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歸來(二)

馮少君隨着楊公公進了殿內。

第一個投來的目光,是天子親衛統領沈祐的。

沈統領身負護衛天子安危的重任,每日隨行天子左右,對任何一個覲見天子的臣子或內侍都存着戒備提防之心,用省視的目光看人是常事。

不過,今日這兩道“省視”的目光,格外明亮,格外持久。

馮公公,好久不見了。

馮少君迅速擡眼,和沈祐的目光遙遙相觸一下,旋即分開。

“奴才馮三兒,見過皇上。”馮少君利落地跪下,磕了三個頭。

慶安帝目光一掠,心情之複雜就不必提了。他做燕王的時候,爲了招攏有用之人,不拘男女老少。諸如於二孃,雖是女子,臉上還頗了相,依舊深得重用。像於二娘這樣的女子,暗衛密探中不乏其人。

眼前的馮少君,卻又和她們都不同。

論能耐論手段論機變,她都是最頂尖最出衆的。偏偏她還是沈祐的媳婦……生了旭哥兒也不消停,不願安於內宅,再次以馮公公的面貌身份進了宮!

“免禮!”慶安帝壓下紛亂的心緒,給與了得力下屬應有的待遇:“起身說話。”

馮少君謝了天子恩典。趁着起身之際,迅速瞥了龍椅上的天子一眼。

慶安帝身着龍袍,氣度沉凝,不怒自威。那份威儀,很容易讓人忽略這是一張英俊的臉。

和她記憶中的天子一模一樣。

不,比前世的慶安帝,更多了一份霸氣。那是權掌天下帶來的從容鎮定。

慶安帝也在打量馮少君。不過,馮少君的易容術出神入化,看來看去,也還是一年前馮公公的模樣,沒什麼變化。

“三兒,你這一年差事當得不錯。”慶安帝說着彼此心知肚明的場面話:“現在既是回來了,還在朕身邊當差吧!”

馮少君恭聲領命:“奴才謹遵皇上口諭。皇上對奴才的厚愛,奴才銘記於心。日後,奴才一定盡心當差。”

慶安帝目光一掠,略一點頭,便開始宣召臣子進殿議事。

馮少君自動自發地站到了楊公公身側。

這一年,馮公公出宮當差,一直沒有露面。不是沒有內侍蠢蠢欲動,想爭搶馮公公留下的空位置。只可惜,不論送多重的禮,楊公公都沒個準話。

今日,馮公公回來了,立刻佔據了天子近身內侍的第二位置。一衆內侍既豔羨眼熱,又不得不服氣。

沈祐看着馮公公趾高氣昂春風得意的嘴臉,目中閃過笑意。

……

直至正午過後,馮少君才得了空閒,陪着楊公公一同坐下。內侍的午膳比起天子親衛來,還要稍好一些。同樣四菜一湯,兩葷兩素,頗爲精緻可口。

當值的時候不能飲酒。楊公公也從沒有飲酒的習慣。

馮少君殷勤地爲義父佈菜:“義父當差辛苦,多吃些。”

楊公公心情舒泰,呵呵一笑:“好了,三兒,你自己也吃吧!”

搶着伺候楊公公的內侍多的是。奈何楊公公從來都看不上眼,還是義子伺候着舒心。做義父的感覺美滋滋!

楊公公目光一掃,示意旁人都退出去。然後低聲笑問:“你的身子還好吧!”

馮少君抿脣一笑,低聲答道:“義父放心。我好得很。”

楊公公嗯一聲,一語雙關:“家裡都安排妥當了嗎?”

“一切穩妥。”隔牆有耳,哪怕這屋子裡只他們兩人,有些話是絕不能說的。楊公公問得含糊,馮少君答得也謹慎:“義父不用爲我操心。”

楊公公瞥她一眼:“咱傢俬下向皇上進言,你五日就出宮一回。宮門那邊,咱家也吩咐過金公公了。你只管出入,沒人敢刁難你。”

馮少君精神一振,心中大喜:“多謝義父!”

按着宮中規矩,天子親衛一旬可以出宮一晚,一個月休沐一日。內侍的規矩就更嚴苛了,一個月只休沐一日,能不能出宮,還得看守宮門的金公公肯不肯開宮門。

之前,馮少君就和天子親衛一個待遇,每十日可以出宮一晚。現在直接五日可以出宮一回了。如此一來,隔幾日就能回去看一看孩子了。

楊公公看着馮少君眼中的燦然歡喜,心裡也覺快慰。

這件事確實是他向天子進言。其實,這很不合規矩。不過,只要慶安帝點了頭,什麼規矩都可以改。

楊公公和馮少君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笑,很快轉移話題。

“義父,我一年沒進宮了。宮裡現在什麼樣子,義父和我說說吧!”馮少君殷勤地夾菜。

楊公公欣然接受義子的伺候孝敬,一邊吃一邊慢悠悠地說道:“皇上登基之後,迅速掌控了朝堂。秦王妃死了,被以庶人之禮安葬。漢王被關在宗人府。趙王沒有就藩,還在工部裡當差……”

這些大事,馮少君早已知道。

不過,親自聽楊公公說一回,感覺頗爲不同。一樁樁一件件,彷彿歷歷在目,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波濤洶涌暗藏殺機。

馮少君感受到了久違的熟悉的熱血涌動。

“宮中倒是還算太平。田淑太妃一直在翠微宮裡養病,其餘幾位太妃,也都在寢宮裡待着,很少出來走動。”

楊公公又說起了後宮:“皇上忙起政事來,就睡在太和殿。隔兩三日進後宮,都會宿在椒房殿。”

“對了,東宮裡的蔓兒姑娘,生了一位小郡主,乳名榕姐兒。”

馮少君低聲問道:“蔓兒姑娘一直沒有名分嗎?”

之前沒名沒分的,也就罷了。現在連小郡主都生了,總得給一個名分吧!

“太子妃娘娘親自向皇后娘娘張口,要封蔓兒姑娘爲太子良娣,皇后娘娘已經應允了。”楊公公的語氣中流露出太子妃的讚許:“太子妃娘娘實在是寬厚賢良。”

反正,後宮里人人都知道袁皇后是什麼脾氣。以後這宮裡還是得靠太子妃娘娘啊!

閒話一番後,楊公公忽地提起了前不久的曹氏一案:“曹家男丁全數被斬首,滿門流放,不得歸京。”

“皇上已經盡力了。”

第125章 熱血第196章 牽掛第467章 衝突(二)第204章 暗鬥第335章 餘波(一)第369章 進宮第205章 驚馬(一)第28章 賞花(二)第228章 動心(二)第499章 審問第250章 身退(一)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第35章 餘波(一)第595章 番外之歸京(一)第48章 燕王(二)第138章 驚變(二)第202章 提醒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285章 離別第185章 差事(一)第41章 祖孫(一)第388章 喜信第12章 舊案(一)第372章 驚馬(二)第457章 浮動(一)第561章 一見第386章 告假(一)第445章 歷練第312章 登門(一)第158章 離京第93章 驚險(一)第334章 嚴懲第281章 風波(一)第282章 風波(二)第476章 歸京(二)第120章 傳信第25章 閒氣第596章 番外之歸京(二)第425章 祖孫第496章 傳信(二)第28章 賞花(二)第164章 陰謀第78章 做主(一)第410章 臨盆(二)第483章 太子(一)第539章 升職第587章 番外之手足(五)第82章 紛亂第102章 送禮第472章 大勝(二)第258章 恨嫁第398章 統領(一)第1章 重回第401章 禮單第328章 收尾第212章 消息第315章 意外第472章 大勝(二)第70章 姑母第55章 母子(二)第516章 警告第458章 浮動(二)第526章 衝突(一)第478章 長假(二)第529章 恣意第54章 母子(一)第270章 婆媳第117章 仗勢(一)第182章 隱秘(二)第472章 大勝(二)第155章 重逢(一)第18章 出府(二)第243章 立儲(二)第348章 糊弄第479章 憤怒(一)第11章 沈祐第248章 書信第288章 春風第605章 番外之進宮(二)第4章 燙手第94章 驚險(二)第352章 兄弟(一)第101章 暖宅(二)第336章 餘波(二)第526章 衝突(一)第392章 廝守(二)第400章 姐妹第624章 番外之姻緣(二)第428章 百日(二)第155章 重逢(一)第343章 麻煩(一)第484章 太子(二)第460章 覲見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181章 隱秘(一)第494章 震驚第342章 改變第162章 疑心第421章 滿月(三)第237章 新婦
第125章 熱血第196章 牽掛第467章 衝突(二)第204章 暗鬥第335章 餘波(一)第369章 進宮第205章 驚馬(一)第28章 賞花(二)第228章 動心(二)第499章 審問第250章 身退(一)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第35章 餘波(一)第595章 番外之歸京(一)第48章 燕王(二)第138章 驚變(二)第202章 提醒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285章 離別第185章 差事(一)第41章 祖孫(一)第388章 喜信第12章 舊案(一)第372章 驚馬(二)第457章 浮動(一)第561章 一見第386章 告假(一)第445章 歷練第312章 登門(一)第158章 離京第93章 驚險(一)第334章 嚴懲第281章 風波(一)第282章 風波(二)第476章 歸京(二)第120章 傳信第25章 閒氣第596章 番外之歸京(二)第425章 祖孫第496章 傳信(二)第28章 賞花(二)第164章 陰謀第78章 做主(一)第410章 臨盆(二)第483章 太子(一)第539章 升職第587章 番外之手足(五)第82章 紛亂第102章 送禮第472章 大勝(二)第258章 恨嫁第398章 統領(一)第1章 重回第401章 禮單第328章 收尾第212章 消息第315章 意外第472章 大勝(二)第70章 姑母第55章 母子(二)第516章 警告第458章 浮動(二)第526章 衝突(一)第478章 長假(二)第529章 恣意第54章 母子(一)第270章 婆媳第117章 仗勢(一)第182章 隱秘(二)第472章 大勝(二)第155章 重逢(一)第18章 出府(二)第243章 立儲(二)第348章 糊弄第479章 憤怒(一)第11章 沈祐第248章 書信第288章 春風第605章 番外之進宮(二)第4章 燙手第94章 驚險(二)第352章 兄弟(一)第101章 暖宅(二)第336章 餘波(二)第526章 衝突(一)第392章 廝守(二)第400章 姐妹第624章 番外之姻緣(二)第428章 百日(二)第155章 重逢(一)第343章 麻煩(一)第484章 太子(二)第460章 覲見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181章 隱秘(一)第494章 震驚第342章 改變第162章 疑心第421章 滿月(三)第237章 新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