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

似乎已經習慣了趙丹的這種突然召見,這一次趙國諸多大臣們到來得相當的迅速。

當繆賢向這些大臣們介紹瞭如今的情況之後,大臣們的臉色也變得有些不太好看。

對於趙國的“圍秦救楚”戰略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秦國和楚國在這一戰之中要兩敗俱傷,輸的損失慘重,贏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但由於秦國突然派出了這一支王陵所率領的、事先誰也沒有意想到的奇兵,如今戰場的情況很有可能就會被改變了。

要是整個戰役演變成秦國對楚國的一場大勝,那麼這絕對是趙國無法接受的。

趙丹臉色凝重的看着面前的一衆趙國大臣,沉聲問道:“諸卿可有何計策?”

幾名趙國大臣對視了一眼,隨後相邦趙勝首先站了出來,開口道:“大王,以臣之見,不如即刻發兵攻秦!”

必須要說的是,任何人處在現在趙國領導層的立場上,都非常有可能第一時間作出攻秦的決定。

道理也很簡單,如果說楚國很快就要脆敗的話,那麼趙國就必須要立刻發兵以牽制秦國的兵力,好讓秦國不至於在擊敗楚國之後佔領楚國太多的領土。

趙丹聽了趙勝的話,心中也有些意動,但是並沒有馬上開口。

畢竟在趙丹看來,如果這麼倉促的出擊,總感覺有些被動。

說實話,趙丹不太喜歡這種被秦國人牽着鼻子走的感覺,所以趙丹決定等待一下,看看其他的大臣們能不能有更好的主意。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第二個開口的趙豹卻對趙勝的說法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如今秦軍勢強,但是楚國軍隊也並非全無還手之力。以臣之見,如今雖然秦國優勢,但楚國也並非全無勝機,所以大王也不需要馬上出兵。”

趙勝一聽到趙豹的反駁之語,心中就有些不舒服,立刻就開口反駁道:“眼下秦軍馬上就要將楚軍的後路包抄,戰局已然十分危急,若是再不出兵,則待到楚國失敗之後,那便是良機失矣。”

兩人一時之間爭執不下。

趙丹搖了搖頭,看向了一旁的廉頗,對着廉頗說道:“大將軍,以汝之見,是否應該立刻出兵攻擊秦國河東地?”

相比起趙勝或者趙豹來說,在這件事情上趙丹更願意聽取的是廉頗的意見。

廉頗想了一下,隨後開口說道:“以臣之見,此刻正是出兵之時。”

趙丹有些好奇的看着廉頗說道:“這又是爲何?”

廉頗大刀:“如今秦王稷派王齕率領二十萬大軍伐楚,又命王陵率領五萬奇兵沿江奇襲夷陵,以此推論,此刻秦國之中必定是兵力空虛,若此刻發兵攻秦,則大事可成也。”

廉頗的意思其實非常簡單,反正秦國趁現在已經被楚國戰場牢牢的捆住了,就是趙國現在立刻發動攻勢,秦國的大部隊也不可能在一時半刻回援,這其實確實是一個好機會。

趙丹明白廉頗的想法,不過還是沒有作出決定,而是繼續將目光轉向了其他兩個還沒有開過口的趙國重臣虞信和李伯,然後開口道:“不知兩位卿家對此有何見解?”

趙丹話音剛落,虞信就立刻開口了:“大王,以臣之見,這攻秦一事或不必急於一時。”

趙丹一聽虞信這話,頓時覺得今天這個會開的可真的是夠古怪的。

同爲公族派的頭腦,趙勝力主立刻進攻,而趙豹則表示反對。

另外一邊布衣派的兩名大將,虞信和廉頗也同樣是產生了內訌,在這件事上持相反的立場。

難道是今天都拿錯了劇本不成?

這場會議開到這裡,趙丹有些意外的發現,這次主張立刻進攻以及反對立刻進攻的人數完全相等,都是兩個。

於是衆人便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看向了眼下大殿之中唯一一個仍舊沒有開口說話的趙國重臣,中尉李伯。

雖然說趙國政壇並沒有什麼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但要是那一邊的人數更多的話,說不定趙丹採用了那一邊計劃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些。

下一刻,李伯的回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只見李伯正了正衣冠,然後咳嗽一聲:“大王,臣並非是那領兵之人,因此楚國到底是否會迅速敗於秦國之手,卻不是臣所能妄言也。”

聽完李伯的這番話,大廳之中的其他人忍不住有一種想要翻白眼的衝動。

這個李伯居然直接就甩鍋了,不打算出主意了。

不過想想是否也情有可原,畢竟李伯這個人一直以來都是在做地方官,從來就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想讓他去判斷秦國是否在短時間內擁有擊敗楚國的能力,的確也是有些強人所難。

於是在短暫的沉默之後,所有人又將目光統統都轉回到趙丹的身上。

既然眼下已經陷入了僵局,那麼顯然就需要趙丹這個國君來拍板做出最終決定了。

趙丹走起了眉頭,心中也是有些糾結。

老實說,如果現在秦國的領兵的大將是白起的話,那麼趙丹肯定毫不猶豫的起兵去攻擊秦國。

因爲在趙丹看來,只要是白起領兵,那麼秦國無論應用多麼短的時間,多麼迅速的擊敗楚國,都是一點都不讓人意外的。

可現在秦國的領兵大將並不是白起,而是王齕。

王齕這個人,雖然的確是頗爲英勇,但是從歷史上來看他的其實能力並不算特別的出色,並不屬於那種出色的名將級別,只能算是一箇中規中矩的大將。

這樣的人真的能夠迅速的擊敗楚國嗎?趙丹的心中其實是有些懷疑的。

而且如果太早出兵的話,趙丹也擔心秦國人和楚國講和,然後秦國大軍從前線回返和趙軍在河東郡來一場類似於長平之戰那樣的大戰。

說真的,現在的趙丹心中其實一點都不想和秦國人再來一次長平之戰,因爲像這種舉傾國之力而出的大戰風險實在是太高太高了。

就是趙丹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突然腦海中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在他的腦海之中出現的其實就是非常簡單的四個大字——以史爲鏡。

現在的情況,似乎好像和當年圍魏救趙的時候有些相似啊。

當年的齊國,同樣也是不想和銳氣正盛的魏國中央軍硬拼死扛的啊。

既然如此,那麼孫臏和田忌當年是怎麼做的,現在趙丹原樣照搬一次,似乎就可以解決了嘛!

於是趙丹不再猶豫,立刻開口說道:“寡人意下已決,即日起發兵二十萬,以武信君廉頗爲將,出兵伐秦!”

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十三章 鄭朱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十三章 鄭朱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十六章 兒子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例行推書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八十章 馮亭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
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十三章 鄭朱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十三章 鄭朱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十六章 兒子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例行推書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八十章 馮亭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