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

趙丹的確沒有任何想要和楚國繼續談下去的意思。

因爲趙丹現在需要楚國這樣的一個反骨仔。

高處不勝寒這句話並不是開玩笑的,如今的趙國承受不起任何的一次背叛,因爲這種背叛隨時都有可能會變成一種塌方式的外交失敗,讓原本還是衆星捧月的趙國一瞬間就變成四面楚歌。

當年齊湣王所治下的齊國,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原本還是小弟衆多盟友遍地的齊國,一轉眼就變得衆叛親離,甚至險些滅國。

必須要吸取教訓啊。

所以趙丹的想法也很簡單,你楚國不是想要背叛寡人嗎?

那就打。

往死裡打!

寡人就是要拿起戰爭這根大棒來讓這天下諸國都知道,想要和寡人作對,到底會付出一個什麼樣的代價。

當然了,如果只有武力威脅和恫嚇,其實也還是不夠的。

國家之間的關係,某些時候其實就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差不太多。

別人給趙國當小弟,那圖的是什麼?

一來當然是背靠大樹好乘涼,二來嘛,也得有點好處不是?

趙丹這一次就是在要懲戒楚國這個不聽話小弟的同時,順便再給其他那些聽話的小弟一些好處。

什麼好處?當然就是楚國的土地了。

所以很自然的,三晉同盟加上齊國一共四國聯軍攻伐楚國的思路就這麼出爐了。

到這個時候,楚國會不會迷途知返已經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趙丹就是要用幹翻楚國這個結果來警示其他的小弟不要輕舉妄動,用瓜分楚國的這個結果來暗示小弟們跟着我趙國大哥走有肉吃。

這就是所謂的“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了。

所以很快的,當離開了陳城的鄭朱回到邯鄲,韓國和魏國也同時做出了願意參戰的答覆後,趙丹立刻就召開了一次所有趙國重臣參與的大會,宣佈了對楚國的作戰計劃。

“這次伐楚,寡人決意徵發十五萬軍隊以及相應民夫,會同魏、韓、齊三國部隊一同對楚國開戰!”

趙丹的語氣十分的堅定,同時帶着極其強烈的自信,周圍的趙國大臣們同樣也是一臉的期待,廉頗和龐煖這兩位老將更是躍躍欲試,眼中充滿着渴望的神情。

對於一個仍舊處在上升期的強大國家來說,它所最不會畏懼的,那一定就是戰爭!

即便《孫子兵法》之中明確的認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但想要通過謀略和外交就讓敵國心甘情願的獻上領土,這又談何容易呢?

在很多時候,用戰爭來直接摧毀敵人的抵抗力量,纔是最有效、也是最被人所推崇的手法。

十五萬的軍隊,其實對於現在的趙國來說並不算多,但是考慮到四國聯軍的兵力加起來必定遠超楚國的事實,趙國參謀部呈上來的計劃之中認爲十五萬已經足夠了。

作爲一個軍事外行者的趙丹,理所當然的以一個從善如流的態度接受了參謀部這份建議。

趙丹話音剛落,廉頗立刻就閃身而出,高聲道:“大王,臣願爲此次之主將,爲大王征討楚國!”

作爲趙國的大將軍,廉頗絕對不可能放過哪怕是一次領兵出征的機會。

這位老將軍從骨子裡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軍人,最渴望的就是在戰場之上建功立業,爲趙國推平面前的所有敵人!

但問題在於,想要領兵出戰的可並不是只有廉頗一個人。

廉頗請戰的話都還沒有完全在衆人的耳膜之中散去,龐煖也同樣閃身而出,高聲請戰道:“大王,臣亦願意爲大王出征楚國!”

大殿之中突然出現了瞬間的安靜。

廉頗聞言頓時大怒,回頭狠狠的瞪了龐煖一眼:“龐卿,汝這是要和吾爭奪主將之位了?”

很顯然,作爲如今趙**方的頭號人物,廉頗對於龐煖竟然敢和自己爭奪主將之位這種做法相當的不滿。

趙丹見到這副情形,一時間也不由得有些愣住了。

要知道雖然龐煖早兩年就已經進入了趙國核心領導層的行列之中,但是這些年來龐煖一直都是比較低調,也很少會和廉頗去爭奪什麼,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副甘當二號人物的模樣。

怎麼今天龐煖突然就變了,一下子突然跳出來和廉頗正面頂牛了?

這裡面是不是有着某些文章?

就在趙丹心中暗自思索的時候,一旁的趙勝不急不緩的開口了。

“武信君,世人皆知汝乃是趙國第一名將,而且如今又位極人臣得授封君之位,可以說是恩寵榮耀已極了。既然如此,那麼汝爲何就不能夠給龐卿一次機會呢?”

說着趙勝又轉過頭來,朝着趙丹道:“大王,以臣之見,這一次不如便讓龐卿領兵出征楚國罷。”

趙勝身邊的平陽君趙豹也立刻就出言附和:“大王,臣附議。”

大殿之中的氣氛悄然開始發生了一絲變化。

虞信眉頭一皺,同樣也開口道:“大王,楚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雖然近年來屢經失敗,但亦並非是能夠易於之國。所以臣以爲這伐楚一事,還是武信君出馬最爲穩當。”

李伯同樣也開口說道:“大王,臣亦認爲讓武信君出征爲上。”

趙丹看到這裡,基本上也就明白過來了。

說實話,這一次出征楚國的任務,難度上來說比起前幾次大戰就要低了不少,但開戰的方向卻只有一個。

如果廉頗撈到了這個主將的職位,那麼已經成爲趙勝、趙豹這邊盟友的龐煖可就沒有什麼事情幹了。

而且這一次攻伐楚國的戰爭看上去幾乎是一次穩撈功勞的戰爭(四個國家合起來打一個怎麼輸?),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顯然讓龐煖去拿這份功勞對於趙勝趙豹的公族派這邊來說是更加有利的。

單單看趙勝趙豹以及龐煖的表情和話語,就知道公族派這邊可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準備的。

但是廉頗這邊的布衣派顯然也不會這麼輕易的放過這個機會,於是雙方立刻就圍繞着這個話題爭吵了起來。

趙丹看了一直在旁不發一言的鄭朱一眼,開口問道:“鄭卿,汝覺得寡人應該以誰爲將?”

就在趙丹話音剛落的瞬間,其餘六個人十二道目光瞬間就齊刷刷的落在了鄭朱的身上。

鄭朱被這副情形嚇了一跳,連忙乾笑道:“大王,這個……臣不通軍事,如何能夠對此隨意置喙?”

鄭朱的壓力也很大啊,像平時的事情出出主意也沒啥,但是現在這個主將的位置可是直接關係到戰功啊。

無論是廉頗還是龐煖身後都有着一票軍方勢力,鄭朱可不想因爲這種事情得罪其中一方。

於是下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又都齊刷刷的移回到了趙丹的身上。

“請大王裁決!”

趙丹搖了搖頭,臉上也是有些無奈。

不好選啊。

但是,不好選也得選啊。

在沉吟片刻之後,趙丹最終做出了決定。

“此次出征,便以廉頗爲主將,樂乘爲副將!龐卿負責坐鎮邯鄲,劇辛負責鎮守河東,北方諸郡仍舊歸李牧節制。對了,傳寡人的命令去給李牧,讓他即刻調集兩萬騎兵到河套、朔方兩郡,若是秦國人救援楚國,那麼便立刻南下!”

趙丹的這份命令一下,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趙勝趙豹龐煖這邊臉色頗爲難看,而公族派這邊則是大喜過望,廉頗起身朝着趙丹就是一禮,語氣恭敬無比:“臣謝過大王!”

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十三章 鄭朱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七章 趙括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十三章 鄭朱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七章 趙括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