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登門

第256章 登門

隔日,許氏令人送了帖子去馮府。

馮夫人沒料到許氏會親自來京城,看着帖子,皺起了眉頭。

長媳周氏不知就裡,笑着說道:“少君既然回京了,還是接回府中住下才是。”

這一年,馮文彥成親娶妻, 馮少蘭出嫁。一雙兒女都有了好姻緣,周氏心情愉悅,說起馮少君,語氣也很溫和,頗有伯母風範。

馮夫人冷颼颼地颳了周氏一眼,冷笑道:“你一片好心, 人家可未必領這個情。帖子你拿去瞧瞧吧!”

周氏無端吃掛落,有些尷尬,只得接了帖子,這一看,頓時一陣驚訝:“崔家老太太竟也來了?”

姚氏忙湊過來,一同看了帖子:“還真是。這把年歲了,不在平江府安心養老,跑到京城來做什麼。”

“還能做什麼。”馮夫人又是一聲冷笑:“肯定是怕我們馮家虧待了馮少君,這是特地給外孫女撐腰來了!”

周氏姚氏對視一眼,然後咳嗽一聲:“現在崔家投靠了太子殿下,成了皇商,今非昔比,我們倒也不必開罪崔家。”

“大嫂說的有理。那個崔元翰,去年春日來的時候,還是個沒功名的商戶子,現在都有六品官身了。”

姚氏的語氣裡滿是酸意。

虛職怎麼了?馮維四十多歲一把年紀了, 也沒個一官半職。崔元翰才十七歲, 就是六品官身了。

人比人, 真是氣死人。

姚氏心裡嘀咕着, 忍不住多嘴說了幾句:“也不知崔家到底做了什麼,得太子這般青睞。等崔家人登了門, 可得好好問上一問。說不定,我們也能走崔家的門路……”

“住嘴!”

馮夫人惱怒不已,狠狠瞪了姚氏一眼:“我們堂堂侍郎府,還要看一個商戶婦人的臉色不成!你想丟這個人,等我嚥氣了再去巴結崔家不遲!”

姚氏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心裡別提多晦氣了,不得不跪下請罪:“兒媳一時失言,請婆婆息怒。”

馮夫人一肚子邪火悶氣,哪裡能輕易“息怒”,重重哼了一聲。

周氏樂得看姚氏的熱鬧,過了一會兒,才張口爲姚氏求情。馮夫人有些不耐:“回自己的院子去,都在這兒,吵得我頭痛。”

倒黴的姚氏起身告退,和周氏一同出了正院。

姚氏憤憤不已,低聲對周氏說道:“大嫂,婆婆的脾氣真是愈發刻薄了。我剛纔說的話, 哪裡不對了?崔家人投了太子,現在正風光得意。這是馮家正經的姻親,我們沾些光怎麼了?”

周氏其實也頗爲意動。

馮文彥讀書平平,若能走一走太子門路,謀個東宮出身,可就再好不過了。

不過,周氏心眼多,當着姚氏的面絕口不提,反倒囑咐姚氏:“這些話,我們妯娌兩個私下說說也就罷了。當着婆婆的面,可別亂說。婆婆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

姚氏悻悻地住嘴。

……

兩日後,許氏領着崔元翰馮少君去了馮府。

馮侍郎叮囑過,不能怠慢了崔家人。馮夫人縱是百般不願,也不能不聽丈夫的,領着媳婦孫女迎出了內堂。

待見了許氏,馮夫人心裡壓了十幾年的憤怒又涌了上來。

當年,馮綸不肯做福親王的女婿,堅持娶崔寧過門

崔寧生得纖柔貌美,楚楚動人。馮夫人是一百個不順眼。後來崔寧早早病逝,馮夫人沒半點惋惜,反而有出了悶氣的暢快。

崔寧是許氏唯一的女兒,母女兩個容貌氣質肖似。許氏保養得又極好,看着不過四旬模樣,站在一處,比周氏姚氏還年輕貌美。

馮夫人頓時被比成了一根老黃瓜,心裡焉能痛快?

衆人進了內堂,分主客坐下。

許氏只做沒看見馮夫人皮笑肉不笑的嘴臉,親熱地笑道:“一轉眼,就是十幾年沒見了。親家母還是這般精神。”

馮夫人扯了扯嘴角:“這一聲親家母,我可不敢當啊!少君去年回京的時候,張口就叫伯祖母,臊得我老臉發紅。”

許氏笑着說道:“少君年少不懂事,親家母大人大量,別和孩子計較。”

“禮法歸禮法,她的親爹是從你的肚子裡生出來的,就是不叫祖母,她也是你嫡親的孫女。親家母哪有不疼她的道理。”

周氏心裡暗暗驚訝。

這個許氏,不愧是崔家掌家多年的主母。行事周全,說話滴水不漏。

這是既不認親祖母,又要親孫女該有的好處啊!

馮夫人被膈應得不輕,反覆想着馮侍郎說過的話,才忍下了惡言相向的衝動,淡淡應道:“說的是。我們做長輩的,豈會和小輩計較。等少君和沈祐的婚期定了,從馮府出嫁,我這個做祖母的,總得爲她備一份嫁妝。”

許氏舒展眉頭,笑着轉頭:“少君,還不快謝過你伯祖母。”

馮少君很是聽話,立刻起身行禮:“少君謝過伯祖母。”

呸!

這時候又是伯祖母了!

馮夫人擠出笑容:“快些起身。一家人,有些口角是常事。你是我嫡親的孫女,這是走到天邊也改不了的事實。”

最後這一句,是故意膈應許氏。

馮少君眉頭微微一動。

許氏最熟悉馮少君的脾氣,忙咳嗽一聲,以目光攔住馮少君。

算了,此時鬧騰,外祖母夾在中間難做人。

馮少君心中冷哼一聲,乖乖回了許氏身畔。

馮夫人難得佔了上風,心中快意,乘勝追擊:“少君既是回京,就回馮府住下吧!嫡親的祖父祖母都在,總住在外家總不是常理。”

這一回,許氏再眨眼示意,也攔不住了。

馮少君徐徐一笑,慢條斯理地說道:“我在崔家長大,早就住慣了。伯祖母這般看重‘常理’,也沒打發人去接我回馮府。可見,這‘常理’也是因人而異隨口說說罷了。”

馮夫人:“……”

馮夫人被噎得面色十分難看。

馮少君又繼續說道:“我就在崔宅裡住着。出嫁前三日了,再回馮府。”

馮夫人額上青筋一跳,再也忍不下去了,伸手用力一拍茶几:“荒唐!”

(本章完)

第145章 震怒第204章 暗鬥第349章 漢王(一)第190章 歸京第1章 重回第11章 沈祐第390章 歸來(二)第87章 命案(一)第125章 熱血第45章 投誠(二)第572章 番外之父子第277章 說服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22章 憤怒第221章 靠近第396章 夫妻第282章 風波(二)第384章 後續(一)第458章 浮動(二)第244章 立儲(三)第363章 後事(一)第560章 喪事(二)第471章 大勝(一)第79章 做主(二)第107章 退親?第308章 相聚(一)第274章 覲見第448章 惱怒第36章 餘波(二)第401章 禮單第490章 好轉第27章 賞花(一)第413章 舊案第349章 漢王(一)第174章 重逢(一)第599章 番外之歸京(五)第413章 舊案第49章 夫妻第211章 驚險第594章 番外之示好(四)第164章 陰謀第280章 洗三第441章 病重第307章 歸來(二)第257章 商議第302章 喪事第436章 親善第196章 牽掛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74章 三夢第332章 紛亂(二)第578章 番外之建功(二)第533章 做戲第268章 新婚(一)第5章 安頓第99章 憂心第108章 慈母第276章 立誓第384章 後續(一)第191章 決裂?第564章 燈枯第579章 番外之建功(三)第484章 太子(二)第290章 獻計第588章 番外之手足(六)第541章 喜事(二)第479章 憤怒(一)第30章 鬧劇(二)第189章 離別第64章 大比(二)第341章 重逢第560章 喪事(二)第374章 作亂(一)第422章 翻案(一)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145章 震怒第361章 隱秘第285章 離別第110章 姨母(二)第72章 恭賀(二)第310章 相聚(三)第301章 離世第85章 新宅第188章 衷腸(二)第97章 後宮第383章 噩耗(二)第423章 翻案(二)第186章 差事(二)第444章 請戰(二)第372章 驚馬(二)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404章 留京第466章 衝突(一)第444章 請戰(二)第157章 重逢(三)第481章 袒護(一)第475章 歸京(一)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43章 無恥第5章 安頓
第145章 震怒第204章 暗鬥第349章 漢王(一)第190章 歸京第1章 重回第11章 沈祐第390章 歸來(二)第87章 命案(一)第125章 熱血第45章 投誠(二)第572章 番外之父子第277章 說服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22章 憤怒第221章 靠近第396章 夫妻第282章 風波(二)第384章 後續(一)第458章 浮動(二)第244章 立儲(三)第363章 後事(一)第560章 喪事(二)第471章 大勝(一)第79章 做主(二)第107章 退親?第308章 相聚(一)第274章 覲見第448章 惱怒第36章 餘波(二)第401章 禮單第490章 好轉第27章 賞花(一)第413章 舊案第349章 漢王(一)第174章 重逢(一)第599章 番外之歸京(五)第413章 舊案第49章 夫妻第211章 驚險第594章 番外之示好(四)第164章 陰謀第280章 洗三第441章 病重第307章 歸來(二)第257章 商議第302章 喪事第436章 親善第196章 牽掛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74章 三夢第332章 紛亂(二)第578章 番外之建功(二)第533章 做戲第268章 新婚(一)第5章 安頓第99章 憂心第108章 慈母第276章 立誓第384章 後續(一)第191章 決裂?第564章 燈枯第579章 番外之建功(三)第484章 太子(二)第290章 獻計第588章 番外之手足(六)第541章 喜事(二)第479章 憤怒(一)第30章 鬧劇(二)第189章 離別第64章 大比(二)第341章 重逢第560章 喪事(二)第374章 作亂(一)第422章 翻案(一)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145章 震怒第361章 隱秘第285章 離別第110章 姨母(二)第72章 恭賀(二)第310章 相聚(三)第301章 離世第85章 新宅第188章 衷腸(二)第97章 後宮第383章 噩耗(二)第423章 翻案(二)第186章 差事(二)第444章 請戰(二)第372章 驚馬(二)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404章 留京第466章 衝突(一)第444章 請戰(二)第157章 重逢(三)第481章 袒護(一)第475章 歸京(一)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43章 無恥第5章 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