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

就在範睢話音剛落的瞬間,趙國的大臣們之中就立刻有人開始站出來反駁範睢的話,而秦國的大臣那邊也同樣是不甘示弱,雙方你來我往,各呈口舌之利,一時間大廳之中好不熱鬧。

端坐在東邊主位之上的趙丹,看着範睢投來的熱切目光,微笑不語,心中卻在暗自思量。

衆所周知,縱橫家或者說外交家們所最喜歡運用的一種語言修辭手法就是——誇張。

這個誇張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誇大君王們國家所面臨的危機,讓君王們束手束腳,不敢輕易採取對抗;又比如說誇大君王們國家的實力,讓君王們從原本的猶豫不定變成果斷出擊。

很顯然,方纔虞信和範睢所採用的都是第一種修辭手法,也就是通過誇張自己國家的實力來恫嚇對方,意圖以此來讓對方退讓。

在趙丹看來,這顯然是一件非常難以做到的事情。

後世有一句名言是這麼說的:“談判桌上的東西,永遠都不是靠嘴皮子得到的,而是靠坦克和大炮打出來的。”

這句話其實是頗爲中肯的。

就以眼下的情況來說吧,如果說趙國能夠把剛剛虞信在話中所說的那些地方全部打下來的話,那麼秦國的意願如何其實就已經不再重要了。

地我都拿了,你難道還能讓我吐出去不成?

但眼下趙國只不過是在長平戰場之中取得了一定的優勢,而且這優勢還未必能夠就能夠轉化爲勝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人很顯然是不會輕易退讓的。

對於這一點,趙丹其實早就有了清楚的認識。

事實上在趙丹想來,秦國人眼下所能夠答應的條件,估計就是範睢剛剛提出來的那個秦趙平分上黨了。

如果以雙方目前的實際控制區域來看的話,兩國還真就是各自佔領了一半的上黨郡。

所以範睢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希望秦趙兩國能夠以眼下的實際控制線作爲停戰線,無條件的結束這次長平大戰。

除此之外,趙國任何一個超出範睢話語之中的條件,都不可能夠得到秦國的允許。

對於這一點,趙國顯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如果真的要以實際控制線來作爲停戰線的話,那麼長平關和長子縣就要通通歸入秦國的手裡。

長平關是北上黨盆地的入口之一,而長子縣則是北上黨盆地的一部分,秦國一旦得到了這兩個地方,就能夠得到一條隨時隨地自由對北上黨乃至整個趙國發動進攻的捷徑。

趙丹不可能答應這個條件。

所以說雙方的條件一開始就是談不攏的。

既然談不攏,那爲什麼還要談呢?

在趙丹看來,這個時候和秦國舉行會談,其實對趙國是有兩方面的好處。

首先趙國答應和談,就等於是告訴秦國,我並不想和你來一次你死我活的大戰。

否則的話,一旦秦王稷也發了瘋像趙丹一樣全國老少齊上陣,那麼就算是這一場大戰趙國能夠獲得最終勝利,也只不過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其次,趙國答應和談,對於正在北邊瘋狂背刺趙國的燕國,多少也是一種威懾和警告。

只要等到趙國和談完畢之後,那麼從長平地區抽出手來的趙軍就可以北上去應付燕國軍隊了。

所以當燕國君臣在聽到趙國和秦國會談的時候,心中多多少少都會感受到一些壓力,在接下來展開的進攻行動中,可能就會變得猶豫不決,束手束腳。

當然了,和談這個選項也並不都是全然有利的,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趙國的盟友們的作戰意志。

因此趙丹纔會讓虞信在提出的一堆條件中包含了秦國割讓土地給魏韓兩國的要求,這就是要告訴韓王然和魏無忌,趙國並沒有忘記盟友們的利益,由此來繼續將韓魏兩國綁在趙國的戰車上。

至於楚國嘛,雖然楚國的確也是在對秦作戰,但是楚國並沒有北上支援趙國,所以趙丹也不會去管楚國的利益,反正楚國人想要東南兩郡,那就讓他們自己去打就是了。

趙丹在今天出發來到這裡的時候就知道,今天應該是談不出什麼結果來的。

甚至也不只是今天,很可能在接下來的好幾天裡這個談判都談不出結果,就算談個三五個月都不是沒有可能。

趙丹現在就是在等。

等什麼?

等到秦國撐不住的那一天到來。

反正現在長平戰場上趙軍是佔優的,如果你秦國不願意讓步,那就打唄。

一步步打,往死裡打。

就不信打不服你!

所以趙丹非常淡定的坐在那裡,也不去理會範睢的小眼神,更沒有任何開口說話的意圖,完美化身爲一尊雕像木偶。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

看着趙丹的表現,秦王稷和範睢對視一眼,心中都不覺有些意外。

雖然之前秦王稷和範睢因爲長平戰局不利而有了一些嫌隙,但是秦王稷對於範睢的信任仍然是其他人所難以比擬的。

作爲主動求和的一方,秦國當然是希望儘早結束會談的。

現在結束戰爭還能夠保住半個長平和東南兩郡,如果再晚點的話,長平這邊輸贏難說,贏了怕也打不垮趙國,但東南兩郡卻是要重歸楚國了。

因此一開始秦王稷和範睢君臣就制定了策略,希望利用範睢的口才將趙丹這條據說很沉不住氣的大魚釣起來,然後通過搞定趙丹來快速搞定和談。

所以範睢纔會在剛纔拋出來這麼一個“一統天下論”作爲誘餌,爲的就是要震到趙丹,讓趙丹忍不住開口反駁或者呵斥。

要是秦國一統天下的話,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趙丹這樣的他國國君,所以範睢覺得趙丹是不會對此無動於衷的。

只要趙丹一開口,範睢就有信心憑藉着自己的口才,一步步的把趙丹給繞進去。

然而趙丹並沒有中計,趙丹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口。

這就很尷尬了。

秦王稷向着範睢投去了一個詢問的眼神,意思很明顯:“現在怎麼搞?”

範睢微微搖了搖頭,很顯然看上去也沒有太好的主意。

……

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天時間裡,大廳之中基本上就是在秦趙兩方大臣的一片爭執和相互抨擊的聲音之中度過。

冬天的夜晚總是很快來臨,幾個時辰之後,大廳之中也開始點起了燈火。

是時候該用晚餐了。

趙丹站了起來,揉了揉因爲跪坐一天而有些發麻的腿,心中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當年澠池之會的晚宴上,秦王稷對趙丹老爹趙惠文王百般刁難,纔有了藺相如出面護主的故事。

那麼在這一次清河之會的晚宴上,又會發生怎麼樣的故事呢?

不知爲何,趙丹突然有點期待。

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三章 爭論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八章 蘇代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五百九十章 秋風送爽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
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三章 爭論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八章 蘇代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五百九十章 秋風送爽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