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

趙括很鬱悶。

他當然有理由鬱悶,要知道在不久之前,他還是千呼萬喚,被視爲替代大將軍廉頗出任趙軍統帥的不二人選。

然而就在趙括滿心躍躍欲試,覺得自己將要複製老爹馬服君趙奢偉業的時候,一個消息無比突兀的隨着趙王丹的召見砸了下來。

換將之事,作廢!

這件事情簡直讓趙括瞬間就有一種從九天之上雲端突然跌落在地的感覺。

於是趙括就從原本的大將軍人選,變成了一名裨將···

這就好比一個人才引進計劃的清華博士生,前天組織上還說要派去當副縣長呢,過兩天就給了一個村官的職位...

更讓趙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回到家中告知母親這個消息之後,母親反而顯得十分的高興,連稱趙奢在天有靈保佑,趙家得以免受族誅之難。

···這都什麼事啊!

無語的趙括告辭了母親,在約定的日子率領着一支從邯鄲出發的援軍趕到了長平戰場,成爲了廉頗大將軍帳下的一名裨將。

在幾天的頹廢期過後,趙括突然覺得其實成爲一名裨將也並不算什麼大事,畢竟裨將也不是這麼容易就能夠當上的,起碼手下也是有好幾個校尉,能夠獨立統帥一支萬人部隊的指揮官了。

於是趙括的小心思又開始活躍了起來,他決心要在這片長平戰場上建功立業,向所有人證明自己是真的有本事,而不是像別人指責的那樣“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

然後問題就來了,趙括是想要證明自己了,可是——沒機會啊。

在趙括到來之前,長平戰場上的雙方已經持續了有半年的僵持,由於並沒有換將,所以在裨將趙括到來之後,大將軍廉頗所指揮的長平戰場上仍舊是一個雙方對峙的局面,全無戰事發生。

這就很尷尬了。

很顯然,這並不是熱血沸騰、青春激昂的趙括所想要的生活。

去找廉頗請求出戰顯然是不可能的,這點自知之明趙括還是有的。

於是趙括想到了樂乘。

樂乘畢竟也是趙括父親趙奢的老戰友老同事了,兩家關係一直都還算不錯,所以趙括覺得樂乘應該是肯幫這個忙的。

然後趙括就去找了樂乘。

樂乘答應了。

接着樂乘去找了廉頗。

然後趙括就被廉頗從前線調到後方,成爲了一名光榮的運糧官,負責督運從邯鄲到長平大營的糧草···

趙括的心中是崩潰的。

在崩潰了一個晚上之後,趙括就收拾行囊,率領着上萬名剛剛轉到自己手下的民夫回去運糧草去了。

崩潰歸崩潰,運糧還是要運的,畢竟不運糧的話軍法從事誰也遭不住啊。

於是趙括就這麼苦逼的當起了運糧官。

就在無精打采渾渾噩噩的趙括帶着一大羣民夫手下回歸邯鄲的時候,趙括的老孃得知了這個消息,派人送來了一封信。

信上的話只有幾句。

“汝父出身貧寒,曾任田部吏之官,不曾自棄而奮發,故有馬服君之封。吾兒今之裨將,豈非遠勝田部吏也?願吾兒習父,耀吾門楣。”

這封信猶如當頭棒喝,終於喚醒了趙括。

沒錯,當年趙括的老爹趙奢也不過只是一個替國家收租子的小吏,但憑藉着自身的奮鬥卻最終成爲了讓無數人仰望的馬服君。

如今的趙括身爲裨將,轉換成地方行政級別都要和郡守差不多了,比起老爹趙奢來說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更曾經和趙國國君趙丹談笑風生···根本沒有理由自哀自怨嘛!

從這一天起,趙括覺醒了。

他不但每天勤奮練習武藝,操練自己麾下的士兵(作爲督糧官,趙括也有一支千人左右的護糧隊),夜間更是苦讀兵書,日日未有懈怠。

在年輕的趙括心中憋着一股勁,爾等都覺得吾趙括不行?吾卻要證明給爾等看,吾趙括,乃是不遜色於吾父之大才!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差不多兩個月。

這一天晚上,趙括率領着自己的運糧隊,護送着上萬民夫和數千車糧食,浩浩蕩蕩的抵達了故關。

根據慣例,趙括和運糧隊都在故關宿營一晚,第二天早上啓程,傍晚時分正好可以全部抵達泫氏城。

在經歷了這幾個月的軍旅生涯之後,趙括整個人的膚色變得黝黑了許多,一張臉龐上十足的銳氣基本被磨平,舉手投足間多了一股沉穩的風範。

如果說先前在覲見趙丹之時的趙括還有幾分公子哥的模樣,那麼如今的趙括看上去已經完全是一個真正的軍人,甚至已經隱隱有了些帶兵將軍的模樣了。

這兩個多月來的軍旅生活對於趙括的改變無疑是極爲明顯的。

和往常一樣,趙括在夜間巡視完畢之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帳篷,挑燈夜讀起來。

由於一直是在行軍之中,所以趙括讀的當然不可能是那些笨重無比的竹簡,事實上趙括讀的是一本帛書,一本隨着趙括母親的密信而送來的帛書。

說是帛書,其實也就是三張帛紙罷了。

但是這三張帛紙之中的任何一張拿出去,都絕對屬於不傳之秘,讓整個世界的人都爲之瘋狂。

因爲這三張帛紙的表面赫然用趙國金文寫着《行軍》《謀攻》以及《作戰》。

根據趙括母親派來信使的說法,這三篇兵法,乃是出自於大名鼎鼎的吳國兵家代表人物孫武之手,爲《孫子兵法》十三篇中的三篇,機緣巧合之下爲趙母所得。

涉世未深的趙括十分輕易的就相信了這個說法,但是他並不知道事實上這三篇兵法乃是來自於趙國宮城,而且之所以只有三篇,是因爲他那位穿越者君王只記住了這三篇內容,而且還沒有記完整···

真正的《孫子兵法》全篇,此刻應當還在孫武后人的手中。

但即便如此,就是這三篇加起來總共都不到一千五百字的兵法,仍然爲趙括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在這個文盲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時代,知識是無比寶貴的。

而且這年頭的人除了孔子之外,又都喜歡敝帚自珍,知識通常只會傳給自己的後代以及少數親傳子弟。

就拿趙括來說,趙括所謂的熟讀兵書,其實也不過就是將他父親趙奢一生所著的兵法和筆記給背熟罷了。

這就是爲什麼藺相如批評趙括的時候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爾。”

事實上趙括倒是想讀別的兵書,也沒有兵書給他讀啊。

所以這三篇孫子兵法對於趙括這種醉心兵法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如獲至寶,愛不釋手啊。

只見趙括一個人坐在帳篷之中,就着油燈的光芒一邊看着面前的帛紙,一邊搖頭晃腦的念着:“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趙括來來回回的將這段話給讀了足足四五遍,越讀越是眉飛色舞,終於忍不住一拍大腿:“原來如此,秒,秒啊!以此觀之,吾前之想法,何其謬也!”

趙括越想越是激動,乾脆站了起來,不停的在帳篷走來走去,一邊走一邊誦讀着,整個人的臉上都煥發出了無比的神采,越讀越是興奮。

油燈的光芒漸漸的暗了下去,趙括讀的入神,乾脆再三添油,細細揣摩手中這三篇兵法,不覺竟已經是讀了整整一個晚上。

當沉浸在兵法之中的趙括驀然驚醒的時候,絲絲的光明已經開始通過營帳的縫隙投射進來了。

光明即將降臨到這個世界,又是一個新的白天。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陣尖利無比的鉦聲伴隨着成片的驚叫聲傳進了趙括的耳中。

“敵襲!!!”

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封推感言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例行推書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謊言的力量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十一章 田單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
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封推感言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例行推書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謊言的力量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十一章 田單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