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皇帝的告誡

但不管怎麼說,伊庇魯斯軍還是陣亡了近三千人,可以說是傷筋動骨的損失。

退回馬其頓佩拉城的伊薩克,大爲哀慟:“原本以爲我可輕鬆戰勝布拉納斯,而後直驅亞德里安堡和高文決一死戰,但爲什麼?現在區區布拉納斯我都贏不了?”

哀嘆的餘聲還未在屋樑上消散去,伊薩克就得到了消息,布拉納斯的大軍已控制了瓦爾達爾河周邊,他往北可以攻擊佩拉城,而後順着河谷往北深入馬其頓腹地,威脅伯丁的奧赫裡德、普利斯卡、斯科普里等重要城市;但另外面,布拉納斯也可往南進攻瓦爾達爾河入海口以西的重要門戶城市埃伊尼翁,隨後繼續朝前收取物資豐饒的帖薩利平原。

對這樣的局勢伊薩克分析了很久,他現在有三個選擇,一個是在佩拉城決死抵抗布拉納斯軍,勝負參半吧,但是很容易沒了退路,成了飛不出去的澤諾棋僵局;第二個是朝北遁入到塞爾維亞.馬其頓的山地裡,和伯丁會合,但是這樣也等於把整個帖薩利拱手讓給了布拉納斯;當然第三個,是他自己退入帖薩利,佔據這片環繞在河流和山峰間盛產穀物和牲畜的平原。

“我是堂堂伊庇魯斯君王,羅馬人的獨裁官,根本不會往北進入蠻族王公的國度。”伊薩克很豪爽地喊道,接着站在火把齊舉、馬匹嘶鳴的佩拉城軍營門前,下令全軍“大踏步後撤,順着阿利阿克蒙河往西走,直到拉里薩城爲止。”

深思熟慮後,伊薩克全軍便放棄了佩拉,但是這位的路線仍很奇怪:他沒有直接向南方的拉里薩城走,而是先往西走了三十古裡,名爲收羅補給,但實則是向著名的隘口卡斯托里亞靠攏。

因爲伊薩克還不能下定決心,完全進入帖薩利。

而卡斯托里亞隘口,正是第修拉姆、伊庇魯斯和帖薩利三地的交通孔道,當年諾曼人就是襲取此處,而後得以侵入到帝國腹地的。

故而伊薩克派遣了五百名士兵,留守在卡斯托里亞城堡裡,他如此遲疑,考慮到的因素主要有二:

一者,他是伊庇魯斯君王,不能到最後丟棄了這塊地區,對彼處他有安境保民抵禦外侮的神聖職責;

二者,他若進入帖薩利地區,必然會和侄子約翰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因爲彼處是被約翰視作禁臠的所在,他不能不打個招呼就冒然進入啊!

畢竟伊薩克.科穆寧是個講規矩的人。

抱着尊重同盟的想法,伊薩克便提前給約翰在拉里薩城的留守官員送去封信,稱“大軍馬上在此和敵人拒戰,亟需大量糧食給養,而馬其頓佩拉城無法支撐”,邀請對方“打開城門供我駐屯士兵,並籌措給養供我戰鬥。”

拉里薩城留守的是名皇子黨出身的,名叫霍西澳斯的傢伙,他接到信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忙封閉了拉里薩城的所有城門,大叫道“伊庇魯斯暴君前來侵攻我們!”(好像霍西澳斯說的也沒什麼大錯),並動員整個帖薩利平原的農民將穀物、牲口一股腦全部運走了,有的送到城中,大部分送去科林斯和底比斯了。

當時就把伊庇魯斯君王給氣懵了!

另外面,兼程衝到佩拉城裡的布拉納斯,心中爲光復這座古馬其頓王國的都城而倍感自豪,但也不願意再往前追擊,他給皇帝的信件裡是這樣陳述局面的:

“臣僕的方面已經佔領了最富饒的瓦爾達爾河谷下游谷地和帖撒羅尼迦半島,擊斃了許多伊庇魯斯的逆黨,然而戰線也由此拉得過長,如果臣僕繼續朝卡斯托里亞或帖薩利挺進,怕是會被南下的伯丁分遣軍(或渡海來的僞帝約翰分遣軍)切斷歸路,那樣後方的塞薩洛尼基城會變得危險難存。此外,戰鬥數次,臣僕方面本來騎兵數量就不多,傷亡也頗重,實難起追襲。”

高文的信使幾乎閃電般,自亞德里安堡送來皇帝的手諭,裡面的語氣既嚴厲又充滿鼓勵:“必須不惜一切追襲下去,可暫時不用管卡斯托里亞隘口,也不用管伊庇魯斯,那裡的適齡兵員已被伊薩克徵完,對你造成不了大威脅。主要目標就是帖薩利,攻佔此處你就完成了最大的功勳,你如此的軍事行動是能給整個大戰局帶來莫大的轉機,而你將是席功臣,你妻子阿加侖夫人(即沙赫娜美)和你的繼子馬蘇德王子會爲你感到自豪。

你所謂的困難就是糧秣、給養,和畏懼道路被南北敵人切斷。誠然,大道是順着塞薩洛尼基而行的,是容易遭受攻擊的。但朕當年帶着紅手大連隊孤軍,走遍了整個小亞細亞也沒有被打垮擊潰,所以你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患得患失......看不到光輝的目的地其實已近在咫尺!

朕馬上知會6軍院大公爵佈雷努斯,開闢一條自密西亞直航塞薩洛尼基的海上航路,額外撥出給養糧秣來支援你的軍事行動,哪怕爲此損失船隻也在所不惜,你得知道現在船比人要貴。

而塞薩洛尼基、腓立比都有部分留守隊伍,伯丁的主力也被朕中央戰線的五個旅團釘死在索菲亞堡,企圖南下起大規模戰役也是力不從心的,若他真的敢動,朕即刻前去都督圖拉真門的五個旅團和他決戰到底......

你應該知曉,朕和帝國而今面對的敵人,主要位於西側疆域,共分爲四個重兵集團,即君士坦丁.伯丁的杜克里亞軍事集團、保加利亞叛亂集團、僞帝約翰位於莫利亞和克里特的殘兵集團,及伊薩克.科穆寧的伊庇魯斯叛黨集團。而遠外的威尼斯、西西里暫且不論,在這四個集團中尤以伊薩克實力最弱、戰力最差、指揮也最爲糟糕(伊薩克沉默流淚,說好要做彼此‘畢生的宿敵’的呢),故而先擊滅或者重創這股敵人,是扭轉整個戰局的關鍵所在......”

展閱過皇帝信件的布拉納斯,自然不敢再怠慢下去,他將奧普希金旅團拆分駐守在佩拉、塞薩洛尼基保障後方,接着帶着剩下兩個旅團,開始自埃伊尼翁城徑自南下,幾乎和伊薩克平行,朝着拉里薩城襲來!

第17章 官邸前第29章 “皇帝的棋”第56章 鐘聲激盪第36章 入營第40章 博希蒙德被俘第95章 中央之戰第23章 分歧第18章 君侯之死第61章 畫中獸第50章 發往錫諾普的信第37章 輪射第96章 並榻第22章 神學家們第48章 新式戰船之力第1章 金色天門第133章 震駭第104章 比爾列奧尼第9章 贏得死亡第43章 阿塔城第61章 共浴第47章 壁虎斷尾第52章 解圍第35章 殿後第72章 三隊人第13章 坦克雷德之怒第43章 遺棄第31章 箭在弦上第41章 新獅子第52章 提醒第35章 皇親第36章 入營第10章 決鬥之所第39章 兇險第15章 角力第54章 戰時小憩第50章 鉗子第73章 瑪蒂爾達的過往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51章 衛城地獄第12章 盧塞爾之力第63章 新政第88章 典禮(中)第31章 加冕登基第60章 色雷斯志願軍(下)第85章 膝蓋窩第61章 卡斯塔莫努堡第91章 墓坑掩埋第109章 金壺第50章 女執政官的“勝利”第54章 舟橋第58章 殺使第32章 萊特手腕第84章 紗簾上的小手指第62章 女霍爾姆剛加第129章 兔遜第88章 父親真正的回來第63章 現實裡的戰場第95章 密文第35章 印度黑色大地第31章 調停仲裁者(中)第65章 密友第78章 冰島幻酒第66章 驅虎吞狼第46章 EGO SUM QUI SUM第37章 閉塞的沙漏第34章 總得活下去第60章 長夾道第23章 造醫院的宏願第5章 苣苔山(上)第72章 星辰的宿命第4章 歸國之人第72章 塔波陣亡第43章 教皇的告誡第87章 給阿黛拉的信第11章 鞭刑第3章 抱恙的養母第47章 壁虎斷尾第96章 聖母前的誓願第38章 “蛤蟆”第15章 博希蒙德與高文的互答第71章 控訴第13章 秘情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第93章 迪姆.胡瑟欣第60章 狼嗥第37章 女嬰第72章 真相?第76章 三面受敵第86章 招標失敗第84章 新加冕人第69章 馬尾旗標第48章 紅手疑兵第72章 星辰的宿命第75章 洗地第76章 單炮先行第19章 全面接戰第80章 巴塞洛繆第62章 差次
第17章 官邸前第29章 “皇帝的棋”第56章 鐘聲激盪第36章 入營第40章 博希蒙德被俘第95章 中央之戰第23章 分歧第18章 君侯之死第61章 畫中獸第50章 發往錫諾普的信第37章 輪射第96章 並榻第22章 神學家們第48章 新式戰船之力第1章 金色天門第133章 震駭第104章 比爾列奧尼第9章 贏得死亡第43章 阿塔城第61章 共浴第47章 壁虎斷尾第52章 解圍第35章 殿後第72章 三隊人第13章 坦克雷德之怒第43章 遺棄第31章 箭在弦上第41章 新獅子第52章 提醒第35章 皇親第36章 入營第10章 決鬥之所第39章 兇險第15章 角力第54章 戰時小憩第50章 鉗子第73章 瑪蒂爾達的過往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51章 衛城地獄第12章 盧塞爾之力第63章 新政第88章 典禮(中)第31章 加冕登基第60章 色雷斯志願軍(下)第85章 膝蓋窩第61章 卡斯塔莫努堡第91章 墓坑掩埋第109章 金壺第50章 女執政官的“勝利”第54章 舟橋第58章 殺使第32章 萊特手腕第84章 紗簾上的小手指第62章 女霍爾姆剛加第129章 兔遜第88章 父親真正的回來第63章 現實裡的戰場第95章 密文第35章 印度黑色大地第31章 調停仲裁者(中)第65章 密友第78章 冰島幻酒第66章 驅虎吞狼第46章 EGO SUM QUI SUM第37章 閉塞的沙漏第34章 總得活下去第60章 長夾道第23章 造醫院的宏願第5章 苣苔山(上)第72章 星辰的宿命第4章 歸國之人第72章 塔波陣亡第43章 教皇的告誡第87章 給阿黛拉的信第11章 鞭刑第3章 抱恙的養母第47章 壁虎斷尾第96章 聖母前的誓願第38章 “蛤蟆”第15章 博希蒙德與高文的互答第71章 控訴第13章 秘情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第93章 迪姆.胡瑟欣第60章 狼嗥第37章 女嬰第72章 真相?第76章 三面受敵第86章 招標失敗第84章 新加冕人第69章 馬尾旗標第48章 紅手疑兵第72章 星辰的宿命第75章 洗地第76章 單炮先行第19章 全面接戰第80章 巴塞洛繆第62章 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