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

劇辛這一聽心中的驚訝真是非同小可,就連聲調都不由自主的高了許多:“甚麼?”

不僅僅是劇辛,就連劇辛身邊的幾名親衛也都聽到了這番話,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韓國要和趙國開戰了?這可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事情啊!

劇辛深吸了一口氣,雙目緊緊的盯着面前的這名趙軍士兵:“此事當真?”

茲事體大,由不得劇辛不慎重,畢竟韓國可是趙國的盟友啊。

這名前來報信的趙軍士兵雙眼無比通紅,咬牙切齒的說道:“郡尉,吾乃是常平關守卒司馬尚,受常平關百將之命前來報信,若有虛報,願受軍法!”

說着司馬尚從懷中拿出了一枚小小的令牌交到了劇辛的手中。

劇辛接過這枚小小的令牌,入手微覺冰涼,樣式看上去仍舊嶄新,正面刻着一個“趙上黨”,北面刻着一個“常平關”。

要知道常平關畢竟是南上黨太行陘五道關隘之中的一道,屬於南上黨最前方的防線,因此這五道關隘之中的守將守官雖然職位不高,但是一個個都擁有着這麼一枚緊急報信的令牌。

劇辛一看到這枚令牌,臉色再次一變,知道這下事情大條了。

要知道郡尉也算是高級將官了,尤其是像劇辛這種駐守在國家邊疆的郡尉更是經常向趙國中央稟報邊境情況。

依照平時的正常規律,如果趙國可能會和韓國開戰,那麼就算是不會調動上黨郡的郡兵,也應該會有國君趙丹和廉頗大將軍聯合簽發的密令通知下來,好讓郡尉做好戰爭準備。

但是這一次,韓軍都已經打上門來了,邯鄲方面卻根本沒有任何的情報傳來。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趙國高層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劇辛就知道這一次的麻煩是真的大了!

劇辛臉色凝重,再次對着面前的司馬尚追問道:“汝真的確定有數萬韓國兵馬?”

司馬尚用力的點頭,道:“至少三萬以上,數量只會多,不會少!”

司馬尚並不知道的是,其實這一次到來的足足有十五萬韓國大軍!

這倒也不怪司馬尚,畢竟太行陘原本就十分的險峻,十五萬大軍在這種地方彎來繞去的根本就不是他在長平關這麼一座小小關隘之上就能夠看得清楚的。

更何況俗話說“人一過萬無邊無際,”如果不是那種經常統帥大軍作戰的大將,就算是坐着飛機從大軍頭頂掠過,也分辨不出來究竟有多少人,反正目之所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就是了。

劇辛站了起來,指了兩名親兵出來,道:“汝等二人將司馬尚帶回吾的府邸,讓他好生歇息一番,吾這就去求見郡守!”

……

“什麼?十萬韓軍進攻上黨郡?”當上黨郡守李齊聽到劇辛帶來的這個消息之時,整個人駭得幾乎暈死過去。

要知道如今上黨郡之中滿打滿算也只有五千郡兵啊!以區區五千郡兵對十萬韓國大軍,這怎麼打?

劇辛看着李齊六神無主的模樣,雖然知道如今事情緊急,但是心中也不由得閃過幾分快意——讓你再說削減軍費啊。

不過劇辛畢竟也知道大局爲重,所以立刻就對着李齊道:“郡守,爲今之計,應當速速召集十里八鄉的民衆入城,再派人去向邯鄲求援,向河東郡示警!”

雖然說以官職而論李齊現在要比劇辛高,但是比起打仗來說劇辛自然是勝了李齊不知道多少去了,李齊這人也有自知之明,忙道:“一切皆如郡尉所言便是。”

在李齊的支持下,劇辛也是毫不客氣的拿走了主導權,一道道命令開始有條不紊的派發了下去。

首先劇辛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向南邊的長平而去,準備刺探一下韓軍的真正情況,搞清楚這一次韓國人到底有多少人前來攻擊上黨郡。

其次自然是召集十里八鄉的農民速速進城避難,或者躲進山區也行,反正太行山那麼深,只要往山裡一躲,韓國人也不會大張旗鼓的搜山。

最後便是向着北上黨各處示警,像屯留和長子這樣的大縣更是必須要通知到,否則的話韓國大軍一開到這些縣城就危險了。

“爲什麼是北上黨,不是還有南上黨諸縣嗎?”李齊忍不住開口問道。

劇辛嘆了一口氣,道:“郡守,汝覺得僅僅憑藉吾麾下的這五千郡兵,能夠救得了南上黨諸縣嗎?”

李齊面色如土,足足過了半晌才道:“既然這麼說,那麼長平等地只能放棄了?”

“必須要放棄!”劇辛斬釘截鐵的說道:“郡守,吾也不怕和汝直說,別說是長平了,就連長平關和故關恐怕都是守不住的,吾麾下的人手太少了!”

“那怎麼辦?”李齊臉色慘白:“難道就讓韓軍這麼大搖大擺的打到長治城之下?”

劇辛嘆了一口氣,道:“郡守,僅僅憑藉這五千人馬,死守長治已經是最有可能支撐到援軍到來的選擇了,除非郡守想要棄城。”

李齊無言以對。

棄城?誰都可能棄城,但李齊作爲上黨郡的最高級別官員,他要是棄城了,那麼趙丹是肯定不會放過他的,五馬分屍都是輕的,最少也是一個族誅。

李齊怎麼敢棄城?

於是這位上黨郡守一咬牙,怒甩了一下袍袖,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道:“本官乃是替大王鎮守一方,如今敵軍來襲,上黨民心震動,正是本官爲大王盡忠之時,怎能言及逃跑二字?郡尉儘管放心施爲,吾必定盡全力襄助!”

李齊的這番話一說出來,劇辛也是鬆了一口氣。

如果這個時候李齊仍舊想要和劇辛作對的話,那麼這一仗就真的非常難打了——其實就算不作對也很難打了。

劇辛沉聲看着李齊,道:“郡守,若是上黨被奪,那麼汝吾二人都是脫不開關係,這一次便請同舟共濟吧!”

兩人計較已定,自然也就是各自幹各自的事情去了。

短短兩天之內,壞消息接二連三的傳來。

韓軍沿着太行陘一路北上,勢如破竹攻克了太行陘所有五道關隘,進入了幾年前廉頗和白起大戰過的長平。

以太行陘道的險阻來說,靳黈這個行軍速度已經的確稱得上兵貴神速了。

截止這一天爲止,整個南上黨就已經落入了韓國人的手中。

不僅如此,靳黈又在長平繼續分兵兩路,一路偏師五萬人從長平西北而上,攻克了長平關之後兵鋒直指長子縣,另外一路十萬人主力則由靳黈親自率領越過長平正北的故關,朝着上黨郡治所在地長治縣而來。

又過兩日,長子、長治兩縣先後被包圍,韓軍一路所向披靡的腳步終於在這裡遭到了阻攔,兩場激烈的攻防戰在上黨郡北部平原之中開始上演。

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七章 趙括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三章 爭論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
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七章 趙括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三章 爭論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