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

又一場大辯論展開了。

看着面前多少有些得意的蔡澤,羋宸心中是恨得牙癢癢的,決心一定要將對方的囂張氣焰給打壓下去。

於是羋宸開口道:“即便是那燕國真的如同綱成君所說能夠出兵伐齊,那麼齊國人也未必就一定回師。畢竟燕趙之間乃是盟友,只消趙王的一句話,可能燕國人便要被迫放棄這次伐齊行動了。”

蔡澤聞言大搖其頭,道:“不可能。那樂間乃是樂毅之子,平生之志向便是要完成其父當年未完成的事業,踏平整個齊國,又怎麼可能會因爲那趙王的一句話便撤軍?”

羋宸冷笑道:“即便齊國撤軍了又如何,難道在秦國撤軍之後,秦楚兩國便能夠穩穩的勝過三晉聯軍了?汝可莫要忘了在上一次的戰爭之中,大秦聯合魏齊兩國,尚且不是趙國的對手!”

蔡澤繼續搖頭,道:“此次大戰,和上次又有所不同。首先,武安君之能勝於王齕、王陵。其次,大秦經過了兩年的休養生息,士卒的戰鬥力亦並非是當時可比。有此兩點,那麼縱使秦楚在面對三晉聯軍之時討不到什麼上風,亦不可能會輕易的潰敗。”

“不會輕易潰敗,哈!”羋宸十分誇張的笑了起來:“綱成君,汝如此信誓旦旦,不如讓汝領軍出戰算了。”

大殿之中羋宸一派的大臣們頓時發出了一陣鬨笑。

蔡澤看上去並沒有因此而着惱,而是搖頭道:“若論領兵,吾遠不如武安君,但若是論到這縱橫諸國像君王陳述利害,武安君不如吾也。大王命吾出使燕國且讓武安君出戰,此正是大王聖明之處也,難道陽泉君對此有異議不成?”

這一番話說下來,羋宸頓時就再一次的被蔡澤給噎住了。

縱使在給羋宸兩個膽子,也不敢當衆質疑秦王柱的決定啊。

蔡澤見羋宸啞口無言,便轉過身來對着秦王柱說道:“臣請大王務必要發兵救援楚國,否則楚國之今日,便是大秦之明天矣!”

這一番辯論和陳述下來,原本還有些搖擺不定的秦王柱也開始意動了。

不得不說,以現在的這個情況來看,蔡澤的說法好像還真的就更加的合理一些。

而且秦王柱也覺得,羋宸說的話未免也太喪氣了一些。

老說秦國打不過趙國,但是寡人的大秦,哪裡有這麼弱嘛!

當年秦國不過僅僅只有關中之地,尚且和楚國聯手,一起抵抗了強大的晉國幾百年時間。

如今的秦國除了關中之外還有河西、有上郡、有北地郡和巴蜀,更有商鞅變法所帶來的強大國力,比起春秋時期的秦國強了不知道多少。

這樣強大的秦國,怎麼就一定打不過趙國了?

雖然說秦王柱也承認趙國的確是如今天下的最強國,可最強國被逆襲的戲碼又不是沒有上演過。

別的不說,前幾年的秦國不也是從最強國的位置上被趙國給弄下來的麼?

趙丹小兒贏得,寡人贏不得?

想着想着,秦王柱臉上的戰意開始變得越發的濃郁了。

陽泉君羋宸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不由得大呼不妙。

雖然秦王柱到現在爲止都還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但是羋宸畢竟當了秦王柱多年的小舅子,哪裡不知道這位自家姐夫的脾氣?看樣子很顯然秦王柱是已經傾向於蔡澤這邊了。

這怎麼行?

這個曾經出任過相邦之位的蔡澤,可是羋宸心目之中必須要搞死的頭號政敵啊!

所以下一刻,羋宸馬上再一次的開口了:“大王,臣覺得出兵援楚之事大有不妥,有待商榷啊!”

秦王柱被羋宸這一聲從思考之中拉了出來,有些不快的問道:“陽泉君,這又是爲何?”

說實話,秦王柱覺得羋宸有些不知進退了。

這纔剛剛被蔡澤駁斥得啞口無言,怎麼才過了這麼一小會就又跳出來了呢?

這是嫌被打臉還打得不夠爽嗎?

羋宸這個時候可顧及不了這許多,直接就開口說道:“大王難道忘了之前在北地郡之中的義渠人叛亂嗎?若是抽調大軍前往援楚的話,那麼一旦義渠人勾結趙國騎兵南下,又該如何處理?”

羋宸的這番話一說出來,秦王柱和蔡澤就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

這的確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說起來,義渠人在義渠勝的率領下發動叛亂並且攻佔義渠城自立,已經是差不多一個半月之前的事情了。

在得知了義渠人叛亂的消息之後,秦王柱立刻就調集了一支上萬人的大軍,前往北地郡之中平叛。

得到了消息的義渠勝自知不敵,於是乾脆將所有義渠城之中的民衆統統挾裹出城,提前好幾天向北而去,逃到趙國的朔方郡之中了。

當秦國大軍抵達義渠城的時候,除了見到城頭上掛着包括秦國北地郡郡守以及義渠城中大小秦國官員的數百顆人頭之外,收穫的就只有一座空城了。

於是秦國就有些尷尬了。

如果大軍進入到趙國朔方郡之中,這無疑就相當於是向趙國宣戰。

可如果不進去的話,那麼義渠勝和他麾下的數萬民衆就成爲了秦國西北邊境上的一個很大的隱患。

爲了這件事情,秦王柱還特地派出使者前往趙國邯鄲去拜見趙丹,希望趙丹能夠將義渠勝這些叛徒交出來。

但趙丹顯然並不打算這麼做。

秦國使者都已經到了邯鄲很久了,可直到現在都還在館驛之中住着,沒有見到趙丹的面呢。

一來二去的,秦王柱也就只能夠暫時將義渠人這個問題給擱置了。

但是當這個問題現在被羋宸提出來之後,秦王柱才發現這還真就成了一個麻煩了。

說實話,如果是義渠勝自己那幾萬人,其實問題還不算很大。

可要是加上趙國朔方、河套兩郡之中的兵馬,這麻煩就大了。

兩年前李牧率領着趙國騎兵在關中盆地縱橫來去,讓咸陽城中所有秦國君臣都提心吊膽的情形,秦王柱可還是歷歷在目呢。

就在此時,蔡澤突然開口道:“大王,其實這義渠人的問題,亦不是不能夠解決。”

“哦?”秦王柱雙目一亮,忙對着蔡澤說道:“綱成君有何妙計,還不快快說來!”

蔡澤道:“大王,臣聽說數年前月氏人曾經東渡黃河,在朔方郡之中和趙國人打了一仗並遭到了慘敗,月氏王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引以爲恨。若是大王能夠派遣使者前去說服月氏王,讓月氏部落起大兵攻擊趙國河套,屆時趙國人自保尚且不暇,又如何援助義渠人生亂?”

秦王柱聞言頓時心花怒放,忍不住一拍大腿,笑道;“綱成君此言,深得寡人之心!好了,寡人決定了,就依照綱成君的意思,派出使者前往燕國和月氏!”

頓了一頓之後,秦王柱繼續開口道:“武安君,這一次的援楚之戰,便以汝爲主將,如何?”

話說到這裡,大殿之中的每一位秦國大臣心中就明白了。

這一次的秦王柱,還是決定要援助楚國,共同抵抗來自趙國的強大壓力。

白起緩緩的站了起來,朝着秦王柱行了一禮。

“老臣,遵命!”

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七十章 危機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七十章 危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封推感言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十章 邯鄲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
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七十章 危機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七十章 危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封推感言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十章 邯鄲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