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

邯鄲,龍臺。

說起來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燕國人議和的使者和龐煖派回來報捷的信使居然是同一天抵達邯鄲的,相互之間的時間差距不過只有短短的一個時辰。

除此之外,雖然趙丹這些天因爲內部事宜分散了絕大部分注意力,但外部戰場的消息同樣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傳來。

西北戰場上最新的情報是來自五天以前,那時候的廉頗剛剛準備渡河,算算日子現在應該也差不多要和匈奴人碰面了,不過鑑於隔了整整一個太行山,所以還得再等五天才能夠知道真正的戰況。

而在南邊的中原,韓魏聯軍也早就已經和楚國人打成了一鍋粥。

在接連幾場大戰之中都遭受了慘痛十里之後,如今的楚國不但國土縮水嚴重,而且國力和軍力也都大不如前。

韓魏聯軍自從出兵之後就接連告捷,將整個戰線一步步的不停向南推進,現在已經佔領了楚國的大量土地。

根據胡衣衛的最新密報來看,楚王元已經抵擋不住這般壓力,派遣使者前往新鄭和陶邑求和了。

這讓趙丹的心中多少有些高興和失望。

高興是因爲韓魏兩國果然如同自己的計劃之中那般去痛打了楚國,並沒有和秦國搞在一起玩什麼趁機捅趙國一刀的這種小動作。

而失望則是因爲隨着這一次的戰爭勝利,韓魏兩國必定會變得更加的強大起來,未來不聽話的可能性也自然就因此而增加了。

總的來說,有得有失吧。

畢竟趙國這一次的着眼點還是在北邊的燕國,既然燕國已經確定不能夠乖乖的聽話了,那麼就直接把燕國打到沒有力量和自己捅刀子爲止。

所以在接見了使節,並且看完了這份應該是由燕太后親筆寫就的求和信之後,趙丹將這封信扔回了使節的腳下。

“使者,這一仗都已經打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就連整個督亢之地都已經在寡人的手中,這個時候想用區區一個武陽城就要讓寡人撤兵,這也未免太過異想天開了一些吧?”

看着張口結舌不知道該如何作答的燕國使者,趙丹搖了搖頭,讓自己的話聽起來儘量顯得溫和一些:“使者且在偏殿等候一二,讓寡人和諸臣商議一下再答覆汝吧。”

送走了燕國使者之後,大殿之中的趙國羣臣立刻就開始了爭論。

首先發言的乃是剛剛上任司寇的虞信。

虞信這些天可以說是風光無限,自從上任司寇之後,他就依照着被供述出來的名單,對整個趙國上下的司寇系統進行了一次大梳理,大量原先趙豹一派的官員因此而落馬,取而代之的則是虞信自己的親信們。

除此之外,虞信還和監察衛副總管毛遂傾力配合,監察衛負責抓人審問,司寇所屬負責整理口供並且對諸多嫌疑人進行審判定罪。

在虞信和毛遂的高效合作之下,這些天來一批批的犯官被拉到菜市場門口斬首,大量的犯官家屬被貶斥到邊郡充實種田人口,邯鄲城的城門口和菜市場門口天天都是哭聲震天,好不讓人心酸。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貴爲相邦的趙勝也不得不迫於形勢對虞信採取了容忍和退避的態度。

因此虞信現在的風頭之盛甚至都已經壓倒了趙勝,就連本該由趙勝第一個發表意見的權力都毫不客氣的拿過來自己用了。

只見虞信對着趙丹說道:“大王,如今燕軍弱小燕國疲敝,加上燕國國君尚且年幼,正是一鼓作氣滅掉燕國之時!只要燕國一滅,那麼大王便可安心南下西進,再不用擔心腹背受敵!”

要知道這一場討伐燕國的戰爭就是在虞信的力主下推動的,所以論到滅燕國的熱情,虞信自然也是比在場的任何人都要更高。

不過虞信雖然風頭盛歸盛了,但畢竟現在整個朝堂之上還不是這位新任司寇說了就算的,所以仍舊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這個反對的不是別人,正是一直來保持着中立的鄭朱。

“虞卿此言差矣,若是這一次滅掉燕國,那麼天下諸國必定震恐不已,很可能會聯合起來攻伐我趙國,如此一來便是得不償失啊。”

虞信哼了一聲,道:“鄭卿此言未免過於保守,如今天下諸國皆是我趙國之手下敗將,便是聯合起來又有何妨?更何況諸國各懷鬼胎,只需要各個分化擊破也就是了。”

鄭朱搖頭道:“當年齊湣王亦是這般想的,可結果呢?結果便是齊國爲此而險些滅國。吾以爲滅掉燕國之舉實在是過於冒險,倒不如和燕國和談,只消督亢之地和武陽在我國手中,燕國此後便不足爲患矣,滅與不滅又有何區別?”

兩人的意見都各自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一番爭吵之後,趙丹咳嗽一聲,爭吵不休的衆多趙國大臣這才安靜了下來。

趙丹思考片刻,緩緩的說道:“鄭卿所言有理,現在的確還不到滅掉燕國的時候。而且燕國除督亢之地外,其餘之土地乃是地廣人稀,暫無佔領的價值。所以寡人決定了,既然燕國已經派來使者,那麼便就此休戰吧。”

這其實趙丹在綜合了各方面參謀幕僚以及前線大將們的參考意見之後,所做出來的決定。

雖然說遼東已經被燕國佔領,但是現在的遼東還遠遠沒有開發出來,基本上還處於一個和原始社會差不太多的情況。

只要沒有了督亢之地這個燕國境內唯一的大糧倉,那麼燕國再怎麼想要和趙國作對,那都是有心無力的了。

糧食在這個年代,那可是不折不扣的戰略物資啊。

片刻之後,燕國使者被召回了龍臺正殿。

趙丹親自朝着這位燕國使者宣佈了決定:“使者,寡人已經決定和燕國和談。汝且回去告訴燕太后,她必須立刻讓武陽城歸降,等到武陽城歸降之後,寡人會北上和燕太后在武陽城之中會盟,面對面商討和談事宜。若是燕太后不能夠答應寡人的要求,那麼咸陽便是薊都的前車之鑑!”

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十三章 鄭朱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例行推書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八章 蘇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六章 微操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
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十三章 鄭朱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例行推書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八章 蘇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六章 微操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