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火船

其中,最讓阿布赫和所有水手們感到驚懼的是對方的“火賊鷗”戰船,它們完全是海上的敢死隊——這種船往往不單獨行動,它們有時候隱蔽在內海島嶼的陰影當中,有時候則伴隨其餘輕船一起戰鬥,其上的馬爾代特或希臘水手全是被高薪聘用來志願犧牲自己性命的狠角色,他們把船艙全部裝滿了契丹雪、硫磺、乾草捆、亞美尼亞輕油,甲板上沒有戰鬥成員,只有遮蔽箭矢的側舷擋板,人員全都是划槳手,趁大型艨艟被其餘賊鷗們圍攻纏鬥時機,忽然難——風馳電掣引導自己的船隻衝向目標,而後點燃艙中的東西和對方同歸於盡!

阿布赫曾在加利波利海附近的戰鬥裡,親眼看到二艘“火賊鷗”突然從一座小島嶼的北面駛出,惡狠狠撲向了一艘被命名爲“聖天使”的威尼斯大船,而後劇烈的火光和爆炸在顫抖震盪的水面激起,“聖天使”那長長的標誌性的桅杆和戰旗斷折下來,和船身和絕大部分的船員葬身於火焰當中。

燃燒的水上,阿布赫雙股戰戰,看着“聖天使號”的巨大殘骸往外冒着滾滾的濃煙,隨波逐流的恐怖景象,許多賊鷗船隻繞開它,撲向了更多的目標。

而撞擊“聖天使號”的兩艘火船,也無一倖免,其中一艘的船身已被焚燒爲了塊帶着呼呼火焰的木板,上面橫倒着許多水手悽慘扭曲的焦黑屍體,朝着阿布赫所在的船隻方向緩緩飄來。

阿布赫急忙下令,所有船隻駛入加利波利港口當中,憑藉堵塞出入水道的木柵、蒺藜,和岸上的塔樓要塞,防備對方的侵襲。

這樣便等於把制海權拱手讓給了高文方,到了聖母入殿節前一個禮拜,登上加利波利海岸的塔爾蘇斯士兵數量已有一個旅團,還伴有兩個支隊的大炮兵團特遣隊,他們依託半島中部的斷裂山岩“塞斯圖斯”立下營砦,橫斷了加利波利要塞與埃拉伊努斯間的通道,並接應更多的後繼梯隊源源不斷登上來。

三日後,加利波利要塞連帶外在的土壘,都遭到了猛烈的炮擊,炮彈呼嘯着砸向土壘冰結起來的壕溝,碎冰和凍土到處飛揚亂舞,駐防在這裡的是匈牙利王室總參事克萊姆鮑德和三千名本國帶來的士兵,他已經收到連續三封勸降書,但約翰來自君士坦丁堡的請示卻愈嚴厲,“務必堅守到春季來臨,而後各路援軍都會自遠近抵達!”

約翰說的似乎是實情,匈牙利正集結另外支五千人的騎兵隊伍,開始以尼什城爲中樞通道增援而來。而塞薩洛尼基城的大貴族策策斯據說也帶着兩千名士兵,正兼程朝這裡趕,更有第拉修姆、西西里的援助待。

此外約翰也給加利波利的艦隊送來份緊急手令,“不顧一切,擊破敵人的攔截,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去截斷梅地亞港的海路。”

事到如此阿布赫不由得埋怨起皇帝的不切實際和胡亂指揮來,但他也不敢違抗,便只能下令全艦隊剩下的七八艘大船,集體升火起帆,列成一字縱隊,朝目標海峽邊衝圍邊進。

聖母入殿節前兩日,大牧馬斯達斯親自帶着高等執事隊伍,率先步穿過漫長的城中道路,朝皇宮吟誦着進,他們先從大牧官邸起身,而後經過君士坦丁廣場和狄奧多西廣場,記功石柱繼續高聳着,街道和廣場鋪着的石頭依舊閃閃亮,比薩、阿馬爾菲、威尼斯等各個商埠區裡走出來的人們圍繞瞻禮,伴隨着遠處海洋裡密集激烈的炮聲,雖然它們的聲音到了這裡,就像昆蟲的鳴叫聲一般,但卻確確實實存在着:局勢已是兵臨城下了。

走到官邸和聖智大教堂間,馬斯達斯帶着有些愁悶的心情,仰起密密的額頭皺紋,看到矗立在他面前,高昂壯觀的“查士丁尼像”,這位數個世紀前的皇帝雕像,鎧甲的風格是古羅馬風,帽盔如羽毛扇般地誇張,皇帝騎着戰馬,手裡舉着帶着十字架的金球,面向遙遠的東方,這種形象給所有世人以巨大的衝擊與壓迫,飛鳥羣和流雲從皇帝雕像的兩側而過,巨大的雕像俯瞰都城、海灣與芸芸衆生,它的渾身都散着強烈的“普世帝國元”的色彩。

而圍攻都城的敵人,正是自東方來的。

那個帶着十字架的金球,就是安娜先前對高文提及的,“一定要握住它,因爲握住它就等於把握了這個世界的權力、榮耀。”

約翰的皇室隊伍,在其父親生前所營建的聖使徒教堂前,等着大牧的到來——十二名舉着漆成硃紅色旗杆和紫色旗幡的武士,環繞在處肩輿四周,其裡面擺放着皇宮聖修道院裡的寶物“聖母的面紗”。

大牧今日就是要把它給請回擺放在聖智大教堂的祭壇上,待到入殿節當日和遊行隊伍,將其和聖母長袍一起浸入金角灣的海水當中。

年輕的皇帝本人穿着金光閃耀的鎧甲、披風,騎在匹戰馬上,他面前是一名“示默官”和四名扛着劍的宮廷侍衛,負責鎮定整個場面。聖使徒教堂的四周,站滿了皇都裡的官僚、臣民,他們都捧着聖像畫,高呼着讚美的口號,但大部分人心中是存在着陰雲的。

因爲就在城外,就在加利波利要塞左近,敵人已經開始大舉圍攻這座永恆之城,圍攻者不是異教徒,而是昔日帝國的長公主安娜。

雖然風聞安娜和高文的武裝強大,但不少人還在悄悄鼓勵着其他人的心志:“當年數以十萬計的撒拉森異教徒和兩千艘戰船來攻擊,最後得蒙上主的旨意,他們只剩下五艘得以返航;當年的瓦良格人也曾洶涌地兵臨城下,他們的長船安上風帆、車輪能在6地上同在海中一樣馳騁,但最終不也退走了嗎?”

“聽說匈牙利的王公馬上就會來增援我們,他可擁有着許多斯基泰騎兵,能輕而易舉殺死敵人,逼迫他們從城牆邊逃跑。”

“據說皇帝昨日從皇家大軍械作坊裡,親手交給那裡的匠師和官員‘守禦之火’另外一半的秘方了,這種武器要啓動了,那個瓦良格蠻子的船隻馬上就要被燒得盡數覆沒!”

第80章 策應第24章 蠶豆第24章 海盜來襲第91章 博希蒙德再起(上)第7章 掌控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95章 密文第6章 北堡第56章 渺茫第96章 監聽第53章 安塞姆就任第68章 焚風第77章 akin第92章 熊襲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29章 “皇帝的棋”第18章 政體革新第54章 宏第81章 臨陣撤兵第12章 困殺第6章 煙火槍第16章 航程第27章 危機第44章“教宗使者”第70章 伊科尼烏姆第31章 潛蹤第102章 敗露第54章 留在都拉佐的人第22章 麻竹箭第71章 四日的進軍第51章 魯本出軍第62章 孤懸第6章 雄獅之冠(上)第49章 KUR第13章 修羅場第104章 無蹤之矛第87章 澤菲利姆之戰(下)第24章 第九杯酒第32章 東谷之戰(上)第25章 老饕斯達烏拉喬斯第75章 和安娜的規劃第13章 屹立不倒第104章 五月十八(中)第62章 金手的策略第38章 “實地”操練第10章 君士坦絲第10章 雄獅之旗第5章 苣苔山(上)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10章 衛教保皇第53章 首當其衝第39章 博希蒙德的猶豫第79章 回返第79章 去國第7章 大區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第56章 大石戰術第25章 老饕斯達烏拉喬斯第45章 烏賊戰術第1章 子城第18章 溫水第10章 誓言重申第6章 大黑旗第16章 尼布甲尼撒王將毀壞推羅(下)第98章 tarenta第3章 此消彼漲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2章 捐納錢箱第85章 博希蒙德的孤獨第11章 阿斯巴反逆第81章 敵意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7章 大區第37章 女嬰第52章 解圍第31章 被擄去的貴婦第17章 集火第61章 新徵討第20章 骯髒協議第51章 草甸鏖兵(下)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59章 霹靂手段第8章 作壁上觀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第5章 慈愛之畫第64章 宣傳第14章 門禁第56章 截路伏擊第89章 孤兒院主保人第20章 骯髒協議第29章 哈希什樹脂第9章 贏得死亡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20章 踏上征程第50章 新口令第91章 弗拉比尼亞克第19章 安娜的和議書第35章 比薩領事第30章 調停仲裁者(上)
第80章 策應第24章 蠶豆第24章 海盜來襲第91章 博希蒙德再起(上)第7章 掌控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95章 密文第6章 北堡第56章 渺茫第96章 監聽第53章 安塞姆就任第68章 焚風第77章 akin第92章 熊襲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29章 “皇帝的棋”第18章 政體革新第54章 宏第81章 臨陣撤兵第12章 困殺第6章 煙火槍第16章 航程第27章 危機第44章“教宗使者”第70章 伊科尼烏姆第31章 潛蹤第102章 敗露第54章 留在都拉佐的人第22章 麻竹箭第71章 四日的進軍第51章 魯本出軍第62章 孤懸第6章 雄獅之冠(上)第49章 KUR第13章 修羅場第104章 無蹤之矛第87章 澤菲利姆之戰(下)第24章 第九杯酒第32章 東谷之戰(上)第25章 老饕斯達烏拉喬斯第75章 和安娜的規劃第13章 屹立不倒第104章 五月十八(中)第62章 金手的策略第38章 “實地”操練第10章 君士坦絲第10章 雄獅之旗第5章 苣苔山(上)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10章 衛教保皇第53章 首當其衝第39章 博希蒙德的猶豫第79章 回返第79章 去國第7章 大區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第56章 大石戰術第25章 老饕斯達烏拉喬斯第45章 烏賊戰術第1章 子城第18章 溫水第10章 誓言重申第6章 大黑旗第16章 尼布甲尼撒王將毀壞推羅(下)第98章 tarenta第3章 此消彼漲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2章 捐納錢箱第85章 博希蒙德的孤獨第11章 阿斯巴反逆第81章 敵意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7章 大區第37章 女嬰第52章 解圍第31章 被擄去的貴婦第17章 集火第61章 新徵討第20章 骯髒協議第51章 草甸鏖兵(下)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59章 霹靂手段第8章 作壁上觀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第5章 慈愛之畫第64章 宣傳第14章 門禁第56章 截路伏擊第89章 孤兒院主保人第20章 骯髒協議第29章 哈希什樹脂第9章 贏得死亡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20章 踏上征程第50章 新口令第91章 弗拉比尼亞克第19章 安娜的和議書第35章 比薩領事第30章 調停仲裁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