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漢口之戰

十年十一月初三,漢口雖然比不得北方寒冷,但此地凍,漢口城下出現了一支衣衫襤褸的大軍,若不是因爲他們手中拿着刀槍或是竹矛,城上的綠營們險些以爲這些不過是一支逃荒的難民,連綿的興山或許可以找到填肚的食物,但是三十萬人的棉布卻不是能輕易解決的,在這寒冬,甚至有人只穿着一件單薄的褂子,就着破舊的馬褲、一雙早已爛的不成摸樣的草鞋轉戰百里,抵達了這裡。

巡撫張振聲與總兵馬夢出不敢大意,立即出現在城口,張振聲用荷蘭洋人的單筒鏡瞄着的方向不是城下這支‘賊軍’,仍然是漢口的正南方,那條揣揣不息的江面。江面上騰起了薄薄的水霧,江水滔滔,不斷的沖刷着河牀。

“明軍到底搞什麼鬼?”張振聲百思不得其解,按照他的構思,此刻明軍應該突破江面前來接應纔是,難道這次行動與明軍沒有關聯?

“大人,你看。”馬夢出指了指城下,將張振聲的思緒拉了回來:“賊軍開始打算攻城了。”

張振聲一臉不屑的往城下看,果然看到一夥一夥的賊寇搬來了簡易的雲梯,甚至在單筒鏡內看到幾臺火炮被搬了出來,架在城下。

“就憑他們想攻?”張振聲的輕視並非毫無道理,漢口原本就是大鎮,城池高闊,再加上武昌淪陷之後朝廷更是下撥了款項修繕,所謂固若金湯算是擁有犀利火器的明軍他張振聲尚有堅守的把握何況這些依仗着雲梯、幾門土炮的匪寇:“讓人嚴密監視南岸動向,將京城製造局下撥的火炮也搬到城頭上來,命令弓箭手準備。”

張振聲與其他的巡撫不,曾經也算是漢軍旗中的一員悍將,入關之後隨多鐸追剿農民起義軍,鎮壓了江南各地的抗清鬥爭。順治三年隨孔有德進攻南明永曆政權,五年有德升任定南王,出征廣西。九年,被李定國圍困在桂林,兵敗自殺廷破格予以厚葬。孔有德的屍體被李定國焚骨揚灰,張振聲卻僥倖逃脫因張振聲是孔有德一系的將領,清廷破格提拔,這才撈到湖北巡撫之職,因此,這一次守城他越廚代庖倒沒有引得總兵馬夢出的反感。

馬夢出點了頭,按住刀柄去安排守城。

突然陣劇烈的爆炸突然響起,城牆都不由得顫動起來牆上的綠營不知生了什麼事,盡皆縮起了身子振聲臉色一黑,短暫的失色之後即探出女牆向城下張望,卻現城外的流寇並沒有異樣。

“,大人,城東槍械庫起火。”

聲回過頭去看。果然看到城東方向燃起了沖天大火。槍械庫不止是存放製造局運來地火銃、火炮。更存放着大批地火藥。一向禁衛森嚴。如今……張振聲心沉了下去。

隨。城內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街頭巷口處。許多白布裹。身披赤地人衝了出來。戒嚴地綠營兵先是被巨大地爆炸嚇地懵了。隨後又見到無數人竄了出來。還道是賊軍攻進了城。未及交戰。士氣已一瀉千里。倉皇鼠竄。

這個時候。馬夢出已急匆匆地回到城頭:“大人。不好了。城內有賊人潛伏作亂。”

張振聲早已明白了怎麼回事。一臉青灰地道:“快。抽調人去彈壓。附從逆黨地。一律格殺勿論。”

而在此刻。城下地李來亨已下達了攻城地命令。如流地義軍搬着各種粗糙地攻城器械喊殺着飛奔至城下。一時間氣勢如虹。城頭上地箭雨射下來。仍然阻擋不住。女牆後地弓箭手顯然被嚇壞了。城內城外都是喊殺聲。更不知道賊兵有多少。防地了前面卻放不開後面。拉開了弓弦自然是應付式地射出了事。心裡卻在擔憂着城中地家小。

“殺滿狗。”李來亨地聲音極其洪亮。中軍地戰鼓如雷地咚咚作響。由於城內有人接應。原本在山中躲了近十年地義軍們現在猶如見血地蒼蠅一般眸中噴出血紅地色澤:“殺。”

衣衫襤褸的義兵沒有盾牌可以躲避箭雨,沒有火炮可以轟擊城牆,沒有衝車撞擊城門,卻有一股令敵人生寒的熱血在不斷的燃燒,無數人倒下,更多的人踩着同伴的屍體涌上去,架起雲梯,不畏城牆上澆灌下來的桐油,猶如附在方糖上的螞蟻一般密密麻麻的向城頭攀爬。

而在城內,從四面八方竄出來的白巾披赤的香衆也漸漸佔據了上風,同時出來的還有許多繫着紅領巾的人馬,這些當地潛伏的錦衣衛番子根本不知道生了什麼事,先是聽到有夔東軍要攻城,隨後城內突然竄出一批抱着白巾的人開始斬殺街巷處的綠營兵,更令當地北鎮撫司百戶鬱悶的是,上頭根本沒有透露出一絲的風聲,也就是說,這些攻城的東軍根本就沒有與明軍聯繫,只是此刻形勢緊急,百戶容不得多想,只能儘可能的召集內應帶着武器走上了街頭。

“他孃的,先不管是哪路的人馬,殺滿狗要緊。”

於是街頭上一支系着紅巾的人高舞着武器涌上了街頭,他們與鍾三郎香會的香衆撞上,看到對方也都是追砍鼠竄一般的綠營兵的,因此並沒有引起衝突,大家各自爲戰,對陣前來彈壓的綠營。

由於裡應外合,城內的綠營兵們一時間被打了個手足無措,根本就沒有系統的指揮,很快,綠營兵便敗下陣來,許多人在隱蔽處脫下了號衣,拋去了武器,搖身一變,成了大大的良民,只等着戰鬥結束之後拿着瓜果出去慰勞王師,反正管他孃的是哪一路軍馬得勝,先保住命再說。

“大人不住了們逃吧。”城牆上,由於大批綠營兵被抽調到城內去彈壓民變,蜂擁而上的夔東軍已殺了上來,與衛戍的綠營兵短兵相接,亂戰成一團。張振聲與馬夢出被一隊親兵護着,尚可以保住安全無虞,但是馬夢出顯然已經看到敗局已定

腳勸着眼前神情恍惚的張振聲。

“不能退,朝廷有令,一省巡撫守土一方,不得擅離職守陣脫逃,滿門抄斬。”張振聲咬牙切齒的打定了主意一家子人都還在京城,若是逃了,那可就是連累了滿門。

“馬總兵,要走你走吧。”

張振聲的硬氣彷彿感染了馬夢出,馬夢出也是漢軍旗的舊將,拔出腰刀迴應:“大人不走也不走,要死一起死吧。”

這個時候牆上的綠營兵已被源源不斷蜂擁而上的夔東軍攻了下來,無數的人流向着城樓逼近甕城內也已擠滿了裹着白巾的香衆,打開了城門城外的夔東軍進來………………………………

漢口城又恢復日的平靜,只是街頭巷尾處的斑斑血跡提醒着戰事在這裡剛剛結束,在巡撫衙門,酒宴進入了,李來亨面色微醉,與楊起隆一起坐在上,餘下是夔東軍以及鍾三郎香衆的頭目依次坐下,眼前的酒菜並不豐盛,只是在座的所有人興致頗高,推杯把盞之間,喧囂聲響成了一片。

“諸位。

”楊起隆站了起來,壓了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過來,對於這個所謂的朱三太子,鍾三郎香會的領自然是忠心耿耿的,就連夔東軍的一些頭目也對他生出了一些好感,大家在興山蝸居了十年,如今若不是眼前這個人,如何能坐在韃子的衙門裡喝酒?

“咱們不是流,都是堂堂反清的義士,爲的是反清復明,漢口乃三江匯流之地,南依長江天險,北向關中千里沃野,因此,這漢口的根基不能丟,當務之急的便是攻略江北各個州縣,屆時兵鋒向北,一舉拿下甘陝。”

“好。”許多人跟着叫好,就李來亨隨聲附和起來,當年他跟着李自成打天下,只知四處攻略,卻從來沒想過經營根基,猶如一飄浮萍,縱是後來拿下了北京,最後還忍不住兵敗的下場,其中便有這麼一個原由。

起隆一冷,隨即向李來亨道:“李將軍,楊某想問一問,那些個永曆的番子該如何處置?”

起隆話音剛落,氣氛立即冷了下來,所謂永曆的番子,其實就是攻城時助戰的北鎮撫司潛伏在漢口的人馬,李來亨不由得警覺起來,道:“楊兄弟怎麼看?”

楊隆哈哈笑道:“留是不能留的,若是留着,難保不會給咱們暗中下絆子,也不能輕易放了,否則讓他們回到武昌之後難免會將許多事抖落出去,屆時永曆要取漢口易如反掌,咱們兄弟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豈不是給永曆做了嫁衣?不若殺之。”

“哼。”一個東軍頭目已拍起了桌子:“反清的都是兄弟,咱們攻城時他們也出力不少,楊兄弟這樣做難道要忘恩負義嗎?”

楊起隆臉色一陣尷尬,之所以要殺這些番子,其實早有打算,什麼後患都是假的,只是希望借李來亨的手把永曆的人殺了,讓李來亨與永曆從此真正反目而已,屆時李來亨就算是心裡搖擺不定,也得鐵了心跟着自己幹,畢竟他與永曆現在是勢同水火的,不把李來亨一起拉下水,他可不放心。

李來亨豈能不明白楊起隆的心思,這些年來東征西戰不但磨練了他的心志,也同樣鍛煉出了不少的心機,更何況他最大的心願是反清,對於這些提供幫助的番子自然也有一定的好感,更不會做出恩將仇報的事來:“李某以爲不可殺,如今我們佔了漢口,將來還要分兵光復江北,屆時定有韃子前來圍剿,若是殺了這些朋友,難保與江南的明軍反目,屆時若是惹惱了他們,北有韃子南下而擊,南有明軍渡江而上憑咱們手裡這些斤兩怕也無濟於事吧,還是好生的款待一番,再將他們送回江南吧。”

楊起隆見李來亨不上當,也只好訕訕的復坐回原位,心裡卻在思量着如何控制李來亨的事。這個時候,一名裹着白巾的鐘三郎頭目站了起來:“依兄弟看,咱們既然打下了漢口應該名正言順的打起旗號,分封爵位,否則有個什麼意思?”

東軍的頭目們不由得面面相覷,打起旗號封爵位自然是好的,只是在做的夔東軍將領其實早就有了爵位當年忠貞營入川與李定國協同作戰時,永曆便敕封李來亨做了臨國公,若是重新分封爵位,自然也就示着夔東軍一系與南明正式決裂了,這些還算不得什麼,更爲重要的是既然要打旗封爵,那麼在這之前自然還有一道程序然要做到名正言順,自然而然的要匆匆拉出一個皇帝出來登基纔是。沒有皇帝你封個屁爵?

鍾三郎香會頭目之所以提起這茬,表面上是讓兄弟們人人有官做其實不過是暗示楊起隆乃是崇禎皇帝的嫡親血脈,不若將他拉出來,登基爲帝,再行封爵而已。

在座的能混到現在,自然都不是白癡,這點小心眼若是不能看破,恐怕早給人大卸八塊了。

至於立楊起隆爲帝,夔東軍派系的人馬自然沒多大興趣。

李來亨輕輕咀了口酒,不動聲色的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吧,現下我們立足不穩,以後的事還難說的很,倉促設立官爵,恐怕要讓天下人笑話,還是以後再說吧,李某有些醉了,先去歇一歇。”

李來亨起身離座,對於楊起隆他並非沒有防備,說到底,雙方也不過是相互利用的關係而已,漢口剛剛攻陷,就迫不及待要好處,讓李來亨很是不喜,乾脆迴避。

楊起隆面色一陣尷尬,忍住心中的不快,繼續招呼道:“李將軍身體有佯,咱們繼續喝酒。”

楊起隆雖然熱絡招呼,但是明眼人都明白生了什麼,原先熱鬧的酒宴頗有些不歡而散的味道,一些頭領

告辭,敗興而出。

………………………………

康熙今晨的興致原本是極好的,清早便去新軍營走了一遭,看了看新軍的試煉,只覺得軍的戰力很是不同凡響,再加上前些日子孝莊太皇太后身子骨逐漸好了起來,可謂是雙喜臨門,只是,眼前的一份摺子卻最好的詮釋了樂極生悲的道理。

“張振聲呢?”康熙臉色蒼白,嘴脣顫抖的擠出一句話來:“朝廷下撥了三十萬兩銀子修繕漢口、漢陽兩鎮的防務,今年交付了數千支火鐃和百門火炮讓他們拱衛中部門戶,他們居然讓一夥流寇攻陷了城池,當真是天下奇聞啊,朕修繕防務的銀子難道是給人剋扣了?還是那些火器都給人私賣了?”

“皇上,根據憲報,張振聲與總兵馬夢出如今已以身殉國了。”索額圖小心翼翼的道,這個消息實在讓人始料不及,朝廷一向沒有放在眼皮子底下的一夥流寇竟佔領了一座最重要的要塞,而且陷落之快,實在令人聳人聽聞。

“死了也好。”康熙一臉冷漠的坐回鑾椅上:“給予他們家人一些撫卹吧,邸報裡也要表彰一番,不管怎麼說,現在能以身殉國的漢臣已經不多了。”

“皇上,現在該如善後?漢口乃是江北重要要塞,若是那一夥流寇與明軍合流,恐怕……”

“善後?”康熙託着下巴,儘量自己的心緒平靜下來,這些年來所遭受的打擊已經實在太多,他也漸漸的顯得更加沉穩了一些:“此事倒有些古怪,流寇竄至漢口,南岸的明軍竟沒有立即渡江接應,恐怕他們並非是一夥的,若是如此,事情倒好辦了一些。”

索額圖頜頭:“這倒是真的,根據荊州知府上來的摺子,明逆對北岸的行動都採取了漠視的態度,雖然加強了南岸江面的防務,但是並沒有渡江的舉動,漢口失陷之後,賊軍轉攻臨近的漢陽城,明逆仍然保持了緘默,由此可見,兩夥賊寇之間並沒有過多的關聯。”

康熙神色變得紅潤了些:“既然如此,那麼立即調新軍營南下,迅速剿滅流寇,不可貽誤。”

“。”索額圖打了個千,新軍營人數雖然只有三萬,卻裝備的全是最新式的荷蘭火銃和火炮,再加上康熙在這裡傾注了過多的心血,新軍的軍餉比之滿蒙騎兵還要高上不少,日夜訓練,其戰力自然不容小覷的。

“東方面如何了?那些倭人可有什麼異動。”康熙長出了口氣,轉而問道。

自倭人遷徙之後,數百萬的倭人抵達了遼東極北之地的三姓副都統區,那裡千里無一絲一毫的人煙,表面上看是大清的北部疆界,但是由於沒有人煙,根本就能有效的管理,而明人如今唆使近百萬倭人抵達那裡定居,並且設立了北庭都護府,一下子功夫,整個三姓都護府就等於落到了明人和倭人的手裡,現在整個遼東南有朝鮮軍在鴨綠江南岸設立關防,北有倭人威脅,雖說這些藩軍力並不怎麼樣,但也是一種極大的心理威脅,讓康熙一直放心不下。

“皇上放心,有康親王坐鎮,想來遼東是安全無虞的。”索額圖寬慰道。

康熙點了點頭,不由得嘆了口氣:“國事艱難,朕全靠你們這些個忠臣良將了,所謂打天下易,守天下卻是難上加難,朕開始還不明白,可是與現在的局勢印證,卻是至理名言。”

索額圖卻沒有這麼的感嘆,其實有一件事他沒有說出來,前些日子康親王傑書又函來要銀餉了,聲稱再沒有銀子和糧草,遼東幾十萬大軍都要捱餓,甚至有引兵變的危險,可是朝廷哪裡有糧餉給他們?自動江南淪陷之後,關內是什麼都缺,就連皇上的內駑都置辦不齊,長江一線的綠營也是催着要糧,京畿的還有十幾萬張口呢,再加上蒙古草原上準噶爾丹與漠南、漠北王公正在交戰,蒙古王公們拼命的請求朝廷派兵援救,康熙一直壓着,那些個王公們執意不肯,最後還是與朝廷計量着每年輸送一些糧餉器械過去援救。

如今新軍營南下平叛,恐怕這些糧秣也是少不得的,只是索額圖不敢說出來,至少也要延後幾日再說,否則皇上還不準氣成什麼樣呢。…………………………

幾百個北鎮撫司的番子登上了小舟,他們原本是潛伏在漢口的,如今卻因爲助戰而被灰溜溜的趕回武昌去,雖說沿路上幾個一臉羞愧的夔東軍頭目一直在解釋,但是番子們的臉色都不太好,待所有人登了船,只有漢口的百戶柳成仍然在岸上與幾個夔東軍頭目道別。

若是尋常時刻,柳成早就轉身走了,哪有道別的興致,只是想着從幾個頭目口裡探出一點風聲,因此才忍着不快,朝着那幾個頭目拱了拱手:“幾位兄弟,東軍與我大明一直休慼相關,說實在的,在下也從來未將你們當過外人,只是在下想問一問,臨國公爲何突然反目?在下素聞臨國公在夔東也是一條漢子,爲什麼又突然與我們切斷聯絡,擅自行動,又驅逐自家的兄弟?”

幾個頭目言語閃爍的不知該怎麼回答,倒是一個絡腮鬍子的魁梧漢子跺了跺腳:“柳兄弟,我們也不欺瞞你,這些全是那個楊起隆的主意,臨國公也不知是怎麼了?哎,反正你們早晚會知道的,不說了。”

幾個頭目匆匆拱了拱手,請柳成登船,柳成無奈,只好跳上船板,有人解了纜繩,十幾艘小舟向着東岸駛去。

第42章 錦衣衛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131章 東洋水師營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412章 李光地第48章 日進金斗第556章 殺第403章 博彩第796章 波蘭人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786章 虛驚。第25章 翻山越嶺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91章 罪己詔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802章 分裂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97章 回馬槍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74章 衆望所歸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102章 鏖戰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209章 形勢逆轉第420章 出征第489章 親征第172章 二愣子總督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8章 貓和老鼠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446章 民不可愚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387章 衆神之神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477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399章 遇刺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29章 獵象第572章 搶掠第230章 懷柔遠仁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458章 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第577章 攻佔羅斯托夫第201章 下馬威第27章 山地營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406章 流民第109章 接見國使第783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第402章 澳門第105章 女主閃亮登場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63章 討賊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86章 授勳第157章 戰端開啓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195章 敢死第193章 工商爲本第十久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92章 一唱一和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229章 征伐不臣第520章 寧死荒徼無降也第180章 撿便宜第800章 俘虜第35章 帝王之術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106章 孤家寡人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514章 坐地分贓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80章 陰謀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24章 克倫族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123章 講武堂第87章 變化第443章 草原殺伐第161章 決一死戰(一)第85章 大勝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799章 陰險計劃第14章 苦肉計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471章 求和
第42章 錦衣衛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131章 東洋水師營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412章 李光地第48章 日進金斗第556章 殺第403章 博彩第796章 波蘭人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786章 虛驚。第25章 翻山越嶺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91章 罪己詔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802章 分裂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97章 回馬槍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74章 衆望所歸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102章 鏖戰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209章 形勢逆轉第420章 出征第489章 親征第172章 二愣子總督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8章 貓和老鼠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446章 民不可愚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387章 衆神之神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477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399章 遇刺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29章 獵象第572章 搶掠第230章 懷柔遠仁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458章 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第577章 攻佔羅斯托夫第201章 下馬威第27章 山地營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406章 流民第109章 接見國使第783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第402章 澳門第105章 女主閃亮登場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63章 討賊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86章 授勳第157章 戰端開啓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195章 敢死第193章 工商爲本第十久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92章 一唱一和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229章 征伐不臣第520章 寧死荒徼無降也第180章 撿便宜第800章 俘虜第35章 帝王之術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106章 孤家寡人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514章 坐地分贓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80章 陰謀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24章 克倫族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123章 講武堂第87章 變化第443章 草原殺伐第161章 決一死戰(一)第85章 大勝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799章 陰險計劃第14章 苦肉計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471章 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