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

趙括很鬱悶。

他當然有理由鬱悶,要知道在不久之前,他還是千呼萬喚,被視爲替代大將軍廉頗出任趙軍統帥的不二人選。

然而就在趙括滿心躍躍欲試,覺得自己將要複製老爹馬服君趙奢偉業的時候,一個消息無比突兀的隨着趙王丹的召見砸了下來。

換將之事,作廢!

這件事情簡直讓趙括瞬間就有一種從九天之上雲端突然跌落在地的感覺。

於是趙括就從原本的大將軍人選,變成了一名裨將···

這就好比一個人才引進計劃的清華博士生,前天組織上還說要派去當副縣長呢,過兩天就給了一個村官的職位...

更讓趙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回到家中告知母親這個消息之後,母親反而顯得十分的高興,連稱趙奢在天有靈保佑,趙家得以免受族誅之難。

···這都什麼事啊!

無語的趙括告辭了母親,在約定的日子率領着一支從邯鄲出發的援軍趕到了長平戰場,成爲了廉頗大將軍帳下的一名裨將。

在幾天的頹廢期過後,趙括突然覺得其實成爲一名裨將也並不算什麼大事,畢竟裨將也不是這麼容易就能夠當上的,起碼手下也是有好幾個校尉,能夠獨立統帥一支萬人部隊的指揮官了。

於是趙括的小心思又開始活躍了起來,他決心要在這片長平戰場上建功立業,向所有人證明自己是真的有本事,而不是像別人指責的那樣“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

然後問題就來了,趙括是想要證明自己了,可是——沒機會啊。

在趙括到來之前,長平戰場上的雙方已經持續了有半年的僵持,由於並沒有換將,所以在裨將趙括到來之後,大將軍廉頗所指揮的長平戰場上仍舊是一個雙方對峙的局面,全無戰事發生。

這就很尷尬了。

很顯然,這並不是熱血沸騰、青春激昂的趙括所想要的生活。

去找廉頗請求出戰顯然是不可能的,這點自知之明趙括還是有的。

於是趙括想到了樂乘。

樂乘畢竟也是趙括父親趙奢的老戰友老同事了,兩家關係一直都還算不錯,所以趙括覺得樂乘應該是肯幫這個忙的。

然後趙括就去找了樂乘。

樂乘答應了。

接着樂乘去找了廉頗。

然後趙括就被廉頗從前線調到後方,成爲了一名光榮的運糧官,負責督運從邯鄲到長平大營的糧草···

趙括的心中是崩潰的。

在崩潰了一個晚上之後,趙括就收拾行囊,率領着上萬名剛剛轉到自己手下的民夫回去運糧草去了。

崩潰歸崩潰,運糧還是要運的,畢竟不運糧的話軍法從事誰也遭不住啊。

於是趙括就這麼苦逼的當起了運糧官。

就在無精打采渾渾噩噩的趙括帶着一大羣民夫手下回歸邯鄲的時候,趙括的老孃得知了這個消息,派人送來了一封信。

信上的話只有幾句。

“汝父出身貧寒,曾任田部吏之官,不曾自棄而奮發,故有馬服君之封。吾兒今之裨將,豈非遠勝田部吏也?願吾兒習父,耀吾門楣。”

這封信猶如當頭棒喝,終於喚醒了趙括。

沒錯,當年趙括的老爹趙奢也不過只是一個替國家收租子的小吏,但憑藉着自身的奮鬥卻最終成爲了讓無數人仰望的馬服君。

如今的趙括身爲裨將,轉換成地方行政級別都要和郡守差不多了,比起老爹趙奢來說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更曾經和趙國國君趙丹談笑風生···根本沒有理由自哀自怨嘛!

從這一天起,趙括覺醒了。

他不但每天勤奮練習武藝,操練自己麾下的士兵(作爲督糧官,趙括也有一支千人左右的護糧隊),夜間更是苦讀兵書,日日未有懈怠。

在年輕的趙括心中憋着一股勁,爾等都覺得吾趙括不行?吾卻要證明給爾等看,吾趙括,乃是不遜色於吾父之大才!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差不多兩個月。

這一天晚上,趙括率領着自己的運糧隊,護送着上萬民夫和數千車糧食,浩浩蕩蕩的抵達了故關。

根據慣例,趙括和運糧隊都在故關宿營一晚,第二天早上啓程,傍晚時分正好可以全部抵達泫氏城。

在經歷了這幾個月的軍旅生涯之後,趙括整個人的膚色變得黝黑了許多,一張臉龐上十足的銳氣基本被磨平,舉手投足間多了一股沉穩的風範。

如果說先前在覲見趙丹之時的趙括還有幾分公子哥的模樣,那麼如今的趙括看上去已經完全是一個真正的軍人,甚至已經隱隱有了些帶兵將軍的模樣了。

這兩個多月來的軍旅生活對於趙括的改變無疑是極爲明顯的。

和往常一樣,趙括在夜間巡視完畢之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帳篷,挑燈夜讀起來。

由於一直是在行軍之中,所以趙括讀的當然不可能是那些笨重無比的竹簡,事實上趙括讀的是一本帛書,一本隨着趙括母親的密信而送來的帛書。

說是帛書,其實也就是三張帛紙罷了。

但是這三張帛紙之中的任何一張拿出去,都絕對屬於不傳之秘,讓整個世界的人都爲之瘋狂。

因爲這三張帛紙的表面赫然用趙國金文寫着《行軍》《謀攻》以及《作戰》。

根據趙括母親派來信使的說法,這三篇兵法,乃是出自於大名鼎鼎的吳國兵家代表人物孫武之手,爲《孫子兵法》十三篇中的三篇,機緣巧合之下爲趙母所得。

涉世未深的趙括十分輕易的就相信了這個說法,但是他並不知道事實上這三篇兵法乃是來自於趙國宮城,而且之所以只有三篇,是因爲他那位穿越者君王只記住了這三篇內容,而且還沒有記完整···

真正的《孫子兵法》全篇,此刻應當還在孫武后人的手中。

但即便如此,就是這三篇加起來總共都不到一千五百字的兵法,仍然爲趙括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在這個文盲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時代,知識是無比寶貴的。

而且這年頭的人除了孔子之外,又都喜歡敝帚自珍,知識通常只會傳給自己的後代以及少數親傳子弟。

就拿趙括來說,趙括所謂的熟讀兵書,其實也不過就是將他父親趙奢一生所著的兵法和筆記給背熟罷了。

這就是爲什麼藺相如批評趙括的時候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爾。”

事實上趙括倒是想讀別的兵書,也沒有兵書給他讀啊。

所以這三篇孫子兵法對於趙括這種醉心兵法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如獲至寶,愛不釋手啊。

只見趙括一個人坐在帳篷之中,就着油燈的光芒一邊看着面前的帛紙,一邊搖頭晃腦的念着:“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趙括來來回回的將這段話給讀了足足四五遍,越讀越是眉飛色舞,終於忍不住一拍大腿:“原來如此,秒,秒啊!以此觀之,吾前之想法,何其謬也!”

趙括越想越是激動,乾脆站了起來,不停的在帳篷走來走去,一邊走一邊誦讀着,整個人的臉上都煥發出了無比的神采,越讀越是興奮。

油燈的光芒漸漸的暗了下去,趙括讀的入神,乾脆再三添油,細細揣摩手中這三篇兵法,不覺竟已經是讀了整整一個晚上。

當沉浸在兵法之中的趙括驀然驚醒的時候,絲絲的光明已經開始通過營帳的縫隙投射進來了。

光明即將降臨到這個世界,又是一個新的白天。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陣尖利無比的鉦聲伴隨着成片的驚叫聲傳進了趙括的耳中。

“敵襲!!!”

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二章 會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
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二章 會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