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打道回府

手握着艾弗德勒信件的塞浦路斯總督心裡明白得很,雖然現在科穆寧皇帝在君士坦丁堡,嚷嚷着已經光復了帝國昔日的疆土,重建了卓越的政權和武裝,陸軍如何不好說,皇帝的海軍力量卻是孱弱的可憐,能保持對馬爾馬拉海兩端海峽的控制就算不錯的了,而法蒂瑪呢?雖然勢力比起一百年前是大爲衰減了,但它的艦隊依舊是這片海域最強大的存在。

“就連你們希臘皇帝下面的大公爵,主管塞琉西亞的高文閣下,也通過阿馬爾菲商會和一位來自海外的神秘商賈的斡旋下,和我們一併達成了協議。如果閣下拒絕我們的要求,那麼偉大的哈里發會就此表示莫大的遺憾,並給閣下準備了這個瓦罐。”說完,傲慢的阿爾.魯米將手垂下,他身邊的隨員立刻在石板上擺出了個粗樸的罐子,阿普索瑪特斯伸頭看去,罐口裡面裝滿了清澈的海水。

“這瓦罐?”

“以前我們的艦隊在遠征時,功成後便會在這瓦罐中的水裡,捕來條被征服地的魚,交給哈里發冕下,表示祝賀。今天我所攜帶的瓦罐比較大些,可能不但能裝入魚,也能裝入人的雙手和腦袋。”阿爾.魯米如此赤裸裸的侮辱和恫嚇,讓總督大人身邊的各位伯爵指揮官和旗官們都義憤填膺,但阿普索瑪特斯卻賠上了謹慎的笑臉,他的心理活動無外乎是這樣的,“當今的黎凡特、埃及和安納托利亞環繞着海洋組成的世界,和平貿易纔是主流。我不可以爲了帝國皇帝,同時得罪兩個最重要的金錢夥伴,塞琉西亞和埃及,我需要前者的糧食和藥品,也需要後者的奢侈品,要是我同時對這兩位開戰,皇帝怎麼可能支援我?就憑科穆寧那些可憐的艦船,怕是連克里特周邊的控制都確保不住。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皇帝覺得事態不行,就以‘朝聖者的名義主君和西方盟友’的身份,把我徹底犧牲拋棄掉不聞不問,對君士坦丁堡忠誠的下場,往往就是這樣。”

想想這些,拉普索瑪特斯心都覺得寒了,不住地微微搖頭,下定決心要答應魯米司令官的所有要求,但臉面還是要的,於是也拿起了君士坦丁堡的皇帝當了“遮住貨物的涼棚”,“我國的皇帝陛下,是所有朝聖者領主發誓效忠的主人,而我身爲陛下在此省區的總督,自然也要和陛下的導向完全保持一致。而貴國的信士長官既然願意和朝聖者攜手,共同和邪惡的突厥人作戰,那麼也自然成爲帝國盟友,我先簽署兩方的軍事協議,而後呈交份副本,用船送到皇都裡給陛下閱覽過目。”

魯米表示“送給皇帝過目”這種事,大約要等兩三個月後了,所以不用焦急,“首先,閣下願意開放拉塔基亞港,供我方艦隊停泊使用就行了。”

“這個並無問題,都是要爲朝聖者盟友們運輸物資的。”在藍天、陽光和白雲下,拉普索瑪特斯很爽快地簽署了條約。

一日後,龐大的法蒂瑪艦隊就浩浩蕩蕩地駛入了安條克南邊的拉塔基亞,當地戍守的塞浦路斯人並沒有做出任何抵禦的行動:接着,本來被泰提修斯囚禁在塔樓地牢裡的海盜溫莫哈,也作爲“三方結盟”的誠意象徵,和他的海盜部衆被無罪釋放出來,暫時加入了法蒂瑪的艦隊和軍團。

而後,下船的埃及法蒂瑪軍隊,以整個王國最精銳的“艾弗德勒連隊”和“蘇達尼葉連隊”爲先陣,這兩支精兵一支是以大維齊爾的名字命名,一支是以士兵的籍貫地命名,全員披着潔白的戰袍,內裡是精良的鎧甲,手持各種輕型而猛烈的武器,列着威風的隊伍,揚着金棕櫚的旗標,口呼着先知之女的名諱,逼近了杜卡克軍隊的側後位置。

當時,杜卡克王公的前鋒,已經準備經由的黎波里最北端山坡的埃爾蓋城堡,進入安條克了,得到了如此緊急的情報後,便急忙責令全軍停下腳步,齊齊朝着西部方向加強守禦,而後年輕的杜卡克找來了最信任的太傅突格什蒙德,詢問對方的看法。

毫無例外,突格什蒙德的見解和裡德萬的維齊爾完全一致,他勸說王公“撤回大馬士革城,憑靠着內陸和山區和荒漠,和朝聖者領主保持和平友好的關係,他們不來我們也不去,沒必要去爲死掉的亞吉陪葬,對方不過是個僭越自立的奴隸而已(突格什蒙德本人也是個宮廷奴隸),只有科布哈這樣軍卒出身的傢伙,纔會心甘情願爲同樣階層的人,犧牲領民的利益福祉。”

對自己太傅言聽計從的杜卡克,也頷首道,“確實,若是我們現在以傾國之力,去攻擊安條克城裡的朝聖者的話,便等於得罪了各方勢力。特別是法蒂瑪,他們不但能使用艦隊來威脅我們的側翼,還可以派遣陸軍越過西阿拉比亞的沙漠,襲擊我們的後方。”

“王公殿下,實在是英明。另外,要趁機和法蒂瑪哈里發簽署互不侵犯的和約,只要避免戰爭,養精蓄銳數年,王公您必然能問鼎蘇丹的權力寶座。”突格什蒙德很興奮地恭維說。

隨後,雙方各自派出了十五名隨員,以安條克城裡派出的修士海策勒爲中介,經過短暫交涉後,迅速達成了和約——接着,杜卡克說“我軍已經自大馬士革出擊多日,有力地牽制了朝聖者的軍隊,打亂了他們的步伐和部署,現在我們對科布哈的義務已然完成,可以凱旋大馬士革了!”

而後,所有的大馬士革的軍隊高舉長矛和戰旗,山呼萬歲後,轉隊離去,就算是打道回府了......

而後,魯米用自己非常熟悉的母語希臘文,寫了個便條貼在了信件上,讓快馬一路疾馳,將其送到了安條克城中的中樞聖彼得教堂裡。

當阿德馬爾拆開信件後,內容是這樣的,“無與倫比的哈里發,先知的嫡系後裔,問候永生上帝和他的戰士們。突厥民族對於你我來說都是莫大的禍害,他們侵佔了屬於我們的領地,所以我願意退還聖城和錫安山給你們,而你們則要協助我驅逐突厥人的勢力,雙方及羅馬尼亞的皇帝間締結牢固的盟約,互相承認對方的信仰,直到世界的盡頭爲止。”

第55章 裁決的理由第75章 王子的魄力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65章 雄獅之堡第63章 常勝大陣第59章 鐵血丹心郭統制第38章 機動第49章 耶律大石第38章 寡婦的道別第56章 皇帝的羅網第56章 犁刃第25章 人形閘室第72章 宮庭血戰第73章 蘇丹之箭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32章 女將軍第84章 卡爾基斯第53章 閃電裡的手第75章 學院第34章 刺客末路(中)第57章 逼宮第11章 死令第86章 澤菲利姆之戰(中)第93章 迪姆.胡瑟欣第25章 魯莽的羅伯特第16章 彈劾輿論戰第13章 綠瓶子第19章 巖洞第83章 再生第63章 常勝大陣第92章 劇烈動搖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59章 方策第109章 肉還是放在餐盤裡端上來比較好第80章 策應第52章 下水第50章 父子的愛第3章 魯本王子第4章 凜冬第45章 夜風暗鬥第27章 新幣第99章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三)第52章 蠻騎渡河第26章 啓程命令第40章 點閱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6章 女王的秘密第85章 聖職長上第7章 返身奮戰第96章 驅趕第66章 驅虎吞狼第5章 舞步裡的試探第31章 安娜.科穆寧第36章 帆和澎湃的航程第45章 烏賊戰術第11章 諾曼金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80章 畫營自守第68章 大風雨第54章 舟橋第37章 立足第70章 坍塌第98章 推翻許諾第76章 從馬直第28章 熟絲薔薇第17章 血雨血谷第92章 劇烈動搖第18章 君侯之死第71章 錦冊第37章 Logothete第24章 死神輕吻第20章 吉婭昆塔第131章 臨時小徑第12章 去向第12章 困殺第79章 襲擊水門(上)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114章 海倫娜第28章 熟絲薔薇第33章 伯爾納第59章 鐵血丹心郭統制第20章 吉婭昆塔第10章 潛入第40章 倨傲的接待第56章 犁刃第95章 城戰第33章 聖西里爾.突擊!第75章 新商路第45章 新尼西亞第22章 神學家們第99章 科索斯的航程第89章 迎賓者第81章 奧森的離去第25章 三個人的陣勢第82章 公主的態度第8章 稅吏菲奧比斯第20章 骯髒協議第59章 達拉賽娜第50章 發往錫諾普的信
第55章 裁決的理由第75章 王子的魄力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65章 雄獅之堡第63章 常勝大陣第59章 鐵血丹心郭統制第38章 機動第49章 耶律大石第38章 寡婦的道別第56章 皇帝的羅網第56章 犁刃第25章 人形閘室第72章 宮庭血戰第73章 蘇丹之箭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32章 女將軍第84章 卡爾基斯第53章 閃電裡的手第75章 學院第34章 刺客末路(中)第57章 逼宮第11章 死令第86章 澤菲利姆之戰(中)第93章 迪姆.胡瑟欣第25章 魯莽的羅伯特第16章 彈劾輿論戰第13章 綠瓶子第19章 巖洞第83章 再生第63章 常勝大陣第92章 劇烈動搖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59章 方策第109章 肉還是放在餐盤裡端上來比較好第80章 策應第52章 下水第50章 父子的愛第3章 魯本王子第4章 凜冬第45章 夜風暗鬥第27章 新幣第99章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三)第52章 蠻騎渡河第26章 啓程命令第40章 點閱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6章 女王的秘密第85章 聖職長上第7章 返身奮戰第96章 驅趕第66章 驅虎吞狼第5章 舞步裡的試探第31章 安娜.科穆寧第36章 帆和澎湃的航程第45章 烏賊戰術第11章 諾曼金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80章 畫營自守第68章 大風雨第54章 舟橋第37章 立足第70章 坍塌第98章 推翻許諾第76章 從馬直第28章 熟絲薔薇第17章 血雨血谷第92章 劇烈動搖第18章 君侯之死第71章 錦冊第37章 Logothete第24章 死神輕吻第20章 吉婭昆塔第131章 臨時小徑第12章 去向第12章 困殺第79章 襲擊水門(上)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114章 海倫娜第28章 熟絲薔薇第33章 伯爾納第59章 鐵血丹心郭統制第20章 吉婭昆塔第10章 潛入第40章 倨傲的接待第56章 犁刃第95章 城戰第33章 聖西里爾.突擊!第75章 新商路第45章 新尼西亞第22章 神學家們第99章 科索斯的航程第89章 迎賓者第81章 奧森的離去第25章 三個人的陣勢第82章 公主的態度第8章 稅吏菲奧比斯第20章 骯髒協議第59章 達拉賽娜第50章 發往錫諾普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