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喜事(二)

送進宮裡的信,比到沈府崔宅稍慢一步。

楊公公拿到信的時候,還沒拆開信細看,就已喜上眉梢。

馮少君去了邊關後,定期地傳信回京城。不過,那都是正經的差事回稟。以私人身份來信還是第一回哪!

可見這口悶氣,終於還是消了。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早。

楊公公看人極準,自然清楚自家義女是什麼脾氣,小心眼又愛記仇。現在怎麼忽然寬宏大度起來了?定然是有要事或喜事了。

此時慶安帝正召集衆臣議事,楊公公忙裡偷閒,去了平日休息之處,匆匆拆了信。

義父,見信如晤。

我們在邊城裡安頓下來,日子悠閒順心。義父不必掛念。每過半個月,別忘了私下請太醫診脈……

看到這兒,楊公公啞然失笑。

去年馮少君還在宮中當差的時候,時常催促他定期讓太醫診脈。身爲天子內侍總管,這點事不值一提。這也是馮少君的一片孝心,楊公公也就順了她的意。如今隔了這麼遠,馮少君都沒忘了在信中催一催。

可見心裡還是有義父的。

楊公公心情極好地看了下去。在看到馮少君輕描淡寫地說自己有喜的時候,楊公公喜形於色,哈哈一笑。

響亮的笑聲傳出來,倒讓在門外伺候的幾個小內侍嚇了一跳,彼此面面相覷。

自打馮公公領了差事出宮,幾個月沒曾露面。楊公公的脾氣愈發陰晴不定。已經很久沒這般開懷了。

楊公公將信反覆看了幾遍,然後將信仔細收好,滿面笑容地繼續去當差。

慶安帝忙裡偷閒,瞥了喜氣洋洋的楊公公一眼。

待正事結束,得了閒空,慶安帝隨口笑問:“朕瞧你今日格外高興,莫非是有什麼喜事不成?”

自沈祐走後,慶安帝也很久沒展顏了。

馮少君寫這封信來,主動向他這個義父示好,其中自然也有和天子稍稍緩和一二的意思。

楊公公湊上前幾步,低聲笑道:“奴才的義子三兒寫了信來,說在外當差順遂,讓奴才不要牽掛。還說,到明年就要添丁進口了。”

慶安帝眉頭一動,看了喜笑顏開的楊公公一眼。

原來是馮少君有喜了。

沈祐膝下只有一個兒子,確實有些單薄。趁着此時,再添個一子半女,確實是喜事。

慶安帝的眉頭,很快舒展開來,語氣中也多了一絲喜意:“這確實是一樁喜事。你給三兒寫一封回信,代朕厚賞。”

楊公公笑着應是。

慶安帝略一思忖,又道:“你去一趟內務府,傳朕口諭。邊軍要建新軍營,讓崔元翰去新軍做一個軍需官,負責材料採買和後勤。讓他立刻交接手中差事,五日之內啓程動身。”

從內務府撥人去邊軍,當然又是一樁不合規矩的事。不過,天子就是大齊朝的天,隨時可以改一改規矩。

就是這天氣寒冷,讓崔元翰一家幾口在這等時候動身是不是不太合適?

楊公公略一斟酌,委婉地進言:“皇上,現在已經是冬日,天寒地凍。是不是等春暖花開了,再讓崔大人動身?”

慶安帝淡淡道:“坐馬車裡,能冷到哪兒去。讓他早點動身,正好到邊城過年。”

楊公公不再多言,領命退了出去。

……

半個時辰後,崔元翰一臉驚愕地領了天子口諭。

慶安帝沒有薄待他,讓他官職又升了一級,且去邊軍負責建新軍營,也是一樁美差。最重要的是,他們一家幾口能名正言順地去邊城,和少君表妹相聚了。

這當然是喜事。

不過,來得實在有些突然。

楊公公笑着看向崔元翰:“崔大人,年紀輕輕就做了四品軍需官,日後前程不可限量啊!咱家先恭喜崔大人。”

馮少君對馮家人冷淡疏遠,崔家纔是她真正的孃家。這個崔元翰,和馮少君的親生兄長沒什麼兩樣。

這些年,馮少君立的赫赫功勞,有大半倒是都歸到了崔元翰的身上。

當然,崔元翰對馮少君也是情誼深厚。聽聞要去邊城,雖然驚訝,更多的是由衷的喜悅。

崔元翰舒展眉頭,拱手笑道:“多謝楊公公照拂。”

楊公公又笑道:“皇上令崔大人早日啓程,等到了邊城,也能兄妹團聚,一同過年。這樁喜事,可別透了口風,讓沈將軍沈夫人有個驚喜。”

……

崔元瀚動作乾脆利落,當天就交了差事,離開內務府。

回崔宅後,崔元瀚先和妻子宋氏說了此事。

宋氏笑道:“這幾個月,表妹他們走了,別說祖母,就是我也覺得少了什麼似的。現在這樣也好,我們也去邊城,一家人又能相聚了。”

聽到這等暖人心窩的話,崔元瀚感動又感激,伸手摟住妻子:“你隨我四處奔波,辛苦你了。”

宋氏輕笑一聲,將頭靠在崔元瀚的肩膀,柔聲低語道:“你是我夫婿良人,你去哪兒,我當然就在哪兒。再說了,我們在京城幾年,日子過得平安富貴。哪裡就是四處奔波了?”

她嫁給崔元瀚的時候,崔元瀚只是一個普通商戶公子。經商之人,一年四季在外奔波,扔下妻兒在外安個外宅納妾生子的,比比皆是。

崔元瀚帶着他們母子來京城,夫妻長相廝守,她已經心滿意足了。別說再去邊城,就是沒了官職回平江府,她也願意。

崔元瀚用力親了媳婦一口,惹得宋氏臉孔紅了一片。崔元瀚咧嘴一笑,這纔去見祖母許氏。

祖孫兩個一見面,各自都有好消息。

“祖母,皇上下口諭,令我去邊軍……”

“元瀚,少君來了信,她有喜了……”

祖孫同時脫口而出,待聽清對方說什麼,俱是大喜過望。

許氏欣然笑道:“我接了少君的信後,就盤算着早日去一趟邊城,等她生了孩子做完月子再回來。沒曾想,皇上竟令你去邊軍任職。這可真是太好了。”

崔元瀚笑容一斂,深深看了祖母一眼:“祖母,皇上對少君表妹似乎好得出奇。”

堂堂天子,會爲一個臣子考慮得這般仔細周全嗎?

第22章 憤怒第502章 面聖第15章 過往(二)第543章 成雙第43章 無恥第572章 番外之父子第436章 親善第159章 鷸蚌(一)第339章 升職第76章 閒言第181章 隱秘(一)第337章 餘波(三)第249章 功成第88章 命案(二)第518章 了結第467章 衝突(二)第288章 春風第623章 番外之姻緣(一)第588章 番外之手足(六)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596章 番外之歸京(二)第344章 麻煩(二)第385章 後續(二)第59章 落水第542章 秘密第36章 餘波(二)第182章 隱秘(二)第160章 鷸蚌(二)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第383章 噩耗(二)第92章 面聖(二)第372章 驚馬(二)第182章 隱秘(二)第389章 歸來(一)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414章 生子(一)第525章 遠行(三)第572章 番外之父子第602章 番外之心思(一)第285章 離別第76章 閒言第454章 戰事第548章 五年(一)第416章 洗三(一)第539章 升職第265章 三日第36章 餘波(二)第74章 三夢第94章 驚險(二)第541章 喜事(二)第416章 洗三(一)第528章 撐腰第90章 入宮(二)第488章 當差第562章 兄弟第254章 “歸京”第546章 喪信(一)第186章 差事(二)第203章 新年第413章 舊案第400章 姐妹第110章 姨母(二)第39章 隱秘(一)第546章 喪信(一)第633章 番外之沈好(一)第266章 出嫁第623章 番外之姻緣(一)第528章 撐腰第415章 生子(二)第529章 恣意第158章 離京第102章 送禮第457章 浮動(一)第129章 無顏第281章 風波(一)第546章 喪信(一)第243章 立儲(二)第32章 刁難第464章 急速第119章 故人第187章 衷腸(一)第10章 故人第631章 番外之親事(三)第279章 龍鳳第544章 歡聚第426章 愧疚第227章 動心(一)第91章 面聖(一)第349章 漢王(一)第36章 餘波(二)第251章 身退(二)第447章 兄妹第42章 祖孫(二)第277章 說服第414章 生子(一)第5章 安頓第172章 異樣第566章 完結第43章 無恥第402章 母女
第22章 憤怒第502章 面聖第15章 過往(二)第543章 成雙第43章 無恥第572章 番外之父子第436章 親善第159章 鷸蚌(一)第339章 升職第76章 閒言第181章 隱秘(一)第337章 餘波(三)第249章 功成第88章 命案(二)第518章 了結第467章 衝突(二)第288章 春風第623章 番外之姻緣(一)第588章 番外之手足(六)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596章 番外之歸京(二)第344章 麻煩(二)第385章 後續(二)第59章 落水第542章 秘密第36章 餘波(二)第182章 隱秘(二)第160章 鷸蚌(二)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第383章 噩耗(二)第92章 面聖(二)第372章 驚馬(二)第182章 隱秘(二)第389章 歸來(一)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414章 生子(一)第525章 遠行(三)第572章 番外之父子第602章 番外之心思(一)第285章 離別第76章 閒言第454章 戰事第548章 五年(一)第416章 洗三(一)第539章 升職第265章 三日第36章 餘波(二)第74章 三夢第94章 驚險(二)第541章 喜事(二)第416章 洗三(一)第528章 撐腰第90章 入宮(二)第488章 當差第562章 兄弟第254章 “歸京”第546章 喪信(一)第186章 差事(二)第203章 新年第413章 舊案第400章 姐妹第110章 姨母(二)第39章 隱秘(一)第546章 喪信(一)第633章 番外之沈好(一)第266章 出嫁第623章 番外之姻緣(一)第528章 撐腰第415章 生子(二)第529章 恣意第158章 離京第102章 送禮第457章 浮動(一)第129章 無顏第281章 風波(一)第546章 喪信(一)第243章 立儲(二)第32章 刁難第464章 急速第119章 故人第187章 衷腸(一)第10章 故人第631章 番外之親事(三)第279章 龍鳳第544章 歡聚第426章 愧疚第227章 動心(一)第91章 面聖(一)第349章 漢王(一)第36章 餘波(二)第251章 身退(二)第447章 兄妹第42章 祖孫(二)第277章 說服第414章 生子(一)第5章 安頓第172章 異樣第566章 完結第43章 無恥第402章 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