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酒酬之間

張輒被曹包的堅持弄得無可奈何,只得轉頭向唐叔求援:“唐叔以爲如何?”

唐叔道:“曹叔,信人也,但聽之可以。公既有曹叔相助,某當辭去。”

曹包道:“不可,吾既薦唐叔於張先生,即當於唐叔共進退,豈能獨留。”

正談論間,一名門客來到後堂,道:“君上已集衆客聚,請曹、唐二叔相見。”

張輒和夏侯先生都道:“都暫息議,且至大堂見衆先生。”

唐叔還要再辭,連曹包在內,三人再三不許,只得隨着從後面來到大堂。那名通報的門客先繞過屏風去通報。少頃,即見信陵君轉過來,躬身施禮:“謹見曹、唐二叔!”一躬,將二叔讓至屏風前。曹包、唐叔禮敬再辭,信陵君再三禮讓,二人叉手當胸,轉過屏風,立於東側。信陵君又再三禮道:“請上座!”二人再辭,移至西席。張輒、夏侯立於信陵君側後。堂前衆門客俱從座上跪起,執手而禮。

曹、唐二人就位,信陵君道聲:“請入座!”二人就席而坐。信陵君坐於東席,張輒、夏侯先生坐於信陵君肩下相陪。

信陵君拱手向曹、唐二人,對堂前衆門客道:“今有曹、唐二叔,俱忠義勇壯之士也。孤寡德,得二先生席前就教,幸何如之!”

堂前衆門客齊道:“幸得見二公!”二人避席回禮。

信陵君又拱手向堂前衆門客,對曹、唐二人道:“無忌少才,幸衆先生朝夕指教,得少罪愆。本與三百先生同行,現多在行伍,不便相陪,萬乞恕罪!”

曹包不待信陵君說完,勿勿插言道:“臣無狀,失信於人,願於衆先生面前領罪!”

信陵君聞言一愣,道:“曹叔何罪之有?”

曹包道:“臣已應於張先生,願於麾下爲一小卒。奈何身見君上,遂忘前言。一身二主,罪不容誅!”

張輒連忙道:“曹叔義士也,某實薦於君上,非二主也。”

信陵君疑惑地看着張輒道:“先生欲募曹叔乎?”

張輒悄悄衝信陵君眨了眨眼,道:“夏侯先生稱車伕中多壯勇,言欲引薦於君上。臣言君上軍務勞碌,難以盡禮,可先募之以事,待軍事已了,方薦可也。不意二叔已爲君上所知!”

信陵君遂向夏侯先生禮敬道:“不意先生有心如此,無忌感激不盡。”

夏侯先生恭敬回禮,卻向對席道:“本次車伕甚爲壯勇,非尋常可比。敢問二叔,何人所傭,得如此勇士?佣金幾何?”

此言一出,對面的唐叔立即變了臉色,手往衣前伸了伸,終於叉手當胸,推聾作啞。曹包道:“某飄零天下,窮困於滎陽。不意得唐叔相助脫困,遂與唐叔應募行車。”

夏侯先生轉向唐叔:“唐叔忠義之士,奈何墮入牛馬之間乎?”

唐叔臉色數轉,終於嘆了口氣道:“此中緣由難與人道。欲就近於密室,可乎?”

唐叔此言一出,張輒、夏侯二人均神色大變,正欲出言相阻,信陵君卻慨然道:“正欲就教於先生!軍中實難有密室,堂旁書房,時爲節符所在,旁人非經召喚不得接近。不知能如意否?”

唐叔盯着信陵君看了半晌,道:“果賢君也!”伏身於地,而後立起。信陵君也隨之而起。張輒悄悄碰了碰信陵君的腳,信陵君並未理會,一揖將唐叔讓到大堂東側的書房內,隨手關上房門。

張輒與夏侯交換着不安的眼色,又不能將這種不安顯露於外。夏侯臨時充當起賓相,大聲道:“君上且與唐叔敘話,吾等何不與曹叔痛飲相酬!”於是座位靠近門邊的幾個門客出去,尋來一甕酒,幾隻盞,放在上座之間。夏侯先生舀出酒來,道:“東席爲張先生爲首,西席爲曹叔爲首,且爲酬。”曹包與張輒略略一辭,離席而起。其餘門客齊齊行禮,亦從座起。於是從夏侯敬曹包起,曹包又敬張輒,東西席相互敬酒酬唱,氣氛瞬時熱烈起來。張輒與曹包飲過酒後,並不就座,而是轉向各自的隊尾,沿路引見於衆門客,曹包興奮得面孔發紅,瞳孔放大,加之酒性發作,嗓門不知不覺地高了上去,與一衆門客相言甚歡。

一巡酒畢,曹包和張輒又回到隊首。夏侯又重新舀酒相酬,曹包叫道:“酒且斟下,卻該敬君上與唐叔,不可錯過。”

夏侯道:“君上與唐叔時在書房密談,如之奈何?”

曹包道:“何不請之!”

夏侯道:“目下書房仍節符所在,實軍機大事密談之所,如無召喚,非但不得入內,即近前亦不容。違者按軍令,誰敢近前!”

曹包聞言,不管不顧,大聲叫道:“吾等衆人唱酬已了,願請君上、唐叔相酬!”

堂內雖然氣氛熱烈,嗡嗡聲不斷,絕不清靜,但這一嗓子直壓過一切雜音,清晰地傳了出來,所有正在交談的人都不自覺地停下話語,把眼光看過來。堂中陡然一靜,衆人心中都生出一股怪異,又很自然地把眼光投向書房:好像信陵君和唐叔進去了很長時間,怎麼毫無聲息?

怪異的寧靜可能只持續了片刻,但在人的心中顯得十分漫長。寧靜中,書房裡傳來了信陵君的聲音:“曹叔快人,吾等來矣!”聽到此聲,張輒和夏侯心中一鬆,幾乎暈厥。書房門隨即打開,信陵君和唐叔手牽着手,出現在門口。

在衆人的歡呼聲中,信陵君和唐叔走到甕前,唐叔在西,信陵君在東。夏侯舀出一碗酒,敬與唐叔,道:“唐叔真義士也,人所欽敬,且滿飲此盞!”

在衆人的歡呼聲中,唐叔接過酒,一飲而盡。卻從夏侯手中拿過酒舀,往盞中舀滿酒,捧與信陵君,道:“久聞君上賢德,今得一見,猶有過之,某幸何如之!借酒寄心,願君上滿飲!”

信陵君接過酒,道:“得唐叔令眼,吾無憾矣!”亦一飲而盡。堂中歡聲四起。

第58章 藍田玉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19章 夜襲第242章 撲空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64章 布衣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59章 拜將第345章 除夕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209章 乘其隙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78章 驚訊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70章 蔡澤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34章 又見屍身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44章 慰功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95章 郭子仲謹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0章 行刺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48章 管仲明第132章 晉見第213章 贈劍第94章 再入小城第91章 美酒美姬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145章 曾季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6章 巡哨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0章 麻三第85章 軍市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138章 席次第42章 失機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45章 入韓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147章 尉氏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303章 韓襲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43章 夜行第36章 定奪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242章 撲空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67章 交酒第27章 降服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44章 入城第158章 女閭第338章 祭壇第二章 戰警第51章 棄民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42章 刺探第144章 訪老第230章 司勝第87章 武將第77章 聚兵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76章 晉鄙困窘125章 洛陽白氏第8章 管城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82章 爭武卒第237章 圖秦第321章 管令第177章 點軍第170章 遠迎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60章 議連衡第29章 降服(三)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68章 城北驛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56章 計謀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132章 晉見第177章 點軍第362章 管邑初成
第58章 藍田玉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19章 夜襲第242章 撲空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64章 布衣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59章 拜將第345章 除夕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209章 乘其隙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78章 驚訊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70章 蔡澤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34章 又見屍身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44章 慰功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95章 郭子仲謹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0章 行刺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48章 管仲明第132章 晉見第213章 贈劍第94章 再入小城第91章 美酒美姬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145章 曾季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6章 巡哨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0章 麻三第85章 軍市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138章 席次第42章 失機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45章 入韓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147章 尉氏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303章 韓襲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43章 夜行第36章 定奪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242章 撲空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67章 交酒第27章 降服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44章 入城第158章 女閭第338章 祭壇第二章 戰警第51章 棄民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42章 刺探第144章 訪老第230章 司勝第87章 武將第77章 聚兵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76章 晉鄙困窘125章 洛陽白氏第8章 管城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82章 爭武卒第237章 圖秦第321章 管令第177章 點軍第170章 遠迎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60章 議連衡第29章 降服(三)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68章 城北驛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56章 計謀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132章 晉見第177章 點軍第362章 管邑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