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周總!可不可以採訪一下?”
彙報會議結束,周明遠還沒來得及走出大禮堂,就被眼疾手快的米悠悠跑到後臺攔了下來。
採訪是八卦小能手最喜歡的事情。
“幾分鐘,幾分鐘就好!”
男人一回頭,就看到穿着藍白馬甲,拎着相機和採訪本的米悠悠快步走近。
“我是宣傳部負責公衆號編輯的米悠悠,呼.”
她笑得眼睛彎彎的,氣喘吁吁地說着:“可以嗎?”
“對了周總,我還有個小夥伴一起,大家都有問題想問你。”
說到這裡,米悠悠余光中剛剛看到出現在後臺的鐘雨筠,立馬拉虎皮扯大旗。
“.行吧。”
周明遠舉起手裡還沒收拾好的文件,抿嘴一笑:“就在這裡採訪?”
原來記者也有小心機。
“換個地方吧,大學生活動中心那邊有奶茶喝,光線也好!”
鍾姐果然有用!
米悠悠喜笑顏開,悄悄在心裡比了個耶。
……
南湖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
鍾雨筠坐在靠窗位置,周明遠拉了張椅子靠在附近,順手取過米悠悠放在對面桌上的採訪提綱。
“天吶.學校竟然給你批了五十萬!”
“不是,這合理嗎?”
“我聽悠悠說,咱們南湖大學有史以來,就沒聽說過這麼高額度的創業基金!”
“還有他們形容你的那些詞”
白月光語速比以往快了不少,捏着周明遠的襯衫一角晃來晃去,顯然還沒從剛剛的大場面中走出來。
燈效,配樂,紅毯,領導。
坐在臺下看周明遠娓娓道來的感覺,可和跟他面對面聊天完全不一樣!
Www¤ttКan¤℃ O
要知道十多分鐘前,鍾雨筠眼中的各路神仙還在圍着周明遠點評。
說是點評,其實就是單方面的誇獎。
像是什麼“清晰完整的內容矩陣規劃”“精準的數據增長分析”“具象的校園傳播樣本”,各種不明覺厲的高大上名詞,紛紛跳進她的耳朵裡。
總而言之,大家都在誇,一定很厲害吧.
鍾雨筠沉浸在那些濃厚的情緒中,直到走出大禮堂都尚未乾涸。
“別別別,人家吹吹也就算了,自己人可別當真啊。”
“這個錢給我用呢,當然不是因爲我是南湖大學有史以來最厲害的大學生,只是因爲學校要響應頂層設計。”
“政策決定風口。”
“我剛好順着風口做事而已~”
周明遠眨眨眼睛,對着鍾雨筠謙虛起來。
“來啦!給給給周總,剛剛說了那麼多渴了吧?快來喝點東西。”
這時,跑回宣傳部辦公室的米悠悠重新出現在二人面前,把兩罐柚子茶遞了過去。
坐到周明遠對面,女孩掏出錄音筆和採訪本,平放在桌上。
一邊打開設備,一邊說道:“那周總,我就開始了?”
“行。”
周明遠點點頭。
“解憂傳媒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米悠悠開門見山。
“這個名字的靈感,是來源於東野老師前年出版的《解憂雜貨店》。”
“我們的初心也正是如此,希望能通過我們的衍生服務,孵化出更加正能量的KOL,以我們的作品爲契機,化解粉絲們的煩惱憂愁。”
陽光像一柄熔金的長劍,斜斜打進圓桌上方,不偏不倚地落在男人臉上。
周明遠坐直了身子,一字一句說着,表情正氣凜然。
光線一路向下,沿着他的眉骨鼻樑,清晰切割出側臉的輪廓線。
【視野,格局,創業初心,解憂】
米悠悠筆尖飛轉,記下關鍵詞,不時擡起腦袋,一雙眸子早已變成了星星眼。
人物採訪特稿是如何形成的?
採訪對象胡吹大氣,記者妙筆生花推波助瀾,最終形成一篇閃閃發光的特稿。
事實上,周明遠有個幾把的初心?解憂傳媒的名字,是100%的出於偷懶,偷了隔壁的解憂咖啡。
解憂咖啡又是怎麼來的呢?
還要溯源到已經倒閉的解憂清吧。
於是,完完全全的起名廢周明遠,以自己超出常人的語言功力,坐在這裡把兩個女孩子忽悠得團團轉。
七句話裡八句吹牛逼,偏偏人家還篤信不疑。
成功往往等於成名,自有大儒爲你辯經。
比如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以前投資人對他的評價並不高。
說王寧學歷平平,壓根沒正經上過班,說起話來表情平靜一潭死水,根本沒有成功人士那份與生俱來的感染力。
上市後,所有的投資人都對王寧大加讚賞。
說他性格沉穩話不多,喜怒不形於色,擁有【消費創業者】的許多優良品格。
沒錯,世界就是這麼搞笑。
“周總,那您能不能說一說,解憂作爲初創團隊究竟做了什麼,才說服杜佳諾學姐加入呢?”
接下來,米悠悠的問題迅速深入。
“當時的學姐已經在南湖大學小有名氣,她爲什麼選擇信任你,從而加入解憂傳媒?”
“因爲.我們有着相似的價值觀和夢想。”
周明遠抱起胳膊,開口說道。
“我和學姐的相遇,是從一次巧合開始.”
桌子對面,鍾雨筠和米悠悠聽得認真極了。
小束光線把他整個人鍍上了一層暖光,周明遠微微眯起眼,眉頭輕蹙。
男人話音堅定,反正增添了一抹隱忍的,沉浸於自我世界的專注感。
光影滑過喉結,彷彿帶着某種無聲的力量。
成熟的老闆就是這樣,檯面上大談感情,談初心使命願景價值觀,還有夢想。
檯面下,夢想值幾個錢?
信任就是一紙合同。
如果還不夠信任,那就再簽上幾份交叉協議。
識別成年人靠不靠譜的核心,是看他先談感情再談錢,還是先談錢再談感情。
“相比學姐對你的信任,周總你在彙報裡同樣說過需要校方信任。”
“沒錯。”
周明遠點點頭。
“這不是一個技術指標,也不是財務條款,它更像是一種關係認定,你希望外界怎麼去信任你?”
米悠悠繼續問道。
“通過優質的內容作品,通過科學的培養體系,通過一如既往的長線堅持。”
“周總,未來你真的會像彙報中說的那樣,繼續擴大規模嗎?”
“當然。”
周明遠頓了一下,語氣放緩。
“解憂傳媒做的不是一個人的流量,也不是搞笑擦邊的短期流行。”
“我希望能有一天,能讓一羣普通人,也學會去積極表達,積極記錄美好生活。”
“我們做的,是內容養分,而不是熱搜彈藥。”
“哇周總你說得可真好。”
這番話入情入理,一時間竟然讓米悠悠睜大眼睛,有些動容。
旁邊的鐘雨筠更是如此。
晶亮的眸子閃閃發光盯着男人,好像洗盡鉛華,又重新認識了他一遍。
記憶輪轉,鍾雨筠忽然想起高三那年。
金秋時節已然少有蟬鳴鳥叫,空蕩蕩的校園裡只有高三生在補課,鬆弛中帶着緊繃。
壓力巨大的日子裡,大家無師自通找到了發泄的出口,那就是在午休時申請去校園廣播站演講。
而當輪到周明遠的時候,他在話筒裡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希望我的表達可以陪你們度過某個不被記得的午後。”
當時的她,只覺得聽起來有些奇怪。
甚至有點矯情。
這一刻突然跳出來的少時記憶,和她斜刺裡撞了個滿懷。
鍾雨筠忽然感覺,自己好像某種程度上理解了對方。
原來他真有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