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

在作出了決定之後,燕太后就一言不發的站了起來,離開了這座大殿之中。

在衆多宮人的簇擁下,燕太后很快來到了一座宮殿之中。

在這座宮殿之中,正在傳出一陣有板有眼的讀書聲。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來會葬。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來錫公命。晉侯伐衛。叔孫得臣如京師。衛人伐晉。秋,公孫敖會晉侯於戚。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弒其君頵。公孫敖如齊”

太后的腳步微微一頓,隨後走入了大殿之中。

在大殿之中有一張桌案,桌案之後一名年紀大約七八歲、身着一身華貴衣裳的幼童正坐其上,正捧着面前的一份簡牘在大聲的唸誦着,神態十分的專注。

燕太后的腳步聲驚動了這男童,男童擡起頭來正好看到了燕太后,隨後小臉上露出了十分歡喜的神情,站了起來規規矩矩的朝着燕太后行了一禮:“見過母后。”

這位小童正是如今燕國的在位國君,燕王軻。

燕太后摸着自己孩子的頭,雖然這個孩子並非她所親生,但是無論是從禮法還是從內心的認同來說,她早就把這個孩子視若己出,甚至可以說是她生命之中最爲重要的男人。

這讓燕太后突然又想起了自己遠在邯鄲的那位親兄弟。

想當年,趙丹在剛剛繼位的時候,趙國爲了穩住燕國和齊國以應對秦國的攻勢,不惜將她嫁給了燕王,同時又將另外一個弟弟長安君送去了齊國作爲人質。

由此趙國得到了齊燕兩國的鼎力支持,這才得以擊退秦國的挑釁,讓趙丹在繼位初期穩住了局面。

僅僅不過十幾年過去,如今的趙丹已經是威震天下,當年的秦國也早就已經被他和強大的趙國踩在了腳下。

只是啊,在他爲趙國的千秋大計而南征北戰,掠奪各國土地的時候,又可曾經想過遠在千里之外的武陽城之中,他的同胞姐妹一直因爲趙國的利益所導致的這樁政治婚姻而身處在無邊的痛苦之中呢?

一想到這裡,燕太后的心中就不由得慢慢的生出了滿滿的怨氣。

“母后,母后?”一聲聲呼喚將燕太后的思緒喚了回來,她這才發現自己的兒子正在擔憂的看着自己:“母后沒事吧?”

燕太后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道:“母后沒事,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罷了。”

小燕王眨着眼睛,突然說道:“母后,是因爲舅舅攻伐我們燕國的事情嗎?”

燕太后心中微微一驚,隨後用嚴厲的目光注視着周圍隨侍着小燕王的宮人,鳳目之中殺機四溢。

“是誰在大王的面前亂嚼舌根子的?”

燕太后這一發火,整座大殿之中立刻就嘩啦啦的跪倒了一片。

小燕王拉着燕太后的袖子,求情道:“母后,不是他們說的,是寡人無意中聽到的,母后不要怪罪他們。”

燕太后看着懷中小人兒那懇求的眼神,一顆心早就已經融化了,原本的怒氣也被拋到了九霄雲後,冷聲道:“也就是大王仁慈,都滾出去,全部去外面領二十棍子!”

片刻之後,一陣陣的痛呼之聲就在大殿之外響起。

燕太后拉着小燕王坐了下來,鄭重其事的對着小燕王說道:“大王乃是一國之君,切不可被這些下人們給誤導了。縱觀當今之世,諸國征伐乃是常態,縱然是姻親之國亦不能免。而且昌國君如今已經率軍去抵禦趙軍攻勢了,不日趙軍便將退軍,大王毋須憂慮也。”

小燕王聽到了這番話之後才放下心來,但過了一會又道:“母后,既然趙王乃是寡人的舅舅,那麼爲何燕趙兩國不能夠盡心協力,攜手共抗強敵呢?”

燕太后楞了一下,然後嘆道:“大王有所不知,如今之趙國乃是當世第一強國,即便是燕國要共抗強敵,也只能夠結好其他諸國共抗趙國纔是啊。”

小燕王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突然道:“母后看上去很累,不如先回去休息一下吧。請母后放心,等到寡人以後長大了,母后就不用操心國事,也不會這麼累了。”

燕太后的眼睛猛然一熱,心中一股暖流劃過,於此相伴的還有幾分黯然。

多好的孩子啊,如果能夠長大的話,將來肯定是一個十分有爲、註定會史書留名的大王。

可是真的還有時間能夠讓他平安長大,直到執掌這個國家的時候嗎?

燕太后並不知道的是,不想讓這位小燕王執掌國家的並非只有來勢洶洶的趙國人,還有許多此時此刻就在薊都之中,甚至剛剛還參加了那一次朝會的燕國人。

還是那間密室,蔡鳥目露兇光,惡狠狠的對着面前的幾名同僚說道:“經過今天的朝會,想必諸位都已經看出來了吧?太后根本就只信任樂間,無論是任何事情都只顧着樂間的感受,就連這樣的大事也要詢問樂間才能夠做出決定!難道這偌大的燕國除了他樂間之外,就已經找不到哪怕是一個能夠爲大王分憂的人不成?”

蔡鳥的這番話一說出來,其他的幾名燕國大臣們不免神情也是有些複雜。

片刻之後,有人低聲道:“反正都已經下定決心投誠趙王了,這燕後是否信任樂間,又與吾等何干?

又有人問道:“蔡卿,和趙國人的接觸如何了?”

蔡鳥嘿了一聲,低聲道:“趙國人的要求很簡單,如果能夠幫助趙軍拿下薊都的話,那麼大傢伙都能夠算得上是有功之臣,如果不能夠拿下薊都,那麼就自求多福吧。”

當即就有人怒道:“趙國也未免欺人太甚了,難道說吾等不能夠幫助他們拿下薊都,就不能算投誠?”

幾名燕國大臣們的心中都不舒服,這歷來投敵的話那都是高官厚祿什麼的許諾一大堆,結果這一次投誠趙國倒好,高官厚祿還沒有呢,要求倒還挺高的。

這薊都乃是燕國經營了幾百年的首都,就算是現在也有着三萬精銳在此地坐鎮,豈是能夠輕易攻破的?

蔡鳥嘆了一口氣,道:“這是要投名狀啊,汝也要知道如今的趙國乃是天下第一強國,就算沒有吾等的幫助,拿下薊都也不過是多浪費一些時間罷了。”

有人還不服氣:“多浪費一些時間,說不定就會讓戰局產生逆轉!難道趙王就如此自信不成?”

蔡鳥聳了聳肩膀,道:“就連去歲的六國伐趙都被挫敗了,汝倒是說說現在趙王還有什麼好擔心的,難道他還擔心五國伐趙不成?”

蔡鳥此言一出,衆人頓時默然。

去年六國氣勢洶洶的一同伐趙都被趙國打得落花流水,誰都知道就算真的再有五國伐趙,那也不可能撼動趙國了。

蔡鳥見衆人都不說話,這才道:“諸位,形勢比人強啊,如今的趙國有恃無恐,吾等若是不能夠做出一番功績來的話,恐怕到時候趙軍破城之日就真的要和其他人一樣當了階下囚了。諸位每一個人的家族都在燕國之中有着不小利益罷?若是到時候整個家族因此而被趙國人連根拔起,那損失就真的大了!”

蔡鳥的這句話顯然命中了這些大臣們的軟肋,事實上這些大臣們之所以願意投誠趙國,主要也就是希望能夠藉着投降來保證自己家族在燕國之中的利益罷了,這是他們的命門和死穴。

好一會之後,纔有人十分艱難的說道:“蔡卿汝又不是不知道,薊都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吾等之中又沒有哪怕是一個掌握軍權之人,就算有心想要幫助趙國破城,那麼也無計可施啊。”

蔡鳥皺了皺眉頭,顯然他自己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但還是說道:“不管怎麼說,大家還是得商議出一個章程纔是。”

還別說,在這羣燕國大臣們搜腸刮肚的思索之下,還真就想出了幾個點子。

“既然如今薊都之中還有數萬精銳,那麼不妨提議太后派兵出戰,只要太后敢派兵出戰,那麼燕軍必敗無疑!”

“但是這樣一來,根本顯不出吾等的用處!不如這樣,吾等幾個府上都有數百門客,加起來也有三四千人了,到時候在夜裡集合突然攻擊北門,只要打開北門就是大功告成!”

“此計太過兇險!以吾看,不如多多串聯其他大臣,反正等到趙國大軍圍城的時候,肯定有不少人心中惶恐,到時候把他們拉攏過來便是!”

最終蔡鳥拍板作出了決定:“吾等先暗中串聯一些可靠之人,然後想辦法勸太后調兵出戰,如果太后不準,那麼等到李牧圍城時吾等再突然起事,和李牧來一個裡應外合!諸位,將來趙國滅燕之後吾等是否還能夠有榮華富貴,便全部在此一舉了,還請諸位小心行事,莫要走漏了風聲!”

夜色漸深,幾輛不起眼的馬車悄悄的駛出了蔡鳥的府邸,漸漸遠去了。

一名更夫敲着梆子路過,噹噹的聲音打破了寂靜,隨後又慢慢的在黑夜之中消逝。

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十六章 兒子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封推感言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
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十六章 兒子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封推感言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