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公元前260年,12月21日。

當屯留城解圍的消息傳來的時候,趙丹一直緊繃的心情終於變得好了不少,甚至已經開始有時間感慨起趙括的運氣了。

看着手中的剛剛傳來的戰報,趙丹突然發現趙括這個傢伙自從被自己改變了命運之後,居然已經有了兩次死裡逃生的經歷了。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否極泰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倒確實是個好事。

在這個年代,將門虎子其實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爲啥?因爲知識的傳承。

在任何一個時代的任何一個國家,知識永遠都是最寶貴的東西之一。

有了知識的傳承,人類纔會不斷的進步,家族亦然。

在趙丹穿越而來的那個時代,曾經有一個叫做陳勝的人說過一句振聾發聵、影響了中國人整整兩千年的話,這句話叫做“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其實是有的。

先看看一箇中國曆史上極爲顯赫的家族——琅琊王氏。

後世最顯赫的門閥士族之一琅琊王氏,便是出自於秦國大將王翦。

王翦其人在歷史上爲秦國一統天下立下赫赫戰功,天下六國均爲王翦、王賁父子所滅,再加上王翦之孫王離,一門三列侯,顯赫已極。

秦朝滅亡後,王翦之後人王吉、王駿、王崇曾經在西漢出任過博士諫大夫、御史大夫、大司空等高位。

再往後,王遵、王音、王融在東漢出任過太中大夫、大將軍掾、南康尹等職位。

在西晉滅亡之後,也是王氏家族衣冠南渡,並由王導、王敦擁立司馬睿建立東晉,一度權勢無雙,有“王與馬,共天下”之稱。

《古今姓氏書辯證》曰:“琅琊王氏自漢諫議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晉南北朝,一家正傳六十二人,三公令僕五十餘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書二十五人。”堪稱“簪纓不替”,“冠冕不替”,“世祿不替”。

從秦朝一統到魏晉南北朝,整整數百年的時間,統治着華夏大地的皇族換了一個又一個,但始終不變的卻是王氏一族的顯赫和身居高位。

這難道是偶然嗎?顯然並不是。

所以陳勝並不知道的是,他所憤恨的王侯將相們,其實是真的有“種”的。

這個王侯將相家族們的“種”,就是知識。

這裡的知識,指的並不是什麼四書五經、也不是什麼假大空的八股文,更不是什麼禮義廉恥、道德傳統。

這裡的知識,指的是如何應對君王、如何管理一方、如何統御部下,如何收買人心,甚至是如何去當一個帝王。

只要有了這些無比寶貴的知識,那麼這些家族即便一時衰落,也總有崛起的一天。

知識,就是所有世家大族的根。

趙括,就擁有着知識,這種來自於他父親趙奢的知識。

馬服君趙奢此人,以天縱奇才來形容,也毫不爲過。

其人能文能武,能爲官能爲將,既能爲國君分憂,又能夠團結同僚,簡直就是全方位無死角、挑不出毛病的完美臣子模版。

在趙丹看來,趙奢其實和王翦是一類人,都是屬於那種能夠創立出頂級門閥世家的始祖級人物。

但趙奢的運氣顯然比王翦差了不少,因爲趙奢不過五十多歲就死了,然後趙奢的兒子趙括也沒有成長起來就死在了長平。

這兩次連續的打擊再加上趙國的滅亡,最終導致了趙奢的這個趙氏還沒有起勢就已經斷了傳承。

但如今不一樣了。

趙丹的穿越,改變了趙括的命運,也讓趙奢的趙氏擁有了傳承下去並且猶如王氏一般發揚光大的可能性。

鑑於歷史上王氏一族對於秦國的貢獻,趙丹其實是很希望趙國也能夠有這麼一個如秦國王氏般的良臣家族,而趙奢和趙括的這個“趙氏”,就是趙丹心目中的人選之一。

這就是爲什麼趙丹不把三篇孫子兵法送給別人,卻偏偏送給了趙括的原因。

當然了,眼下趙丹對於趙括還僅僅是處於培養階段,到底行還是不行,這個還得讓趙括自己來證明。

如果趙括最終被證明只是一個廢柴,那麼趙丹也不會傻傻的繼續幫扶他下去,而是任其自生自滅。

對於君王來說,有用還是沒用,就是一個最直接的衡量標準。

有用的人,纔是值得培養的人。

從目前來看,至少趙括幹得還不錯,還算是挺有用的。

趙丹思考了一會,然後對着面前的繆賢道:“且派人去傳寡人之令,裨將趙括作戰有功,寡人心甚慰,賞金一萬,女二十。並命其將屯留之軍,務必要爲寡人守住屯留!”

“唯。”繆賢應了一聲,便領命出去了。

此刻的趙丹並不在邯鄲,而是位於上黨郡治所在的長治城。

在數日前的大朝議之中,趙丹力排衆議通過了趙國總動員令之後,短短的幾天內邯鄲之中的民衆就已經被動員了起來。

讓趙丹欣喜的是,在發佈了總動員令之後,他發現單單是邯鄲一座城可用來充當民兵的男丁就有十萬!

當然了,這是因爲邯鄲附近本來就是趙國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但即便如此,四座大城滿打滿算下來,湊個二十萬甚至更多應當是沒有問題的了。

於是趙丹又發佈了一道命令將裡面的獨生子給排除掉,然後帶着剩下的九萬民兵風風火火的朝着上黨趕去。

此時此刻,趙丹已經率軍穿過了滏口陘的東邊,來到了一個叫做黎邑的小城,只要再有幾天時間就能夠趕到長治了。

而馳援屯留縣的那支軍隊其實並不是由趙丹這邊派出去的,而是來自屯留縣西邊的趙國舊都晉陽。

總的來說,目前形勢還算樂觀,至少並沒有繼續惡化下去。

趙丹在處理完趙括的事情之後,又從面前的桌案上拿起一封竹簡。

這是前線大將軍廉頗送回來的奏報。

自從趙丹宣佈親征之後,從長平前線送來的奏報就從三日一次變成了一日一次。

趙丹仔細的閱讀了一遍這封由廉頗親筆寫就的奏報。

看上去長平前線也並沒有太大的問題,除了長平關外每日例行的絞肉機大戰之外,廉頗堅決的守住了防線,沒有讓白起取得全面突破。

在讀完了廉頗的情報之後,趙丹也是稍微的鬆了一口氣。

不管怎麼說,雖然廉頗看上去的確是比白起要稍遜一籌,但至少廉頗並沒有讓趙丹所最擔心的全面潰敗出現在長平戰場上。

趙丹合上了竹簡,心中默默的想道:“現在,就看信陵君的了。”

鑑於魏國大軍所駐紮的鄴城和邯鄲只不過一天的距離,所以魏無忌奪權殺晉鄙的事情,趙丹當然是很快就從回到邯鄲的趙勝口中得知了。

對此趙丹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意外之情,畢竟這可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

藺相如的死亡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提醒了趙丹,那就是雖然趙丹穿越導致了整個歷史的改變,但是趙丹的穿越卻不可能改變每一個人,也不可能改變所有的事情。

所以藺相如該死還是得死,所以後勝還是那麼的貪財,所以呂不韋扶立趙異人的事情還是在穩步的進行之中,所以信陵君救趙之事雖然一波三折但最終還是發生了。

根據趙勝的說法和趙國所得到的情報,奪取兵權之後的魏無忌已經率領十萬魏軍急速南下,直撲由秦國大將司馬梗和五萬精銳秦軍鎮守的野王城。

而魏無忌和司馬梗之間的這一戰,便是趙丹所一直盼望的,趙國在這場長平之戰中真正逆轉乾坤的勝負手!

把舉國的命運寄託在一個外國人的手中,這聽起來似乎相當的不靠譜。

但是作爲一個穿越者,趙丹對於信陵君魏無忌,的確是有着絕對的信心!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六章 微操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例行推書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六章 微操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例行推書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