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短暫的和平

袁尚安全回到了袁紹的身邊,這反而是讓袁紹更加苦澀,也不等朝廷說些什麼,便把袁尚送到了關中,朝廷給袁尚安排了一個文官的職位,多少有點權力,這讓袁紹鬆了口氣。

主動投誠還是有好處的,朝廷哪怕是爲買馬骨,也不可能太虧待主動投誠的對象。曹昂和曹丕,要麼擔任縣令,要麼在朝廷裡面任職,曹彰在軍中服役,曹氏和夏侯氏的二三代在朝廷混得越來越好。如馬休馬鐵之輩,也在軍中佔據一席之地。

由於條件更加優渥,無論馬超還是馬岱,又或者馬休和馬鐵,在武道上成長得比歷史更加出色。更別說孫策和孫翊,兩人都有名將的潛質,孫權更具備成爲軍團長的潛質。

“三年內不能動兵,不過三年的時間,已經足夠我們謀劃!”申夜看着下面官員不斷訴苦的奏摺,看向上首處的劉廷。

一年下來,劉廷又成熟了不少,修爲也略有精進,地級功法沒那麼好練,進步很慢。若非如此,一年前就算捱了李明一招,怎麼都能扛得下來。

“我們已經成功用征討袁紹這件事情,吸引了朝中諸公的注意。他們顯然沒想到,我們藉助這段時間,已經成功秘密發展了三百多個忠心於陛下的寒門士子。李明封王,好處也不是沒有,有三百多個寒門士子進入關中,希望參加今年的科考。今年,我們將有四五百人可以進入朝廷和軍中,三年後,世家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削弱!”申夜緩緩說道。

“就是代價有點大!”劉廷嘆了口氣,至少三萬士卒因爲各種原因被迫提前退役,寒冬發動戰爭,李明或許可以,但劉廷還沒有能做到。

其實何止是士卒,錢糧,戰爭潛力都因爲這樣受到很大的破壞。若是自然恢復,沒有十幾年恢復不過來,就算有絲綢之路輸血,也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恢復。這還只是經濟方面,已經減少的人口,如何都恢復不過來。

“曹操已經打入身毒地區,在那裡發現不少的小部落,他們沒有形成真正的國家。說起來,那邊還是佛教的發源地,或許我們可以引用一些佛教過來,他們那邊也有不少秘法和不錯的功法。另外這個地區的人,似乎很順從,可以考慮作爲勞動力,抓捕一批過來!”申夜其實也考慮過人口問題,引用奴隸來填補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顯然非常可取。

“嗯,就這樣吧!”劉廷點了點頭,反正都是異族,不管怎麼樣都不心疼。

“匈奴想要奪回草原已經很久,他們如今有五萬人馬,而鮮卑那邊已經分裂爲和連、軻比能和步度根三方勢力,其中只有步度根的地盤與我們接壤,不妨聯絡軻比能部,讓他們和我們共同發兵攻打步度根部,共同瓜分他的地盤。關鍵是,要想辦法把雲中和雁門的大漢故土,給奪回來!”申夜提醒道。

“准奏!”劉廷聞言思考一番,最後點頭應承下來。畢竟從頭到尾,大漢都不需要承擔出兵所需要的開銷,最多提供一些糧草武器,這筆買賣很划算。

公元200年,李明自封爲楚王,一衆文武大臣皆有封賞。新的政治班子迅速組建起來,荀表和虞翻依然是那麼活躍,顧言卻是逐漸停止步伐。他的才能最多就是到刺史一級,繼續上去已經頗爲吃力。如今顧氏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顧雍這個後起之秀上面。

江東陸家,因爲大小二喬的關係,和李明也還算關係融洽。陸康更進一步,成爲青州刺史,陸遜和陸績兩人都在書院裡面努力吸收知識,同時還得到了秀才的身份。

魏家依然只有一個魏騰苦苦支撐,朱家卻主要在軍方里面混,朱桓在秋季的時候畢業,進入軍中擔任校尉,在龐德麾下聽用。

下邳陳氏,陳琮當了吳郡守,而陳珪也當了廣陵太守,陳登則進入壽春供職。

九品中正制李明不打算搞,他沒必要向世家妥協。歷史上曹操對世家涼薄,導致世家越來越不買他的帳,寒門又逐漸失去了成長的土壤,人才的儲備出現問題,以至於曹丕纔不得不拋出九品中正制來討好世家。奈何世家還是不買賬,於是有了司馬家代魏之事。

其實有些東西,沒必要非要都按歷史來搞,真要算如今歷史也變得亂七八糟。比如王御嗎,比如張默,比如肖遙,歷史上都是無名之輩,甚至說不定已經掛掉,如今卻都活躍在歷史之中,又比如說他李明,歷史上哪來這號人物?

帝制是必然的,百姓還不習慣當家做主,非要搞民主最終只會讓世家得了甜頭。再說,這天下是他李某人辛苦打下來的,豈能輕易便宜了那些世家大族?!

帝王之下便是首相,首相是內閣的領袖,說穿了相當於是總理,李明不要搞什麼君主立憲制,只需要一個能夠統籌整理的助手就好,什麼禮司監之類的太監機構就算了,練炁之後,不少宮女的力氣都不小,完全可以承擔日常的雜務。

下面按照職權,如同後世一樣分成各部,各部下面是各州,各郡,各縣。至於鄉村之類的,沒必要什麼都按照現代的編制來,借鑑纔對正道,照抄反而不倫不類。

先秦的亭裡制度很完善,最多在中原地區設置‘鎮’這個行政單位,不過規格也不過是‘亭’級。鎮和縣最大的不同,就是縣有城牆,鎮沒有城牆。

對於李明這個提議,荀表和張昭等人在考慮過後,最終同意。

三公九卿制度變成內閣+各部制度,內閣閣老兼任各部部長,最頂端不叫總理,而叫‘首輔’,另設三名‘次輔’,相當於漢代三公,而首輔這個位置相當於‘丞相’。

各部也不是六部那麼簡單,按照李明的意思,分爲:科學技術部、教育部、工業部、民族事務部、公安部、安全部、民政部、司法部、監察部、財政部、水利部、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部、商務部、文化部、農業部、衛生部、審計部和大楚中央銀行。

責任更加細化,誰負責什麼事情標註得清清楚楚,反正李明不希望,以後出現遇到問題,就讓百姓去找‘相關’部門的坑爹情況。

各地衙門當然也需要按照這個情況進行改制,甚至預定將那些佔地比較遼闊的區域進行重新劃分,比如福建郡,會進一步在會稽郡和南海郡的基礎上擴大,然後提升爲福州。

李明花了三天三夜,才把他的構思,和羣臣們商量清楚,可以說進行了一系列的談判和妥協,最終才制定出了這樣的結果。

“當然,主公要改革的話,我等並無異議,不過這需要有個先決條件!”郭嘉進言。

“說到底,還是要我登基爲皇,對吧?”李明沒好氣的說道。

“主公英明!”見李明很清楚,郭嘉也不再廢話。

第40章 論如何裝X第2章 上任揚州牧第49章 消失的皇族第45章 發現與約會第48章 敵襲與應對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82章 武技的秘密第80章 漢獻帝殞落第150章 大天王項狼第26章 人情與敵情第164章 蘭臺那倩影第76章 袁譚的算計第42章 武技的品級第76章 程序再升級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148章 反響與噩耗第7章 真實的江南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147章 暴風與敵情第43章 三天的考試第32章 詛咒的研究第12章 正式的決裂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63章 劉廷的底牌第44章 閱卷進行中第116章 同人不同命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11章 遭遇下馬威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40章 論如何裝X第34章 決定與凱旋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32章 袁術的解脫第47章 意外的背叛第62章 勝負的關鍵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169章 童淵與趙雲第132章 招攬徐公明第190章 被罵三天多第32章 第一個從屬第30章 一百VS三萬第86章 風靡全揚州第84章 李儒的投效第156章 共享屠龍宴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89章 方晟的算計第160章 須卜骨都侯第71章 諸暨縣變化第83章 吾一人足矣第7章 真正的目的第71章 羽絨與棉花第65章 關鍵的升級第45章 榜單發放日第135章 決定不上報第193章 買個太守當第39章 第一屆科考第108章 發售已完備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105章 李明的賭局第100章 大妖的祝福第67章 最終的結果第99章 駐軍豫章郡(上)第39章 九轉終溯源第40章 戰後的打算第158章 徐晃的初戰第81章 諒解與抱怨第99章 駐軍豫章郡(上)第114章 絕學已盡傳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148章 反響與噩耗第46章 三尸腦神丹第39章 歌舞與引戰第124章 封賞與約戰第145章 靈獸轉生術第5章 人體與自然第9章 宴請與商議第10章 處罰與隨軍第8章 廢立與刺殺第77章 雪地反伏擊第138章 到訪的蛇羣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13章 討賊與交易第70章 史渙與崔琰第93章 章安縣解圍第35章 絕望的差距第69章 戰果與收穫第47章 袁閥的分裂第19章 實力的本質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14章 酣暢戰一場(上)第19章 實力的本質第51章 消失的兒媳第12章 各自的成長(3)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39章 退敵與蛇羹第14章 就差那一點第182章 賣柴的青年第74章 美味停不住第193章 買個太守當
第40章 論如何裝X第2章 上任揚州牧第49章 消失的皇族第45章 發現與約會第48章 敵襲與應對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82章 武技的秘密第80章 漢獻帝殞落第150章 大天王項狼第26章 人情與敵情第164章 蘭臺那倩影第76章 袁譚的算計第42章 武技的品級第76章 程序再升級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148章 反響與噩耗第7章 真實的江南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147章 暴風與敵情第43章 三天的考試第32章 詛咒的研究第12章 正式的決裂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63章 劉廷的底牌第44章 閱卷進行中第116章 同人不同命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11章 遭遇下馬威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40章 論如何裝X第34章 決定與凱旋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32章 袁術的解脫第47章 意外的背叛第62章 勝負的關鍵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169章 童淵與趙雲第132章 招攬徐公明第190章 被罵三天多第32章 第一個從屬第30章 一百VS三萬第86章 風靡全揚州第84章 李儒的投效第156章 共享屠龍宴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89章 方晟的算計第160章 須卜骨都侯第71章 諸暨縣變化第83章 吾一人足矣第7章 真正的目的第71章 羽絨與棉花第65章 關鍵的升級第45章 榜單發放日第135章 決定不上報第193章 買個太守當第39章 第一屆科考第108章 發售已完備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105章 李明的賭局第100章 大妖的祝福第67章 最終的結果第99章 駐軍豫章郡(上)第39章 九轉終溯源第40章 戰後的打算第158章 徐晃的初戰第81章 諒解與抱怨第99章 駐軍豫章郡(上)第114章 絕學已盡傳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148章 反響與噩耗第46章 三尸腦神丹第39章 歌舞與引戰第124章 封賞與約戰第145章 靈獸轉生術第5章 人體與自然第9章 宴請與商議第10章 處罰與隨軍第8章 廢立與刺殺第77章 雪地反伏擊第138章 到訪的蛇羣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13章 討賊與交易第70章 史渙與崔琰第93章 章安縣解圍第35章 絕望的差距第69章 戰果與收穫第47章 袁閥的分裂第19章 實力的本質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14章 酣暢戰一場(上)第19章 實力的本質第51章 消失的兒媳第12章 各自的成長(3)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39章 退敵與蛇羹第14章 就差那一點第182章 賣柴的青年第74章 美味停不住第193章 買個太守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