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

齊國都城臨淄。

根據《考工記》的記載:“匠人營國,方九里。”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把一座城市看成是標準的正方形,那麼作爲周天子的都城單邊長度就是九里,四面城牆長度加起來的周長就是四九三十六裡。

依周朝宗法制,天子之下便爲諸侯,諸侯國都城的單邊長度被規定爲七裡,總周長則是二十八里。

西周各大開國時期的強大諸侯,比如說周武王弟弟姬叔度所建立的蔡國都城蔡城,另外一個弟弟姬旦(周公旦)之子姬伯禽所建立的魯國都城曲阜,殷紂王的庶兄微子啓所建立的宋國都城宋城均是如此。

但在周朝分封的衆多諸侯國之中,卻偏偏有一個例外,這個例外就是齊國國都臨淄城。

單以周長而論,這座建立在淄水旁邊的都城周長達到了四十三裡,不但遠超諸侯國所應有的二十八里周長,甚至也超過了周天子三十六裡的都城洛邑,是此刻華夏大地上面積最大的一座城市。

自從武王滅商紂,西周代商之後,西周立國的大功臣太公呂尚(姜子牙)就被周武王姬發分封在此地,封國名字爲“齊”,這就是齊國的由來。

在那之後,呂尚就找了一個地方建立了一座名爲營丘的城市,作爲齊國的都城。

到了齊獻公呂山之時,這位齊國國君將營丘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並將這座城市改名爲臨淄,此後多位齊國國君又對臨淄進行了多次擴建,由此奠定了這座東方大城此後數百年間的輝煌。

此刻的臨淄,雖然已經不復之前之前晏嬰出使楚國時對楚王所說的那般“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的熱鬧和繁華,但卻仍然是諸國之中一等一的繁華大都市。

就在這一天清早,一輛馬車在數十名齊國宮廷衛士的護衛下,從郭城之中的館驛出發,自臨淄宮城和郭城相交的稷門緩緩的駛入了臨淄宮城之中。

馬車上所坐的這一名寬袍大袖,頗具君子之風的老者,便是趙國國君趙丹派來齊國都城臨淄的使者,趙國客卿蘇代了。

蘇代看着面前這座巍峨大氣,完全展現出一代霸主風範和齊國數百年底蘊的莊嚴宮殿羣,心中也是頗有感慨。

他的兄長蘇秦,就是在這座宮城之中,被政敵所派出的刺客當街刺殺!

而他今天來到這裡,也正是爲了繼承兄長的遺志,將齊國這個國家,徹底的打落到塵埃之中。

扶燕滅齊,是蘇秦爲首的三兄弟共同的夢想。但如今燕武成王所執政的燕國已經是一灘扶不上牆的爛泥了,想要達成滅齊的目標,那麼就必須要藉助趙國的力量。

自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日漸強盛的趙國和昔日老牌霸主齊國之間就爆發了多次衝突和戰爭,震驚天下的五國滅齊之戰趙國也是不餘遺力的參與其中,兩國之間的恩恩怨怨早已無法化解。

只要燕趙聯合,那麼再滅一次齊國,也並非什麼空談。

所以趙國絕不能夠在長平失敗,否則的話蘇代的所有夢想就統統都成了空談。

蘇代知道自己已經老了,恐怕活不了幾年就要追尋自己的兄長蘇秦而去了,他的人生道路已經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但是他一生所追尋的目標卻仍舊沒有達成。

這一次的齊國之行,很有可能就是蘇代這一生的最後一次機會了,所以他必須竭盡全力的去抓住這一次機會。

馬車緩緩的停了下來,一名早就在此等候的齊國官員迎上前來:“使者,吾王已在殿中等候。”

蘇代擡頭看了一眼,面前的這座高臺名喚桓公臺,臺基座高一十四米,共有九十九級臺階。

高臺的頂端建有一座金碧輝煌、氣勢非凡的大殿,名喚金鑾殿。這座金鑾殿位於整個齊國宮城的最中央,所有宮城中的其他宮殿樓閣均如衆星捧月般圍繞着這一座金鑾殿所建。

這座金鑾殿就是齊國如今舉辦大朝議的地方所在,也是齊國的最高權力中心。

蘇代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心情能夠變得更加平靜一些,然後走下馬車,跟着這名負責帶路的齊國官員一步步的沿着臺階走向了高臺之上的金鑾殿。

片刻之後,蘇代就來到了大殿之中,如迎接者所說,齊王建和齊國諸臣確實已經在殿中等候了。

在走入大殿後,蘇代先是環視大殿一圈,隨後心中不由感慨:“好大的陣仗。”

在宮殿的最上首位置上跪坐着的那個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頭戴紫色王冠、身着金色王袍的年輕人,便是齊國的現任國君齊王建(田建)了。

在齊王建的兩邊,數十名齊國大臣分左右兩排而坐,大臣們年紀不一,有些兩鬢早已斑白而有些卻是正值盛年,但無論他們之中的哪一位,看向蘇代的時候目光之中都不可避免的帶着絲絲髮自內心的倨傲和不屑。

作爲整個春秋戰國期間強盛時間最長,明君名臣名將最多的老牌強國,即便如今的齊國已經不再是那個當世第一,但是在齊人的心中仍舊有着那絲絲揮之不去的優越感。

這種無比執着的“別看老子現在是個弱雞但是其實老子祖上也闊過你趙國不就特麼一個暴發戶在老子面前吊什麼吊”的優越感,大概也只有後世的大英帝國子民能夠相提並論了。

但這些其實並不是重點,蘇代的目光緩緩的移動着,最終落在了齊王建更上首的一張座位上。

上面坐着一名同樣是一身華服的中年貴婦,貴婦的年紀已經接近五十歲,但是那種雍容的氣度卻絲毫沒有隨着年華的逝去而有着絲毫的改變,她就這麼平平淡淡的坐在那裡,散發出來的威嚴卻比本該是這座宮殿主人的齊王建還要更勝一籌。

“君王后···”蘇代的眉頭微微一皺:“她竟也在此,看來齊國對吾這趙國使者,果然是頗爲看重啊。”

君王后,齊襄王田法章的王后,當今齊王田建的親生母親,齊襄王田法章後期齊國的實際執政者,並曾經在自己兒子齊王建初即位的時候攝政。

她和自己的夫家姐姐,趙丹的母親趙威後一樣,是戰國後期兩名最爲才智卓越、爲國爲民的女強人。

太史公司馬遷曾經在《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兩度以“賢”這個字來稱讚君王后,足見太史公對這名奇女子的欣賞。

當看到君王后的時候,蘇代就覺得這一次可能有些棘手了。

如今齊王建早已成長爲一名意氣風發的成年人,君王后也早就已經從兩年前開始還政給兒子,自己隱居深宮之中。

但任何稍微瞭解齊國政壇的人都知道,孝順無比的齊王建,從來對自己的母親君王后都是言聽計從的。

所以今天蘇代不單單要說服年輕的齊王建,更要說服這名曾經長期執掌齊國權柄、以智慧、信譽以及賢能著稱於諸國的君王后才行。

但有一個問題就是,誰都知道這位君王后,可是齊國之中最大的“親秦派”!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無形中增加了蘇代說服齊國的難度。

蘇代深吸了一口氣,朝着面前的齊王建行了一禮。

“趙臣蘇代,見過齊王,見過太后。”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封推感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十七章 馬具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五百九十章 秋風送爽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十章 邯鄲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封推感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十七章 馬具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五百九十章 秋風送爽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十章 邯鄲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