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

其實說實話,趙丹的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但正所謂兼聽則明,在做出決定之前,多聽聽臣子們的意見,讓臣子們有發揮的機會就是必要的事情。

畢竟這年頭的華夏大地可是七雄並立,國君雖然聽上去吊吊的,但實際上和公司老闆也是差不了多少。

由於一共七雄並立,所以說實話這個時代的士人們選擇還是挺多的,不想後世大一統王朝的話那樣幾乎沒有任何選擇。

所以別看國君們高高在上,但仔細說起來還是士人們的選擇面要更廣一些,想去哪國當臣子就能去哪國當臣子,在這個國家當官當得不高興了分分鐘掛印而去,揮一揮衣袖沒有任何留戀。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君們想要吸引人才,高官厚祿這些東西就不必說了,更重要的還是要給臣子們一個表現的舞臺,讓臣子們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才能。

在政壇上來說,一個臣子手中權力的大小,基本上就可以等同於君王給他表現舞臺的大小。

所以說適當的分權纔是一個明智的君王應該做的事情。

作爲最高統治者,趙丹理所當然的要把最高級的權力——決策權抓在自己手裡,把次要的建議權交給大臣們就行了。

除非是那種一心想要謀朝篡位的傢伙,否則的話建議權帶來的這種“吾也能夠像大王諫言國家大事”的滿足感,就已經能夠讓臣子們覺得自己確實是很受君王重視了。

被君王重視,這無疑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只要臣子們的意見是對的,那麼趙丹從來都不介意給臣子們這個面子。

現在的趙丹就是在給虞信這個面子。

虞信不急不忙的開口道:“大王,以臣之見,此事易爾。”

“哦?”趙丹眉毛一揚,道:“虞卿且說來聽聽。”

虞信笑道:“大王,那魏國之中,一直有一大患而未解,若是大王能善加利用,則魏國必定不足爲患也。”

趙丹道:“何患?”

虞信道:“此患,名爲魏無忌也!那魏無忌素來賢名在外,又有諸多奇人異士相助,更於野王一戰之中破秦軍殺司馬梗而名震天下,正是功高震主之勢,魏王圉如何會無動於衷?”

虞信的話音剛剛落下,趙豹就冷笑一聲,道:“虞卿或許不知,自從那高基死後,魏無忌已然是大權在握,極得魏王圉之信任矣,何來爲患一說?”

趙豹這話一說出來,大殿之中就有人連連點頭,顯然覺得很有道理。

虞信不急不忙的笑了一笑,說道:“司寇此言差矣,魏王圉此人生性涼薄且猜疑心極重,之前龍陽君高基如此受寵,一旦被猜疑亦是不能得免一死,魏無忌又如何能夠和高基相提並論?如今魏王圉之所以信任魏無忌,乃是因爲高基刺殺一事所產生的後果,更是因爲魏王圉知道非魏無忌不可抗衡趙國,但是!”

虞信咳嗽一聲刻意的停頓了一下,在衆人十分不爽的目光之中繼續說道:“但是那魏無忌之大才,想必諸位早已知之。魏無忌此人素來鋒芒畢露而不知掩飾,以魏王圉之性格遲早再生猜忌之心,大王只需要遣一得力說客前赴大梁,必定能說動魏王圉,如此魏國不攻自破也!“

虞信的這個計策,說起來其實一點都不新鮮,就是“離間計”罷了。

但是等到虞信說完之後,在場的幾名趙國大臣們對視了幾眼,卻都從其他人的臉上看到了認可的神情。

雖然說離間計的確是很老的套路了,但正是因爲這種套路有用,所以纔會被用得人盡皆知啊。

只要有用,管它什麼老套不老套呢!

趙丹滿意的看了一眼虞信,微微點頭。

虞信所說出來的想法,正是趙丹所打算採用的手段。

一開始在考慮要不要把魏無忌派回去的時候,趙丹就已經思考過如果以後魏國萬一真的在魏無忌的率領下變得強大起來該如何應對。

最後趙丹思考下來的結果如下。

第一,魏王圉對魏無忌的猜忌始終存在,不可能消失。

第二,魏無忌即便會在某些事情上違背魏王圉的意願,但是造反這件事情對於魏無忌來說基本是不可能的,甚至就連架空魏王圉這種事情魏無忌也不會去做,所以魏王圉的手中一定會有權力,足以對魏無忌形成限制的權力。

這幾乎是一個死循環。

只要這個死循環不能夠解開,那麼魏國就會一直陷入內耗之中,無論如何也都不可能強大起來。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魏王圉兩次啓用魏無忌都是爲了應對外部強敵,而等到外部的威脅稍微小一些之後就馬上將魏無忌棄之如敝履,由此可見魏王圉對魏無忌的猜忌。

雖然在目前看來,因爲高基搞出的小小意外而讓魏王圉和魏無忌這對兄弟產生了一次難得的相互信任,但是這種信任其實是相當脆弱的,只需要稍微的挑撥一下,魏王圉和魏無忌之間的信任就會蕩然無存了。

可以這麼說,魏王圉的存在就相當於一個保險,一個絕對不會讓魏國變得強大起來的保險。

如果魏王圉知道在趙丹心中是這樣的角色,恐怕要氣得吐血了···

趙丹開口道:“諸卿以爲,虞卿之見如何?”

趙勝咳嗽一聲,緩緩道:“臣以爲,虞卿之見或可行之。”

雖然說這其實有點坑小舅子的意思,但是趙勝也沒什麼辦法···親戚比起國家來說其實還真不算啥,秦趙始祖同出一源幾百年前是一家,還不是一樣幹仗幹得你死我活?

趙豹哼了一聲,並沒有表示贊同,但是也沒有表示反對。

李伯也同樣表示了贊同。

於是趙丹就果斷的拍板了:“既然如此,那便勞煩鄭朱再跑一趟大梁吧。”

鄭朱和蘇代這對趙國的大小行人最近可以說是非常的忙碌,堪稱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就在衆人計較已定,準備散會的時候,剛剛出去一趟的繆賢回到了大殿之中,朝着趙丹回報了一個消息。

“大王,河東郡那邊有回報了。”

趙丹聞言臉色微微一動,道:“快快說來。”

在前幾天,趙丹在一次會議之後安排了對蒙驁的刺殺計劃。

算算時間,也應該是要到有回報的時候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上架感言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四章 借糧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謊言的力量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五章 外交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
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上架感言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四章 借糧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謊言的力量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五章 外交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