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

博浪沙,北臨黃河,南瀕官渡,地處始皇東巡必經的馳道東方道上。千里黃沙,起伏連綿,萬頃蘆蕩,沼澤叢生。

這裡是邙山餘脈,放眼望去,那起伏連綿的一座座沙鏈,如同一條條奔騰的金龍,場面蔚爲壯觀。

沙丘上的荊棘野草,足有一人之高,幾步之內,不辨人影。一不小心,人便會陷足於沼澤地中。如無同伴相助,便再難生還。

這是一個險惡的去處,是隱蔽伏擊的最佳場所。

由各路英雄豪傑組成的反秦義軍,此時正埋伏在蘆葦蕩中,等候東巡大隊的到來。

※※※

這些時日,鉅子莫莊的心情簡直壞透了。

先是聖劍門豪傑的離去。

風鳴澗一役,聖劍門二百餘衆門下精英,只剩八十餘人,大多負了傷。仲孫玄華遂休書一封於莫莊,雲無力再戰,便率衆返歸齊地。

而後是始皇焚書坑儒的消息傳來。

始皇罷黜百家,獨尊法家。這場劫難衝擊最大的,便是儒墨兩家。在中原有萬千信徒的墨家,將面臨覆巢的危險。由祖師墨翟創下的這一脈流派,搞不好將毀於自己手中。

接着便是清溪鬼穀道場被焚。

老友清溪隱叟鬼谷懸策爲支持自己反秦,盡遣縱橫家門下弟子下山相助。不料卻觸怒到秦廷,派大軍進駐鬼谷,放了一把火將縱橫家經營多年的基業——鬼穀道場付之一炬。

那鬼穀道場既是培養文臣武將的搖籃,又是修道的聖地。縱橫家祖師爺王詡,相傳便在鬼谷羽化而登仙。在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從鬼谷走出入仕各國的人材絡繹不絕。其中不乏魏國的敵人。而魏國的君王,從來不對鬼谷有任何動作。而今秦皇羸政竟冒天下之大不韙,一舉毀滅了縱橫家的總壇。

消息傳來,韓淮楚與衆師兄無不義憤填膺。莫莊聽說清溪隱叟鬼谷懸策提前遁去,生死未卜,也不知老友如今安在?

又有不少江湖幫派紛紛離去,原因是有的因忌憚東巡護駕秦軍的實力,有的因傷亡慘重,無心再戰。

這批離去的人中,便有會稽龍翔閣少閣主龍且,祁連十二連環塢寨主韓廣,丐幫幫主呂臣,還有號稱游擊隊長,信奉打不贏就跑的山東鯊魚幫幫主彭越。

對於那些想要離去的,義軍統帥韓淮楚一律放行。他對鉅子莫莊說了一句他從未聽聞的話,讓莫莊大爲觸動。這句話便是: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都是金子。

隨着各路豪傑的紛紛離去,墨家最大的盟友三晉盟內部,也發生了重大分歧。

這幫人大多是韓魏兩國亡國後裔,滿腦子裡想的便是復國。要他們在此擊殺秦始皇,對抗東巡的秦國大軍,很多人認爲不智。

與秦將蘇角在秦營一戰,突襲不成,差點反被蘇角圍困,全軍覆滅。若沒有那大蛇的攪和,不還知還能不能活到今天。那一戰中,很多人被秦軍的戰鬥力嚇破了膽。

魏國副盟主寧陵君魏咎,便公然唆掇張耳離開萬載谷。而韓國這一邊,也有平山侯韓闖吵着要離去。

三晉盟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盟,權力主要還是控制在如魏咎、韓闖這幫實力派人物手中。張耳無奈,只有聽從屬下意見,老着臉向莫莊辭行。

於是偌大的山谷,只有一千人不到。大部分是墨俠者。而墨俠者自身在龍武坡也傷亡嚴重,戰鬥力也大打折扣。

東巡的秦國大軍,外加蒙毅的殘部,有一萬四千餘衆。以區區不足一千人,對抗十餘倍的敵人,實在是難如登天。

但不殺秦始皇這個獨夫,墨家便無立錐之地。莫莊反秦之心,仍矢志不渝。

義軍統帥韓淮楚,望着羣雄紛紛散去,深感心有餘而力不足。便與莫莊商議,不正面對抗秦軍,改爲在博浪沙附近伏擊,以求畢其功於一役,刺殺秦始皇這個獨夫。

※※※

弛道之上,捲起了漫天的塵土。

鳴鑼開道,馬隊清場。一羣剽悍的大秦騎士,騎着身長均超過五尺八寸的高頭駿馬,井然有序地馳過。黑衣黑甲,旌旗遮日。騎士們個個神情莊嚴,滿臉肅殺,其人數足有數千人之多,烏壓壓鋪滿了一大片。馬啼“嗒嗒”,如同擂響戰鼓。

最前挑了一面大纛,纛上繡了幾個金色大字“上將軍蒙”。蒙毅形如冥府中走出的魔君,騎着高頭駿馬,跟在那大纛之後,緩緩馳來,看去依然是那麼威風凜凜,似乎龍武坡之敗並沒有多少影響到他的情緒。

浩浩蕩蕩的騎兵方陣過後,便是儀仗方隊。端的是金瓜密佈,鐵斧齊排。方天畫戟成行,龍鳳繡旗作隊。

這批車仗所用的馬,和蒙毅的騎兵方隊的戰馬不同,個個溫良馴服,沒一匹閃蹶,也沒一匹胡亂嘶鳴。

黑色的旌旗,如烏雲垂空。秦始皇聽陰陽五行門徐福之流雲,秦代周立,周爲火德,秦應爲水德,遂以玄色爲國色,無論軍隊還是儀仗,一律使用黑色。

之後又是一個騎兵方陣,這批方陣的領軍大將,便是那年紀輕輕就封爲侯爵的王離。

騎兵方陣分佈馳道兩旁,個個利刃在手,長弓在腰,準備隨時給敢來犯駕的狂徒兇猛的一擊。

而在方陣之中,一羣宮娥綵女,黃門宦吏,簇擁着一輛輛龍輦緩緩行來。四牡彭彭,八鸞鏘鏘。大小官員,前呼後擁。雲幡寶蓋,鱗次而前。

細數那龍輦,竟有三十六輛!

三十六輛,這是個什麼概念?就是說要想行刺秦始皇,第一招出手,得手機率只有三十六分之一。一擊不中,接下來的結果便是被萬箭穿心,亂刃砍死,絕無第二次出手的機會。

那尉僚爲了始皇的安全,殫精竭慮,竟給他想出了這個主意,爲羸政欣然採納。

三十六輛龍輦,浩浩蕩蕩,拖成長長一行。除了少許親信,縱是丞相李斯,也不知羸政正坐於哪個車中。

龍輦過後,便是後宮嬪妃的鳳輦。墜在後面的,仍是大隊的騎兵,彷彿天空烏雲,滾落到大地之上。

道旁的黔首,一個個匍伏於地,只敢用觳觫的目光,偶爾窺視一下這千古一帝車仗的威儀。

中間也不知混雜了多少心懷異心之徒,待見了那磅礴的氣勢,看到了威嚴的秦騎,早打消了念頭,不知不覺跟着那幫黔首一起頂禮膜拜。

武林羣雄,便埋伏在蘆葦蕩中,目視着這氣勢恢弘的天子東巡隊列。

“這羸政的車仗可真夠威風啊!”便有人竊竊私語。

韓淮楚忽聽人羣中一洪亮的聲音說道:“有何了不起?吾等便可取而代之。”

“這聲音怎這般熟悉?”韓淮楚心想,擡頭一望,說話之人卻是項羽。

“這項羽今日露出了他的霸王氣慨,竟想取代秦始皇。當上西楚霸王,看來是早晚的事。”他心中一動。

一望到項羽,韓淮楚就心如針刺,情不自禁地想到虞芷雅。

這些時日,虞芷雅藉口向他請教兵法,竟主動來找過他幾次。韓淮楚那一顆本來已安份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他便以言語試探,看虞芷雅有何反應。殊料曠世佳人看出他的心意,正色道:“一年前,我與公子講的話,公子可還記得?”韓淮楚不知她爲何突然提起這事,當時滿腹狐疑地望着虞芷雅。

虞芷雅幽幽嘆道:“公子人中龍鳳。如能鏟取暴秦,成爲伸天下大利的蓋世英雄,芷雅願與公子共攜連理,相伴一生。”

一席話說得韓淮楚心中火熱,熱血沸騰。

但他心中唯一不能釋懷的,還是那項羽。面對項羽與虞芷雅這夙世安排的姻緣,韓淮楚不知自己將如何面對。

倒是項羽的妹子,那英姿颯爽的項追,聽到虞芷雅來找韓信學兵法,也嚷着要跟着來。虞芷雅拗不過她,便將她領了來。韓淮楚聽聞她來意,笑道:“項大小姐的叔叔,不是精通兵法嗎?何故舍近求遠,不向項掌門學,反倒要來找我?”項追嬌笑道:“我叔叔那點能耐,只有我羽哥哥瞧得中。比起你韓少俠,他就差遠了。”韓淮楚又追問道:“項大小姐來找我學兵法,令兄可知?”項追懊惱道:“我叫他跟我一塊來,他偏不肯來。”

於是韓淮楚只好與她講解兵法。原想她只是一時心血來潮,誰知這小妮子學得饒有興趣。每日吃過晚飯,準時駕到。到後來虞芷雅不來,她倒一日不拉。看得縱橫門的一幫師兄弟對他羨慕不已。那陳平便拿二人開玩笑,說他重色輕友,每日棋也不下,盡陪着項大小姐去了。這話被項追聽到,又問下什麼棋。陳平便將韓淮楚創出的象棋說給項追聽。這下倒好,項追姑娘又纏着韓淮楚教她象棋,更加成日價粘在縱橫家棚屋裡不走了。

第二十一章 勢同水火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十五章 風箏之祖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三十五章 內部處理第二十一章 山巔鬥法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十八章 烏大娘子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二十章 絕壁尋蹤第一章 相提並論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變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十五章 自請爲王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
第二十一章 勢同水火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十五章 風箏之祖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三十五章 內部處理第二十一章 山巔鬥法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十八章 烏大娘子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二十章 絕壁尋蹤第一章 相提並論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變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十五章 自請爲王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