蔘】44、【鑄鼎】199、【世事不停移】558、【挺身攔路】29、【羊肉面小攤】227、【千里獨歸人】142、【百業待興】452、【宜將剩勇追窮寇】417、【見義勇爲】383、【故人醫官】251、【下一步行動】181、【港口送別】214、【相見又分別】194、【靈泉蕩邪】520、【異域小鎮】404、【廣陽城是對峙區】552、【代爲引薦】178、【車隊面前耍大錘】22、【草叢中的動靜】377、【寨子裡有個南宮先生】545、【白跑一趟】245、【給自己上香】105、【攔路求被騎】584、【出巡途中君臣對】276、【泛舟居海上】49、【修行路上須懷貞】320、【抗議】10、【崖下來客】245、【給自己上香】65、【興慶府閒逛】592、【時光裡的玉佩】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235、【三家村特產】481、【無事練攤取樂】20、【借宿的行人】495、【街角煎餅】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17、【臘肉配村釀】572、【方長的建議】504、【技術水平升級】35、【寧河府城隍】426、【試探進攻】570、【小小觀禮亭】62、【夜深忽夢少年事】216、【小狐狸的同學】592、【時光裡的玉佩】525、【給人出個好主意】72、【山坡故妖對個眼】297、【無題】260、【飲食之間自有真】508、【下山,再次下山】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399、【農村白事兒】31、【撓頭的巡遊夜差】
441、【龜息之術】79、【有人慾來擾】547、【確切消息】297、【無題】83、【伏虎酒樓】518、【平安】558、【挺身攔路】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178、【車隊面前耍大錘】426、【試探進攻】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154、【聯手】17、【臘肉配村釀】461、【不辱使命】401、【扣碗與順路調查】348、【跟帖留言】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213、【消費降級】428、【井】489、【在山上瞎鼓搗】139、【父與子】194、【靈泉蕩邪】393、【秋天到了】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208、【資料裡的雲中山方長】94、【魏和】120、【猴妖孫雲的情報】495、【抓包】9、【山神廟前會山神】496、【圍觀】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95、【有錢不?】594、【人怕入錯行】527、【再訪仙棲崖】434、【雲頂村事】452、【宜將剩勇追窮寇】593、【故人之物】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390、【少男少女齊上門】436、【再臨利州】503、【卜】307、【後山裡的寶貝】28、【沽酒望氣】264、【前倨後恭】414、【賽人蔘】44、【鑄鼎】199、【世事不停移】558、【挺身攔路】29、【羊肉面小攤】227、【千里獨歸人】142、【百業待興】452、【宜將剩勇追窮寇】417、【見義勇爲】383、【故人醫官】251、【下一步行動】181、【港口送別】214、【相見又分別】194、【靈泉蕩邪】520、【異域小鎮】404、【廣陽城是對峙區】552、【代爲引薦】178、【車隊面前耍大錘】22、【草叢中的動靜】377、【寨子裡有個南宮先生】545、【白跑一趟】245、【給自己上香】105、【攔路求被騎】584、【出巡途中君臣對】276、【泛舟居海上】49、【修行路上須懷貞】320、【抗議】10、【崖下來客】245、【給自己上香】65、【興慶府閒逛】592、【時光裡的玉佩】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235、【三家村特產】481、【無事練攤取樂】20、【借宿的行人】495、【街角煎餅】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17、【臘肉配村釀】572、【方長的建議】504、【技術水平升級】35、【寧河府城隍】426、【試探進攻】570、【小小觀禮亭】62、【夜深忽夢少年事】216、【小狐狸的同學】592、【時光裡的玉佩】525、【給人出個好主意】72、【山坡故妖對個眼】297、【無題】260、【飲食之間自有真】508、【下山,再次下山】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399、【農村白事兒】31、【撓頭的巡遊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