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

夏秋之交,熱而多雨。

漢國大將軍韓淮楚視察渭河上游歸來,斷定半月後夏秋之交,必會大雨降臨。

丞相蕭何立即簽署了移民令,命廢丘以東內史郡百姓立即遷移。爲補償大家損失,承諾免賦三年。這移民令一下,千家萬戶拖老攜幼,帶着能帶的值錢之物,紛紛移居高處坡地。

陳豨率領的漢軍工兵,日夜砍伐竹子,扎造竹筏。看那速度,到大雨下時,造起的竹筏當不止五百艘。

與此同時,樊噲派出士卒前赴崤山,把那封堵入渭水的土石掘開,流入水庫的溝渠封堵,只等大雨一下山洪暴發,便展開對廢丘雍軍的攻勢。

這麼大的動靜,消息傳到那孤城廢丘,舉城驚惶。

那有經天緯地之才的韓信能審查天時地理,對此雍王章邯是深信不疑。

※※※

長夜之下,火把熊熊,將廢丘城樓照如白晝。

歷經半年苦守城池,廢丘城中存糧也開始緊張,士卒每日供給減半,更別說食肉,那是想都別想。

刀光揮下,城樓下戰馬哀鳴,一匹匹所剩無幾的高頭大馬倒斃在血泊之中。雍軍騎士望着昔日心愛的坐騎就這麼一匹匹倒下,一個個目噴血淚。

漢軍將要水淹廢丘,洪水之下,這些戰馬如何馳騁?與其被漢軍收繳去,還不如宰殺了給將士們飽餐幾頓。

經過半年頑強不屈堅守孤城,頭髮早已花白的章邯昔日那英挺的腰桿已變得佝僂。昔日那征戰關東諸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章邯,再不復當年英姿。

但戰敗身亡的重壓並不能消磨章邯心中的鬥志。“寧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這信念在他心中至死不移。

夜幕之下,一位年約十六七歲的少年,穿得衣衫襤褸,跪在章邯面前號哭哀求道:“父王,沛兒不能侍奉你左右,今要去也。”

這少年乃是章邯長子,名叫章沛,被立爲雍國太子。

如今章邯的江山風雨飄搖,只剩下廢丘一座孤城還將不保。那章邯自己性命拼死不惜,卻不能忍心他的兒子也陪他喪命。於是章邯派出手下得力侍衛八人,準備連夜懸繩放章沛下城逃命。

只聽章邯說道:“沛兒,父王知你一身武功在此亂世應可得一富貴。但自古富貴皆是險中求。爲父昔日坐鎮關中貴爲一方諸侯,如今你看又怎樣?還不是會身死國滅,連一葬身之地亦不可求。汝去後隱姓埋名,不求聞達,只願苟全性命於亂世足矣。謹記,謹記。”

章沛叩首泣道:“孩兒知道,只願父王能逃此大難,他日與孩兒有相見之時。”

章邯仰天長笑一聲,笑聲中頗露淒涼:“父王此意已決,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他轉頭環顧身邊將士道:“諸君追隨寡人堅守此城半載,原指望能堅持到西楚大軍來救,一復往日富貴。如今城破在即,寡人不忍諸君陪吾同死。若有願向漢軍投降者,寡人絕不阻攔。這城上懸繩,就是各位離開之路。有願去者乎?”

嘩啦啦城樓上跪倒一片,衆將士齊聲高喊:“願陪主公一同赴死,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那跪下軍士,也只在半數之間。其餘之人,不是猶豫不絕,就是礙於舊日情分,不好當着章邯之面離去。

章邯看在眼中,更覺淒涼,說一聲:“沛兒,下城逃命去吧。”

那章沛伏地長拜,引泣道:“父王保重,孩兒去也。”攀着那繩,下城樓而去。

章邯望着城牆下章沛離去的背影,一時滿臉蕭索,熱淚縱橫。

待章沛去遠,章邯猛喝一聲:“傳寡人之令,拆毀民居,打造木筏!”

就算是那廢丘城變成一片汪洋澤國,章邯也要困獸猶鬥。

※※※

廢丘城中,爲了應付漢軍大水攻城,章邯下令廣拆民居,徵集木匠日夜打造木筏。

木頭比竹子重,一旦那水戰打響,木筏的機動靈活遠比不上竹筏。並且那木筏的製造難過竹筏。這也是無可奈何,誰叫漢軍在城外到處可以找到竹子,而自己被困在這城內?

而且開工的時間比漢軍晚了五日。就這麼五日,漢軍的五百艘竹筏已經造好,熟悉水性的將士正在渭河中頂着似火的驕陽操練。這一個時間差,那章邯是想追都追不回來。操縱舟筏的技能,更是得不到訓練。

雖說城中雍軍皆是章邯的親信,但再怎麼親信也有個限度。面臨生死存亡,還是有許多雍軍棄城而逃,逃亡人數在半數之間。而城中平民,更不願綁在章邯這駕戰車之上,就順着那些繩子逃下城牆,做漢王劉邦的子民去了。

偌大一座廢丘城,只剩下兩萬多士兵與逃不了的老人,空空蕩蕩,末日來臨的氣氛每日籠罩在廢丘城上空。

※※※

“帶上來!”中軍帳中韓淮楚一聲大喝。

叮叮噹噹,軍士們推搡着一個手足戴鐐銬的俘虜進來。

原來是那雍國太子章沛混入逃亡的廢丘百姓中,企圖逃出關外,卻被人認將出來,報告當地官府。官府立即派人緝拿,殺死章沛八名護衛,將他擒來送去漢軍大營。

那章沛聽韓淮楚一喝,渾身顫抖雙足發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頭也不敢擡,伏地乞道:“求大將軍饒命!”

韓淮楚冷笑一聲:“汝父章邯不識時務,抗拒我天兵半載之久,致使干戈不息生民塗炭。有何理由要本帥饒爾性命?”

章沛頭如搗蒜道:“吾願勸說父王歸降,只求吾父子二人能夠苟延殘喘。”

韓淮楚疑道:“雍王若願歸降,早半年就降了,豈會等到現在?你真能說動他嗎?”

章沛此刻一點把握也沒有,爲求保命,只好硬着頭皮道:“若說不動吾父王,大將軍再殺吾不遲。”

韓淮楚聞言一陣沉思。

雖然他沒有認真地讀過楚漢戰爭的歷史,但他至少知道那章邯不肯降漢,自刎而死。老章魚若是要自尋死路,韓淮楚不會皺一下眉頭。

他顧及的還是廢丘城中那剩下的軍民。一旦決堤放水,洪水過處玉石俱焚,那些軍民便要吞噬在這場劫難之中。

此刻廢丘城中平民幾乎逃盡,但還有走不動的老人。城中雍軍已散去一半,但還有那負隅頑抗的兩三萬士卒。

若是那章邯肯開城投降,讓那無辜的平民與被章邯裹挾的雍軍將士倖免於難,便是一場無量功德。

明知勸說章邯結果無效,韓淮楚竊心還是希望一試。

他拿定主意,遂對章沛道:“既是如此,姑且留你性命。明日去城樓前勸說你父王歸降,若是不成,休怪本帥無情!”

※※※

豔陽高照,金戈鐵馬伴隨隆隆炮響,漢軍在廢丘城外列下陣勢。

初以爲漢軍將要攻城,長期只聽雷響不見雨下的雍軍突然驚慌起來。一個個提刀挽弓,上城樓臨陣以待。

漢軍陣中馳出一駕戰車,戰車上一名健漢手提鬼頭大刀,看押住五花大綁的章沛。看那架勢,只要大將軍一聲令下,他那把鬼頭大刀就要招呼上章沛的脖子。

雍兵急忙報告章邯:少主被擒。那章邯一聽大驚,急上城樓觀看。

只見那漢國大將軍韓淮楚驅動戰神寶駒,越衆而前。

韓淮楚高聲喊道:“雍王,而今你愛子落在本帥手中。只要開城納降,令城中軍民免去刀兵之苦,尚不失封侯之份。若冥頑不靈一意頑抗,大水過處,玉石俱焚!”

章邯嗤地一聲冷笑:“韓信,寡人非三歲小兒,休拿謊言欺吾。那董翳司馬欣降漢,又落得如何下場?還不是被爾算計,流亡關東。劉季不服項王之命,私吞關中,殺戳秦民,縱一時得勢,他日西楚大軍伐罪之時,必死無葬身之地。犬子既落你手,要殺便殺,再毋多言!”

便聽那章沛號哭道:“父王,難道你不顧孩兒的性命,要孩兒今日人頭落地嗎?”

章邯聽那章沛號哭,身軀一顫,隨即仰天長笑一聲,笑聲中頗露淒涼:“沛兒,你父王昔日領秦帝之旨兵出函谷,討伐關東亂賊,連滅張楚,魏,齊三國,一路戰無不勝,天下英雄聞父王大名皆觳觫不已。縱是有鉅鹿之敗,也是因王離輕敵之故。麾下兵精將勇,對父王忠心不二。若是與項王拼死一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縱是勝不得項王,亦可引軍西向殺回關中,與劉季那廝決一雌雄以報秦帝之恩。只可惜父王一念之差,領二十萬將士降楚,致使有申谷之屠,遭秦川父老唾棄。至今想起後悔不迭。父王若是再降劉季,縱能保全身家性命,這青史之上何以評價父王?徒留臭名而已。你若是吾孩兒,今日便該引頸就戮,成全你父王一世英名,豈可效那小兒哭哭啼啼?”

章邯話未說完,韓淮楚便知要糟。

果然,那章邯一席話說得章沛滿臉羞愧,高喊一聲:“父王,孩兒知錯,就先行一步,在九泉之下等候父王了!”

話音一路,章沛合身向那健漢手中的鬼頭大刀一撲。

血光濺起,章邯不忍目睹雙眼一閉,虎目中留下濁淚兩行。

韓淮楚在馬上躬身一揖:“雍王錚錚鐵骨,本帥佩服。他日城破之時,必以王禮葬汝。”一揮手,道聲:“收兵!”

※※※

北雁南飛,炎熱的夏季已到尾聲,秋風漸起,涼爽的秋天即將來臨。這戰火熊熊的人間,在那肅殺的秋天,又將平添多少冤魂?

天空中烏雲籠罩,雷聲滾滾,電光灼灼。就算是傻子,此刻也知道漢軍主帥韓淮楚推斷的大雨即將來臨。

一千餘艘竹筏已推至廢丘城外,五千能熟練操縱竹筏的漢軍身披蓑衣摩拳擦掌,就等着那大雨的降臨,一舉衝入城內,殺他個落花流水。

沒有騎兵,騎兵在水戰之中派不上任何用場。大水之下,一片汪洋,站在筏上者生,溺水者死,比拼的是哪一方舟筏多。而漢軍的竹筏已超過千艘,雍軍的木筏還只不到三百艘,這絕對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大勝。

廢丘城樓上,章邯望着那天空越積越厚的滾滾烏雲,仰天悸哭:“老天,你真要絕我章邯嗎?”

※※※

老天真的要絕他章邯。

昊天玉帝頒下赦令,於夏秋之交,天降甘霖。雨下一丈二尺,歷時五日。

雲層之中,駐立着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聞仲。座下雷部二十四位催雲助雨護法天君俱已到位。只見那雷公奮怒,電母生嗔,風婆婆扯開放風口袋,布霧郎君解開放霧口繩。此時昏霧朦朧,濃雲靉靆,電光霹靂,雷聲轟鳴。大風起處,飛沙走石。直叫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那聞仲是怎生形象?只見他:九雲冠金霞繚繞,絳紗衣鶴舞雲飛,陰陽絛結束。朝履應玄機,坐下麒麟如墨染;金鞭擺動似光輝,拜上通天教下,除叄五遁施爲。胸中包羅天地,運籌萬斛珠璣;丹心貫乎白日,忠貞萬載名題。

雲霄之中,蝦兵蟹將雲集,結伴飛來敖家兄弟。卻是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

那敖家兄弟的老大敖廣對聞仲唱聲諾,笑問:“播雲歷來使數天君足矣,何故雷神親來?”聞仲笑着反問:“玉帝令牌只給了你敖廣,何故你四兄弟一起到來?”

敖欽答道:“聽說北極戰神在下界要水淹廢丘。這等大場面吾兄弟好久沒見了,在海中悶得慌,來此看個熱鬧。”聞仲笑道:“彼此彼此,老弟我也是在我那神雷玉府待久了,出來活動一下筋骨。”

要說這世上最無聊的,就是這幫吃跑了撐的神仙了。千秋萬載就對着那幾張老面孔,你看我,我看你,看得都生膩了。一聽說人間有熱鬧好看,都心裡癢癢。

於是那敖廣與聞仲對過三司文札,太乙移文,看看時辰將至,便要司雨。

突聽三十三天之外一聲桀桀怪笑,那笑聲張狂詭誕,如有山崩地裂,地獄門開,陰森森恐怖至極。

一條天龍全身作青,一條天龍全身碧綠。兩條天龍一左一右,拉着一駕如廣場般大小的戰車,倏然而至。

那戰車上聳立着一位魔君,十丈長短,虯目金睛,臉如藍靛。一頭亂髮,根根倒豎,周身上下籠罩了一層厚厚的魔鎧。

這魔君赫然便是剛剛從八德池脫困,殺得西方衆仙膽戰心驚的魔帝姬風!

眨眼之間,戰車已到眼前。那姬風悶吼一聲,震得那一衆天君、蝦兵蟹將、普化天尊、司雨龍王兩耳嗡嗡直響:

“天上地下唯我魔帝獨尊。爾等速速歸降,如若不然形神俱滅!”

那姬風一張口便是形神俱滅,敢情沒把眼前這些角色放在眼中。

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三十四章 水上爭雄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三十章 油盡燈枯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三十五章 陷身賊窩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三章 下一個套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
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三十四章 水上爭雄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三十章 油盡燈枯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三十五章 陷身賊窩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三章 下一個套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