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

就在黃歇心事重重的進入城池之中的時候,在這座城池原本魯國的王宮之中,趙丹正在和一批客人進行會面。

魯國的特質是什麼呢?毫無疑問,魯國的特質當然就是傳統。

魯國的建國者周公旦一手製定了周朝的禮節,是周禮的奠基人和倡導者。

有了這麼一層關係在裡面,魯國自從建立以來,就一直是對周禮貫徹得最爲堅決的國家。

當然了,隨着時代的不停變遷,魯國理所當然的也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變化,但是唯一不變的有兩點,第一點是魯國到現在仍舊是最講究周禮的國家,另外一點則是魯國人的特點——嚴肅,傳統,古板。

除了這點之外,魯國還有另外一個特點也是非常有名的,那就是儒家的開創者孔夫子也是一個魯國人。

也正是因爲受到了魯國這種風氣的影響,所以孔夫子一直都主張“爲政以德”,講究的是周公周禮的那一套,簡單的說就是希望用周公的那一套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

這也是爲何孔子當年周遊列國,但卻並沒有在諸國得到重用的原因,國君們雖然敬重他的學識,但是卻對他提出來的思想理論不以爲然。

這年頭大家打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能夠生存下來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事情了。

沒看到諸國都在爲了變得更加強大而不擇手段嗎?這時候誰會去在意什麼道德禮教呢,先活下來再說吧。

遵守道德禮教的魯國,現在已經成爲了歷史的塵埃,這就足夠說明很多東西了。

當歷史的大潮滾滾來襲的時候,如果不能夠順應這股浪潮,那就只能夠向魯國一樣被拍死在沙灘上。

此時此刻,趙丹正在接見的就是這麼一羣註定要被拍死在沙灘之上的傢伙。

老傢伙。

這羣頭戴儒冠身着儒袍的老傢伙不是別人,正是魯國之中儒家、也就是他工廠所說的“魯儒”的領袖人物。

由於孔子出生於魯國,孔子的後人也居住在此,所以一直以來魯儒都認爲自己纔是儒家最正統的代言人。

正是由於心中的這些驕傲,魯儒們對於由孟子所倡導的齊國稷下學宮那是不屑一顧的,對於趙國由荀況所領導的華夏學宮,其實也並沒有太放在眼裡。

在他們看來,孔子那就是聖人,聖人的話是不能夠有任何更改的。

無論是孟子也好荀子也罷,這些在外人看來對儒家學說起到了促進發展作用的儒家學者,在魯儒的心中其實評價都是很低的。

既然如此,那麼這些魯儒今天來找趙丹干什麼來了呢?

只見一名老儒者站了起來,對着趙丹躬身行了一禮,說道:“大王如今既然身爲天下諸侯之長,理當如當年齊桓公一般尊王攘夷,恢復當年禮制,令聖人道德廣佈於天下才是。”

這老儒者一開口,其他的老者也是紛紛贊同,你一句三皇五帝,我一聲賢王故業,總之就是把趙丹吵得頭昏腦漲,頭痛不已。

對於這位老儒者的言論,趙丹選擇微笑不語,但是心中卻已經是有些想要罵孃的感覺。

看來今天同意這些傢伙的請見,簡直就特麼是一個錯誤啊!

趙丹本以爲,這些傢伙既然自命爲孔子嫡系,唯一正統,那腦子裡總得有些乾貨的吧?

但現在這一羣嘰嘰喳喳滿腦子都想要回覆文王聖人舊制的傢伙,這就讓趙丹比較的蛋疼了。

周朝建立到現在都八百年的時間了,八百年前周公旦建立的制度在當時或許是先進的,但是在八百年後的現在顯然就跟不上時代了。

這就好像是在現代社會用南宋時期的制度去治理一樣,不是扯淡麼?

看着自己面前聒噪不休的那位白髮蒼蒼的孔子後裔,趙丹就覺得自己是一個頭兩個大。

好不容易等到這些老人的口水轟炸有了一點點暫停的空隙,趙丹連忙咳嗽一聲,道:“諸位大儒,寡人覺得吧,這周公之禮距離當今似乎是有些久遠了,是不是應當那個……與時俱進一些呢?”

趙丹話音一落,在場的諸位魯儒便紛紛露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道:“大王此言,何其愚也!須知聖王之澤,可澤被千秋萬世,如今不過百世之秋,如何不可行?大王如今乃是天下霸主,正當行此聖人之道,方纔能夠成就不世偉業也!”

又一番讓趙丹不勝其煩的口水轟炸開始了。

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爲在場的都是一些白髮蒼蒼的老人,趙丹都想要下令直接趕人了。

但好在這些魯儒的領袖們畢竟都是老人了,一個個年老體衰的也說不了多久,又過了大約一個多時辰,噴在趙丹臉上的口水也慢慢的開始變少。

趙丹見機會難得,立刻咳嗽一聲,正色道:“今日聽諸位長者講解聖王舊制,實在是令寡人眼界大開,想必諸位長者也應當知道寡人如今在邯鄲之中建有一座華夏學宮,不如便請諸位長者移步華夏學宮宣講,以令天下人知曉這聖王之恩澤如何?”

“這……”趙丹一開口,幾名魯儒領袖就是面面相覷,一時間都顯得有些猶豫。

魯儒雖然古板,但並不代表着他們都是傻子,沒見到這幾名魯儒領袖雖然張口閉口恢復聖王舊禮制,但是卻從來沒有勸說過趙丹重新建立周天子的威嚴麼?

如果依照孔子的理論,重建周天子的威嚴纔是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諸侯不願意買孔子賬的原因。天子的威嚴重建了,那我這個諸侯幹嘛去,在一邊涼快麼?

話說回來,當趙丹邀請他們前往華夏學宮的時候,這些魯儒的領袖們就不太樂意了。

這年頭,知識可是非常寶貴的東西,一個擁有豐富知識的人想要位極人臣或許還有一定難度,但是想要弄個官當那簡直比吃飯還要簡單。

毫不客氣的說,任何一個明清時期的秀才到了這個時代都能夠隨便弄個官噹噹,甚至混個縣令都不在話下。

當然了,當得好當不好是一回事,但是這當官的資格是肯定穩穩當當、毫無爭議的。

這就是知識的寶貴性。

正是因爲知識是如此的寶貴,所以對於知識的傳授也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

尤其是對於刻板傳統的魯儒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讓他們去華夏學宮宣講學說,這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在他們看來,這些知識進獻給君王,那沒問題。可要告訴你們這些底層的下等人,那就沒有必要了。

而且吧,荀況現在又是華夏學宮的大祭酒,如果這些魯儒學者們去了華夏學宮,那豈不是要屈居荀況之下?這也是一個讓他們心中不情願的原因。

趙丹看着面前這幾個魯儒期期艾艾的模樣,心中略微一想便立刻明白了這裡面的由來,當下便笑道:“說起來也是寡人唐突了,這等大事,自然還當請各位老先生回去多多商量一番纔是,倒也不必急於一時。”

在非常客氣的送走了幾名老先生之後,重新落座的趙丹嘿了一聲,伸出手指用力的敲了幾下面前的桌案,顯然心情有些不太美麗。

趙丹之所以邀請這些魯儒進駐華夏學宮,一方面是出於在華夏學宮之中多一門流派,另外一方面也有着想要在華夏學宮儒家之中摻沙子的想法,畢竟魯儒和荀況一脈不對付那是衆所周知的。

但從現在來看的話,這些所謂的孔子正統繼承人,顯然根本就沒有繼承到孔老先生的精髓啊。

別的不說,有教無類這麼一個閃耀千古的大優點沒有學到,滿腦袋都是食古不化故步自封,這樣的學說怎麼能夠進步?

而且說實話,趙丹的心中其實都已經做好了盤算,等到未來趙國一統天下之後,那些加入華夏學宮的諸子百家不用多說,自然都是能夠得以留存乃至發揚光大的。

但是像其他什麼在山疙瘩自己搞東搞西的隱士山門,或者不願意服從趙國加入華夏學宮的流派,那就只能被歷史的滾滾車輪碾過了。

趙丹沉思半晌,有些無語的搖了搖頭:“算了,都已經給了機會了,如果還是不識擡舉的話,那寡人也沒有辦法。”

趙丹並不知道的是,在未來,這個放魯儒一馬的決定,其實還會給他和趙國帶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九章 趙勝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上架感言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十六章 兒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七十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標——關中!
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九章 趙勝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上架感言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十六章 兒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七十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標——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