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歸來(一)

數日後,邊軍軍營外。

孟將軍領着一衆武將,耐心地等候。

數萬匹駿馬的馬蹄聲,猶如天雷,又似地動。地面不停顫動。大勝歸來的騎兵營,如一大片烏雲捲來。

當先的一匹駿馬,通體烏黑,沒一根雜毛,神駿至極。騎在駿馬上的青年武將,看不清面容,只見玄色的披風在疾馳中飄蕩,宛如一柄絕世利刃,散發出奪目的光芒和風采。

“不愧是威武將軍!”

孟將軍轉頭,對衆武將笑着讚道:“如此風采,令人神往。”

一旁的武將們,也對沈祐服氣得很,紛紛出言稱讚。

和彎彎繞繞滿肚子心眼的文官不同。身爲武將,誰領兵厲害,誰能打勝仗,就能令人拜服。

這五年裡,沈祐馭下嚴格治軍嚴明,有目共睹。而且,沈祐身先士卒領兵衝鋒的悍勇,也足以令人敬服。

也因此,屢屢立奇功的沈祐,早已成了邊軍裡冉冉升起的名將。更被譽爲大齊年輕武將中的領軍人物。

這和當日做天子親衛時的威威赫名又不同。

沈祐當年的名聲,是因護衛皇上得力,因天子器重而來。如今的威名,卻是沈祐靠着自己一仗一仗打出來的。這才真正令武將們心悅誠服。

這一次,沈祐領兵出關兩個多月,掃蕩了三個小部落一個大部落。除去一開始帶的軍糧,之後的補給全靠俘獲。大獲全勝不說,還俘虜了上萬匹戰馬和幾萬頭牛羊,另有數千俘虜。大大削弱了韃子的勢力。

韃子本就是以部落聚集生活,每到戰時,每個部落出兵,由大大小小的首領統領着,匯聚到韃子可汗賬下。

往日,邊軍靠着堅實的城牆,以防守爲主。如今,邊軍有了這支精銳的騎兵,就如利刃出鞘,可以不時出關。就像韃子“打草谷”一樣,邊軍也能大肆掃蕩掠奪,給韃子重擊。

這樣的勝仗,實在振奮軍心,也有切切實實的好處。

今日孟將軍這個邊軍主將,主動出來相迎。軍中大小武將,都一併來迎。

騎兵們在五里路外放慢了速度,待到了軍營一里外,已經徹底慢了下來。

沈祐騎着駿馬到軍營前,翻身下馬,拱手行禮:“大將軍親自來相迎,末將受寵若驚。”

孟將軍發出爽朗暢快的笑聲:“沈將軍在關外征戰,揚我大齊邊軍之威,我親自來迎算不得什麼。我已經寫了奏摺,替沈將軍請功了。你們一路奔波辛苦,讓將士們都進軍營安置。今晚,大宴三軍!”

沈祐目中閃過笑意,拱手應下。

……

軍營裡不準飲酒。因騎兵營打了大勝仗歸來,孟將軍特意令人備了牛羊肉和美酒。肉放開了吃管夠,至於酒水,分到每個士兵頭上,約莫三杯。如此一來,誰也不會醉酒。也不會因酒懈怠誤事。

騎兵的中軍大帳裡,一共擺了五席。

有份出席的,皆是邊軍裡五品以上的武將。

當日隨沈祐來邊軍的天子親衛,也少了五個。都是在這幾年的戰事裡陸續陣亡的。還有一個,受了重傷,不能再上馬打仗。領着妻兒回京城了。

打仗沒有不死人的。身爲武將,馬革裹屍戰死沙場精忠報國,也沒什麼可冤屈的。只有將韃子徹底打怕了,再不敢進犯邊關,邊軍才能少打仗,戰死的將士纔會更少。

孟將軍主動舉杯:“沈將軍領兵在外,着實辛苦了。我敬沈將軍三杯!”

沈祐的性情脾氣,在宮中顯得格外冷肅不近人情。到了邊軍裡,卻是如魚得水。反正身邊都是粗魯的武夫軍漢,他少說些話也好冷着臉也罷,也沒人在意。

沈祐笑着舉杯相和:“我能打勝仗,一靠朝廷全力支持,二要歸功於將軍戰前籌謀得當。這三杯酒,我敬將軍!”

孟將軍欣然一笑,接連飲了三杯。

接下來,一衆武將一一敬沈祐的酒。虧得沈祐酒量好,沒當場醉倒。

待到宴散,已是半夜。沈祐再心急回家和妻兒相聚,也不能半夜出軍營。只得草草睡下。隔日天一亮,醒了酒的沈祐便令人送熱水進軍帳。

沈嘉不知打哪兒冒了出來:“喲,這兒有熱水,正好我也蹭個熱水澡。”

沈祐哭笑不得:“你軍帳裡沒有熱水嗎?”

沈嘉笑嘻嘻地應道:“一個人洗澡怪悶的,這不是特意來找你了。”

兩人自小一起長大,同吃同住同睡,一同洗澡的次數數不勝數。沈祐也只隨口說一句罷了。兩個人一同洗澡,還能互相搓一搓後背。

說起來,去關外打仗,吃苦是必然的事。一路上吃的是乾糧,喝的是冷水。晚上睡得是帳篷,有的時候乾脆就是睡在草地上。偶爾遇到水源,才能洗一回澡。所以,兄弟兩個一洗澡,水就渾了。

換了三遍熱水,纔將身上的灰搓乾淨。再用鋒利的小刀,將下巴上的短鬚刮乾淨。攬鏡自照,沈嘉十分滿意:“真英俊!”

沈祐被逗得笑出了聲,順便也看了自己一眼。嗯,確實乾淨又英俊。

兩人的喜悅,主要是因爲今日可以回家了。

打了勝仗回來,騎兵營上下都有七日假期。有家室的可以回去相聚,沒娶媳婦的,可以拿着積攢的軍餉去青樓耍一耍。總之,人人急不可耐。

沈祐和沈嘉剛出軍營,方鵬等人就策馬追了上來:“等等我們!”

衆人的住宅都在一處,一同回去正好同路。

軍營駐紮在邊城外五十里。衆人一路疾馳,兩個時辰就進了城門,待到正午的時候,已經趕到了各自的家裡。

沈嘉衝沈祐揮了揮胳膊,就衝進家門了。

沈祐很理解沈嘉急切的心情,因爲他也同樣的思念若渴。這一分別,就是兩個多月。誰能不想妻子和兒女?

“少君!”沈祐難得放聲高呼。

不過,前來相迎的,是許氏和沈旭沈好兄妹,並沒有馮少君的身影。

沈祐心裡有些詫異,沒來得及張口詢問,一雙兒女已經熱情地撲了過來:“爹!”

第249章 功成第509章 離去(一)第40章 隱秘(二)第372章 驚馬(二)第445章 歷練第394章 殉葬(一)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349章 漢王(一)第448章 惱怒第106章 威逼(三)第603章 番外之心思(二)第11章 沈祐第56章 兄弟第332章 紛亂(二)第209章 登門(二)第52章 江氏(三)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247章 冊封第63章 大比(一)第146章 朱晅第202章 提醒第383章 噩耗(二)第232章 悶棍(二)第542章 秘密第98章 餘波第179章 慪氣(二)第394章 殉葬(一)第213章 佈局第401章 禮單第271章 惱怒第221章 靠近第290章 獻計第519章 疑心(一)第100章 暖宅(一)第161章 相見第57章 心儀(一)第217章 挑唆第412章 發作第345章 麻煩(三)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第510章 離去(二)第216章 玉釵第471章 大勝(一)第460章 覲見第275章 差事第137章 驚變(一)第407章 重逢(一)第480章 憤怒(二)第546章 喪信(一)第75章 勢利第427章 百日(一)第171章 離去第30章 鬧劇(二)第175章 重逢(二)第360章 熱鬧(二)第389章 歸來(一)第92章 面聖(二)第167章 崔家(一)第51章 江氏(二)第8章 親人(一)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455章 噩耗第460章 覲見第518章 了結第551章 歸來(一)第176章 四夢第394章 殉葬(一)第602章 番外之心思(一)第168章 崔家(二)第22章 憤怒第309章 相聚(二)第527章 衝突(二)第303章 大鬧第478章 長假(二)第548章 五年(一)第404章 留京第10章 故人第6章 箱籠第457章 浮動(一)第100章 暖宅(一)第520章 疑心(二)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第520章 疑心(二)第581章 番外之敲打(一)第542章 秘密第398章 統領(一)第615章 番外之太孫(五)第305章 父子第32章 刁難第342章 改變第105章 威逼(二)第139章 風光第145章 震怒第174章 重逢(一)第207章 休沐第311章 相聚(四)第289章 立功第93章 驚險(一)第113章 轉向第587章 番外之手足(五)
第249章 功成第509章 離去(一)第40章 隱秘(二)第372章 驚馬(二)第445章 歷練第394章 殉葬(一)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349章 漢王(一)第448章 惱怒第106章 威逼(三)第603章 番外之心思(二)第11章 沈祐第56章 兄弟第332章 紛亂(二)第209章 登門(二)第52章 江氏(三)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247章 冊封第63章 大比(一)第146章 朱晅第202章 提醒第383章 噩耗(二)第232章 悶棍(二)第542章 秘密第98章 餘波第179章 慪氣(二)第394章 殉葬(一)第213章 佈局第401章 禮單第271章 惱怒第221章 靠近第290章 獻計第519章 疑心(一)第100章 暖宅(一)第161章 相見第57章 心儀(一)第217章 挑唆第412章 發作第345章 麻煩(三)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第510章 離去(二)第216章 玉釵第471章 大勝(一)第460章 覲見第275章 差事第137章 驚變(一)第407章 重逢(一)第480章 憤怒(二)第546章 喪信(一)第75章 勢利第427章 百日(一)第171章 離去第30章 鬧劇(二)第175章 重逢(二)第360章 熱鬧(二)第389章 歸來(一)第92章 面聖(二)第167章 崔家(一)第51章 江氏(二)第8章 親人(一)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455章 噩耗第460章 覲見第518章 了結第551章 歸來(一)第176章 四夢第394章 殉葬(一)第602章 番外之心思(一)第168章 崔家(二)第22章 憤怒第309章 相聚(二)第527章 衝突(二)第303章 大鬧第478章 長假(二)第548章 五年(一)第404章 留京第10章 故人第6章 箱籠第457章 浮動(一)第100章 暖宅(一)第520章 疑心(二)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第520章 疑心(二)第581章 番外之敲打(一)第542章 秘密第398章 統領(一)第615章 番外之太孫(五)第305章 父子第32章 刁難第342章 改變第105章 威逼(二)第139章 風光第145章 震怒第174章 重逢(一)第207章 休沐第311章 相聚(四)第289章 立功第93章 驚險(一)第113章 轉向第587章 番外之手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