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惡鬥天龍

方歌吟苦笑一下,也不答話。

誰知天龍大師想先聲奪人,立威在先,便得寸進尺,喝道:“小子,你給我下來!”

方歌吟只想快些乘車赴見桑小娥,眼見恆山不遠,怎肯棄車,正想答話,忽然“刷”、“刷”掠落兩條人影,黃巾橘衣者正是“雪上無痕草上飛”梅醒非,白衣勁裝者正是“全足孫臏”辛深巷。

此兩人一至,先向方歌吟點首招呼,才向衆人抱拳作禮,天象、嚴蒼茫二人看了都大是不悅,心忖:長空幫如此看好這小子,定是爲了血河車,今時今日若不強取豪奪,那還得了!只聽梅醒非笑團團地道:“幫主有令,咱們要保衛這位方少俠安危,萬請諸位大師高擡貴手,有什麼事,在下可以擔待一二。”

梅醒非說請“諸位大師高擡貴手”,分明相激嚴蒼茫,不把他擺在眼裡之意。

嚴蒼茫氣量奇狹,自是怒極,但他十分狡猾,道:“哦,哦,長室幫一來,少林派不讓他只好讓了;什麼高擡貴手,是場面話、客氣話而已。長空幫的使者,可真會開玩笑,哈哈,啊?哈哈!”

天龍大帥勃然變了臉色,沉臉道:“少林派的事,長空幫少管!”

梅醒非畢竟也是成名人物,而且在長苦幫中,身份十分重要,天龍大師這一吆喝,卻令他難以下臺,當下冷笑道:“出家人對人呼來喝去,爲啥不當官去?”

天龍大師怒不可當,大步踏前,向梅醒非招手道:“你過來。”

梅醒非悠哉悠哉環視鳥穹天蒼,偏就不望他一眼,道:“你沒有腳麼?”

天龍大師在少林地位十分尊貴,幾時被人如此搶白過,大喝一聲,一掌拍出。

這一掌拍出,初無異樣;但掌至半途,力量、速度,俱一齊加快,十倍不止,而且五指鉤如鷹爪,手腕偏前,梅醒非一側身,一掌還了過去。

“砰”地一聲,天龍微微一晃,梅醒非卻退了三步,把住樁子,但不意又退了一步,足踝深深沒入雪地之中,方纔卸去大力,梅醒非變色道:“好“穿山拳”!”

唉接觸之下,知道真力與之相差甚遠,但自恃輕功高強,仍可一拼,但輕敵之心,早已全去。天龍大師冷笑道:“還有“排雲手”!”

只見雙手雙袖,如山一般,罩向梅醒非,衆人暗叫要糟,只見梅醒非,忽地斜裡飛起,避過一擊。

天龍大師冷哼一聲,登時千手萬手,盡向梅醒非攻到。

梅醒非依仗輕身功夫,騰挪閃躲,天龍掌影密如天網,他都能在間不容髮躲了過去。

兩人打了五十來招,只見雪上兩種腳印:一種深入雪土之中,每一步踏出,至少臨至膝步,可見天龍大師內力之渾;另一種足印簡直如驚鴻踏雪泥,輕如鳥雀淡淡一觸,才知梅醒非的輕功他實了得。

五十招一過,梅醒非已盡落下風。他是“長空幫”中,除桑書雲外的第一高手,今番遇了勁敵。

天龍的臉色也不好看,他自恃武功高強,原準備在今年“三正四奇”會戰時,加入一份,望能擠身當世八大高手之一,而今與梅醒非已對摺五十來招,大感臉上無光。

天龍招式一變,掌心透背而紅,右手腫大至一倍,方歌吟見過這等掌法,失聲道:“大手印!”

天龍也不打話,“大手印”一出,梅醒非縱走飛躍,仍無法脫出凌空掌力的追擊,甚是兇險。

打到一處,天龍陡地住手合什。梅醒非一怔,以爲對方已佔上風,不想再折辱自己,先行收招。當下感激道:“佩服……”

方歌吟卻識得這是少林派的“佛心功”,他當日與鐵吾大師在少林過招時,卻差點了“佛心一拜”的道兒,即叫道:“梅兄小心!”

回頭一看,辛深巷都已不見,心裡大是納悶,又是擔憂。

梅醒非這一提醒,猛覺勁風襲來,忙全力抵禦,“砰”地一聲,跌出九步,雙足恰好陷於天龍雙足所踏出的雪洞之中,“滋”地一聲,一時竟拔不出,天龍一掌拍下,朗聲道:

“接我“袈裟伏魔功”!”

大袍一揚,便就壓下,梅醒非雙臂正被震得麻痹不已,別說擋架,連閃避也不可能,“袈裟伏魔功”是少林七十二技之一,天龍先後已使過“大手印”、“排雲手”、“穿山掌”等技,現今在梅醒非佔盡下風時,再多使出一技,無非是逞逞威風,出出風頭而已,倒也無心傷人,想把“架樑伏魔功”之掌法在梅醒非頭頂壓得一壓,便就收掌,再出言數落一番了事。

那邊方歌吟以爲再不出手,梅醒非非死即辱,當下不管一切,“霍”地越過血河車,低馬一蹲,險至極間左手一翻,“咄”地托住天龍大師掌下一擊。

這雙掌交擊,天龍陡被震起,飛躍三尺,方歌吟只覺一股無匹的力量往下壓,竟由足沉下雪地一尺餘深,兩人大感驚佩對方內力之強。

天龍喝叱道:“好!你出陣來,省我的事!”他力大招沉,又發了一記“大手印”。接一記接一記,漫天都是血手掌的影子。

方歌吟不敢輕慢,施展祝幽所投天羽門拳腳招式,勉力對摺,千招一過,已力不從心。

他立即改用“武學秘岌”中的雜學,一會華山派“破玉拳”,一會龍遊派的“鐵閂門”,一陣使崑崙“十八甩手”,一陣用武當派“十八長拳”,千變萬化,紊雜繁複,天龍大師甚是驚訝,這兩人一個武功正宗精純,一個雜學淵博,鬧得個旗鼓相當。

但四十招一過,天龍大師掌法一變,雙掌唬唬作聲,而打出去的掌風反激相響,更是轟轟有聲,天龍大師整個人,也變得如銅鐵一般,而掌影更把方歌吟圍得似鐵桶一般,方歌吟心道不妙,如是少林七十二技中的“大金剛手”,金剛手一出,精練純厚,方耿吟對各家雜學,僅有涉獵,並非精通,全仗繁雜亂人耳目,一旦遇上“大金剛手”如此沉厚的掌力,莫不爲之辟易,方歌吟心念一動,竟使出少林“五祖拳法”。

少林五祖拳法,也是七十二技之一,亦是方歌吟對少林絕技中略有精通的技術之一,拼得五、六招,自是不敵,又改用“佛心功”,天龍“咦”了一聲,加緊攻擊,七、八招一過,方歌吟又佔下風,忙使“大手印”御之,又四、五招後,佔盡劣勢,天龍嚀笑道:“看你還能使出什麼法寶?”

方歌吟一低頭,“鐵頭功”撞出,天龍猝不及防,猛吃一撞,退了五六步,“呀”了一聲,臉上燒辣辣起來,自覺給一後生小子撞到,是奇恥大辱,當下左手“穿山掌”,右掌打出一種淡淡的白芒來。

方歌吟左手施“青城九打”,右手使“韋陀掌”格去。“青城九打”與“韋陀掌”,一是青城派要技,一是韋陀門絕招,本不分轅輕,但“青城九打”能纏住天龍大師的“穿山掌”,“韋陀掌”跟天龍的右手一碰,完全散落下來。

方歌吟只覺自已給一種極大極強,至取至柔的勁力所制,一時如落萬丈深崖,根本無法抵擋,“韋陀掌”力道頓失,對方功力涌來,幸虧他服“百日十龍丸”護心功力發揮,硬擋了一檔,纔不致立被震斃。

方歌吟臉色大變,如這是佛門中難有人練成的“小般若禪功”,危急中“九弧霞日”,反振了出去。

“九弧震日”是宋自雪的奇招。宋自雪一生精研劍法,內力未如天象、大風、雪峰等人精純,但亦自有一套奇門異功,“九弧震日”便是以九次不同的力道,消解對方勁力,或以九次連發內力,摧枯拉朽的擊毀對方。

方歌吟剛好連發三道力量,才穩住對方掌力。後三道勁道,扳轉上風。再來三道勁氣,眼看可以摧毀對方,但天龍大師何許人也,方歌吟只覺一股極大的力道反彈過來,要再不收掌,會承受不住這無終無極的壓力,只好陡然收掌。

這一收掌,後三道掌力,便未能發出去。

這一下等於天龍大師與方歌吟拼和。

天龍大師那能忍受這種情況?大喝一聲,雙臂粗了一倍餘,手掌澎漲,雙掌運滿“小般若神功”之力,要摧毀方歌吟於一擊。

方歌吟雙掌一翻,硬接過去。

樹無風而搖,草條臘臘飛晃。

天龍大師運十二成功力,矢志要將方歌吟斃之於掌下,他這兩拳,無疑已拼了全力。

就在兩掌眼看交擊剎那,天龍大師猛覺右掌一疼,他心中大快:小般若神功,天下那有可破的技法,莫非是對方使用暗器?

這時只聽“嗤”地一聲,原來方歌吟姆指微屈,食指一彈,一縷指風,已打入他的掌心。

天龍大師驚叫:“長空神指!”

長空神指專破內外家、佛道門罡氣,黃山、華山之役,天象曾與桑書雲一戰,幾吃大虧,“小般若神功”,也同樣未能制住長空神指的攻擊。

天龍大師心下一凜,但另一掌眼看就要和方歌吟手掌相碰時,在極不可能的情形之下,方歌吟手腕一翻,竟扣住了自己脈門,這一下反手奇招,使天龍大師嚇然叫道:“你是東海劫餘門的人?”

話末說完,手腕一麻,已被扣實,掙脫不得。原來十年前、七年前各一戰,嚴蒼茫也曾對武當大風道人一戰,便會使“反手奇招”,幾令大風道長鍛羽。天象大師看在眼裡,自然警惕起來,對他親信的師弟天龍亦有說起。

而今方歌吟竟用兩大高手的絕學,驟然間制住了他。

其實方歌吟除了“天羽奇劍”外,其餘並不夠精專,東海劫餘門的奇技,方歌吟是從“武學秘岌”中用心最多的,“長空神指”乃是得桑書雲親筆所傳,雖未純熟,但已精華盡得,故能以突擊製得住天掌,並非奇事。

方歌吟一制住天龍,天龍尚怔在當堂。方歌吟迴心一想:自己因誤,以爲猝擊者是鐵肩,冒然闖山,傷及不少人,又爲救桑小娥,冒然闖寺,毀了不少文物,心感歉疚,自己生命已無多日,何必多結仇怨?當下一觸即收,拱手道:“承讓,承讓。”

天龍臉上一陣紅。回頭望去,只見天象大師也氣得吹鬍子、瞪眼睛,天龍心高氣傲,自以爲除“三正四奇”外,可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而今方出少林,卻在方歌吟手裡折了,如何做人。他雖然狂妄自大,但並非虛僞小人,方歌吟讓他,他如何不知?當下大聲道:“比拳腳,你勝了!我們再比兵器!”

大凡一個成名的武林人,有時敗了比死了更難受。他明知方歌吟相讓,卻要比下去。他寧可反勝方歌吟一次,饒而不殺,而不願領方歌吟的情,一輩子擡不起頭來。

習武之人最怕氣餒,天龍虎膽包天,衝鋒殺敵,沙場而決,這十餘年來有人敢動少林寺,莫不是給天龍大師挑下陣來,天龍無疑已成了同門的典範:這勇氣絕不能失,也不能缺!方歌吟見天龍大師滿眼紅絲,心中一凜,暗忖:江湖人真的把勝敗看作如此重要嗎?當下道。

“大師功力深厚,在下自認不及,不必再比。”

天龍大師慘笑道,“你不必再謙。適才一戰,你是勝了,自今再來比棍劍!”

背後已有人捎來一根擔挑顏色的杖棒,天龍大師“呼呼呼”舞了個風雨不透,像瘋狂了一般,跌出七八步,忽又衝出三五步,但瞬間已到了方歌吟身前,方歌吟心中一凜,不知是什麼路數,只聽梅醒非高聲示警:“少林“瘋魔杖法”!”

就在這時,瘋狂一般的杖法,已激起滿地黃葉,飛起漫空黃蝶。

千點百點化作萬點雨點,杖擊而下!天龍大師身形魁梧,但使起杖法,翻躍騰彈,靈便如一頭豹子!杖聲開好是“呼呼”的聲音,使到用勁時,變成了“唬唬”之聲,到後來招式愈急,變成“嗖嗖”之聲,簡直如劍如刀,急而凌厲。

方歌吟知無法閃避,“嗆”地一聲,金虹劍出銷。

劍虹幻作金虹,“嗡”地一聲,一曲而射。

“怒屈金虹”!天龍大師一長杖,杖頭指天,杖尾點地,這一招是“瘋魔杖法”中的“抵柱中流”,“叮”地一聲,劍氣射中杖身,星花四濺。

星花四濺,天龍大師的棍杖已“嗖”地指戮而出,比劍猶輕、急、快!這一招變化十分乍然。方歌吟“天羽廿四劍”中,無一招來得及自救,便猝然把劍一橫,目光遠望,正是“天下最佳守招”:“海天一線”。

這簡簡單單的一橫劍,剛好封住了天龍大師的杖尖,天龍大師斷未料及方歌吟能招架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好,這一招變化原是個在“瘋魔杖法”中的一招變式,名叫:“天龍一式”。顧名思義,天龍大師對這一式十分自負,當日他就以這一式擊敗當今崑崙派首席“七變飛虎”奄虎飛。

但是方歌吟這一招“海天一線”,實爲當年大俠蕭秋水所悟,前爲“君臨天下”

之強人李沉舟所創,血河派當年這第一高手衛惡鬥,用了三百七十一招都破不了此式,天龍大師的“天龍一式”又怎能動其分毫?

就在這一愣剎那,方歌吟已反擊。

他一掌拍出,掌勁無聲,正是他沉潛凜冽的“大漠仙掌”。

方歌吟所用的招式、武藝,如此千變萬化,端是令人目不暇給,暗自心驚,但卻令天龍大師萌了殺心!非殺不可!此子不死,天龍自忖在江湖上難有立足之地!他殺心一現,即拍出十二成功力的“大般若禪功”!“大漠仙掌”一旦硬接之下,本一陽剛一陰柔,正好相互剋制,但天龍大師約三十年苦練“大般若禪功”,絕非方歌吟三十天悟出的“大漠仙掌”基礎原理所能及的,掌力交撞,方歌吟大挫。

但是方歌吟內息奇強,掌力雖挫,真力即涌出,抵住天龍大師內力之衝激。

只是在這一牴觸之間,方歌吟連換內息,“海天一線”的姿勢便稍爲震湯,這稍稍一震之間,天龍大師的棍尖便滑過劍身,頂了進去。

天龍大師的棍杖頂端,本已貼近方歌吟咽喉,被方歌吟以劍身擋住,如今稍移釐毫,杖尖襲入,其間已無可退、無可閃、無可避、無可擋!這一招掌杖配合使用,是天龍大師的平生絕技。

這一招天龍大師苦練二十年,但卻第一次使用。

他原本知道他師兄天象的武功太強,就算他能在今年爭到天下八大高手之名銜,與他掌門師兄齊名,但若有一日與他這位師兄較量,還是必敗無疑所以他就私下練成這招,以“大般若禪功”全力引開注意,再以“瘋魔杖法”掩耳盜鈴,使“天龍一式”變化奪之,萬一還是不成,郎使這招“滑”字訣的振腕戮刺。

“天龍神刺”!他現在把這招施在方歌吟身上,原也是非常不得已之事,但這一戰他不能敗所以他只有拼上了!辛深巷、梅醒非眼見方歌吟要糟,齊大呼一聲,連天象大師也吃了一驚,出家人儘量不開殺戒,何況天象與宋自雪等畢竟也是敵是友,如此殺傷後輩,有欠公平,但饒是天象要阻,也來不及就在這時,杖齊中裂爲兩片劍劈出,至天龍腕時,變成刺出這招極險,不但不避,反而等於是向杖尖衝去但杖已被劍削爲二,杖力全消天下第一攻招:

“玉石俱焚”!這一招是方歌吟危急中突然想到的。

一下子,化守爲攻,局勢劇變!天龍的斷杖,已經失了威力,方歇吟的劍尖,已如閃電般到了他的咽喉。

天龍大吼一聲,閉目待死。

他喉嚨的毛管一粒粒如豆子般炸起,已感覺到劍鋒迫人的寒芒。

但方歌吟沒有刺下去。

他也在淌汗。

他也沒有把握剛纔那一劍那一招威力遠大過於他所想像的。

他不知道這一劍是昔年天下第一狂傑楚人燕狂徒所創,燕狂徒一生縱橫萬里,名動八表,猛放不羈,荒誕怪異,但若論一身藝業,李沉舟也要敬之三分,尊之七分。

方歌吟的劍尖抵住天龍大師的咽喉;他自己卻猶如自地獄裡打了一個圈回來,汗溼背衫。

他的劍尖仍點在閉目待斃的天龍大師的咽喉上,這一劍,刺下去,還是不刺下去?

這個人,殺好,還是不殺好?

方歌吟歎了一口氣,終於緩緩收了劍。

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十二章 雪峰神尼第四章 初遇桑小娥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九章 武林第一大惡第十七章 古剎惡鬥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三章 大漠仙掌序 無枉此生第十六章 重逢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十一章 二十個黑衣高手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五章 惡鬥天龍第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十二章 雪峰神尼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十五章 四大堂主第一章 西域魔駝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十一章 懸空寺的對面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序 義的當爲第十四章 弓是良弓。箭是利箭。氣氣壯。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第十四章 長空幫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十三章 恨天教第五章 無情公子第六章 忘憂林之搏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九章 風雲際會第五章 惡鬥天龍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二章 搜索七寒谷第五章 無情公子第六章 苦肉計序 無枉此生第十一章 懸空寺的對面第九章 武林第一大惡第十一章 洛水渡序 無枉此生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十二章 雪峰神尼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八章 指掌雙絕第五章 無情公子第十一章 血戰七寒谷第一章 西域魔駝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十四章 長空幫第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十三章 二百回合第十三章 二百回合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二章 搜索七寒谷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三章 驚現七寒谷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六章 忘憂林之搏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十七章 古剎惡鬥第四章 初遇桑小娥第四章 三正四奇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一章 西域魔駝第十一章 血戰七寒谷第八章 指掌雙絕第六章 苦肉計第九章 武林第一大惡第十四章 世間第一大狂第三章 驚現七寒谷第一章 劍是好劍。雪是白雪。血血紅。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三章 大漠仙掌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
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十二章 雪峰神尼第四章 初遇桑小娥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九章 武林第一大惡第十七章 古剎惡鬥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三章 大漠仙掌序 無枉此生第十六章 重逢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十一章 二十個黑衣高手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五章 惡鬥天龍第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十二章 雪峰神尼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十五章 四大堂主第一章 西域魔駝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十一章 懸空寺的對面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序 義的當爲第十四章 弓是良弓。箭是利箭。氣氣壯。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第十四章 長空幫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十三章 恨天教第五章 無情公子第六章 忘憂林之搏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九章 風雲際會第五章 惡鬥天龍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二章 搜索七寒谷第五章 無情公子第六章 苦肉計序 無枉此生第十一章 懸空寺的對面第九章 武林第一大惡第十一章 洛水渡序 無枉此生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十二章 雪峰神尼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八章 指掌雙絕第五章 無情公子第十一章 血戰七寒谷第一章 西域魔駝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十四章 長空幫第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十三章 二百回合第十三章 二百回合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二章 搜索七寒谷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三章 驚現七寒谷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六章 忘憂林之搏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十七章 古剎惡鬥第四章 初遇桑小娥第四章 三正四奇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一章 西域魔駝第十一章 血戰七寒谷第八章 指掌雙絕第六章 苦肉計第九章 武林第一大惡第十四章 世間第一大狂第三章 驚現七寒谷第一章 劍是好劍。雪是白雪。血血紅。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三章 大漠仙掌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