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

以武功而論,方歌吟不但天生聰悟,且盡得祝幽、方常天悉心相授,更重要的,還有一代異人宋自雪捨命相傳,武功造詣,早不在少林天象首徙鐵肩之下,再加上近日宋雪宜的奇門雜學,四大絕招的相授,以及一顆“百日十龍丸”,早已彌補方歌吟內力之不足,武功已遠勝鐵肩大師。

開始十招,方歌吟自覺理虧,全心相讓,鐵肩還大佔上風,直至後來五十招,方歌吟亦予還擊,鐵肩就沒那末從容了,鬧至一百招後,方歌吟正式用“天羽廿四劍”,劍招一展,鐵屑便左絀右支,十分勉強。

但鐵肩生性偶傲,在數師弟衆目睽睽下,怎肯認輸?加上自己名享武林年輕一輩中佛門第一高手之譽已久,今日一敗,豈有顏面?當下拼死反擊。

兩人在皚白雪地上,兩點影子,上下翻飛,拳法凌厲,打將起來。

鐵肩雖佔下風,但決心一戰,攻勢反而比方歌吟犀利,方歌吟幾次使欲停手,唯恐被鐵肩反撲,只得苦撐下去,這下鐵屑掌勢一變,竟是僧袖豉揚,猶如鐵板,正系少林七十二技中的“鐵衫袖”神功。

鐵肩大師僧袍揚動,方歌吟臉被掃中,臉上吃痛,一陣熱辣,忙全神應付,只見落雪紛飛,都被捲了出去,自己相搏之地,十尺之內,竟一片雪花都飛不進來,可見鐵肩大師袖功之高。

方歌吟更不敢大意,一招“怒劍狂花”,化作千頃波光,刺了出去。

鐵肩只覺卷出去的雪花,忽又回到了面前,才知不是雪花,而是劍花,雙袖一撥,竟反捲住劍身。

方歌吟用力拂劍,鐵肩臉色一沉,劍竟抽不同來,方歌吟人急生智,腕力一震,便已施出“九弧震日”。

“九弧震日”是九道一道比一道強勁的劍勁,直把對方震斃爲止,現刻方歌吟內功之強,已不在當年宋自雪之下,若論招式武功,鐵肩至少仍可與方歌吟力拼三十招,但以內力跟服食“百日十龍丸”後的方歌吟相拼,便相去甚遠。

這內力一摧之下,鐵肩也運功相抗。

內力震至第三下,鐵肩便佔下風。

到了第五下,鐵肩臉色大變。

劍勁催運至第七下,鐵肩全身抖了起來,好像一個全不會武功、赤裸裸的人,站在寒風雪地中一般,劇顫了起來。

劍力到了第八道,鐵肩軟倒,鐵心驚叫:“大師兄!”

鐵樹、鐵花左右疾掠而出,要扶鐵肩。

方歌吟當然不會發出第九道致命內勁,他即刻一收,想說幾句保住鐵肩顏面的話,那知他方纔收劍,鐵肩竟忽地直挺挺撲起,貼身而上,雙手箍住方歌吟咽喉。

原來鐵肩,本身內力,畢竟是佛門有道高僧,修爲也非同小可,方歌吟劍氣一收,他即刻恢復了七八分,因老羞成怒,決意要趁其不備,搏殺方歌吟。

他近身而上,等於把方歌吟的劍路、招式、身法、內力都封死了,而且扼住方歌吟運息之要道,要即刻把他扼窒。

方歌吟既無法發劍,鐵肩壯碩的身體正壓纏在他身上,使他連掌都發不出去,方歌吟只覺脖子一緊,便感滿天星斗,又眼前頓黑,方歌吟逼於無奈,情急之中,一個反肘,外加反手,撞了出去。

肘本來就宜近距離攻擊,方歌吟一肘打出,鐵肩卻苦於雪恥,肩頭一頂,竟把方歌吟肘勢撐開,方歌吟只覺鐵肩之肩宛若“鐵肩”,力勝萬鈞,這時他已支持不住,肘勢既破,一反手,一掌打在鐵肩大師背上。

鐵肩大師“哇”地吐了一口血,鮮血都噴在方歌吟臉上,而且吃掌力一衝,往前一撞,抱住方歌吟,跌出七尺遠,“叭”地扒在雪地上,白雪染得都是怵目驚心的。

雪地紅了一片,方歌吟吃力地爬起,才舒得一口氣,鐵肩卻咯血嘶聲道:“你……你跟那劫餘島的魔頭……”

話未說完,便暈死過去。

原來方歌吟最後一掌能擊中鐵肩,全仗嚴蒼茫自創的“反手奇功”,在任何角落,保能出擊自如,且在最不可能的情形之下,發揮最大的效能。

這下鐵樹下鐵花、鐵心,心念大師兄名震江湖,幾曾敗得如此之慘,而且生死不知,鐵樹怒叱道:“你……你敢在少林殺人!”

方歌吟神智未復,摸咽喉站了起來。

鐵花毗眶欲裂,指方歌吟道:“你殺了大師兄!”

方歌吟茫然。

鐵心忽然沈聲喝道:“擺十八銅人陣!”

他的話一說完,雪地上多了十五條黑影。

十五名鐵一般膚色、鐵一般眼光、鐵一般神情,鐵一般衣飾、鐵一般步法、鐵一般架勢的僧人。

鐵心、鐵樹下鐵花三人身形急旋,如一蘋陀螺在旋轉中般急,而又中心穩定,一下子便滲進那十五名僧人處去。

那十五名僧人也旋動起來,在月光下、雪光中,十八人衣袂翻飛。

方歌吟發覺自己一下子既沒了出路,也沒有了退路,不單如此,連左衝右突的路、上躍拔起的路、下盤閃竄的路都絕了、塞住了。

這十八個鐵衣僧人架式一擺,方歌吟立刻變得沒有路了。

少林派,以鐵字輩十八個僧人設下的,十八銅人大陣。

十八銅人,名動江湖,但只出現在少林寺中,卻已譽滿天下。

要進少林投師學藝,幸蒙收錄,而且打好根基的,要進的是“少林三十六房”,練成各種基礎的武學,纔能有望把“少林七十I一技”,學上一二種絕技。

而未學成,要出少林,則要闖名震天下的“木人巷”,不走“木人巷”,只得過這“十八銅人陣”。

未學滿卻要下山的弟子,膽子夠大,心氣夠傲,否則那敢提前下山?而且武功都一定出類拔萃,特別的好了。

可是他們都情願走那英雄難過的木人巷,而不願闖十八銅人陣,十八銅人之難過,可見一斑。

他們有幸能過關,到了江湖,都是武林中令人翹起大姆指的好漢英雄,所以少林的“木人巷”、“十八銅人”也譽滿神州。

“十八銅人”當然是人,不是銅,更不是擦上銅粉的人,而是練得一身銅皮鐵骨好武藝的少林健人。

這些方歌吟都聽過,可是今日才見過。

他見到的時候,已無路可走。

他不想闖陣,但十八銅人陣已發揮開來,隨時可以取他性命。

他本不想打敗這名符其實的鐵肩,然而鐵肩已給他情急之下,打得生死不知。

他原尊重少林,現下卻莫名其妙,在少林寺中鬧得如火如荼。

他自己也不知道現在武功有多高,他只發覺白皚的雪地上,人影飄錯,拳法突異,但他全力出手時,那十八名僧人,也攔他不住。

他不知道他現下的武功,已直逼“三正四奇”了。

方歌吟金虹划動,要衝出一條路來,十八銅人雖擋他不住,但衣急袂飄,也隨他衝出。

方歌吟依然在包圍之中。

於是他衝入少林戒律院。

他衝進去的時候,不知是戒律堂,只覺殿內都是粗眉大目、凶神惡煞的十八金像,還有十八般武器,樣樣齊全,怵目森然,倒不像寺廟,而像地府刑堂。

方歌吟手下慢得一慢,“砰”地左肩被擊中一記,他內力高強,身形一晃,便就沒事,對方第二掌又照頭打來,方歌吟怒叱一聲,“血蹤萬里”就揮酒了出去。

這“血蹤萬里”是“天羽廿四式”中最殺氣凌厲的一劍,那僧人哇地一聲,胸協間有一股血箭標出。

方歌吟失手又傷了人,心裡一慌,十七名僧人,都拼紅了眼。

誰說出家人不怒無慎?

佛門也有一怒動天的獅子吼。

九道凌厲的掌風,當胸擊到。

八道犀利的掌風,從後襲至。

方歌吟忽施“八卦門”的八卦遊身法,然後“一鶴天”,外走少林迷蹤,內行武當“九宮步”,一下子,像一塊樹葉一般,在掌風到掌勁未發之前,“吹”了出去。

前九後八道掌風擊空,交撞在一齊。

後面少了一個銅人,功力較弱。

後方的八人稍稍一滯,方歌吟知道那是破綻,他的人就“飄”了出去。

他掠過人牆,一個閃電般的“鷂子翻身”,半空“蜻蜒三抄水”,已到了一座羅漢像上。

他立即就要掠出去。

鐵心已至,雙拳破空擊到。

方歌吟還是掠了出去。

間不容髮,方歌吟影蹺一閃,鐵心收勢不住,雙拳打在神像額上。

“蓬砰”!神像額前竟給打得稀爛。

方歌吟飛上另一神像,那神像好似是梵經中的因揭陀竺,他才一到,足尖一點,立即又起,鐵樹大師一雙鐵腳,立刻踢空,“崩”地踢在神像上,神像又稀哩花啦塌了一角。

方歌吟兩度借力,仍無法闖出。雙手一抱,抓住一名執琵琶的尊者脖子,但就在這剎那間,鐵花又至。

鐵花恨極,要把方歌吟的腦袋打成砸爛的豆腐花一般。

方歌吟見勢不對,死力縷住那奪者金剛的脖子,用力一施,借激盪之力,越空飛起,鐵花雙掌,又告不中,鐵肩在地上悠悠轉醒,大懼叫道:“小心神像……”

話末說完,“吧啦”一聲,神像又被擊成粉碎。

這下十八銅人俱怒極,紅了眼睛,緊了拳頭。

方歌吟藉力一蕩,眼看要盪出殿門。

他準備一出寺門,便全力闖。

但他只差一線就要飛出殿門,忽然“飛”來了一人。.這人快得似箭,輕得做葉。

激箭!

輕葉……

那人半空中就托住方歌吟。在方歌吟未及掙扎之際,已點了他五處穴道。

方歌吟登時動彈不得,那人把他放到地上來時,又已解了他的穴道。

這一點一解,只是瞬息間人影交錯的功夫。

只聽這人道:“不行,不行,這兒畢竟是少林寺,老納不能趁奶不備擒你。”

方歌吟只來得及見到來人是一名鶉衣和尚,只見大殿上的僧人紛紛垂目稽首:

“師叔。”

這老僧面背正殿,正殿內香菸繚繞,金碧輝煌,不知供奉的什麼神氏。

唯兩旁的神像卻被打碎了不少。

那僧人背對燈火,故看不清楚其輪廓,只見他兩邊一陣掃瞄,嘖嘖嘆道:“阿彌陀佛。

可惜,可惜,這長孫大師雕的神像,白費了心血。”

他臉側向時,七星燈幌了一幌,方歌吟猛看清了他,嚇出一身冷汗,原來這人不是誰,正是少室山上小食鋪中那一名又老又倦的帶發和尚。

那老和尚斜眼看方歌吟道:“你認識我麼?”

方歌吟駭然點了點頭。

老和尚露出又嫩又黴的黃牙笑道:“不,奶不認識老僧,老僧是天音。”

方歌吟呆立當堂。

少林天音,就是戒律堂堂主。

少林的戒律堂,掌管大權,甚至是入門子弟審覈人品武藝的第一關,更儼然是主持武林和少林正義的地方。

如果少林掌門犯過,少林戒律院的主持,也可以法器來懲罰方丈,或牽制之。

誰也沒料到:堂堂戒律院住持,竟是相貌如此猥狙不堪,贏弱病瘦。

許多少林子弟?縱然身份極高,也未必見過天音。

少林寺極大,門徒極多,而且各守各之職司,亦不能一一認識同門,何況佛門中人,本就是無親無念的。

而且天音本就是神出鬼沒的人,他可以出現在任一處,在少林同門犯了過時赫然出現,嚴厲地處罰同門,他的職份,本就不必要人認識。

但是少林天音在現下少林寺內的身法,僅次於掌門方丈天象大師,以及達摩堂天龍大師而已。

據說天音大師的武功,已直追“三正四奇”,尤其當他查出祁連山郝進通、邢畏、鬱九夫的“三耳狂魔”化裝寺僧,混入少林後,那一役他總共用了二十一招,便把這三名名震江湖的惡魔誅殺,更使他在外界的聲譽,幾已取代了佛門享有盛名,如日當中的天龍大師。

方歌吟遇上天音,他便知道,今晚凶多吉少了。

天音笑笑:“你今晚凶多吉少了。”

方歌吟心下一凜:“大師,請聽在下……”

天音大師嘆道:“老僧見你在山下,尚有禮儀,不忍殺你,誰知你懲銅板等人後,居然還闖上山來,又打入戒律院中之毀我神像……這下可饒奶不得。”

方歌吟急道:“大師我……”

天音雙袖一拂,佛然道:“不用說了,接招吧!”

天音雙袖僅僅一拂,一股狂瀾,直卷方歌吟。

這是少林有名的“鐵衫袖”神功,方歌吟反拍一掌,與狂風交接,只覺全身一震,來勢竟如此的巨大、無匹、像怒濤噬舟一般,捲了過來。

方歌吟一震,天音也微微“咦”了一聲。

他一上來就擒住了方歌吟,覺得自己身爲長輩,不好如此,所以放了他再戰,心裡當然是十拿九穩的。

誰知道而今功力一撞之下,自己發出勁道愈大,對方同挫力愈強,就算宋自雪親至,他自信也可與極其自傲的“大開碑手”的掌力和“般若神功”震退之。

但這小子的內力竟……他卻不知道,方歌吟的內力,是“百日十龍丸”的奇效神助,天音內息再高,它的效力亦爲之加強。

原來天音,雖一身病容,但武功以內力及輕功最高,他的內力走“般若神功”,外功則爲“大開碑手”,一身輕功,兼修“七十二技”中的“飛檐走壁”,尤在天象十天龍之上。

方歌吟並不知此,他雙掌一支,接下一擊,心頭大駭,見對方雙袖捲來,一發內力,一如刀削,稍爲一怔,已被袖風削中,宛若中刀,腕上一片殷紅。

方歌吟猛地身退,天音形同魅影,飛閃而來,方歌吟“錚”地抽劍,一招“石破天驚”

刺出。

方歌吟所中的刀,正是“大開碑手”練到極至,不但手可開碑裂石,連任一可運上功力的事物都可以做到碎巖破磚之效,方歌吟算是拔劍退身得快,否則一蘋膀子,真要被切了下來。

方歌吟一面退、一面打。

天音身形如蝙蝠般飛動,無聲、如魅,有時貼住神像、有時貼在神桌,有時甚至在屋樑上倒掛下來,方歌吟只覺越戰越心寒。

大殿的七星燈,被衣袂風勁摧得乍隱乍亮,大殿極大,晃蒙的燈火,無聲的拼鬧,使方歌吟越戰越心寒。

這天音簡直就像一蘋蝙蝠。

又黑又老的蝙蝠。

天音在交手時,眼睛竟是翻白的,用耳朵來聽約。

燈火幾乎隱滅,天音在大殿、神像間飛來飛去,無論方歌吟怎樣反擊,他都能立即飛了出去。這個又老又弱的僧人,一身輕功,竟比鳥還要靈活。

方歌跨已換了七種派別、九種招路,但連老僧的衣袂都沒法子沾到。

對方的反擊只要一揚手,巨勁就源源涌出。

方歌吟打到一半,便想吐。

那掌勁雖末把他擊傷,卻薰得他幾要窒息。

這時鐵心、鐵花兩人已架嬌小的女子,到了大殿,方歌吟在惶急中別頭一瞥,燈光明晃,宛若水光,這樣一照,竟然是桑小娥。

桑小娥烏髮似流水一般,披在素白的衣上,張惶中那一眼,也不知是驚?是喜?

“砰”一聲,方歌吟被拂中一下,“蓬”地倒撞在一尊神像上,神像被撞得稀爛。

桑小娥焦呼一聲,那一聲裡,有多少關切?方歌吟不知,但他聽了,熱血上衝,死了,也值得了。

也不顧了!方歌吟藉背後一撞反挫之力,猛撲了過去,一劍“怒屈金虹”!

金虹怒屈,大殿中有若電光一擊。

天音本來正在痛惜又擊毀一神像,猛見金虹,人形又急飄而出。

金虹半途陡若雷霆,變作“長虹貫日”,連人帶劍,追射而出!

方歌吟只求先擊退天音,再救桑小娥,衝出少林,此生心願已了。

他只記得桑小娥那聲驚呼……天音大喝一聲,長虹貫日走勢無匹,他居然一袖捲住。

方歌吟暗一運勁,“九弧震日”,就要通了出去。

就在這時,天音的袖,忽然變成刀,以“大開碑手”之功力,迎臉斬了過去。

這是方歌吟第一次使“九弧震日”,全告無效。

方歌吟一劍反手刺手,嚇退天音半步。讓過一劍,但袖風仍掃中方歌吟,又由袖刀變作內力,震得方歌吟喉頭一甜,幾要吐血。

大殿燈火,幾又一暗而滅。

天音大師陰陰一笑,又如鬼魅一般,雙袖左右夾卷而來。

天音的雙袖,時虛時實,時用“大開碑手”的袖刀,時使“般若神功”摧擊,方歌吟無法應付。

方歌吟連吃二擊,只覺頭昏腦脹,眼見袖影如山,影如鬼魅,方歌吟他不知如何應戰是好,卻乍聽桑小娥呼了一聲:“哎!小心”

方歌吟心智半明,“天下最佳攻招”玉石俱焚就送了出去。

燈火明晃,那剎間,天音臉色變了。

那詭異的笑容凍結在臉上,天音的臉突然拉遠。

不是拉遠……是猛向後縮了過去。

那一劍天音接不住!

就在那一瞬,方歌吟變了招!

“天下最佳攻招”,變成了“天下最佳快招”“閃電驚虹”!

長空一道閃電!

殿下十八僧人,看得眼都花了。

金虹半空截上天音。

天音再退、疾退忽無退路,背後是因赤足尊者造像。

天音稍猶疑了一剎那他是戒律院的主持,他要保護這些神像,不能撞毀他們。

就在他瞬間的遲疑金虹已追上了他,擊中了他。

天音驚叱之聲,半途剎佳,“嗖”地一聲,劍鋒已在他左胸拔了出來,拔時如發劍一般快。

他立時看見自己的左胸近臂處一個洞:一個劍孔。

他照神楠像,滑落了下來,神像沾了血。

如果此時他還像蝙蝠,就真像一蘋又老又盲的疲倦的蝙蝠。

十八名僧人,衣袂齊展,燈光急幌,已掠了過去。

他們扶起天音。

他們的限睛都瞪大,與天音同樣的不信。

方歌吟他不信。

他不相信自己也能擊敗天音。

他不知道這四大絕招,雖傳自宋雪宜,但其實來自一代大俠蕭秋水所創的劍招。

普天之下,蕭秋水幾已難尋敵手,他把他武功精華,化作一些精簡的招式,發揮出來。

他知道宋雪宜偷學,可是他不想揭破,反而故意一招一式,仔細練習,讓宋雪宜盡得所學。

那時蕭秋水已老了,宋雪宜只是個冰雪聰明的小泵娘,也許這一代大俠,故意讓這敢作敢爲的小泵娘,學一學他的武功,開一開玩笑也不一定。

而方軟吟此刻用的,正是一代大俠蕭秋水所創的。

這不是天音所能抵禦的。

方歌吟發劍時,故意偏了一偏,故劍尖只把天音左臂附近刺穿一個洞。

但這劍無疑已擊毀了天音的自信。

但並沒有殺他。

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三章 忘憂林之謎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二章 搜索七寒谷第一章 被困七星谷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七章 召集令第三章 河車初現第十一章 二十個黑衣高手第十一章 洛水渡第七章 勇戰天象第七章 忘憂林之毀第十一章 血戰七寒谷第十五章 收場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八章 石窒異人第四章 三正四奇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十四章 長空幫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一章 被困七星谷第四章 三正四奇第五章 惡鬥天龍序 義的當爲第十一章 血戰七寒谷第三章 大漠仙掌第十四章 長空幫序 義的當爲第十一章 血戰七寒谷第八章 石窒異人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八章 天下第一大幫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十六章 血河派序 無枉此生第三章 河車初現第五章 忘憂林之鬥第三章 河車初現第七章 召集令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十七章 蕭秋水第十二章 死拚七寒谷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十三章 恨天教第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十五章 四大堂主序 無枉此生第十四章 弓是良弓。箭是利箭。氣氣壯。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十三章 懸空寺的空中第八章 指掌雙絕第十二章 劫餘島第二十二章 戰二十四羅漢第六章 忘憂林之搏第一章 被困七星谷第十一章 洛水渡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三章 驚現七寒谷第八章 天下第一大幫第七章 忘憂林之毀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二章 驚天第一劍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十一章 懸空寺的對面第十章 快意恩仇第二章 驚天第一劍序 義的當爲第八章 指掌雙絕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五章 惡鬥天龍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二章 蒙古鐵花堡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十二章 雪峰神尼第十八章 百日生命第十四章 長空幫第十四章 迎賓第二章 驚天第一劍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十六章 血河派序 無枉此生第十八章 百日生命第十三章 二百回合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八章 血蹤萬里第四章 初遇桑小娥第七章 召集令第二十二章 戰二十四羅漢
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三章 忘憂林之謎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二章 搜索七寒谷第一章 被困七星谷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七章 召集令第三章 河車初現第十一章 二十個黑衣高手第十一章 洛水渡第七章 勇戰天象第七章 忘憂林之毀第十一章 血戰七寒谷第十五章 收場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八章 石窒異人第四章 三正四奇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十四章 長空幫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一章 被困七星谷第四章 三正四奇第五章 惡鬥天龍序 義的當爲第十一章 血戰七寒谷第三章 大漠仙掌第十四章 長空幫序 義的當爲第十一章 血戰七寒谷第八章 石窒異人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八章 天下第一大幫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十六章 血河派序 無枉此生第三章 河車初現第五章 忘憂林之鬥第三章 河車初現第七章 召集令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十七章 蕭秋水第十二章 死拚七寒谷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十三章 恨天教第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十五章 四大堂主序 無枉此生第十四章 弓是良弓。箭是利箭。氣氣壯。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十三章 懸空寺的空中第八章 指掌雙絕第十二章 劫餘島第二十二章 戰二十四羅漢第六章 忘憂林之搏第一章 被困七星谷第十一章 洛水渡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三章 驚現七寒谷第八章 天下第一大幫第七章 忘憂林之毀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二章 驚天第一劍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十一章 懸空寺的對面第十章 快意恩仇第二章 驚天第一劍序 義的當爲第八章 指掌雙絕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五章 惡鬥天龍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二章 蒙古鐵花堡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十二章 雪峰神尼第十八章 百日生命第十四章 長空幫第十四章 迎賓第二章 驚天第一劍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五章 全足孫臏第十六章 血河派序 無枉此生第十八章 百日生命第十三章 二百回合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十六章 兩大高手第八章 血蹤萬里第四章 初遇桑小娥第七章 召集令第二十二章 戰二十四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