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五國來朝

在轅門說了片刻的話,朱駿在衆將的擁簇下進入緬北軍中軍大營,緬南、緬北軍將領分列兩旁,朱駿坐在帥坐之上頒佈了賞賜,接着又仔細詢問聆聽了緬北軍的軍務,直到傍晚才騎馬回營。

新始年七月一日,緬南軍拔營而回,一路上朱駿命人高奏凱歌,多樹旗幟,許多沿路城鎮、錯落的緬人聽聞明軍又是大勝,竟是憑空生出了不少自豪感,緬人一向偏居一隅,大規模的戰爭並不多見,就算偶爾與鄰國開戰,也是勝少敗多,今日見得這支常勝軍經過此地,更是覺得歡欣鼓舞,沿路贈送禮物,犒勞軍士的土司官員極多。

就這樣走走停停,直到半個月後纔回到海都,此時海都的北城城門剛剛落成,完全是條石結構,外面用一層水泥塗抹,之後又上了紅彤彤的染料,倒有了一派皇城的氣象。這個時候北城城門早已張燈結綵,爲了迎接凱旋而歸的戰士,大明內閣特地發動勞工將北城城門裝飾一新,兩座威風凜凜的大石獅各放置在城門兩旁,張燈結綵,甚是喜慶。

此次朱駿共繳獲了戰馬一千餘匹,是以當先到達城門的是穿着金鎧的朱駿騎着白馬,身後是千名騎着戰馬的戰士,朱駿策馬越過城門,過了門洞,只看到筆直的街道兩側早已聚攏了人,見到朱駿的人影驟然出現,呼啦啦的跪倒,山呼萬歲聲連綿不絕,大道的正中是沐天波與楊嗣德、阿倫爲首的一干漢緬官員跪成了一片,朱駿放慢馬速,威風凜凜的高喝道:“衆卿平身。”

官員百姓嘩啦啦的又站起身,推搡着將眼睛投在這名戰無不勝的年輕天子身上,沐天波率着百官上前恭賀道:“吾皇神武,乾坤獨斷,須臾之間便使暹羅、吳逆灰飛煙滅,吾等軍民上下盡皆歎服。”

朱駿頓馬揚鞭道:“此並非朕一人的功勞,都是將士用命的結果。”朱駿說到這裡。不由得心念一動,側頭回望身後的北門城樓,揮鞭指道:“從此以後此門改爲凱旋門,以此來紀念陣亡和凱旋而歸的戰士。”

朱駿效仿拿破崙地方法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提升士兵們的榮譽感,餉銀是不能讓士兵們用命的。誰也不會傻到爲了幾兩銀子去拿命去換,餉銀只能保證士兵不譁變而已。但是真正能夠驅使士兵拼命的,只有賞罰分明和不斷的在士兵中間建立榮譽感才能使得他們奮不顧身。

暹羅國地戰報也同時傳來,水師指揮使劉二率三千陸戰隊在暹羅南部海域登錄,雷霆萬鈞的攻佔了內陸百里的暹羅王都曼谷,並且鎖拿了暹羅王公四百餘口押往海都而來,而緬國五萬郡兵也紛紛涌入暹羅國境,攻城奪地,已佔領了暹羅大部領土。只是一個消息卻出乎了朱駿的意料之外。瀾滄國(今老撾)與柬埔寨王哲塔三世各種邊境發兵進入暹羅國境,佔領了暹羅好幾座臨靠他們邊境的郡縣,他們所打着的旗號是暹羅王不尊天朝。詆譭大明天朝皇帝陛下,瀾滄國與柬埔寨國世代爲大明藩國,君憂臣辱,是以發兵爲明軍助戰。

這是打劫,赤果果的打着大明皇帝的旗號侵吞領土。朱駿一眼就看穿了這兩個附屬國的意圖,明軍一路凱歌半年之內連續侵佔緬甸、暹羅兩大南洋強國之後,南洋原本想攀附滿清地小國所受的震動很大,再也沒有了脫離大明藩國地位的心思,這時他們見明軍長驅直入暹羅境內。正是大佔便宜地好時候,連忙調兵從戰,一來可以結好大明,向大明保證自己的忠誠,二來也可以趁機佔據暹羅國臨近的郡縣,想來大明皇帝也不會拉下面子索取回去。

朱駿翻開南洋地圖,看到瀾滄國與柬埔寨國所佔的領土並不算多,對於暹羅來說只不過冰山一角罷了,這才放下心。如今朱駿的實際佔據的領土面積已有近百萬平方公里,人丁三百萬,在南洋地圖上拇指大的郡縣對於他並算不得什麼,近來所吞併的領土實在太多,現如今該以收服人心和建設爲主,瀾滄國與柬埔寨表面上仍舊稱臣大明的態度於他有利。

新始二年七月初十,南洋各國使臣紛紛來到海都,被安置在禮部梳理地順化館裡,而朱駿也是心情大好。在正殿聽取幾位內閣大臣所傳來的折章。

“皇上。已有五國使臣到達海都。分別爲瀾滄國、柬埔寨國、安南國、尼泊爾國、蘇門答臘國。此外。西班牙所屬呂宋也派來了特使。希望能夠面見吾皇。獻上貢品恭祝吾皇聖安。”沐天波難得露出笑臉。雖然大明沒有復國。但是如今依舊回覆了當年天朝上國地聲勢讓他興奮不已。

朱駿坐在御案上鋪開南洋地圖。不斷地找尋着各國地位置。這五國基本上都與緬甸和暹羅地領土接壤。除了滿刺加王國(今馬來西亞。領土北與泰國接壤。南方一直延伸到馬六甲海峽。曾是馬六甲地統治者。)之外。該來地都已經來了。於是道:“滿刺加國爲何不遣使臣前來?”

楊嗣德捋須道:“滿刺加國三十年前便拋棄了我大明屬國地身份。據臣所知。他們地國土南端便是水師曾襲擊過地馬六甲海港。自被佛朗機人佔據之後。滿刺加攝於佛朗機人地威勢。便不再派使臣納貢了。”

朱駿對滿刺加非常感興趣。佯怒道:“該國不守臣道。朕早晚要興兵伐之。”雖說如此。但這也是以後地事。如今朱駿所要考慮地是如何消化暹羅地問題。因此便偏開這個話題道:“暹羅國地戶冊和國庫地賬簿還未送來了嗎?若是送到了要戶部立即登記造冊。送到朕這裡來御覽。”

“已送到了戶部。戶部地錢糧主事正在造冊。明日便可送達宮中。”沐天波兼管這戶部。是以錢糧之事一向由他來回答。他踟躕了片刻道:“皇上。暹羅國派駐官員之事應當提早。否則任由那些緬兵肆意妄爲。遲早要鬧出什麼亂子。微臣以爲。暹羅雖是蠻夷之地。但嚮往王化地鄉紳勳貴諸多。吏部該擇選德才兼備地官員迅速上任。以示安撫。”

朱駿沉眉道:“這也是一個法子。暹羅國讀書人也是不少。所學地也是我大明地儒家聖典。當讓一些大儒去收撫人心。朕還聽說暹羅國禮佛之人衆多。更有佛國之稱。這也是好事。自古儒家與佛家都是我大明國地立國之本。朕也該作出一些禮佛地樣子出來。讓暹羅百姓們看看。朕和他們都是自己人。也都是佛祖坐下地弟子。這一切都由禮部去安排。”

儒家與佛教向來都是統治者的法寶,儒家可以吸引上層讀書人的依附,而佛教可教導下層的人民忍受上層的統治,對於朱駿來說,這兩樣都是極有用處的寶貝。

“傳朕旨意,皇宮外的廣場上,可在忠烈祠的對面建立孔廟,一定要建的雄闊一些,定要讓英烈而死的戰士與孔聖人香火不斷。”

“皇上。”楊嗣德皺了皺眉,道:“孔聖人乃是至聖先師,將孔廟建在忠烈祠一旁,與死難的將士一同供奉似有不妥吧?英烈雖然爲國捐軀,但與至聖先師相比實在太過渺小,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還請皇上三思。”

朱駿知道這些書呆子爭起這種事來是不要命的,楊嗣德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也只好作出讓步道:“將士們熱血捐軀,也不能虧待了他們,但孔聖人乃是至聖先師,孔廟設在英烈祠的對面似乎真有些不妥,不若這樣,朕詔令工部將孔廟的規模建的更大一些,也算是朕對聖人的神往之意。”

楊嗣德還想再說,朱駿卻移開了話題道:“佛塔也是要建的,朕還打算在城外選一風水寶地建立一座佛塔,屆時請尼泊爾、暹羅、緬甸等尊佛的和尚信徒做一場法事,保佑我大明萬事昌榮,不知卿等意下如何?”

“臣附議!”三位內閣大臣對佛塔之事倒並沒有什麼意見。

朱駿呵呵一笑:“五日之後正是十五的好日子,朕要在這座殿裡召見各國使臣,並且羅列暹羅王罪狀,將他斬於英烈祠外,一來祭祀死難的將士,二來可威懾各國。好了,朕有些乏了,你們退下吧。”“臣等告退。”三個內閣大學士識趣的告辭而出。

朱駿仍然興致勃勃的望着御案上的南洋地圖,暹羅與緬甸的地名實在古怪的很,朱駿怎麼也記不清楚,因此,他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更好郡縣的想法,他時而點了點地圖的位置,又時而靠在鑾椅上閉門沉思,不知不覺中,竟沉睡了過去。

“皇上,皇上……”也不知過了多久,朱駿聽到耳畔有一聲溫柔的女聲在呼喚他,他吃力的睜開眼眸,卻看到御案一旁亭亭玉立的侍立着一名宮裝少女,足有十七、八歲的大小,不施粉黛而顏色如朝霞映雪,丹鉛其面、點染曲眉、丰神冶麗,她見朱駿擡眸看着她,似乎有些驚慌失措,忙低着頭不再叫喚。

朱駿這幾日操勞的有些過度,又剛剛從睡夢中醒來,頭腦不甚清醒,於是問道:“你是誰?爲何在這宮裡?”

(華麗麗的女主出場了。三十萬字,555.終於來了。)

第185章 詐敗第480章 漢口之戰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384章 練兵第797章 投降?第432章 打落了門牙往肚子裡咽第187章 血戰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797章 投降?第128章 會師第786章 虛驚。第80章 陰謀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437章 金陵埋金第78章 目標馬六甲第530章 不和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504章 遼東血戰第88章 反戰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85章 大勝第34章 逆水行舟第503章 察哈爾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172章 二愣子總督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162章 決一死戰(二)第5章 緬南第159章 炸營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20章 勃起第460章 蒸汽機第173章 馬拉火車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51章 海盜猖獗第84章 決戰第202章 可怕的念頭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467章 大兒子和小兒子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236章 晉升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541章 征途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125章 十萬軍民來投第201章 下馬威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122章 文藝復興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404章 科學院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101章 對陣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228章 扞衛貿易自由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83章 近在咫尺的危險第17章 圈套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41章 以人爲本第782章 澳大利亞新政第412章 李光地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480章 漢口之戰第55章 輿論殺人第101章 對陣第511章 捉到一個黃帶子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90章 爭國本(二)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75章 奉天監國第420章 出征第91章 罪己詔第510章 復仇之戰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550章 教兒子第166章 問政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90章 爭國本(二)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31章 亡國公主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
第185章 詐敗第480章 漢口之戰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384章 練兵第797章 投降?第432章 打落了門牙往肚子裡咽第187章 血戰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797章 投降?第128章 會師第786章 虛驚。第80章 陰謀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437章 金陵埋金第78章 目標馬六甲第530章 不和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504章 遼東血戰第88章 反戰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85章 大勝第34章 逆水行舟第503章 察哈爾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172章 二愣子總督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162章 決一死戰(二)第5章 緬南第159章 炸營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20章 勃起第460章 蒸汽機第173章 馬拉火車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51章 海盜猖獗第84章 決戰第202章 可怕的念頭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467章 大兒子和小兒子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236章 晉升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541章 征途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125章 十萬軍民來投第201章 下馬威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122章 文藝復興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404章 科學院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101章 對陣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228章 扞衛貿易自由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83章 近在咫尺的危險第17章 圈套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41章 以人爲本第782章 澳大利亞新政第412章 李光地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480章 漢口之戰第55章 輿論殺人第101章 對陣第511章 捉到一個黃帶子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90章 爭國本(二)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75章 奉天監國第420章 出征第91章 罪己詔第510章 復仇之戰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550章 教兒子第166章 問政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90章 爭國本(二)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31章 亡國公主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