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

看着面前朝着自己鄭重行禮的荀況,趙丹的心中十分清楚,通過今天的這番談話之後,自己顯然是已經將這位聞名天下的大儒徹底的拉攏到趙國這一邊來了。

如果邯鄲學宮的設想真的成功了,那麼在不久的未來,趙國就將取代齊國成爲整個華夏文明的文化中心。

永遠不要小看“文化”這兩個看不見摸不着的字眼,華夏民族五千年來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其源頭不正是這輝煌燦爛的華夏文化麼?

而且也不僅僅是文化,在接連兩次擊敗了秦國之後,趙國的都城邯鄲也必將甩開臨淄、大梁和洛邑等城市,成爲華夏大地最大的經濟中心。

經濟發達,文化昌盛、軍力強大···這樣的一個國家,往往能夠鑄就出一個極其輝煌的盛世。

而這個盛世的締造者,毫無疑問便是趙丹!

···

趙丹連續做了好幾個深呼吸,才總算讓自己從這種暢想未來的飄飛思緒之中擺脫出來,看着面前的荀況笑道:“不知荀卿欲以何處爲學宮所在地?”

羅馬城不是一天就可以建得起來的,荀況的這座學宮也不例外,最首先要解決的當然就是選址問題。

荀況笑道:“臣尚未想好。”

趙丹大手一揮,道:“荀卿只管去看,看上了哪一處土地儘管告知寡人!”

現在的荀況可以說絕對是趙丹眼前的超級紅人,要啥給啥,那都不帶一秒鐘猶豫的。

荀況笑道:“既如此,那況就先謝過大王了。對了,此學宮尚缺其名,不如便請大王爲學宮賜名吧。”

“賜名?”趙丹想了一想,隨後笑道:“既如此,此學宮便命名爲‘華夏學宮’吧!”

在這個時空之中,被未來的人們譽爲“地球第一文化聖地”的華夏學宮,就這樣在今天確定成立了。

荀況也是一個做事雷厲風行的人,纔剛剛和趙丹談妥不久便告辭出宮,帶着兩名弟子去邯鄲城中爲將來的華夏學宮尋址去了。

荀況所帶來的這個提議是如此的震撼而具有爆炸性,以至於當荀況帶着兩名弟子離開了許久之後,趙丹都還沉浸在喜悅之中。

實在是這個消息,真的太讓趙丹振奮了。

說實話,諸子百家在這個年代,他們的發展其實都還處於一個初級階段。

而且在董仲舒搞了一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除了儒法兩家之外,其他的諸子百家基本上都慢慢衰落並且跑偏了。

道家原本可以成爲哲學家和政治家,結果變成了一羣神棍。

墨家原本可以成爲工程師和物理學家,結果在死敵儒家的壓制下銷聲匿跡了。

陰陽家原本可以成爲天文學家,結果也變成了一羣神棍,甚至還被江湖騙子用來騙人。

除此之外,還有名家、雜家、縱橫家、兵家等等等等,都因爲這個董仲舒的這一套理論衰微,再也沒有自成一家的盛況。

在還沒有穿越之前,趙丹讀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就經常在想:如果說沒有這一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任憑諸子百家百花齊放個幾百上千年,華夏大地會不會提前西方世界一步邁入現代社會,從而成爲現代社會的主宰者?

趙丹覺得這是很有可能的。

歐洲的崛起,不正是因爲在黑暗的中世紀之中出現的文藝復興麼?它和百家爭鳴一樣,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盛宴。

事實上,因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受害的諸子百家裡,同樣也包括所謂的“勝利者”儒家和法家。

自從沒了對手之後,儒家思想日益僵化,最終完全淪爲了統治者用來愚民和穩固統治的思想工具,更在後世現代社會遭到了無數人的痛批,大有將百年來中國之所以落後的大鍋統統甩在儒家身上的態勢。

法家也是一樣,法家推崇的乃是以法治國,雖然是在君王控制之下的以法治國,但是其實法家的理論只需要一個契機就有可能進化到現代型的以法治國。

結果法家卻變成了君王們手下的忠實走狗,一個個法家人物只能以酷吏的形象聞名於世,和法家大能們創立理論之時所設想的場景相去甚遠。

一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運動,可以說是華夏文明在自我進化之中的一次巨大挫折。

當然了,就算是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些諸子百家也未必就能夠和趙丹所設想的那樣成爲哲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但是不管怎麼說,只要這些諸子百家還存在、還活躍在華夏文明的舞臺上,它們就擁有着進化的可能性,而如果按照歷史上那樣去走的話,便是一絲可能性都沒有。

只要有希望,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希望,都比沒有希望要強上無數倍。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漸漸冷靜下來的趙丹也開始明白了荀況的想法。

當趙國中尉固然是位高權重,但是說不準哪一天做得不和趙丹的心意,那麼荀況就要捲鋪蓋走人了。

可設立邯鄲學宮又不一樣,畢竟學宮是因爲荀況而建的,所以荀況和儒家對於這座學宮的話語權無疑就是非常重的。

再加上學宮本身就是政治顧問團的身份,荀況雖然並不出任具體職位,但卻仍舊能夠以這個政治顧問團團長的身份參與到趙國的政治舞臺之中,同樣能夠對趙國的決策施加影響。

所以說荀況這個辭中尉而建學宮的舉動,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爲進,以荀況個人短期的功名利祿而換取儒家對趙國長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不僅如此,只要這個學宮以後發揚光大,那麼荀況作爲學宮的創立者自然也是百世流芳,可比當個中尉強了不知道多少倍去了。

趙丹想到這裡,忍不住長出了一口氣,搖了搖頭:“真是一個老狐狸!”

如果趙丹沒有想錯的話,恐怕在荀況離開楚國的時候,心中就已經設想好這件建立學宮的事情了。

荀子荀況,果然不愧是融法於儒的一代大能,玩起心計來也是一套一套的啊。

不知爲何,趙丹心中突然有一種預感。

今天自己和荀況的這一番會面,很可能將會徹底的改變華夏文明的歷史,讓華夏文明真正意義上的擁有了一次能夠統治整個地球的機會!

趙丹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心中若有明悟。

或許,這纔是穿越的真正意義所在啊。

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
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