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後事

楊公公的屍首,被連夜運出宮,一路送到了皇陵裡。

一個無根的內侍,死後多是隨意安葬。楊公公的陵墓卻在兩個月前就安排好了。就在皇陵的東北角,離慶安帝尚未修好的陵寢極近。

能葬在天子陵寢旁,也是死後莫大的殊榮了。

馮少君身爲義子,親自爲楊公公扶棺。王公公領着數十名內侍,一同緊隨其後。人人穿孝服喪,不時哭聲陣陣,一副孝子孝孫模樣。

馮少君此時卻哭不出來,該流的眼淚在昨日都流盡了。她神色木然,一路沉默不語,被巨大的難以形容的哀傷浸沒。

到了隔日夜裡,纔到皇陵,棺木被安置妥當。馮少君拿起鐵鍬,鏟了第一塊土。接下來,自有皇陵裡的護衛軍動手。

待到合上墓,天已經微微亮了。

馮少君跪在墳墓前,將黃色的紙放入火盆裡。旺盛的火苗貪婪地吞噬着紙錢。

王公公面容哀慼地跪下,磕了三個頭。其餘內侍,也紅着眼一一來磕頭。

“馮公公,咱家得先回宮覆命了。”王公公哭了一路,嗓子早就哭啞了:“也請馮公公節哀,別傷了自己的身體。”

馮少君終於轉頭,看了王公公一眼:“多謝王公公來送義父最後一程。”

王公公聽得心裡酸澀難當:“你是楊公公義子,咱家沒這個名分,可這些年,也是打從心底將楊公公當做義父的。楊公公走了,咱家豈能不來。”

事實上,這幾十個內侍,都曾得過楊公公的照拂。

此時紛紛跪了一片,個個面容哀慼地磕頭作別。

馮少君無心說話,只對王公公低語道:“我要留下,爲義父守足七日。等過幾天,我再回宮覆命,覲見皇上。然後,就得再次離京遠走了。”

王公公一愣,下意識地問了一句:“你不在宮裡當差,還要去哪兒?”

這些日子,他和邵公公一直在暗中商議琢磨,早就想好要退讓,以馮三兒爲首哪!馮三兒怎麼還要走?

馮少君看穿了王公公的心思,卻未多解釋,只淡淡道:“我此次回來,就是爲了送義父一程,並無和你們爭權奪勢之意。你和邵公公安心當差,不必將我當成對手。”

王公公有些尷尬,想解釋,當着衆內侍的面,跪在楊公公的墳墓前,卻是不便多言。

馮少君轉回頭,不再出聲。

王公公暗暗嘆了口氣,再次恭敬地磕了三個頭,然後領着一衆內侍離去。

墳墓前,只留下一個孤單的身影。

這一日,天色晦暗,不知何時,竟飄起了細雨。

馮少君沒有避讓,依舊跪在義父的墳前。

人死後本該停靈七日再下葬。據說,人的靈魂死後不散,會在人間逗留七日再歸黃泉。可惜楊公公不能在宮中停靈,匆匆運出宮來安葬。她就在這裡爲義父跪靈七日。

濛濛細雨,被陣陣輕風吹得歪歪斜斜,吹打在面頰上,陣陣涼意。

雨水混合着淚水,慢慢滑落。

跪靈守孝最是熬人。

七日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馮少君白日跪在墳前,晚上回屋子睡幾個時辰。每天吃的是冷食。

七天時間下來,馮少君熬得瘦了一圈。

整整七日,也足以令馮少君寄託所有的憂傷哀思。

這一日,馮少君在墳前重重磕了三個頭,低聲說道:“義父,三兒要走了。以後每年義父的忌日,三兒會遙遙給義父磕頭燒紙。希望義父在九泉之下安息。”

最後看了一眼楊公公的墳墓,一聲幽長的嘆息,飄散在空中。

……

用了一日時間,馮少君纔回到京城。

她沒急着進宮,先去了自己的私宅裡,沐浴換衣後,睡了一覺。這一覺,睡得昏天暗地,醒來時外面天色大亮。

一問宅子裡的下屬,原來她睡足了半天一夜。

馮少君飢腸轆轆,吃了一大碗熱湯麪,填飽了肚子,身體裡也有了力氣。

馮少君對着銅鏡收拾妥當,再次出了私宅,直奔皇宮。

她曾答應過義父,喪事結束後,要進宮覲見天子,當面拜別。這是義父最後一樁心願,她既是應了,就要做到。

到了宮門外,還沒等她叫門,宮門就開了。

一個內侍迎了出來,先拱手行了一禮:“自昨日起,皇上就打發小的在這裡等候馮公公了。”

如此,也少了口舌麻煩。

馮少君略一點頭,隨着內侍進了宮門,一路去了太和殿。

這個內侍,是王公公心腹,也是送楊公公下葬的人之一。他低聲嘆道:“楊公公一走,皇上竟病了一場。朝中諸事,都是太子殿下在撐着。直至昨日,皇上才痊癒。”

馮少君沒心情說話。

內侍繼續低語道:“皇上心情不佳,待會兒進了太和殿,馮公公可得小心應對。”

馮少君點了點頭,算是領了內侍的好意。

一路暢通無阻,沒有等候,就見到了慶安帝。

馮少君進殿後,先躬身行禮:“奴才馮三兒,見過皇上。”

慶安帝目光掠過馮少君瘦削的身形,心裡涌起難言的哀傷:“免禮,平身。”然後吩咐王公公等人都退下。

諾大的太和殿裡,很快只剩慶安帝和馮少君兩人。

自從馮少君歸京後,這還是兩人第一次獨處。

倒也沒覺得尷尬,只是,一時無人打破沉默。兩人各自默默想着同一個人。從對楊公公的情誼來說,這世間也只有他們兩人最哀傷難過了。

“你給楊景和跪靈守孝七日。”良久,慶安帝張口打破了沉默:“楊景和地下有知,一定十分欣慰。”

“他沒看錯人。當年收你做義子,是他此生最明智的決定。”

馮少君目中閃過濃烈的哀傷,聲音已然平靜:“能送義父最後一程,也不枉我回京一趟。我今日進宮,是向皇上辭別。這也是義父最後的心願。”

慶安帝看着馮少君,緩緩道:“如果不是因爲楊景和囑咐,你是不是不會再進宮來見朕了?”

馮少君擡眼,不避不讓,坦然回視:“是。”

慶安帝:“……”

第351章 漢王(三)第263章 新婦第588章 番外之手足(六)第16章 一夢第37章 春心第215章 及笄(二)第237章 新婦第514章 齊心(二)第442章 硝煙第606章 番外之進宮(三)第562章 兄弟第75章 勢利第149章 酒宴(二)第483章 太子(一)第93章 驚險(一)第466章 衝突(一)第47章 燕王(一)第346章 紅人第291章 設局第631章 番外之親事(三)第520章 疑心(二)第325章 收網(一)第526章 衝突(一)第414章 生子(一)第305章 父子第263章 新婦第521章 真相(一)第138章 驚變(二)第149章 酒宴(二)第542章 秘密第352章 兄弟(一)第313章 登門(二)第12章 舊案(一)第623章 番外之姻緣(一)第531章 安頓(二)第289章 立功第378章 宮變(三)第305章 父子第179章 慪氣(二)第406章 處置第77章 繼父第64章 大比(二)第384章 後續(一)第507章 疑雲第357章 算計(一)第513章 齊心(一)第77章 繼父第247章 冊封第61章 二夢(二)第191章 決裂?第96章 效忠第450章 緊急(二)第573章 番外之趙王(一)第1章 重回第112章 撐腰(二)第372章 驚馬(二)第70章 姑母第1章 重回第432章 陌路第284章 搬走第19章 巧遇第497章 苦熬第383章 噩耗(二)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94章 驚險(二)第255章 團聚第456章 喪信第295章 生子第14章 過往(一)第354章 美人第465章 傷重第135章 大功第203章 新年第179章 慪氣(二)第68章 一戰(二)第315章 意外第436章 親善第93章 驚險(一)第606章 番外之進宮(三)第298章 好戲(二)第57章 心儀(一)第522章 真相(二)第443章 請戰(一)第170章 往事第340章 兩年第270章 婆媳第64章 大比(二)第156章 重逢(二)第65章 勁敵第542章 秘密第102章 送禮第399章 統領(二)第283章 出征第517章 厚賜第506章 霹靂(四)第275章 差事第466章 衝突(一)第432章 陌路第370章 相見第568章 番外之死路(二)
第351章 漢王(三)第263章 新婦第588章 番外之手足(六)第16章 一夢第37章 春心第215章 及笄(二)第237章 新婦第514章 齊心(二)第442章 硝煙第606章 番外之進宮(三)第562章 兄弟第75章 勢利第149章 酒宴(二)第483章 太子(一)第93章 驚險(一)第466章 衝突(一)第47章 燕王(一)第346章 紅人第291章 設局第631章 番外之親事(三)第520章 疑心(二)第325章 收網(一)第526章 衝突(一)第414章 生子(一)第305章 父子第263章 新婦第521章 真相(一)第138章 驚變(二)第149章 酒宴(二)第542章 秘密第352章 兄弟(一)第313章 登門(二)第12章 舊案(一)第623章 番外之姻緣(一)第531章 安頓(二)第289章 立功第378章 宮變(三)第305章 父子第179章 慪氣(二)第406章 處置第77章 繼父第64章 大比(二)第384章 後續(一)第507章 疑雲第357章 算計(一)第513章 齊心(一)第77章 繼父第247章 冊封第61章 二夢(二)第191章 決裂?第96章 效忠第450章 緊急(二)第573章 番外之趙王(一)第1章 重回第112章 撐腰(二)第372章 驚馬(二)第70章 姑母第1章 重回第432章 陌路第284章 搬走第19章 巧遇第497章 苦熬第383章 噩耗(二)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94章 驚險(二)第255章 團聚第456章 喪信第295章 生子第14章 過往(一)第354章 美人第465章 傷重第135章 大功第203章 新年第179章 慪氣(二)第68章 一戰(二)第315章 意外第436章 親善第93章 驚險(一)第606章 番外之進宮(三)第298章 好戲(二)第57章 心儀(一)第522章 真相(二)第443章 請戰(一)第170章 往事第340章 兩年第270章 婆媳第64章 大比(二)第156章 重逢(二)第65章 勁敵第542章 秘密第102章 送禮第399章 統領(二)第283章 出征第517章 厚賜第506章 霹靂(四)第275章 差事第466章 衝突(一)第432章 陌路第370章 相見第568章 番外之死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