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殺使

三兄弟魂飛魄散,而後在馬米斯特拉城的河谷間,他們的軍隊被前後堵住,到處都是旌旗招展,人馬嘶鳴,號角震天,“怎麼辦大哥!”兩位弟弟驚恐萬分,沒有了主意,眼睜睜高文的旗仗衛隊,伴隨着許多紅手騎兵,正朝着他們氣勢洶洶地疾馳而來。

“你們倒要來問我!”賽文.卡列戈斯又怒又驚,不過老大畢竟是老大,他頓時閃過個主意,便強作鎮靜,徐徐脫下甲冑,下馬拜伏在高文馬蹄揚起的塵土前,擡起雙手,做出了浮雕和繪畫裡常見的恭順姿態,隨後的自述之語更是石破天驚,“蘭普倫的奧森將軍,出賣了奇裡乞亞間道,引入皇帝的軍馬,前來要襲取大公爵與鮑德溫爵爺的城堡領地,我三兄弟得到消息,即刻出城,前來協防的。”

帽盔邊沿下的高文,一雙藍色的雙眼,被壓在陰影和殺氣下,其餘的兩個兄弟都跟在大哥後面,時不時擡頭掃掃大公爵的眼神,覺得整個世界都被捲入了生死一線當中了,只要大公爵一揮手,無數把行刑的長斧,當即就會把自己剁成肉醬,並且此次看起來,高文和戈弗雷明顯是有備而來,迅速從安條克馳援歸來,速度讓人咋舌。

“沒錯,阿達納河是攻取馬米斯特拉的必經之處。那麼按照你們的說法,奧森將軍已經背叛了與我的盟約?”終於,高文說出了這句話,三兄弟的喉頭同時發出了咕嚕嚕的響動,接着喘不過來氣般地急忙加以栽贓,其中泰羅再度來勁,“皇帝的密使還在西斯城內!”

其他的兩位兄弟,嗡的聲。在心中痛罵老三的嘴快,皇帝密使確實是在西斯城內,但是三兄弟都已在投效阿萊克修斯的書狀上署名畫押了。這時候高文要是追查起來,豈不是要把人頭落在西斯城內了?

但是高文揚揚了下頷。對三兄弟很和氣地說,“現在各種情報,將我攪得無法辨清。這樣,你們三兄弟當中的賽文,先到西斯城內裡,將皇帝密使給拘捕起來,我要對質,要是陛下對我的忠心有所猜忌。那可真的是讓我傷心,也讓整個紅手旅團激憤了......”

言畢,賽文即刻忙不迭地站起來,把兩位兄弟扔在身後,跨上馬背,接着高文手一揮,木扎非阿丁舉着戰旗,帶着三百名騎兵,跟在他的身後,馳往了東奇裡乞亞平原的核心城市西斯城堡。

而兩位兄弟。則繼續擠眉弄眼,或者說是愁眉苦臉,被高文舉着寒光凜凜的長斧和長戟的衛隊武士給監管着。

城門的鐵柵被拉起。賽文急忙縱馬穿過塔樓幕牆,接着還未等木扎非阿丁帶着騎兵,在堡場前整頓好,就衝入了廳堂之內(西斯城是沒有衛城的),而後皇帝的密使滿臉驚訝地立起,一道血光炸起,賽文毫不猶豫地拔劍,將他給斬殺當場,接着把身邊目瞪口呆的衛兵的佩劍拔出。扔在密使屍體的身邊地板上。

“很可惜,他害怕陰謀的敗露。拔劍來抵擋我,在搏戰裡被我殺死了。”而後當披着鎧甲的紅手騎兵們。紛紛在木扎非阿丁的引導下,走到廳堂間後,看着血泊裡的密使屍首,賽文顫抖着,紅着雙眼,擦着身上和手掌的血跡,如此回頭解釋說。

但是當賽文走出了廳堂後,刺目的陽光下,整座城堡到處飄揚着紅手的旗幟了,木扎非阿丁的其餘騎兵,已經瞬間把這座城市的要害給佔據了。

而後高文提着繮繩,已帶着隊伍立在城門前等待着他,“動員所有人一起跟着我,前去蘭普倫的間道口河川,去和奧提修斯與奧森,哪怕是面對皇帝陛下的車轅,也要說個清楚。”

無奈的三兄弟,只得將西斯城,和上次高文封賞給他們的西奇斯特拉城一併“交到”了紅手旅團的士兵手中,所有其他吉那特騎兵們震怖萬分,無人敢言,高文便從兩支騎兵連隊和他們當中簡選了四百名精銳騎兵,讓莫諾馬庫斯和波利比兩位持着行軍旗,帶着三兄弟,兼程倍道,趕往蘭普倫腳下。

恰好此刻,安娜帶着所有能動員起來的守衛者旅團的人手,大約一千餘人,外帶動員了兩千名德意志蘭人,也趕到了此處。

這下,希德努斯河與蘭普倫的交匯的河洲,成了所有矛盾和陰謀的漩渦地帶。

兩邊的軍營如同莊稼般阡陌相連,篝火和炊煙繁如河沙,而蘭普倫所在的山崗,恰好在兩軍對峙的核心地帶。

在希德努斯河對岸的泰提修斯、狄奧格尼斯急忙上馬,遠遠遙望着那邊紫衣公主和大公爵的旗幡人馬,而這時蘭普倫山堡又在高處,奧森被夾在中間,也無所適從,只能同樣帶着扈從騎兵,下來談判。

“總管大人,需要渡河攻擊嗎?”狄奧格尼斯憂心忡忡,向泰提修斯提問說。

“爲什麼要渡河攻擊呢?”劓鼻將軍,很快把話題給踢了回去,他知道守捉官的職責是擔當皇帝監察,雖然對方的人很忠厚,但監察就是監察,有些話自己說,和讓他說,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狄奧格尼斯皺皺眉毛,“難道這不是皇帝實際意思?”

“陛下的實際意思,只有陛下自己才知道,我們身爲臣僕,不用妄加揣測。”

“可是,哈羅德的軍馬就在其後的科尼雅城。”

“那就等哈羅德將軍到來後,再做決議。我們的職責,就是收復塔爾蘇斯城,並且前去增援安條克,而已。”

但是很快,讓兩人同時感到驚駭的時刻到來了——高文和安娜派出了紋章官,並且還伴同有鮑德溫、戈弗雷兄弟方的奧登修士與沃納伯爵——將誓詞和鑰匙,同時交到了泰提修斯手裡!

這也就意味着,皇帝陛下毫無困難地,取得了塔爾蘇斯城。

“此處通往敘利亞門的通道,我方也一力開通。”這是接下來的承諾。

“那剩下的地區和城市?”泰提修斯納下了鑰匙,小心翼翼詢問紋章官安德奧達特,而在旁手握連枷的守捉官,也覺得緊張得呼吸都要繃住了。

“待定。”安德奧達特說出這句,而後補充,“不過大公爵與下洛林公爵,及鮑德溫爵爺同時也認爲,現在安條克圍城正值關鍵角力時刻,糧秣給養至關重要,所以塞琉西亞和阿達納等城堡,請容我方一年後交納給皇帝陛下。”

第23章 塞巴斯蒂安日第49章 雙拳出擊第14章 門禁第51章 高文在阿韋爾薩的暴行(下)第109章 法蒂瑪艦隊第82章 暴力遷徙第29章 “皇帝的棋”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47章 壁虎斷尾第87章 典禮(上)第56章 三支點第71章 控訴第56章 馬格倫迪烏斯之策第17章 喬瑟蘭第59章 達拉賽娜第36章 恐怖的和平第130章 休的驚恐第31章 安娜.科穆寧第87章 聖紗布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4章 凜冬第23章 分歧第72章 國王的心臟第13章 聖妹到來第85章 小香車第26章 羊腸管第83章 大瓦西里與高文第80章 新艦隊計劃第21章 尊榮依舊第1章 國債第30章 銃決第33章 狐狸賣掉了狼第49章 雙拳出擊第6章 地牢裡的帝國之花第12章 伊庇魯斯君王第15章 角力第57章 野戰營壘第27章 新幣第64章 偷渡第55章 裁決的理由第130章 休的驚恐第53章 坍塌的殿堂第14章 皇帝的執拗第99章 埃特納火山第84章 攻守易位第88章 成衣店第61章 畫中獸第9章 聖光.血光第60章 狼嗥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71章 第三條路第11章 阿斯巴反逆第69章 瞽第77章 齊射第60章 巡營第41章 強硬第30章 苦惱第97章 圍三缺一第82章 大衛塔(上)第47章 狄奧格尼斯的情報第81章 車塔第60章 風雲逆轉第15章 赫米斯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10章 安條克門戶第78章 冰島幻酒第5章 鮮花與盟約第84章 拋石機第61章 高文的好朋友第107章 對陣第88章 攻城車第89章 波斯塔和藏兵洞第87章 無限的金庫第21章 划水和鯊魚第106章 計中計第86章 鐵牆(中)第55章 博希蒙德的哀慟第26章 卡達姆來襲第90章 各方的算盤第68章 來回談判第84章 海盜們第89章 淨航第83章 回憶與現實第50章 博希蒙德殞命第15章 黑衣人第53章 安塞姆就任第52章 帳篷第47章 預言者高文第15章 博希蒙德與高文的互答第75章 戰端第23章 會堂集鎮第86章 大凱旋式第36章 第三個門第39章 “蛤蟆”(續)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3章 耀武第13章 修羅場第13章 姐弟第74章 《從軍苦樂歌》第83章 回憶與現實
第23章 塞巴斯蒂安日第49章 雙拳出擊第14章 門禁第51章 高文在阿韋爾薩的暴行(下)第109章 法蒂瑪艦隊第82章 暴力遷徙第29章 “皇帝的棋”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47章 壁虎斷尾第87章 典禮(上)第56章 三支點第71章 控訴第56章 馬格倫迪烏斯之策第17章 喬瑟蘭第59章 達拉賽娜第36章 恐怖的和平第130章 休的驚恐第31章 安娜.科穆寧第87章 聖紗布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4章 凜冬第23章 分歧第72章 國王的心臟第13章 聖妹到來第85章 小香車第26章 羊腸管第83章 大瓦西里與高文第80章 新艦隊計劃第21章 尊榮依舊第1章 國債第30章 銃決第33章 狐狸賣掉了狼第49章 雙拳出擊第6章 地牢裡的帝國之花第12章 伊庇魯斯君王第15章 角力第57章 野戰營壘第27章 新幣第64章 偷渡第55章 裁決的理由第130章 休的驚恐第53章 坍塌的殿堂第14章 皇帝的執拗第99章 埃特納火山第84章 攻守易位第88章 成衣店第61章 畫中獸第9章 聖光.血光第60章 狼嗥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71章 第三條路第11章 阿斯巴反逆第69章 瞽第77章 齊射第60章 巡營第41章 強硬第30章 苦惱第97章 圍三缺一第82章 大衛塔(上)第47章 狄奧格尼斯的情報第81章 車塔第60章 風雲逆轉第15章 赫米斯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10章 安條克門戶第78章 冰島幻酒第5章 鮮花與盟約第84章 拋石機第61章 高文的好朋友第107章 對陣第88章 攻城車第89章 波斯塔和藏兵洞第87章 無限的金庫第21章 划水和鯊魚第106章 計中計第86章 鐵牆(中)第55章 博希蒙德的哀慟第26章 卡達姆來襲第90章 各方的算盤第68章 來回談判第84章 海盜們第89章 淨航第83章 回憶與現實第50章 博希蒙德殞命第15章 黑衣人第53章 安塞姆就任第52章 帳篷第47章 預言者高文第15章 博希蒙德與高文的互答第75章 戰端第23章 會堂集鎮第86章 大凱旋式第36章 第三個門第39章 “蛤蟆”(續)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3章 耀武第13章 修羅場第13章 姐弟第74章 《從軍苦樂歌》第83章 回憶與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