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

趙丹的這番話一說出來,任誰都知道趙丹心中是動了真火。

雖然早就已經知道在這個時代隨時都有可能會遭到背叛,但是當趙丹切切實實的遭遇到這一切的時候,他還是發自內心的感覺到十分的不爽。

韓國,必須要得到一個狠狠的教訓!

不過趙丹心中也很清楚,現在最關鍵的事情還是把上黨郡給守下來。

只要上黨郡、尤其是北上黨盆地還沒有丟掉,那麼趙國的戰局其實就還沒有那麼糟糕。

西邊的秦國人不知爲何,雖然已經調集了軍隊也擺好了架勢,但是卻遲遲沒有和趙國開戰。

在東南方向,龐面對着魏國人已經佔據了明顯的上風,看上去取勝只是時間問題。

在東部戰場,齊國的匡樑雖然數量佔優,但是在廉頗的防守之下也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進展,畢竟廉頗當年可是連白起都能守下來的,匡樑的指揮才能遠不如白起,有此結果也是正常。

只要能夠守上一些時間,讓龐率先打開局面擊敗魏軍,那麼這十五萬趙軍主力解放出來的話,整個戰局就會立刻朝着趙國有利的方向去走了。

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還是秦國人沒有插手。

如果秦國人也馬上開打的話,趙國在西南、南部、東南和東部上千裡的國土邊境上同時面對着四個對手,單單是這戰線的長度就已經足夠趙丹頭疼的了。

一想到這裡,趙丹的心中就不由得暗自吐槽,自己要是穿越到秦國多好,只要死守關中一個地方就行了。

吐槽救不了趙國人,所以趙丹在短短片刻之後就收回了心思,沉聲道:“上黨郡的問題就先這樣吧,等到有了進一步的進展之後再做決定。但是現在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要解決,如今韓國背叛了寡人,那麼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如果說剛剛問的是軍事的話,這時候問的就是外交了。

在軍事問題上趙丹面前這些文官們可能不敢隨便說話,但是如果說到外交的話,那麼他們能說的東西就很多了。

趙勝第一個開口道:“大王,不如暫且將齊國的土地歸還一部分以向齊國求和,然後讓廉頗大將軍回師救援上黨郡!”

這就是在戰國時代各國最常用的策略割地求和。

蘇軾的老爹蘇洵曾經在《六國論》之中痛批山東六國的滅亡原因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意思就是山東六國老是向秦國割地賠款,搞得自己越來越虛秦國越來越強,最後終於一發不可收拾。

這麼一聽的話,好像山東六國的國君都是蠢如豬玀,臣子都是傻里傻氣,一個個都看不出這樣做的危害。

這顯然是把整個戰國中後期六國所有的君臣都看成了智障。

其實吧,如果說到割地求和這種事情,秦國其實也沒少幹。

那爲啥六國就是“割地賂秦”,秦國割地就沒人罵呢?

這一方面是因爲蘇洵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是爲了暗喻當時的大慫王朝對遼國和西夏的歲幣,另外一方面多少也有些成王敗寇的意思,而且真要說起來的話,秦國的割地其實都還挺有用的。

比如說在幾十年前匡章攻破了函谷關那一次,秦國就成功的利用了齊國的心理,以退還韓國武遂和魏國封陵作爲代價換取了匡章率領的三國聯軍的退兵。

又比如說在公元前287年的第三次五國合縱攻秦之時,時任秦國國君秦王稷爲破壞五國聯盟,將溫、軹、高平歸還魏國,將王公、符逾歸還趙國,於是這一次五國合縱頓時宣告瓦解。

從這一點來看,其實趙國暫時歸還齊國一些土地也不是什麼不能夠接受的事情反正可以學秦國以後再打回來就是了。

趙丹沉思片刻,隨後說道:“此計可有成功把握?”

回答趙丹的是大行人鄭朱:“大王,那齊國相邦後勝素來貪財,若是能夠命使者以重金寶物賄賂之,再加上割地一事,應當是有很大把握能夠勸得齊國休戰的。”

趙丹緩緩點頭,道:“很好。還有其他計策嗎?”

雖然這個計策看上去也是可以用的,但是趙丹決定先把它放在一邊。

原因無他,作爲一名穿越者,一個曾經在歷史課本和諸多電視電影上見過近代中國是如何被列強掠奪大片國土的愛國者,趙丹是發自內心的牴觸這種割地求和的行爲。

趙勝見狀,臉上不由得露出失望神色,但是也不敢反駁。

接下來出主意的是李伯:“大王,臣以爲,如今應當遣使前往楚國,命楚王立刻出兵牽制韓魏。如此一來韓魏後院起火,必定不能夠肆無忌憚的對趙國用兵,應當可以緩解不少壓力。”

趙丹點了點頭,道:“李卿此計不錯,等下散會之後鄭卿記得速速派遣使者前往楚國,好好的催一催楚王元,告訴他這一次寡人要是戰敗了,那麼下一次被滅國瓜分的就是他楚國!”

趙丹的語氣裡透着幾分不爽的意思,原因無他,主要是現在都開戰差不多半個月了,趙國都和魏齊兩國全面交戰了,楚國人卻還磨磨蹭蹭現在都沒有發兵的跡象,顯然有些想要坐山觀虎鬥撿便宜的意思。

畢竟對於楚國來說,韓魏趙齊這四個國家上一次可是一起攻伐過一次楚國,都是不折不扣的仇人。

現在仇人們反目成仇打得熱熱鬧鬧的,楚國人自然樂得圍觀。

對於楚國的這種行爲,趙丹覺得實在是太特麼短視了。韓魏原本就對楚國虎視眈眈,只有趙國才能夠救楚國,趙國輸了楚國也要完蛋。

在這樣的情況下楚國人還推三阻四的,不是目光短淺是什麼?

趙丹說着突然想起一事,問道:“對了,燕國那邊可有什麼消息傳來?”

早在一個多月之前趙丹就已經向燕國派去了使者,按理來說早就應該得到答覆纔對。

但鄭朱的回答讓趙丹稍微有些失望:“大王,根據使者最新的回信,目前仍未能夠見到燕太后本人,似乎燕國還在猶豫。”

趙丹哼了一聲,道:“看來這燕國的想法,倒也是和楚國差不多啊。鄭卿,汝立刻派人用最快的速度趕去薊都,告訴使者務必要穩住燕國,就算是不能夠讓燕國加入寡人這一邊,也絕對不可以讓燕國站到韓魏齊那邊去!”

現在趙國和趙丹的敵人已經夠多了,如果可以的話,趙丹自然是不希望再多上這麼一個,不然的話就真的是舉世皆敵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直以來都默不作聲毫無存在感的虞信突然開口了。

“大王,臣有一計,若是能成,則臣敢擔保此戰大王必勝無疑。”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章 想要打勝仗,首先得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封推感言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章 想要打勝仗,首先得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封推感言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