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血債

始年八月十五,此時正是朱駿穿越後的第五個中秋佳)遠在日本的朱駿還特意讓海商提早運來了一批月餅分給水師的將士,只是此次過節只在驚濤駭浪的大海,東洋水師早在三天前就已載滿了五萬日軍和五百中山軍啓程,隨行的還有德川綱吉以及中山王尚質,名副其實的東亞聯合。

東洋艦隊抵達仁川,與南洋水師會合,此時的仁川可謂是大軍雲集,四萬的大明兩洋艦隊,以及五萬日軍,總共十萬人,而朝鮮軍並沒有對仁川的明軍起攻擊,而是緊縮戰線,將所有的京畿以及趕到漢京勤王的各道兵馬布防於漢京四周,顯然他們意識到了明軍的厲害,寧願被動挨打也不願出擊了。

朱駿登上仁川口岸,心裡豪氣萬千,想不到四百年後的那場在今日重演,只是雙方的陣營移轉了而已。

“皇上,末將迎駕來遲,還望皇上恕罪!”劉二站在碼頭上,見着主艦的舢板搭上了碼頭,朱駿沿着舢板登岸,連忙單膝跪下,雙手作恭行起軍禮。

朱駿穿着金色服,頭戴通天冠,腰間還懸着一柄三尺寶劍,走在最先,身後是笑呵呵的的牀綱吉和中山王尚質,劉國軒由於要指揮艦隊停泊,因此還停在船上。

“快起來吧,劉國公,朕是不愛這些虛禮的。”朱駿笑呵呵的故意把國公兩個字拉的老長,伸出一雙手去扶劉二。

劉二聽到國公二字,又想起自己下越島的封地,喜笑顏開,連忙起來道:“皇上鑾駕來了仁川,這仗就好打了,朝鮮人聽到天朝皇帝興師問罪,定然晃晃如喪家之犬了。”

朱駿聞言一笑:“你這個馬屁實在粗劣,平時多去,朕送給你的都讀了嗎?”

劉二連忙道:“讀了的,讀了的。”朱駿突然側過頭看到了劉二身後的一個朝鮮裝扮的中年,問:“劉國公,這人是誰?”

劉二道:“末將差點忘了,此人便是朝鮮國的水師統御使,世襲大院君李顯,如今他已棄暗投明,願爲皇上效犬馬之勞。”

李顯也從劉二的後背站了出來,幾天的功夫,在戰敗和得知全家遭難的雙重打擊下,他已顯得蒼老了不少:“皇帝陛下在上,下臣有禮。”

朱駿點了點頭。回顧德川綱吉問:“大院君是什麼爵位?”

日本與朝鮮恩怨積蓄千年。自然對朝鮮知之甚多。德川綱吉在朱駿身邊可謂是一個朝鮮通了。德川綱吉道:“相當於我日本國地大名。只是朝鮮國只有宗室纔能有藩地。”

朱駿點點頭。看來這李顯在朝鮮地身份還不低。簡直就是天生做傀儡地材料。

劉二見皇上對李顯有興趣。於是一邊準備好車輦。一邊擁簇着朱駿講起李顯地身世。最後講到李顯全家被朝鮮王斬殺時。朱駿看到沉默地李顯眼眸中透出濃重地殺意。朱駿也是一陣唏噓。忠心耿耿地給君王賣命。想不到落到這樣地下場。這種事在中國歷史中生地也不是少數。實在可怕地很。

“李愛卿放心。朕定然會給你一個手刃仇人地機會。節哀吧。”朱駿撫慰了一句。接着登上馬車。在一行藩王將佐護衛地擁簇下入城而去。

明軍在一日地修整之後。終於展開了攻勢。由日本武士兵衛組成地先頭部隊迅地對漢京地防線展開了攻擊。不管在任何時期。朝鮮與日本地戰爭都處於劣勢。原因無它。只因爲日本人作戰勇猛。只要上了戰場。講究地是不死不休。而朝鮮人顯然沒有這樣地覺悟。在日本人前仆後繼地瘋狂攻勢面前開始潰退。兩天地功夫。漢京防線便出現了一道口子。緊隨其後地明軍與日軍迅地擴大戰果。不斷地逼迫朝鮮軍收縮防線。終於。朝鮮人退無可退。在他們身後。就是他們地王都漢京。

決戰的時候到了,明軍,日軍,朝鮮漢京衛戍部隊,朝鮮義兵足足二十萬人在京畿道方圓百里的土地上展開了血戰,一夜之過後,護城河化爲了血池,城郭外的沃野屍骨累累,受傷而得不到救治的傷病躺在死屍之間哀嚎不斷,在明日聯軍的強橫攻勢下,散亂的朝鮮義軍根本不是對手,從退卻到潰逃,最後再被日軍瘋狂的追殺,血流百里不散。

德川綱吉的表現可謂是勇猛的很,嗜血的日本武士兵衛在鏖戰時還算規矩,當朝鮮義兵退卻時,日軍的陣型就亂了套,無數瘋狂吼叫的日本武士兵衛迅的衝出本陣,開始了不死不休的追殺,所表現出來的氣勢讓朝鮮義兵們更多的加入潰逃的行列。

一場會戰下來,城外勤王的五萬朝鮮義兵被殺的一乾二淨,日軍損失較大,足有九千人的死傷,一直中規中矩依靠連火銃列隊掃蕩的明軍傷亡最少,只有百來人的傷亡,最鬱悶的便是中山軍,尚質急於過一把統帥的癮,看到朝鮮義兵推套之後立即引着五百中山軍追擊,誰知被朝鮮義兵反咬了一口,死傷了近一半人,要不是日軍隨後殺來,恐怕尚質這條命也要交代在這裡。

德川綱吉很是興奮,雖然所部傷亡慘重,可是這場勝仗實在太值得了,日本人講究的是武運長存,誰符合武士道的標準就佩服誰,如今征服朝鮮第一役就打瞭如此大的勝仗,回國之後,就不必擔心有大名圖謀不軌了。

與之相反的是相隔不遠的漢京城,如今已亂成了一鍋粥,大王李棩嚇的一病不起,許多官員早已收拾好了細軟財務,隨時準備逃亡,倒是鳳林君李朝顯得鎮定了不少,如今明軍圍城,所要的不過是臣服而已,以達到利用朝鮮地勢威逼滿清遼東的目的,既然如此,這就好辦了。

李朝也是朝鮮宗室,論起來比起李顯更加近了一些,他是領議政,把握着王廷的朝政,就算是衛戍漢京的兵馬統御使也是他的同黨,他還有許多事可以做。

當天夜裡,李朝叫來幾個心腹商議了一夜,第二日,便進宮求

李棩,李棩如今重症在身,並不願見他,但如今形只能強打精神讓他進來。

李朝前腳剛進景福宮,一隊京畿的衛戍已將整個王宮圍了個水泄不通,宣稱是兵危戰險,王廷的守衛不能保護大王,因此在這裡保護。

“大王。”李朝進殿之後,對着臥榻上的李棩行禮,李棩並沒有感覺到危險,病泱泱的在宮人伺候下吃了湯藥,擦乾淨脣邊的藥渣:“鳳林君,城外的明軍如何了?滿人的援軍還沒有到嗎?”

“滿人恐怕不會來了,城外的明軍正在準備攻城。”李朝一五一十的回答。

李棩乾咳了幾句,顯得極爲痛苦,勉強在宮人的攙扶下靠在了牀頭,偏着身子道:“三十年前,我們做大明的藩臣,滿人來打我們,現如今,我們做滿人的藩臣,大明又來打我們,鳳林君,難道就沒有保存宗廟的辦法嗎?”

“有的!”李朝自信滿滿的說。

李棩道:“快說,是什麼辦法。”

李朝冷冷一笑,盯着李棩的睡榻道:“明軍所求,只不過是朝鮮的戰略地理和天朝上國的威嚴而已,只要朝鮮國向大明稱臣,再爲明軍進取遼東做好準備,想來大明皇帝就不會再怪責朝鮮國了。”

李棩精神顯得煥了不少,接着又疑慮道:“本王不理會明使,還抵擋了王師,大明皇帝會原諒本王嗎?”

李朝呵呵一笑,如沐春風的搖了搖頭:“不會,大王要想保全宗廟,恐怕就不能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了,臣倒有個好的建議。”

李朝開始慢慢的靠近牀榻,溫文儒雅的緩緩道:“大明皇帝所恨的並非是朝鮮國,更非是李姓宗室,而是大王您呢,大王若是願意獻上人頭,大明皇帝定然赦免朝鮮國的罪行,另擇賢良宗室繼承社稷,就如日本國一樣,大王是天皇,臣就勉強做一回德川綱吉吧。”言盡與此,李朝已經挪到了榻邊,從袖口抖落處一枚湛藍的匕直刺下去,只聽到一聲悶哼,李朝已收了匕,匕鋒處還滴着鮮血。

幾個在一旁伺候的宮娥大聲的尖叫起來,李朝惡狠狠的大喝:“叫什麼,要想活命就閉嘴。”

宮娥們縮到了牆角,捂着嘴驚恐的看着這個平日裡總是如沐春風的鳳林君,嗚嗚的低泣。幾個王宮的守衛進來,看了看牀榻上已死的大王,還有牀邊冷笑的李朝,一下子懵了起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大王歸天了,本君的兵馬就在宮外,本君獻上大王的人頭,整個漢京城都可以免受厄運,你們若是識相,就跟着本君吧,有賞賜的。”李朝收起匕,向前走了幾步,見幾個衛士仍然楞立着不動,朝着一名衛士道:“金大城,你能進宮還是本君替你舉薦的,難道你也不聽話嗎?”

那個叫金大城的侍衛定了定神,忙道:“大王重症歸天了,請鳳林君主事。”

拂曉,明軍開始乘着大霧準備攻城,兩百門火炮在漢京城下一字排開,準備衝鋒的日軍飽食了一頓,做好了準備。朱駿站在一座山丘上,用單筒望遠鏡觀望着漢京城,身後分別是尚質劉國軒劉二等人,這一次攻城主要動用的是日本的武士兵衛,因此德川綱吉在前方整隊。

山丘下是一隊旗家鮮明的侍衛,李顯站在山丘一側,眼睛直視着遠處隱隱約約的城郭,心底不知是愛是恨,大明皇帝赦免了他的罪行,並且保留了朝鮮水師的編制,唯一不同的是,這支水師改名爲北洋水師,五千名水手全部保留,南洋,東洋水師則各自抽調了十艘大型戰艦和幾十艘中小戰艦補充進來,他李顯也成爲了北洋水師的副總兵,總兵由一名東洋水師叫楊讓的副總兵升任,一番改組之後,北洋水師倒是頗有規模,總兵數有一萬五千人,二十艘大型戰艦,中小戰艦數以百計,除此之外,似乎還有一營新兵和船廠建造的大艦會補充進來,他李顯從原先的大院君搖身一變,成了大明的將領。

李顯顯然很滿意這樣的安排,至少他還有報仇雪恨的機會,他要以勝利的姿態進入景福宮,去踐踏那個血海深仇的大王,他曾經效忠於他,如今卻恨不得將他挫骨揚灰。

站在李顯身畔的就是新任的北洋水師總兵楊讓,楊讓與劉國軒一樣,都是金廈水師的舊部,投效大明之後先是成爲一支中性戰船的百戶船長,之後屢建奇功積功升任千戶艦長,掌管着一艘巨型戰艦,最後又成爲東洋水師的副總兵,如今一躍又成了北洋水師總兵,整個大明水師只有三個,他便佔了一個位置。朱駿看重楊讓的是他爲人謹慎,也習熟水戰,最重要的是楊讓的忠誠,當年攻取爪哇島時,荷蘭人在海岸的炮塔射出炮彈,是楊讓所率的戰船衝在最前,被火炮擊中,船身傾斜仍不脫離戰場,單隻這一點,朱駿就放心將北洋水師交在他的手上。

“炮營準備好了嗎?”山丘上的朱駿有些不耐煩了,北國的早晨天氣冷的可怕,雖然是秋天,也讓穿了裘袍的朱駿瑟瑟作冷。

“末將是否去催促一下?”劉國軒故意站在朱駿的左,冷風向北吹來,正好爲皇上擋風,這山丘上的風着實冷的緊,劉國軒感覺耳朵凍的不聽使喚了,偏偏他穿的是一身皮甲,風沿着縫隙灌進去讓整個身子都是冷冰冰的。

“不必了,這麼冷的天,炮營的將士校準起來也會慢一些,劉愛卿,你的臉怎麼了?”朱駿側過頭去,看到劉國軒的一張臉十分僵硬,通紅通紅的。隨即朱駿醒悟過來,現在吹的是北風,劉國軒故意站在他的左邊也就是正南方向,風全部往他身上灌了,朱駿不由得有些感動:“劉愛卿回營歇息吧,今日攻城主要是日軍和炮營的事,不需你站着吃風督陣。”

劉國軒固執的搖了搖頭,岔開話題道:“皇上,日軍殘暴兇狠,戰場之上總以

樂事,嘗以屠戮朝鮮村莊取頭冒功,皇上何必要用他TT,一旦城破,恐怕漢京城的良民也要遭殃。”

朱駿搖頭不語,這一次裹挾日軍出征就不止是軍事問題了,更多是政治方面的考量,一來日軍爲先鋒能夠避免明軍傷亡,好鋼用在刀刃上,明軍可是朱駿準備用在遼東戰場的,其次便是制衡問題,這一手是朱駿向英國人學的,既要保持優勢,那麼就不斷的挑撥各國之間的仇恨,日本與朝鮮原本就是世仇,這一次朱駿讓日本在朝鮮玩個痛快,最好玩到兩國永遠沒有修好的可能,只有這樣,兩國爲了壓制對方,就必須更加依靠大明,否則一旦大明選擇支持誰,絕對是另外一國的滅頂之災,當年英國人玩的大國外交基本上就是這樣,只不過後來玩過火了一些,養出了一個德國出來而已,不過大明倒不擔心有這個問題,只要大明一直保持穩定和開放政策,這兩個小國如何蹦達也不怕跳出手掌心。

“劉愛卿,有些事朕不能挑明瞭說,以後或許你會明白的。”

這時,一個小校過來通報:“皇上,炮營已填裝好了火藥,校準完畢,請皇上令下。”

朱駿打起精神:“讓德川綱吉做好準備,炮營開火!”

“遵命!”小校轉過身正要去傳令,這時,拿着望遠鏡探查城郭動向的哨兵大叫:“城門開了,有人走出來,報,皇上,漢京城的城門打開了。”

朱駿連忙拿起手上剛放下的單筒鏡對着眼瞭望起來,漢京城的城門果然洞開,隱隱約約還看到幾個人走了出來,還打了旗幟,難道朝鮮軍開城迎擊?朱駿搖搖頭,這實在過於荒誕,漢京的守軍絕對沒有這個膽量。

“派出探子近前去看看。”朱駿放下單筒鏡,朝着山丘下的傳令官奴了奴嘴。

片刻之後,一名騎士飛馬過來,在山丘下勒住馬,稟告道:“皇上,漢京城門洞開,朝鮮國鳳林君李朝出城請降,盡述朝鮮王罪惡,如今提逆頭人頭來見。”

朱駿抖了抖身上厚重的皮裘,笑道:“早知如此,朕何必要大清早站這吹風,來啊,將日軍撤下來,由明軍爲先導,入城!”

死了?李顯不由得呆了呆,新沉了下去,他原本還想報仇雪恨的,更何況殺死他仇敵的是另外一個仇人李朝。

明軍浩浩蕩蕩的進入漢京,門洞前是兩排以李朝爲的朝鮮乞降官員跪在道旁,朝鮮兵已放下了武器,在營中候命,城內的百姓倒是沒有太多的驚訝,在朝鮮民間,一直都是拿大明當作宗主國的,對於當年滿人入侵朝鮮時的仇恨十分強烈。

待明軍控制了全城,朱駿在一干人的擁簇下進入景福宮,以李朝爲的官員遞上了降,拜伏在昭德殿下乞罪。

朱駿一手將降丟在案上,這種官樣的文章之乎也一大堆,全是中國幾千年前玩剩下的東西,千篇一律根本不必細看就知道什麼套路。

接着便是李朝站出來,先是細數了大王的罪過,又自責爲虎作倀,隨後話鋒一轉,又說自己雖然被迫隨着大王做了一些壞事,可也是迫不得已,其實心裡還是滿懷了忠心的,希望大明皇帝明察秋毫,不要放過一個壞人,更不要冤枉了自己這個大好人。

李朝早就打了腹稿,因此說起來口若懸河,時不時還拭拭眼角的淚水,讓兩側的明將都忍不住動容,這個時候,一聲厲喝自殿側傳來:“李朝奸賊,當時難道不是你提議大王驅逐明使的嗎?王師來時,難道又不是你大言決戰,等待滿人援軍的?你這狗賊,攛掇大王殺我全家是不是你?”

站出來的正是李顯,仇人見面,可謂是分外眼紅,好在李顯還存了一絲冷靜,否則早就撲過去廝打了。

李朝看到李顯,不由得吃了一驚,殺光李顯全家之後,大王原本是派出了使接掌李顯水師的,誰知走到了半路,聽說李顯水師在趕往仁川的路上被大明水師全殲,因此李朝以爲李顯不是成爲了階下囚,就是葬身大海了,進城時也沒有注意到他,如今看到實在是嚇的不輕。

“皇帝陛下。”李朝罵完,已泣不成聲的拜倒在殿下:“李朝口蜜心腹,實在容不得啊,他先是攛掇大王與天朝對抗,又殺末將全家,如今見王師銳不可擋,又斬殺君王,意圖保全性命。請陛下替末將報仇雪恨。

就好似一場原本被李朝導演好的戲劇,如今卻突然冒出了一個程咬金,李朝一下子懵了,口裡吃吃的想要反駁,卻一時找不到可辨之詞。

朱駿左右顧盼,見殿內一下子沒了聲音,所有人都低着頭不說話,只有李顯還在跪地低泣,正要說話,不妨李朝卻道:“皇帝陛下,罪臣對大明的忠貞可昭日月,李顯栽贓於罪臣,罪臣無話可說,罪臣冒着身家性命替皇帝陛下誅除了逆王,喜迎陛下入城,想不的是,竟被人栽贓陷害,罪臣不敢自辯,請皇上處置。”

這句話就有點狗急跳牆的味道了,語氣中飽含了威脅之意,他是降臣,而且是立了功的降臣,若是新始帝降罪於他,那顯得不厚道了,將來還有誰願意投降?

朱駿原本還不來火的,李朝殺的是李顯全家,他最多抱着同情的態度處理此事,給李朝一個充軍配也就是了,可李朝的口氣倒讓他起了火,人品惡劣也就算了,居然還敢如此囂張,你降不降都不過是多浪費幾枚炮彈而已,居然還敢居功來了。

朱駿冷笑一聲,道:“你不自辯便是承認了,既然如此,朕也不和你客套,這樣吧,北洋水師副總兵李顯。”

李顯臉上一喜,破涕爲笑,忙道:“在。”

“他就交給你了,要殺要剮,隨你處置。”

“遵命。”

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54章 平等條約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186章 野外第537章 天下歸上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442章 漢使就是個大忽悠第13章 神機營第112章 勸降第384章 練兵第548章 新的蒙古第481章 新軍營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第412章 前線告急第140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141章 荷蘭遠征艦隊第413章 施琅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406章 流民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123章 講武堂第187章 血戰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503章 察哈爾第92章 一唱一和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228章 扞衛貿易自由第803章 英國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182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141章 荷蘭遠征艦隊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470章 報捷第102章 鏖戰第416章 私房錢第555章 懷柔個屁第102章 鏖戰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159章 炸營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273章 東印度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71章 納降第411章 宰的就是你個鄉巴佬土鱉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45章 貪官污吏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440章 競爭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546章 準噶爾汗國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204章 金龜婿第105章 女主閃亮登場第427章 靖海之策第121章 書生暴動(二)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寶庫(上)第28章 歃血爲盟第126章 你有陰謀我有詭計第105章 女主閃亮登場第67章 伏擊第236章 晉升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460章 蒸汽機第198章 老狐狸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124章 鄭氏敗亡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126章 你有陰謀我有詭計第154章 生意第797章 投降?第475章 欲擒故縱第520章 寧死荒徼無降也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123章 江西是個好地方第173章 馬拉火車第443章 草原殺伐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17章 圈套第58章 收養孤兒第241章 日本王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26章 好兄弟 不講義氣第10章 鍊鋼第173章 馬拉火車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
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54章 平等條約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186章 野外第537章 天下歸上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442章 漢使就是個大忽悠第13章 神機營第112章 勸降第384章 練兵第548章 新的蒙古第481章 新軍營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第412章 前線告急第140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141章 荷蘭遠征艦隊第413章 施琅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406章 流民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123章 講武堂第187章 血戰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503章 察哈爾第92章 一唱一和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228章 扞衛貿易自由第803章 英國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182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141章 荷蘭遠征艦隊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470章 報捷第102章 鏖戰第416章 私房錢第555章 懷柔個屁第102章 鏖戰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159章 炸營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273章 東印度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71章 納降第411章 宰的就是你個鄉巴佬土鱉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45章 貪官污吏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440章 競爭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546章 準噶爾汗國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204章 金龜婿第105章 女主閃亮登場第427章 靖海之策第121章 書生暴動(二)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寶庫(上)第28章 歃血爲盟第126章 你有陰謀我有詭計第105章 女主閃亮登場第67章 伏擊第236章 晉升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460章 蒸汽機第198章 老狐狸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124章 鄭氏敗亡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126章 你有陰謀我有詭計第154章 生意第797章 投降?第475章 欲擒故縱第520章 寧死荒徼無降也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123章 江西是個好地方第173章 馬拉火車第443章 草原殺伐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17章 圈套第58章 收養孤兒第241章 日本王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26章 好兄弟 不講義氣第10章 鍊鋼第173章 馬拉火車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