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軍最後的外圍防線上,所有的俄國士兵全都如臨大敵,全神貫注,警惕地監視對面陣地的中國士兵。他們不想逃跑,陣地是他們決意爲俄羅斯獻出生命的地方。
中國軍隊的進攻開始了,成千上萬的中國士兵發出雷霆一樣的怒吼,潮涌一樣的向俄軍陣地發起了攻擊。槍聲和炮聲夾雜在一起,不停的有人倒下,不停的有士兵在槍彈面前失去了生命。
強大的火力和精良的訓練讓中國士兵很快佔據了上風。赫維爾姆中校並不是那種只知道一味死打硬拼的人,戰場上的不利讓他的頭腦冷靜了下來,再這樣堅守下去,自己的士兵很有可能全軍覆沒。赫維爾姆中校及時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但赫維爾姆組織撤退的能力卻似乎不是很強,俄軍的整個撤退顯得雜亂無章,加上後面中國軍隊的強力衝擊,俄國人在撤退過程中死傷慘重,大約有一萬餘人死在了通往威烈夏金諾要塞的道路上。
華西列夫斯基少將竭盡全力從要塞方向進行了援救,如果沒有少將的努力,這些俄軍恐怕都會死在撤退的路上。
至此,整個要塞的外圍陣地都落到了中國人的手裡,要塞已經成爲一座孤城。
張作霖一連派了幾個使者對要塞俄軍總指揮華西列夫斯基少將進行了勸降工作,但都被這個固執的俄國人拒絕了。1917年6月2日,中國炮兵炮擊威烈夏金諾要塞,成噸成噸的鋼鐵落到了要塞之上。但要塞堅固地設計卻幫了俄國人的大忙。一整天的轟擊下來,要塞雖然多處受損倒塌,但整體結構卻並沒有倒在中國人的炮火之下。
華西列夫斯基對目前的戰況焦躁到了極點,他不斷的向彼得格勒拍去了請求援軍的電報,而彼得格勒軍部也目標要塞對於俄國地重要性,一連向朱可夫發去了幾封措詞嚴厲,要求他儘快增援要塞的電報。
但是朱可夫在想什麼呢?
距離威烈夏金諾要塞近百里的葉爾伯加瓊。朱可夫卻在悠閒的和部下討論着俄羅斯的戰局,從他們的神態上來看,一點也沒有急着要趕路地樣子。
“將軍,軍部再次來了電報。”一名參謀走了進來:“威烈夏金諾要塞正在遭受中國軍隊猛烈的炮火攻擊,要塞防衛岌岌可危,軍部要求我軍團火速增援。這已經是第十一封電報了。”
“回電。”朱可夫趴扶在巨大地軍事地圖上連頭也沒有擡:“我軍迫到中國軍隊強勁阻擊,正在陷入苦戰之中。目前戰況非常不利,請求要塞方面派出軍隊接應。”
中西伯利亞軍團副司令卡瑟梅特涅准將說道:“將軍。我們現在離要塞的距離並不是很遠,如果晝夜行軍地話,很快就能夠到達戰場。對中國軍隊形成兩面夾擊之勢。戰場的主動權將掌握在我們手裡,爲什麼您命令部隊在原地駐紮呢?”
朱可夫笑了下:“難道你認爲兩面夾擊就能讓我們取得勝利嗎?中國人擁有絕對的空中和地面炮火優勢。並且他們有強大而完善地後勤保障體系,在我們行軍地過程中,他們完全可以派出飛機和部隊來阻擊我們前進的道路。先生們,我可不想一支才組建地軍團就這樣倒在中國人的炮火之下。相信華西列夫斯基將軍的能力吧,他一定能牢牢堅守住要塞的,讓他在那慢慢消耗中國人的力量吧。”
卡瑟梅特涅准將明白了軍團司令的意思,他想讓威烈夏金諾要塞的守軍和中國人打個兩敗俱傷再去撿個便宜:“那麼我們就在這裡什麼也不做嗎?“朱可夫搖了搖頭:“不,不去增援並不代表什麼都不做。准將,我給你兩萬人的軍隊,根據我們的情報顯示,一支龐大的中國後勤補給車隊正在將大量的物資運送到要塞方向,你去把這個車隊截擊下來,能運回來的就運,無法運回來的就地燒燬,同時你用五千到一萬人的力量堅守在坎斯克一線,阻擊中國人起碼在十天以上。我們已經刻意沒有襲擊中國人的補給很久了,他們的防備一定鬆懈了下來,您應該很容易得手的。只要打掉這支車隊,在前線的中國士兵將會遭受沉重的心理打擊。”
“將軍,我明白了。”卡瑟梅特湟准將點頭說道:“我一定很好地完成您交給的任務。”
“你們過來看。”朱可夫召集過了所有的將領:“從葉爾伯加瓊到威烈夏金諾要塞,有一條狹長的通道可以直接插到中國人的身後,我軍團將會通過這裡。當中國人和華西列夫斯基打到精疲力竭的時候,我們會突然出現在戰場的後方,給中國人以致命的打擊,這將帶給我們最後的勝利,雖然爲此要塞方面將面臨艱苦的保衛戰並且損失慘重,但是爲了整個俄羅斯的利益,他們應該有這個心理準備。”
中西伯利亞軍團的軍官們終於明白了司令的苦心,或許這是一個唯一能擊敗中國人的辦法。尤其是卡瑟梅特涅准將,這個狂熱的俄羅斯軍官,他更是以掌聲來回應將軍的睿智。
在中國國防軍西南軍團的總指揮部裡,吳佩乎元帥也正在關注着中西伯利亞軍團的動向。這支擁有着幾十萬士兵的大軍團,爲什麼一直停頓葉爾伯加瓊,既不前進也不在原地構築陣地,他們似乎正在等待和策劃着什麼。
在他的指揮部裡,還有一位奇特的客人,那就是新組建的中國國防軍俄籍兵團的司令卡爾文斯基將軍,這位被授予中國中將軍銜的俄國人,在兵團組建完畢後就急不可待的想要投入到戰爭之中。他迫切地想在戰場上證明自己,得到中國人的器重。
在卡爾文斯基看來,俄國的失敗已經是必然的事了,中國人將成爲這裡的主人,現在與中國人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將爲自己帶來數不清的好處。
“卡爾文斯基,你認識這個叫朱可夫地人嗎?”吳佩孚坐在位置上託着下巴象在考慮着什麼難決的事情。
卡爾文斯基認真地回答道:“請原諒,元帥閣下。這對於我來說是個完全陌生的名字。天知迪尼古拉在想着些什麼,竟然任命這樣一個人做爲軍團的最高指揮官。有着這樣的沙皇和這樣的將軍,俄羅斯將註定輸掉這場戰爭!”
他地奉承話並沒有讓吳佩孚覺得舒服:“如果你是中西伯利亞軍團的司令,你將會採取什麼樣地方法來對付我們的進攻?”
卡爾文斯基猶豫了下。說道:“我會命令整個軍團以急行軍地姿態對在威烈夏金諾要塞的中國軍隊進攻,和要塞守軍形成內外夾擊的態勢。”
吳佩孚不置可否地笑了下:“在你行軍地過程中。將遭到我們飛機和裝甲炮火的強大打擊,也許你還沒有行進到威烈夏金諾要塞。整個軍團就會死傷一半。”
正說着,參謀走進來彙報道:“元帥,根據我們飛機地空中偵察。在半個小時前大約有數萬人的部隊以小股行軍的方式離開了俄中西伯利亞軍團。目前去向不明。”
吳佩孚閉上了眼睛,手指有節奏的在臺子上敲擊着。這一情況讓吳佩孚對俄國這支部隊的去向產生了很大的好奇。
“補給車隊!”吳佩孚忽然張開眼睛說道:“他們一定是去襲擊補給車隊了!我們從國內運送了巨大的物資支援威烈夏金諾要塞,大約一個預備役團的士兵負責這次押運工作,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他們的目標一定在這裡!”
“命令!”吳佩孚對一直等候在邊上的參謀說道:“52軍火速調集兩個師向補給車隊靠攏,53軍以一個師的主力切斷偷襲俄軍的退路,讓這股俄國人葬送在他們襲擊的目標前!”
“元帥,您真是一個天才。”卡爾文斯基討好地說道:“您洞穿了朱可夫的所有心思,在您面前那個狂妄的小子什麼都不是了。”
吳佩孚顯然對這樣赤裸裸的吹捧沒有什麼好感,他皺了下眉頭:“中將,對於葉爾伯加瓊的地形你熟悉嗎?那裡有什麼可以隱藏大軍,或者進行堅守的天然陣地?”
“您問得真準,我的妻子就是那的人,我們經常會去那度假。葉爾伯加瓊的春天和秋天是非常美麗的,但符合您所說的要求的地方在我的印象裡是不存在的。”
說到這卡爾文斯基的臉色忽然變了變:“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那有一條通道可以直接到達威烈夏金諾要塞的後面。如果朱可夫命令他的軍團突然穿越通道,在要塞攻防戰最激烈的時候出現在中國軍隊後方,那麼對張作霜司令的集團軍將造成巨大的損失!元帥”l須通知張作霜上將注意這一恍況!”
吳佩孚並沒有對這話產生什麼吃驚的表情,他淡淡地說道:“是奧妙克林斯克通道吧?”
卡爾文斯基驚訝地看着中國元帥:“您也知道奧妙克林斯克通道?”
“這沒有什麼希奇的。”吳佩孚站了起來:“做爲一個統帥百萬大軍的指揮官,對於戰場上的任何變化、任何地形都要了然於胸。卡爾文斯基將軍,現在我交給你一個任務,帶着你的俄籍軍團去奧妙克林斯克通道協助張作霜將軍消滅中西伯利亞軍團,這次我要連華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一鍋端!”
“是,爲您效勞是我的榮幸!”卡爾文斯基興奮地說道:“我一定會爲您帶來朱可夫的人頭!”
上百輛卡車組成的龐大的運輸隊緩慢的在道路上行進着,車上坐着些懶懶散散的民夫,這些從大中華聯邦所屬各國徵集來的民夫,自從一連打退了俄國人的幾次騷擾後,膽子大了許多,看到俄國軍人也不那麼害怕了。而最近一段時候的太平旅程,卻又讓他們的精神產生了很大的放鬆。
不過負責押運的國防軍預備役第339團的官兵卻並不敢掉以輕心,這支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火的新兵團,警惕的和車隊一起行進着。
“團長,你說老毛子會出現嗎?”一名戰士興沖沖的問道。
那個團長瞪了他一眼:“你以爲打仗是好玩的事?咱們這次主要是負責車隊的安全,萬一要出了什麼事,你我都不用軍事法庭審判,直接自己上吊得了!”
那個戰士吐了下舌頭:“前線打得那麼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輪到咱們上戰場,預備役,預備役,咱們從開戰到現在可就總那麼預備着。”
“團長,左翼出現大量形跡可疑人員。”偵察排長跑來報告道:“從我們目測來看,起碼有幾千人,看樣子象是衝我們來的!”
團長沒有一分鐘的猶豫,拔出槍說道:“命令車隊先行,一營跟隨車隊,二營、三營負責阻擊!”
在運輸車隊左翼出現的就是接受了襲擊任務的卡瑟梅特湟准將。他先將兩萬人的部隊分散開行動以躲避中國人的空中偵察,接着又在附近集結,以圖襲擊計劃一舉成功。
但不知道路上是不是什麼問題,兩萬人的部隊直到現在纔到達了不足8000人,而中國人的車隊已經在道路上出現了影子。
“將軍,怎麼辦?打還是不打?”襲擊部隊的一名中尉軍官問道。
卡瑟梅特涅准將看了看周圍的士兵,咬了咬牙說道:“打,人數上還是我們佔優,必要時可以不要什麼物資,把整個車隊都給我燒了!”
但是讓卡瑟梅特涅准將沒有想到的是,他帶着部隊纔剛剛準備出擊,忽然看到中國人的部隊竟然對他搶先發起了衝鋒。
國防軍339團的團長思路非常清晰,自己人手不足,要是讓大羣的俄羅斯士兵衝上來,很有可能因爲無法分心照顧車隊而讓運輸的物資遭殃,團長當機立斷的立刻命令部隊主動出擊,將戰火遠遠的隔離在運輸車隊之外。
卡瑟梅特湟准將完全沒有想到中國人竟然會採用這樣的辦法,在國防軍339團兩個營的衝擊下,8000名俄軍士兵的陣腳居然有些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