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

韓淮楚慷慨陳詞道:“吾輩中人如見死不救,豈不墜了一個俠名。救是當然要救的。”

莫莊展眉道:“韓少俠之言,甚得吾心。聖劍門千里而來,若讓他全軍覆沒,我墨家聲譽何在?”

韓淮楚掃視衆人,說道:“吳子云,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現谷中各路豪傑來自天南地北,須得萬衆一心,方能克敵。”

張良道:“子房之意,是要慎重行事,而非坐視不管。”

韓淮楚點頭道:“此處山高林密,溪谷縱橫,地勢十分複雜,是須審慎用兵。待吾等籌劃一番,便和那秦賊決一死戰,正好試試這幾日練的陣法效果如何。”

項梁道:“若要決戰須趁早。如今聖劍門衆英雄被圍,若不及時救援,恐堅持不住。”

衆人聞言,皆是稱是。

正商議間,忽有一隻白色信鴿,“撲楞楞”從窗而入,盤旋一陣,停在莫莊肩頭。莫莊手一伸,從信鴿喙中接下一卷黃帛。展開一看,臉色陡變。

“不好,聖劍門又傳噩訊,仲孫玄華的師弟田湘,已奮戰身亡。現聖劍門又折了五十名弟子!”莫莊驚道。

仲孫玄華此行,共帶來二百餘名精英弟子,可說聖劍門高手是傾巢出動。如今全派上下,連萬載谷還未到,便失了一百來弟子,已佔了人數的一半。其餘想必也是受了重傷。再戰下去如何挺得住?必是全軍覆沒。衆人聞說,均驚慌起來。

韓淮楚沉思片刻,一拍桌案,說道:“請鉅子速下戰書,委人送去秦營。讓蒙毅暫緩圍攻聖劍門,擇日和吾等決一死戰。”

莫莊遲疑道:“那蒙毅接了戰書,豈會同意不去攻聖劍門?”

韓淮楚道:“若我是那蒙毅,聖劍門一派性命是小,能聚殲吾等是大。秦軍雖有千軍萬馬,奈何不能過我千金閘口。在谷外決戰,他正求之不得。豈會因小失大。戰書一到,聖劍門衆英雄性命必無憂也。”

他這麼一分析,列中衆人頻頻點頭。

於是莫莊取一竹簡,刻上“三日後午時決戰”。戰書寫就,莫莊問道:“不知列中哪位英雄敢去秦營一趟,送這戰書?”

那秦軍乃虎狼之師,蒙毅手下猛將如雲。這一入秦營,如同身陷龍潭虎穴。莫莊這話一問,衆人面面相覷,均不吭聲。

韓淮楚朗笑一聲:“這提議既是我出的,還是由我韓信親自去走一遭吧。”

說話之間,就看到張良那一雙俏眼向他逼視過來,那目光中清清楚楚辨出滿是埋怨。

“天下英雄多得去了,要你逞什麼英雄?卻叫良妹如此擔心。”韓淮楚自個對自己說道。

只見張良囁嚅了一下嘴脣,想要說什麼,卻並未開口。

※※※

韓淮楚懷揣戰書,離了萬載谷,徑向山下走去。

時已近午夜,天空一圓冰輪,照得整個山崗一片朦朧。

從那秦營方向,老遠就飄來一股腥氣。這腥氣味極濃,雜夾着幾分泥沼之氣。韓淮楚聞了這腥氣,神智一滯。

“這股刺鼻的腥氣,先頭沒有,卻從何而來?”韓淮楚心中大奇。

迎面走來兩名秦軍巡哨,手提青銅長矛,肩背長弩,脛縛護腿,足穿革履,頭梳圓形髮髻。

韓淮楚此時見到的,乃是秦軍的正規兵,就象現在的野戰部隊。其着裝好似後世秦陵出土的兵馬俑。

休小看了這青銅長矛。戰國時山東六國均採用了鐵鍛作兵器,而秦軍僅僅靠了這些青銅的兵器,就能打敗六國,統一天下。原因是這青銅兵器,鍍了一層鉻,銅錫的配比恰到好處,讓青銅的硬度韌性發揮到了極致。在兩千多年前,秦人就掌握了鍍鉻配比青銅的原理,不可謂不令人震驚。

雖然統一六國後,始皇下了一道銷燬銅兵器的命令,轉爲研究鐵製兵器,但當時鐵製兵器技術還未過關。時下秦軍中的初級士卒,大多仍是手執青銅作的兵器。

閒話扯回。且說兩名巡哨見到韓淮楚,喝問道:“什麼人?”韓淮楚道:“吾乃墨家鉅子使者,欲見蒙毅大將軍。”

那巡哨不敢怠慢,遂領韓淮楚進那秦軍營寨。

韓淮楚在鬼谷學過布營的科目。但那到底是紙上談兵,並未付諸實踐。這次第一回到了秦軍的營寨,就留心觀看那秦營的佈置。

只見這營寨佈置得極有章法,兩乘長長的戰車間,搭成一個轅門。轅門前挖了三重壕溝,每重有丈寬,佈滿了荊棘,鹿角。那一重重鹿角,均是用特產的硬木紮成。秦軍營寨,立於高處靠水源處,分前後中翼,層次分明。各營中,均立有高臺,夜間用號燈傳遞消息。

此時已到睡覺時刻,夜間秦營一片肅靜。那一隊隊手持兵刃,身披甲冑的士兵正在巡邏。馬廄前有人站崗,準備隨時應付襲營,牽出戰馬迎戰。

“蒙毅帶兵果然嚴謹,到底是大秦名帥!”韓淮楚看了這佈置,暗暗點頭。

正行間,忽見一輛馬車,從猿門直駛而過。那轅門處的守衛,只禮節性地點了點頭,便讓馬車進去了。馬車在營門內停下,即有一隊軍士上前,拉開馬車的門。

一股濃刺的血腥氣撲鼻而來。韓淮楚放眼一望,驚詫萬分。

那馬車上卸下的,竟是一具具屍體,有穿秦軍制服的,有穿武士緊身服的。混在武士屍體中的,竟還有一具女屍!

一秦軍百將上前,呵呵笑道:“老孟,你又拖了幾具屍體來?”那姓孟的車伕道:“不多,這一次只拖了十具。”那百將便道:“只有十具麼?這次也是太少了,不夠那畜生吃個一餐。看來還得找一頭大水牛餵它。”

“原來秦軍是用屍體餵養猛禽。不知這猛禽是何物?十具屍體還不夠它吃上一餐,還要添上一頭水牛!”韓淮楚聞之心生納悶。

只聽那姓孟的車伕道:“快把將這些屍體送到後營,仙姬已等不及了。”那百將便讓屬下搬運屍體。

輪到卸那女屍時,那百將用手一探那女的胸脯,淫笑道:“這女子好生細皮嫩肉,生得如此俊俏,死了怪可惜的。你們下手怎如此心狠,怎不將她生擒了來,給我們兄弟快活快活。”

姓孟的車伕眼一瞪,斥道:“你找死啊!上將軍治軍之嚴,你難道不知道?還敢淫辱女囚?這婆娘是聖劍門第三代弟子,功夫可高得很,傷了我們十餘名兄弟,這纔將她殺死。你老兄只怕還鬥她不過呢。”

“原來這些屍體是從風鳴澗戰場拖來的。”韓淮楚心想。

那百將也是過過嘴癮而已,隨即問道:“風鳴澗那邊戰事如何了?”姓孟的車伕道:“少上造蘇角將那幫反賊圍得水泄不通,一個也別想逃出。只等萬載谷的賊子來救,一併剿殺。”

“好手段!這就是兵書上說的‘圍城打援’之計了。”當韓淮楚聽明秦軍的意圖,不由對那即將面對的大秦上將軍蒙毅心中生出一絲敬佩。

那百將遂領人將一衆屍體擡入後營,不提。

※※※

韓淮楚隨着秦軍斥候,到了中軍大帳前。那帳用長木支起,其高足有其他營帳的兩倍。帳前有一排軍士持戈伺立,大帳之中燈火通明。想是那蒙毅聽說有墨家使者到來,連夜升帳。

韓淮楚一入大帳,只見帳內兩排坐滿了人,均是剽悍強橫之輩。形貌各異的戰將用目光緊盯韓淮楚,帳內彌散着一股鑠人的殺氣。

在那兩人寬的虎皮帥椅上,坐了一人,身形雄偉如山,深黑的長髮披散兩肩,額上束了一帶。身穿內外兩重長衣,外披魚鱗寶甲,高眉深目,眼神深遂,直似要將人刺穿。腰板挺直,顯出一副咄咄逼人,威懾衆生的氣勢。

這便是秦朝軍中第一人——上將軍蒙毅。

待韓淮楚進帳,衆將齊呼:“上將軍威武!”衆口同聲,響如震鼓。

韓淮楚躬下身,不卑不亢道:“吾乃信使,替墨家鉅子下戰書呈上將軍而來。”

蒙毅點了點頭,鑠人的目光逼射着韓淮楚,問道:“小子,你是何人?膽敢隻身來我營中下戰書。”韓淮楚答道:“鄙人淮陰韓信。”

蒙毅振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賓,莫非王臣。爾等跳樑小醜,敢圖謀不軌,擷頏我大秦雄獅麼?”

韓淮楚對道:“酷秦苛暴,天下英雄莫不恨如寇仇。始皇兇殘,天下豪傑無不欲殺之而後快,”他一時想不出詞,忽憶起虞芷雅在鬼谷婉拒自己所言,昂首道:“吾輩只欲伸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鏟取暴秦,還天下一個太平。”

蒙毅聞言身軀驟振,哈哈大笑起來:“我大秦併吞四海,統一天下,讓百姓免於戰亂之苦,‘書同文,車同軌’建萬世之功,怎能是天下大害?”

韓淮楚臉色變得激動起來:“可你等秦人哪知,苛政猛於虎?修長城,建阿房,築驪山皇陵,北征匈奴南伐百越,海外求仙,恁多大事需要多少徭役,耗費多少錢財?可憐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丁男盡征服役,十室九空。慈母思兒,韶韶白髮暮成雪;閭閻嫠婦,瀝血投書幹記室。有志之士,豈能不振臂高呼,推翻爾暴秦?”

蒙毅聞言,臉色中露出幾許愧疚,嘆道:“公子之言,亦有道理。主上急於建我大秦萬世基業,心也忒急了點,恨不得所有的事都在他手中完成,卻不思我秦國國力是否受得了。只有待大公子扶蘇繼位,天下方可望享受太平。”

始皇統一六國後,經過戰亂,全國人口大約只二千萬。經過幾次大的遷徒,又徵發七十萬人修建阿房與驪山皇陵,加上蒙恬三十萬大軍常駐長城,百姓已是苦不堪言。這些人口雖只佔當時總人口的15%,但爲維持這類強制移民和額外徵發人口的生存而消耗的人力,實際上比始皇徵發的人力要高出3倍不止。爲此百姓承受的賦稅徭役太過沉重。

帝國失去民心,天怒人怨,埋下巨大的危機。秦廷的一些有識之士,早就憂心忡忡。失蒙恬蒙毅這幫扶蘇黨,就一心盼望着賢明的大公子扶蘇早日繼位,結束這讓百姓飽受苦難的苛政。

“想要那公子扶蘇繼位?做你的秋夢去吧。”對歷史走向清清楚楚的韓淮楚心中好笑,從懷中取出一簡,遞了上去。

蒙毅展開一閱,濃眉微跳了一下,問道:“鉅子要讓本將軍不剿殺聖劍門那些反賊乎?”

韓淮楚微笑道:“上將軍圍而不殲,不就是期望和吾等決一死戰麼?”

蒙毅哈哈一笑,取出小刀在竹簡上刻了一個字“準!”字跡遒勁有力。

蒙毅便將那竹簡擲還給韓淮楚。韓淮楚拾起正欲離開,軍帳中站出一將,高聲喝道:“我秦軍大營,豈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麼?”

欲知此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二十章 鄰家小妹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十三章 包羅萬象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五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四十八章 一個神話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五十章 情有獨鍾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八章 投身義軍
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二十章 鄰家小妹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十三章 包羅萬象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五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四十八章 一個神話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五十章 情有獨鍾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八章 投身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