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平壤防區

這樣從8月22日開始,李經方接連數次召集衆將商議戰事,次次都是扯牛皮,拉牛蛋,吵吵鬧鬧誰也說服不了誰。

到最後都是不歡而散。

無奈之下,李經方打電報打回津門,想從父親那裡討一個主意。

李鴻章當即就回電把李經方狠狠的訓斥了一番,叮囑‘平壤事重,伯行只需結交平壤朝族官員交涉各種事宜,做好分內之事即可,兵事自有曙青總理。’

然後李鴻章又給葉志來電,明確要求全力固守平壤,不可輕易分兵,更不可輕言冒進,大同江左岸均可放棄。

衆將耐心的等他和東洋的調停結果,不可妄言兵戈。

而對於李經方提到的聶士成在成歡苦戰,葉志一槍未放就從公州倉惶撤退的事情,李鴻章直接隻字未提。

這樣一來二去,李經方已經進入平壤城十一天了,結果軍事部署和他纔來時不但沒有任何的改變,衆將間的矛盾反而更加的加劇。

就在衆將的來回扯皮中,8月3o號,平安道監司閔丙奭突然得到漢城的情報,言說東洋本土的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餘部,將由山縣有朋率領,登陸朝鮮,參與戰事。

李經方和葉志等衆將領,立即就被驚呆了。

這可是要全面戰爭的徵兆啊!

東洋兩個6軍師團,大約有4萬的兵力,指着這兩萬不到的清軍防守平壤城,明顯是玄乎不說,搞不好大夥兒都得把小命交代在這裡。

李經方心裡面暗暗叫苦,早知道說什麼都不趟進這潭渾水了,弄得現在在朝鮮不但是一個擺設,而且還把自己陷入危境。

電報打到津門,李鴻章這才真正的驚慌起來,一邊給朝廷急奏,要求從各地迅調兵去朝鮮,一邊東拼西湊的又擠出來四千練軍,讓聶士成回來領軍。

結果聶士成前天剛走,昨夜平安道監司閔丙奭,流亡在平壤的原議政府左贊成閔泳駿,先後就得到了東洋6軍四路北上的消息。

而且居然有一路奇兵在元山登陸,繞道平壤,要在安順建立防線,截斷平壤守軍的退路。

這個消息,簡直如同晴天霹靂,炸在衆將的頭頂!

一時間清軍衆將領聚在在李經方的領事館吵得雞飛狗跳,你說這麼打,我說那麼幹,聽着似乎都有道理,反正誰也不服誰的氣。

一直吵鬧到深更半夜,最終還是沒能拿得出應對的策略。

電報打回津門,李鴻章頓時也驚呆了,以爲電報員給翻譯錯了。

他怎麼也想不出東洋人居然有這麼大的胃口,想用區區16ooo餘軍隊,攻打自己2oooo清軍精銳防守的平壤雄城。

他小東洋也不怕把牙給硌掉了?

李鴻章立即回電,要求葉志憑着大江雄城,狠狠的打擊來犯之敵,以壯我大清威名!

並且表示,朝廷正在調兵遣將,不日大量的援軍就會跨過鴨綠江,去平壤增援。

到了今天下午,睡了一上午睡的衆將領又在李經方的領事館吵了一下午,最後勉強得到了一個應對策略。

平壤城東面,臨江的大同門,長慶門,以及江心羊角島一帶,爲盛軍防區,由盛軍左軍分統重慶鎮總兵孫顯寅防守。

平壤城東南,及頭老島過江船橋,大同江左岸船橋兩側堡壘,由毅軍山西太原鎮總兵馬玉昆防守。

同時盛軍出一營,劃歸馬玉昆協守橋頭堡。

平壤城南,朱雀門爲盛軍防區,由寧夏鎮總兵衛汝貴負責防守。

平壤城西南,由豐升阿帶領奉天盛軍和吉林練軍防守。

平壤城西,靜海門,由聶士成率領的牙山軍防守。

平壤城西北七星門,城北玄武門,由奉軍左寶貴和仁字軍江自康聯合防守。

江左兩部兵力共計五千餘人,近半兵力在城外的箕子陵,牡丹臺一帶堡壘進行防禦。

盛軍呂本元部,則是在城中作爲預備隊,隨時增援接應。

葉志好不容易劃分完防區,衆將神情各異的離開領事館,只剩下葉志和李經方兩人,坐在簽押房裡唉聲嘆氣。

“伯行,這平壤雖說六路大軍,軍容鼎盛,不過你也看到了。”

葉志氣呼呼的說道:“這虧得是防守城池,各自看好各家門;真要如左寶貴說的那樣出城浪戰,除了咱們淮軍,左寶貴和豐升阿那兩路人馬我使喚得動?就是淮軍,一句話說的不中聽,或者順不了意,衛汝貴就要和我掰腕子!”

李經方聽了也是無語,假如之前他是暗暗後悔這次平壤之行的話,現在那是腸子都悔青了。

“還有在牙山,我和功亭不過四千兵力,東洋只是大島義昌的第九混成旅團,就不比我們人少;真的打下去,不等左寶貴他們走到平壤,野津道貫的第五師團就在牙山把我們給全滅了。”

“啓稟大人。”

這時候,李經方的親兵頭子程冠德笑嘻嘻的走了進來。

“什麼事?”

李經方納悶着,有什麼好事,值得這麼高興。

“大人,何守備的學員軍來了,正在進玄武門。”

“好!你去找安之,讓他到領事館來。”

李經方聽了不禁大喜,現在他迫切的想聽一聽這個目光銳利的‘小諸葛’的一些意見。

“伯行,今晚我做東,給咱們這個肥西小老鄉接接風。”

葉志這些天也聽過何長纓的一些事蹟,而且中堂居然把北洋所有的學員都交在他手裡,未來顯然是要大用的。

葉志已經一把年紀,而且作爲從一品的武將提督大員,往後也沒有什麼能‘寸進’的了,不過倒是不妨給兒孫輩結一個善緣。

李經方微微一愣,在平壤這些天讓他心急如焚,卻半點都使不上力氣,所以迫切的想和何長纓秉燭私談,好好的商議商議。

不過葉志作爲父親手下的左膀右臂,又是平壤城的總領官,李經方倒真不好駁他的面子。

於是李經方笑着說道:“軍門,咱們這個肥西小老鄉是我十數年裡見過的罕有的少年才俊,不如咱也聽聽他對平壤之事,有何高見。”

葉志哈哈大笑,心裡面卻有些不以爲然。

不過就是寫了本書,膽兒大揍了洋人,再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提議,避免了林泰曾的左分艦隊陷入了東洋艦隊的伏擊圈而已。

一個毛頭小子,還真能在戰事上面,有着什麼‘高見’?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雨困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北望西伯利亞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二百一十六章 頭老島爭奪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路遇聶士成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五百六十二章 換防第二百三十七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六十四章 倩影第三百零六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一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四十章 燭火,吶喊第五百四十章 建議合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圖未窮,匕微現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破頭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連城,江畔第三百八十四章 棄守大連灣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五百零六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擊殺西京丸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三百六十九章 吞併第二百一十八章 頭老島爭奪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有難,君來否第九十章 別了,七彩祥雲第八百章 落幕大連灣第六百五十二章 克山海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想要戰,那就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龍山第六百五十五章 謝幕山海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鬥法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七百九十九張 殲滅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東溝五第四百六十章 營城子二第八十八章 男兒當有殺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擊殺西京丸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壤戰役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山童姥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田治六的直覺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一百五十七章 驚雷第二百二十一章 津野道貫的對手第九十五章 歌唱祖國第五十五章 詩以明志第二百零七章 平壤夜潰第一百三十九章 洞仙嶺伏擊戰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燒碉堡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虎山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結果和過程第七百四十一章 分憂和權宜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要和神仙論道理第六百一十八章 夜津門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慶飽第五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鴻章,觀柯不語第三百九十四章 隨意轟擊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六十四章 倩影第六百一十章 出關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閃而沒的亮光第七百六十七章 襲殺炮兵陣地一第七百七十八章 夜半鐘聲到艦船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的祖國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一百零八章 去安東第六百三十四章 亂戰一第十九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五百二十九章 還良民於青天第四百零九章 爲何不鬥雞走狗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二百二十章 炮擊平壤第六百零八章 破關戰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仁川,山縣小曼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雨困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艇和巡洋艦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六百一十章 出關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剿匪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六百七十九章 火光搖曳第六百五十一章 克山海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洞仙嶺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下誰匹敵第二百五十一章 國有難,君來否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洞仙嶺第一百二十六章 葉志超和何長纓的淵源第八百章 落幕大連灣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雨困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北望西伯利亞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二百一十六章 頭老島爭奪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路遇聶士成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五百六十二章 換防第二百三十七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六十四章 倩影第三百零六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一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四十章 燭火,吶喊第五百四十章 建議合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圖未窮,匕微現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破頭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連城,江畔第三百八十四章 棄守大連灣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五百零六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擊殺西京丸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三百六十九章 吞併第二百一十八章 頭老島爭奪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有難,君來否第九十章 別了,七彩祥雲第八百章 落幕大連灣第六百五十二章 克山海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想要戰,那就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龍山第六百五十五章 謝幕山海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鬥法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七百九十九張 殲滅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東溝五第四百六十章 營城子二第八十八章 男兒當有殺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擊殺西京丸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壤戰役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山童姥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田治六的直覺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一百五十七章 驚雷第二百二十一章 津野道貫的對手第九十五章 歌唱祖國第五十五章 詩以明志第二百零七章 平壤夜潰第一百三十九章 洞仙嶺伏擊戰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燒碉堡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虎山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結果和過程第七百四十一章 分憂和權宜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要和神仙論道理第六百一十八章 夜津門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慶飽第五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鴻章,觀柯不語第三百九十四章 隨意轟擊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六十四章 倩影第六百一十章 出關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閃而沒的亮光第七百六十七章 襲殺炮兵陣地一第七百七十八章 夜半鐘聲到艦船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的祖國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一百零八章 去安東第六百三十四章 亂戰一第十九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五百二十九章 還良民於青天第四百零九章 爲何不鬥雞走狗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二百二十章 炮擊平壤第六百零八章 破關戰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仁川,山縣小曼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雨困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艇和巡洋艦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六百一十章 出關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剿匪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六百七十九章 火光搖曳第六百五十一章 克山海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洞仙嶺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下誰匹敵第二百五十一章 國有難,君來否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洞仙嶺第一百二十六章 葉志超和何長纓的淵源第八百章 落幕大連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