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楚飛回到自己的住處,首先檢查了一下算力中心、也就是量子計算機陣列的情況。
大數據修行,需要計算機輔助。尤其是隨着楚飛修爲提高,也需要更加優秀的計算機輔助。
有了計算機輔助,別人需要幾十年的計算,楚飛只要幾天就能完成。尤其是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單純的計算能力超乎想象,一個小小的芯片,就相當於億萬個普通人的算力。
這就是計算機的作用。這也是過去楚飛大力推動量子計算機迭代的最直接原因。
大數據修行中,需要的各種計算不要太多,而且隨着修爲提升、技術進步,這些計算要反覆迭代。如果每一個計算都消耗幾年、幾十年,那什麼也別做了。
所以拿出一部分時間來研究量子計算機,是很合算的。磨刀不誤砍柴工。
眼下楚飛這個超級計算機的算力中心,採用了最新的7.9代量子計算機技術,一個量子芯片就相當於百億普通人的算力,而這裡的超級計算機用了三萬個量子芯片並聯運算。
楚飛仔細檢查了計算機,利用強大的感知能力,直接掃描了每一個芯片、每一個硬件。
然後檢查了一下升龍殿的計算機研究進度,很滿意——眼下這批計算機是最近半年生產的!
說起來,雖然都是7.9代技術,但科研也在不斷迭代,眼下應該算是7.9.12代技術,7.9代量子計算機的第12次優化版本。
雖然楚飛已經離開這裡二十年了,但這裡的計算機卻保持了更新。這一切都是鈔能力的展現。楚飛,可是有自己的量子計算機工廠的!
如今楚飛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少財富了,懶得計算了。一個超純金屬工廠、加上相應的技術專利授權,就讓楚飛早已經富可敵國。
而且現在研究的超級計算機,很多技術和專利還都是楚飛授權的。楚飛只是常年保持一個技術先進的算力中心,一點難度都沒有。
但楚飛還是留了一手。將計算機檢測完畢後,直接將原來的操作系統格式化,然後寫入楚飛自己的操作系統。
就優秀程度來說,楚飛現在的操作系統,不一定就比原來的操作系統好。原來的操作系統,怎麼說也是幾萬人、甚至幾百萬人共同參與。
但是,修行這東西吧,儘量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防人之心不可無!
倒不是楚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實在是,事關自己的小命,怎麼小心都不爲過吧。
實際上,當楚飛重新寫入固件的過程中,還真就發現了問題。
“你們還真給我留了後門啊!可惜我不走後門!”計算機的運行,需要三層結構:硬件、固件、軟件。
硬件需要用固件來賦與邏輯,然後才能在這個邏輯上運行軟件。我們平常用的操作系統,其實屬於軟件。
現在楚飛在更新固件的過程中,就發現了好幾個硬件層面的bug,而且這些bug明顯是單獨設計的,在硬件設計是時候就一體化設計了。
以楚飛的科研水平,稍作研究就明白了,這是一組複製、發送信息的後門。
稍微猶豫一下,楚飛繼續更新固件,但卻將這些bug單獨列出。
更新完了固件,再更新操作系統。然後楚飛也設置了幾個後門,在軟件、固件層面,分別設置了好幾個後門。
之後楚飛導入數據,調試系統,如此忙碌了五天多時間後,才終於開始迭代。
當楚飛進入虛擬空間開始迭代的時候,後方就開始有人忙碌起來。
有道是財富動人心,楚飛身上可不僅僅只有財富,還有未來。想要得到楚飛核心修行數據的人,可不少!應該說,幾乎人人都想得到,只不過有人能控制自己的貪婪,而有人控制不住!
楚飛離開二十多年,那工廠中自然就有人產生了不該有的想法。
眼下,隨着楚飛在虛擬空間中的迭代,大量的數據流出,然後被複制,再通過一些不怎麼正面的網絡等流出。不過半個小時,這些數據就出現在一些家族、企業管理層等手上,甚至有些都流向無法追查的地方。
楚飛卻沒有在意這些,已經開始迭代中。這二十多年來積累的經驗數據,尤其是真空能炸彈帶來的數據、還有從戰神殿得到的大量資料、世界樹結構圖等,讓楚飛對未來的發展之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不過楚飛沒有立即迭代18.0以後的功法,而是嘗試將當前的功法推進到極限。
做事就要腳踏實地,這種關係自己未來的修行,更要精益求精,盡善盡美。
根基這個東西,沒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以後嘛,可以用不上,但不能需要了卻沒有。這東西就像買地皮一樣,當然是多多益善了。
楚飛18.0之前的功法,最重要的就是加入了神性的模擬算法,這個核心,其實是分形幾何。分形幾何的高級形式,是分形流形、拓撲流形結構。
這其中的關係,大約可以這樣總結:高維結構在三維世界的投影,就是流形;流形的碎片就是分形幾何,分形幾何還有立體和平面的分別;流形反向擴展,就是拓撲流形。
從高到低排列就是:高維結構→分形流形/拓撲流形→流形→三維/立體分形幾何→平面分形幾何。
流形,本身就是將高維結構降維展開,方便研究。流形可以說是高維結構的碎片,所以流形要拼圖,才能反向還原出高維結構,而拼圖的方法就是拓撲思維。
這個描述並不嚴謹,但容易理解。
先前楚飛研究的神性,其實屬於分形流形、拓撲流形。真正的神性,應該是高維的。不過呢,神靈們雖然擁有了高維屬性,但不一定會用。
舉個栗子:用現代化設備打出二戰的效果,對很多小國家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且那些信仰神靈不僅不能將神性的能力發揮到極限,其本身的神性也不夠完美。
楚飛以神靈的神性等爲參考,以科學理論爲指導,按照自己的想法、認識、思考,盡力構建自己的流形、構建拓撲流形、構建神性的模擬算法。
在瘋狂的迭代中,楚飛選擇了一個方向作爲突破口——狂暴法則。
狂暴法則,還是當初貔貅通過母巢給楚飛的,不過當時只說這狂暴法則是一個碎片,而且可以不斷切割。狂暴法則,也是楚飛至今得到的最完美的法則!
當時楚飛想的是,這狂暴法則碎片,就像是機器上的某個零件,但現在楚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沒有可能,這狂暴法則就是狂暴法則的碎片呢?
楚飛嘗試將狂暴法則的結構用數學語言翻譯——核心結構是彭羅斯階梯,然後開始複製、堆迭,以分形幾何、拓撲流形的邏輯進行堆迭。
當楚飛堆迭到一百多個結構的時候,出現問題了。此時開始有幾萬種堆迭方式;當堆迭到三百多個結構的時候,堆迭方式竟然……無窮無盡!
此時計算機已經有些超負荷運行了。
爲什麼僅僅三百多個邏輯堆迭,計算機就超負荷了呢?
原因也很簡單,三百個積木可以擺出多少個結構?很多很多很多!但是,其中具有實用價值的結構,卻很少很少很少。
楚飛通過計算機運算,就是在無數的結構中,尋找具有實用價值的結構。但很可惜,流形本身的計算就很複雜了,現在三百多個流形同時計算,量子計算機都扛不住。
楚飛暫停堆迭,開始思考。
智慧露珠開始瘋狂燃燒,楚飛的思維不斷拔高。
在無盡的思考中,楚飛想到了蛋白質折迭、想到了細胞、病毒、生命、靈魂基因、模因病毒。
在這瘋狂的思考中,楚飛漸漸找到了新的方向——仿生!
仿生,是一個很好的科研(抄襲)方向。當不知道如何發展的時候,仿生總能帶來新的突破。
除了仿生之外,還有自然界存在的結構,如星系結構等。
有了方向後,楚飛開始控制狂暴法則的組合方向,不再隨意組合。迭代再次開始,雖然依舊艱澀,但終究可以進步了。
隨着迭代不斷進行,楚飛不斷刪除一些不合理的結果,迭代速度再次開始飆升。
不覺過去半個多月,終於多個完整的狂暴法則結構。每一個結構都包含了五千多個狂暴法則基礎邏輯,最後形成了一個“晶胞”。
這個晶胞,更像是細胞了,靈魂基因層面的細胞。楚飛甚至有一種感覺,將這種晶胞堆迭後,似乎可以把自己化身成爲“聖靈”了!
聖靈,只是當初薩隆文明病急亂投醫之下,改造出來的畸形存在,問題很多。不過聖靈的方向,倒是不錯,很有研究價值。
聖靈的完備技術,可能會產生“法則軀體”!
不過這事情想想就好,現在差的還遠呢,眼下需要腳踏實地,先構建法則軀體的基礎——晶胞。
在這瘋狂的迭代中,楚飛對未來的修行之路,越發清晰。
然後,楚飛遇到一個小問題:想要測試“晶胞”的效果,就得去現實世界。
計算機虛擬空間有個問題,那就是隻有人類輸入了相應的邏輯,才能推導結果。
先前的計算機程序中,可沒有測試狂暴法則的邏輯。所以楚飛想要測試這個新的成果,只能來現實世界。
不想楚飛剛剛從虛擬空間中脫離,強大的感知能力就“聽”到周圍雜亂的聲音——這十來天時間裡,陸續出現一系列怪病,從16.0到19.0都有人“感染”!
被“感染”的人會在生活中、工作中、走路中、修行中,忽然抽風。但只一會就會恢復。最重要的是,其本人竟然什麼都不記得,問就是打了個盹!
這問題就嚴重了。修爲到了16.0以後,多少也算是神級生命了,打盹都很少,更別說還會失控乃至失憶。
事情已經引起了一定的恐慌,但暫時還沒有任何解決辦法。
有人覺得像是模因病毒,懷疑實驗室泄漏等,但實際測試並沒有發現傳染性等情況;
有人覺得像是靈魂詛咒,懷疑有外族動手,可找了很多外族高手看,都說找不到問題,也試過一些靈魂類型的治療手段,同樣無解;
有人覺得像計算機病毒,懷疑功法問題或者有人投毒,可很多人功法都不同,而且同樣的功法有人就沒事,至於說類似計算機病毒什麼的,暫時也沒有檢測出來;
各種猜測很多,但都不能令人滿意,因爲大家完全找不到解決辦法。
而後又有人發現,發病的似乎都是有錢人!
所以,難道這是所謂的富貴病?
楚飛的感知掃了一圈,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偷我的數據?我讓你們偷,都玩得高興了吧!慢慢玩,更精彩的還在後面呢!
揉了揉麪頰,楚飛面色平靜的離開密室,來到外面的試驗場開始測試。
測試場很大,有幾千公里之廣。這裡人也不少。對於楚飛的現身,大家沒有多少驚訝。
大數據修行的閉關可不是閉死關,閉關半路出來測試、發瘋、甚至兜風的,那都不叫事。反倒是長時間閉關不現身,會引起關注。
楚飛迅速申請了一片上百公里的山丘。站在山頭上,楚飛在腦海中迅速構建出一個“狂暴發則晶胞”,因爲計算機已經完成計算,楚飛只需要抄襲即可,問題不大。
不過半個小時,晶胞構建完成,並掛載到宇宙腦上,成爲一個“外掛”。
心中一動,外掛啓動。楚飛只是輕輕擡手,激發一個小小的魔法火球,然而在火球出手的瞬間,狂暴法則的晶胞生效,火球迅速膨脹,眨眼間就從拳頭大小放大到了十多公里,囊括了楚飛的半個領域。
“轟……”
天崩地裂,一朵蘑菇雲嫋嫋升起,爆炸的衝擊波衝到三十多公里之外。
楚飛默默觀察,總結經驗。
這個小小的魔法火球只用了最基本的邏輯,威力很鬆散,所以哪怕經過狂暴法則晶胞增幅後,威力看着很大,但單位面積攻擊力並不高。
這次測試,讓楚飛對“法則”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
從一個小小的火球,到爆炸成爲蘑菇雲,相當於從一個小鞭炮、變成了戰術核彈頭的威力。差距不可以道里計。
而在威力放大的同時,同時也從楚飛體內抽走了不少能量。能量是守恆的,不可能憑空多出能量來。放大的是火球的威力。
不過這種放大對現在的楚飛來說,很雞肋,火球的溫度並沒有多少強化。很顯然,這個放大邏輯是失敗的。
楚飛需要的那種放大,不僅僅是“體量”上的,這種放大有更簡單的方法,用簡單的三極管邏輯就能做到。楚飛所需要的是那種“質量”上的放大。
又測試幾次,收集數據,楚飛開始構建第二個晶胞。
轉眼就是兩天時間,楚飛將所有的晶胞測試完畢,沒有一個架構滿意,但總歸收集了足夠的數據。
對於測試結果,楚飛沒有任何意外或失望。科研就是這樣,大部分情況下不可能一步成功,需要反覆嘗試。
之後楚飛沒有關注外界的“傳染病信息”,回到密室、也是算力中心,將剛剛測試的數據導入計算機,並編寫新的測試程序,而後繼續迭代。
時間一點點過去,楚飛開始迭代更多的內容。
無意中,楚飛將“納元法”這些古老的資料給翻了出來。
納元法,據說是模仿的神格。但如今楚飛再次查看,發現納元法的核心算法,就是構建了一個分形流形的神經網絡,因此具有控制的特性。
不過這個網絡有些複雜,不是因爲高級而複雜,而是因爲低級才複雜。
這個很好理解。比如說計算圓周率吧,用高級的數學公式精簡、優美、直指核心;而想要用低級的數學方法,如割圓法等去計算,複雜繁瑣,結果還不夠精確。
這是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但高級的算法也需要從低級的算法中總結經驗,一步步攀登高峰。
曾經的納元法之所以複雜,大約就相當於用割圓法的方法去推演神性、神格,有些成果,但不夠好。不過其中的思想對現在的楚飛來說,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
正所謂他山石之可以攻玉,什麼是納元法,其核心邏輯是一種遞歸算法,通過邊緣計算來不斷接近核心,又在計算中不斷納入新的算法、新的數據。
這就像是二進制,從簡單的二進制引入與非門邏輯,擁有計算特性,然後引入相應的代碼程序,構建出簡單計算;隨後引入算法邏輯,擁有複雜計算的特性。通過這種不斷加碼的方式,讓簡單漸漸變成複雜,但複雜的同時又保持高效、精準。
在不斷的迭代、測試中,楚飛耗時兩個多月,終於完成了一個更加完整的“狂暴法則晶胞”。
這個新的晶胞由四萬多個狂暴法則堆迭而成,中蘊含了多種狂暴法則的“拼圖”方式,蘊含了多種拓撲流形,共同組成了一個“近似神格”。
所以說,晶胞可以模仿神格。這是納元法帶給楚飛的感悟。
測試場上,楚飛手上再次出現一個火球,就看到這小小的火球迅速膨脹,膨脹的同時溫度也急劇飆升。
只是眨眼間,火球溫度就超過了百萬度的高溫。瘋狂的高溫下,一個丘陵山頭面直接氣化蒸發。
楚飛趕緊掐滅這個火球。火球出現連0.1秒都不到,楚飛自己都被灼傷了,體表出現水泡。周圍警報亂響。
測試場地的負責人都出來了,對楚飛嚴厲警告——這種危險的測試不能在測試場地中進行。
楚飛不得不道歉,身影騰空而起,直接穿過三百多公里高度的大氣層,衝入太空中。
太空中,楚飛再次發出火球,這一次火球發送出很遠很遠。
0.1秒後,火球膨脹到三米大小,核心溫度高達百萬攝氏度;
0.2秒後,火球膨脹到10米大小,核心溫度逼近千萬攝氏度;
0.4秒後,火球膨脹到百米大小,核心溫度穩定在千萬攝氏度,無法繼續增加;
一秒後,火球膨脹到十公里直徑,核心溫度穩定在千萬攝氏度,整體到極限。
至此,楚飛在短短一秒時間內,爆發了超過50千克的能量。
如此瘋狂的能量,讓高空出現第二個太陽,地面上無數人擡頭仰望。
火球持續一分鐘左右,當所有能量蒸發(輻射)九成後,楚飛取消了這個“火球術”,火球終於爆炸、消散。
“狂暴法則的晶胞測試成功!其實從實際效果看,這就是一個神格,一個擁有法則計算能力的神格!
想不到啊,當初貔貅給的一個‘狂暴法則碎片’,我竟然用這個碎片還原出一個神格!當然了,肯定與原來的神格差了十萬八千里,但效果不錯!”
除了火球之外,楚飛又測試了速度、劍氣、敏捷(反應速度)、爆發等等,都有顯著提升。不過因爲身體極限,提升總歸有些限制。尤其是敏捷提升最低,使用狂暴法則後,敏捷反而是降低的。
“有問題很正常,沒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速度、敏捷方面,可以引入新的邏輯、構造新的晶胞嘛。
大數據修行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所謂的法則衝突、屬性衝突!
什麼水火不相容的,都是算法而已。”
有了“狂暴法則晶胞”這個近似神格的東西存在,楚飛再次閉關、迭代功法。
楚飛只用了一個月,就將當前功法推演到極限,格式化重修一次,數據提升不多,但整體結構更加嚴謹。
而後楚飛開始研究、迭代18.0以後的功法。
在突破18.0境界的“核心算法”上,升龍殿的功法、包括戰神殿的功法,主流功法分採用的是“守恆流形”。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守恆流形、算法、架構,但都屬於守恆流形的範疇。
守恆,是一個很重要的邏輯、概念。比如說能量守恆;而能量守恆的前提,是時間守恆。而現代科學的邏輯,是建立在守恆的基礎上的。
所以這裡的守恆流形,其核心目的,就是建立一個所謂的“理想環境”。
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很多物理研究,都是在“理想環境”下進行的。實際上,現實中很多實際應用,也是如此。
那如果是“完全真實環境”的計算會如何呢?就說計算一個簡單的汽車運動阻力把,要考慮汽車自身質量、載重、乘客體重、輪胎材質、胎壓、汽車速度、汽車外形、烤漆材質和光滑度、風力、空氣成分、溼度、溫度、大氣壓、地面狀況、坡度、星球引力、星球自傳、公轉、還要考慮摩擦生熱等等。看吧,真要全都考慮到,什麼也別做了。
在數學計算中,每增加一個變量,計算難度就要提升十倍以上。增加五個變量以後,基本上就不具備求解的可能性。
所以過去的修行,18.0的時候要構建一個“守恆流形”,其實就是構建一個相對理想的環境,簡化計算,然後對所有的運算“收斂”。
所謂的“收斂”,可以想象成爲打包。
18.0之前構建了很多“流形”,現在需要將這些流形拼接一起,形成一個高維的結構、一個完整的結構。
流形,是高維結構在低維度空間的展開,那將流形打包、組合後,就是所謂的“拼圖”了,理論上可以形成高維結構。
不過“高維”也是相對的。實際上12.0以後,每一次突破,都是一次“拼圖”,在一次又一次的拼圖中,不斷攀登高峰。
只不過18.0境界的拼圖到了新的高度,似乎在嘗試構建一個“世界”,一個理想環境的世界。
總之,這就是過去突破18.0所需要的“核心結構”,也就是守恆流形。
但楚飛此時迭代的功法,卻引入了分形流形。什麼意思呢,楚飛要將功法“展開”、而非“收斂”!
別人突破18.0後,要收斂,準備構建一個理想的國度,類似於神國的結構。結果楚飛倒好,反其道而行之。
那麼,楚飛就不怕整個修行散架了?
楚飛還真不怕!
在數學、人工智能、網絡世界等系統裡,有一種特殊的結構——分佈式算法、也叫邊緣計算、或者說神經網絡算法等類似的情況。
科學的特色就是,從來都不設邊界。收斂算法可以,分佈式算法同樣可以。只要技術到位,也許分佈式算法更優秀。
此外,在裡世界這裡,“距離”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你以爲兩個世界很近,實際可能很遠;有些世界看着很遠,但可能兩個世界內部都是互通的,比如現在的絕望冰川、流霜走廊。
這是高維世界的特性。
還有就是楚飛發現的“世界樹理論推導圖”,似乎也證明了世界的結構,同樣是分佈式的。不信你看看無盡星空的星系。
在人類社會,國家的統一也不是讓所有人都待在一起。這何嘗不是一種分佈式的結構呢。
楚飛認爲,分佈式算法更具有未來。當然,這也需要面臨一些挑戰。但沒關係,可以格式化重修,楚飛有很多的試錯機會。
尤其是楚飛最近研究的神性,其核心也是分形幾何,向上發展就是分形流形。所以楚飛決定做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
這是一個開創性的嘗試,但楚飛已經有了豐厚的積累,有了發展方向。
科學研究不怕困難,就怕沒有方向。楚飛現在是方向有了、積累也足夠,所以,接下來用計算機迭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