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

便有衆將拍腦殼的拍腦殼,掐人中的掐人中,將項羽弄醒。

項羽眼一睜開,劈面便問:“我叔叔是怎麼死的?”有項莊告知:“項公死於章邯劫營,被亂箭射死。”

項羽不相信,大喝道:“胡說!我叔叔生平謹慎,那章邯以慣於劫營著稱,我叔叔怎會讓他得手?”項莊道:“我軍營寨後本有一座峭壁,那秦軍也攻不進來。不知怎地,那峭壁忽然不見了。”

項羽怒道:“滿嘴胡說,一座山會突然不見?取地圖來,讓我看看那紮營的位置。”

那地圖衆人皆是沒有。鍾離昧道:“吾等沒有地圖,不知少將軍軍中可有?”項羽道:“你們沒有,我那倒是有一張。待會亞父到來,取地圖看個分明。”

衆人便等西征軍到來。不多時,范增領西路大軍來到。西路軍將士看見項梁屍體,又是一陣慟哭,惹得東路軍也是泣不連聲。十幾萬大軍一起痛哭,真是哭聲震天地泣鬼神。

項羽討來羊皮地圖,展開一看,兩軍將領皆是驚呆了。

原來那地圖上壓根就沒有繪出一座峭壁,那紮營的地方前後無依無恃,甚至營寨前的小溪也未繪出。

項羽大吼一聲,一把將那地圖撕得粉碎,厲聲喝問:“誰讓我叔叔在這地方安營的?”

桓楚立馬答道:“就是那跨夫韓信。這地點是他選的。”

季布剛說聲:“大家對那地點也都看過——”話未說完,項羽劈頭問道:“那跨夫何在?”桓楚手一指,說道:“那跨夫就在車裡。”

項羽提起地上天龍破城戟,“呼”地一下撲到韓淮楚馬車前,奮起一戟,向馬車捅去。

韓淮楚剛剛提聚了一點真炁,早聽到車外對話,就知不妙。趕緊俯身一躲。

“譁”的一聲,馬車被天龍破城戟捅得粉碎。韓淮楚只覺頭皮一陣冰涼,那長戟貼着腦門刺了過去。

那馬車的車頂也被項羽一戟掀到了天上,韓淮楚便暴露在項羽面前。項羽目光灼灼,彷彿欲撕咬人的雄獅,一口便可將韓淮楚吞到肚中。又擡起長戟,欲再給韓淮楚致命一擊。

一隻枯藤般的老手握住項羽海碗大的手腕,范增說道:“羽兒,事情還沒弄清楚,你怎可胡亂斬殺大將?”

項羽嗔目道:“還要問什麼清楚,這跨夫挑選的紮營地點,害得我軍大敗,叔叔命喪黃泉。殺了這廝,爲我叔叔與死去的兄弟報仇便是。”

聽了這話,桓楚手底一幫將領高聲叫嚷:“少將軍說得不錯,殺了這跨夫!”

季布剛說了聲“韓將軍是無辜的”,便被項羽一聲頓喝:“季布你給我閉嘴!”季布囁嚅了一下嘴脣,不敢再說。項莊,項佗見項羽正在盛怒之中,也不敢吱聲。

那龍且雖不發一言,卻看得暗暗高興。韓淮楚與項追的事,早傳到他耳中。能除去這個情敵,真是拍手稱快。

只聽范增說道:“韓信有經天緯地之才,爲我軍屢立戰功,項公生前便欲立他爲帥,豈能說殺就殺。這戰敗之過,還是要查個清楚。”

項羽“嗤”了一聲,不屑道:“就算立了再大的功勞,怎能贖今日之敗?就是這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跨夫,讓我楚人有定陶慘敗,盡蒙恥辱。還想立他爲帥?呸!”項羽一口濃痰啐出。

他轉頭手指韓淮楚,冷笑道:“韓信,你捫心自問,定陶之敗你有沒有過錯?我今日要殺你,你服是不服?”

韓淮楚正爲項梁之死深深自責,聽項羽問話,臉上現出慚色。嘆了口氣,昂首道:“韓信自知有愧於項公,今日你要殺我,我無所怨言。”

項羽得了這話,頓覺有理,對范增道:“亞父,韓信自個也服了,你還有什麼話說?”范增長嘆一聲:“萬軍易得,一帥難求,羽兒可要想清楚了。”

便有季布等韓淮楚部衆將與鍾離昧跪下爲他求情道:“少將軍請三思!”

龍且見有這麼多人爲韓淮楚求情,心中有擔憂起來。今日是天賜良機能除去韓信,若項羽一個心軟饒了韓信,再想置他於死地談何容易。

那項羽到底沒有心軟,讓龍且心中一塊石頭落地。只見項羽抽出佩劍擲給韓淮楚,說道:“看在亞父與衆人面上,我就賜你個全屍,你今日便自裁了吧。”

韓淮楚提起劍,瞬時身軀一陣顫抖,心中百感交集。

“小生便這麼了斷了嗎?那叱吒風雲的戰神,一代兵仙韓信還是我自己麼?”

“追兒曾說過,要我完整無缺回來見她,我也曾答應,就算是爬也要爬着回去見我的追兒,怎能食言?

還有那伊人張良,若知道我就這麼死去,一定會痛不欲生。”

他忽然腦中飄過一個人的影子,那便是曠世佳人虞芷雅。

自與項追情好日濃後,韓淮楚有意識地不去想那佳人,想漸漸將她從腦海中抹去。出征之後,果然就沒有想過。如今命在頃刻,那深藏在腦海中的記憶又紛至沓來。記憶的大堤一旦打開,來得是無比的洶涌強烈。

“怎麼不見芷雅?若能在死前見她一面,便是橫屍劍下,我也能含笑九泉了。”

韓淮楚不由向遠處張望了一下,企盼能看見虞芷雅的影子。只見楚軍一片紅衣紅甲,哪裡有佳人的倩影?心中頓時一陣失望。

項羽見他遲遲不動手自盡,還在東張西望,不由惱道:“你看什麼,還指望有誰能救你命麼?”

忽然只聽一聲清叱:“誰要殺我的信哥哥?”那人羣紛紛向兩邊躲閃,讓出一條道來。

韓淮楚與項羽聽見那清叱,都是一震。

只見英姿颯爽的項追,滿身披掛,騎着栗色的戰馬,從那讓出的道擠了進來。

項羽詫道:“追兒妹妹,你怎麼來了?”項追“哼”了一聲:“我聽見叔叔引兵向東,便來此與他相會。半路上卻聽到叔叔死訊,趕緊來了。”

項羽一指韓淮楚,說道:“妹子來得正好。這廝害得叔叔兵敗身死,我們正在行使軍法。”

項追來到外間時,便聽到衆軍士紛紛議論,說大公子要斬殺韓信爲項公報仇。她一聽芳心大震,趕緊擠了進來,便聽到項羽之言果然如此。

項追杏目圓睜,怒道:“叔叔之死,與信哥哥何干?”項羽見妹子發怒,他平日最是珍愛這位妹子,自小便最聽她的話,不由堆笑道:“這可不是我說的。那韓信也承認他對叔叔之死有愧。”

項追杏目轉向韓淮楚,問道:“信哥哥,我叔叔到底是怎麼死的?”

韓淮楚囁嚅了一下嘴脣,不知怎麼回答。季布先頭被項羽壓着不能爲韓淮楚分辨,現在找到這個機會,立即開腔:“我們營寨後面的一堵峭壁突然不見了,那秦軍便從後方突然攻了進來。”

項追楞了一下,眉毛倒豎,說道:“好端端的一座山會突然不見,要麼是有鬼,要麼是仙人施法,怎能怪信哥哥?我看你們是看我信哥哥不順眼,故意要找他的茬。告訴你們,誰要動我信哥哥一根毫毛,本姑娘就跟他沒完。”

這小美人突然發飆,大出衆人意料之外。在江東子弟中,項追也是出了名的蠻狠不講理的主。連龍且的印信她都敢偷,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她這麼橫插一手,龍且便知要糟,今日說什麼也除不掉韓信這個情敵了。

只聽桓楚說了一句:“那紮營的地點是韓信挑選的。”便遭項追當頭一喝:“桓將軍,你也是軍中老將,這紮營的地點不妥,你怎看不出來?要有過錯,你也有份。要殺我信哥哥,你也該殺。”

衆人看得紛紛咋舌,“果然是蠻狠不講理,這一杆子打下去,豈不全軍的將領都有過錯。要斬殺韓信,豈不大家都要斬殺。”

范增看得暗暗點頭,“這小妮子一發飆,比我這亞父說話都管用,看來韓信的命算保住了。”

韓淮楚心中卻不是滋味,心想那項梁之死自己問心有愧,到頭來卻要追兒爲自己出頭,才保住自己這條性命。

項羽苦笑道:“妹子,別在這胡鬧,軍法豈容兒戲。”項追杏眼一瞪,怒道:“羽哥哥,你要是敢殺信哥哥,今日追兒便死給你看。”項羽聽得頭老大,“追兒竟要用死來威脅自己,難道爲了韓信這跨夫,要連自己最珍愛的親妹妹也葬送了?真是拿她沒一點招。”

韓淮楚聽得不由長笑一聲,高聲道:“追兒,你不用再說,韓某甘願領受軍法。”

范增料定項追吃定了項羽,心想韓信今日是死不了。要不責罰一下,料軍中一些人心中不服。遂道:“這樣吧,韓信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羽兒你看如何治韓信之罪?”

項羽想了一想,說道:“自然是打他一百軍棍,免去他都尉之職。就讓他在我帳前效力,做一個持戟郎中。”

那持戟郎中,就是一個看門的小校,相當於伍長,能經常接近主將,比尋常的士兵體面一點。貶文韜武略的韓信做一個持戟郎中,對他簡直是莫大的羞辱。

“持戟郎中,我真的要做項羽的持戟郎中,這史書上說的真是一點不假。”韓淮楚聽得腦中就是一轟,人彷彿呆了。

衆人見他癡呆的模樣,還以爲他覺得受辱不能接受。項羽問道:“韓信,我這軍法,你服是不服?”

只聽韓淮楚哈哈大笑:“韓某願服少將軍責罰。”

“該來的終究要來,既然歷史的車輪不容錯軌,小生就當一回項羽的持戟郎中,又有何妨?”韓淮楚心想。

衆人見韓淮楚如此爽快的答應,要蒙受如此羞辱,均是錯愕。轉而一想,那韓信連胯下之辱也能忍,受這點羞辱也算不得什麼。

獨有那范增暗暗點頭,“韓信能屈能伸,定成大器。有他在帳旁持戟值守,打起仗來也可時時聽聽他的意見。”

龍且心中暗暗得意,“那韓信不過是一個持戟郎中,項追姑娘怎會再與他好?等他倆分開,我龍且便有機會接近項追了。”

只可惜龍且打錯了算盤,他哪裡知道項追對韓淮楚的感情?就算韓淮楚此時是一個不名一文的乞丐,小妮子項追也會對他不離不棄。

項羽便喝一聲:“來人,打韓信一百軍棍!”

季布“撲通”一聲跪地,說道:“韓將軍重傷在身,怎經得起一百軍棍?末將願意代韓將軍領受這軍棍。”

項莊,項佗等韓淮楚部將紛紛跪倒,都說願意替韓將軍領受軍法。項羽身前是跪倒了一大排。韓淮楚看得是非常感動,“我做了持戟郎中,就再不是他們的上峰。難得衆人還肯爲我領受軍法,真不負昔日的交情。衆人的這份情意,只有待他日還了。”

項追一聽她的信哥哥身受重傷,連忙一把將韓淮楚抱住,關切道:“信哥哥,你哪裡受了傷?傷可要緊?”

龍且的眼中直欲噴火。他在西征軍中,只聽說韓信與項追關係火熱,想不到竟火熱到如此地步,竟當着衆人的面摟摟抱抱。他頓時明白,自己的算盤又要落空。

韓淮楚淡淡一笑,正欲回答傷不要緊,練幾天功便好。只見季布給他使了個眼色,心中會意,哼哼嘰嘰道:“我後心中了一記流星錘,昨日苦戰脫力,連馬都不能騎了。”

他說這話本是想博得項羽的同情,殊知連小妮子也給騙過了。項追聽得大爲痛心,那眼淚便“撲簌”着流了下來,嗔怪道:“信哥哥,我不是要你打起仗來不要太拼命麼?若你有什麼好歹,追兒可怎麼活?”

韓淮楚只有苦笑,心想小生要是不拼命,那會子早沒命了,你哪裡還見得到我。

范增見有衆將爲韓淮楚求情,趕緊道:“羽兒,韓信有重傷在身,這軍棍就由衆人代領了吧。”

項羽便道:“好,一人十棍,行刑!”

正值此時,忽聽遠方馬蹄催聲,漫天的煙塵揚起。

一流星探子來報,雲秦軍先鋒章平,李良領二萬騎兵追來。

項羽聞言,冷笑一聲:“秦狗也敢來追?正好殺了這幫狗賊,爲我叔叔報仇。”

范增打蛇隨棍上,說道:“現在正值用人之際,可別打壞了各位將軍。大家就殺他一陣,立功爲韓信折罪,如何?”

衆將士正欲痛殺一場爲項梁報仇,齊聲答道:“願隨少將軍一戰!”

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三章 彌天大謊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四章 蕭何弄計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三章 滿城盡屠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三章 彌天大謊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一章 相提並論
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三章 彌天大謊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四章 蕭何弄計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三章 滿城盡屠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三章 彌天大謊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一章 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